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背景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爆发
民族对立严重 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统治阶级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原因: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
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贫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 “恩荫”法授官多)
2、冗兵(面临西夏和辽的威胁;为安定社会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
3、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付给出大量金银和布匹
表现: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危
主持:范仲淹、富弼
时间: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五年(1045年)初
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视农桑,减轻徭役等。
结果:失败。
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
2、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3、改革过于激进。
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时间:1068年,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
时间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内容 主要措施 内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国之法 农田水利法 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争议最大)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市易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强兵之法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设军器监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整顿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用人
结果 最终失败 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
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
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启示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是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有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④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 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 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 471---499
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过程及内容 前期 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行新的租调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后期 时间: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措施 迁都洛阳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影响: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原因:1、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2、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设施的兴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5、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 政治上 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经济上 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上 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 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原因: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另外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
目的: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一直想侵吞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控制海峡
时间:1853----1856
双方:俄国---英、法、土、奥、撒同盟
经过:
结果:俄国的惨败(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军需品的不足等,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
影响:1、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
3、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亚历山大二世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上台后深刻意识到农奴制的落后
目的 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焦点 是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
时间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内容 二一九法令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
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评价 进步性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 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表现:1、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影响: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2、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近代化 作用 局限
经济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 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政治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近代政治体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 实际权力仍为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掌握,仍然是沙皇封建君主专制。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着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制度:进行无等级审判,还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有利于法制化的发展 农村改革有限
军事 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加强对军官的培训。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 带有一定的军国主义色彩
教育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思想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了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近代化
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其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
(1)不同点:A背景不同:俄国:a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b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日本:a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b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现状。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c民族危机严重,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内外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B目的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2)相同点:A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B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民粹派及民粹派运动
民粹派一词是指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得名于他们70年代中期“到民间去”,把这些到农民中去的知识分子称做民粹派。
民粹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正义与社会平等,他们相信社会主义能体现这种正义与平等,故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民粹派的所作所为都以人民,尤其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代表着民粹派的民粹主义的理论核心实际上就是“农民社会主义”。具体来说,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罪恶和社会倒退;相信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主义的基础,农民是实现俄国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一种主导力量,能够领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
民粹派运动是指自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民粹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到19世纪60、70年代民粹主义思潮便逐渐形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民粹派运动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19世纪60、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有拉甫罗夫、巴枯宁和特卡乔夫。这时期的活动主要有:民粹主义小组成立、大规模到民间去和恐怖主义活动。(2)19世纪80、90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是米海依洛夫斯基等。(3)20世纪初的社会党时期,领导人主要有切尔诺夫等。民粹派运动是体现自恰达耶夫以来俄国东西方道路之争最激烈的社会运动,同时它也是俄国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开端,因而在19世纪俄国社会思想史和解放运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下半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民粹派运动的影响。
背景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爆发
民族对立严重 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统治阶级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原因: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
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贫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 “恩荫”法授官多)
2、冗兵(面临西夏和辽的威胁;为安定社会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
3、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付给出大量金银和布匹
表现: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危
主持:范仲淹、富弼
时间: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五年(1045年)初
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视农桑,减轻徭役等。
结果:失败。
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
2、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3、改革过于激进。
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时间:1068年,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
时间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内容 主要措施 内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国之法 农田水利法 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争议最大)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市易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强兵之法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设军器监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整顿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用人
结果 最终失败 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
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
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启示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是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有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④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 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 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 471---499
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过程及内容 前期 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行新的租调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后期 时间: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措施 迁都洛阳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影响: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原因:1、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2、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设施的兴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5、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 政治上 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经济上 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上 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 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原因: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另外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
目的: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一直想侵吞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控制海峡
时间:1853----1856
双方:俄国---英、法、土、奥、撒同盟
经过:
结果:俄国的惨败(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军需品的不足等,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
影响:1、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
3、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亚历山大二世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上台后深刻意识到农奴制的落后
目的 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焦点 是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
时间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内容 二一九法令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
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评价 进步性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 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表现:1、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影响: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2、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近代化 作用 局限
经济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 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政治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近代政治体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 实际权力仍为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掌握,仍然是沙皇封建君主专制。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着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制度:进行无等级审判,还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有利于法制化的发展 农村改革有限
军事 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加强对军官的培训。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 带有一定的军国主义色彩
教育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思想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了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近代化
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其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
(1)不同点:A背景不同:俄国:a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b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日本:a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b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现状。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c民族危机严重,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内外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B目的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2)相同点:A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B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民粹派及民粹派运动
民粹派一词是指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得名于他们70年代中期“到民间去”,把这些到农民中去的知识分子称做民粹派。
民粹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正义与社会平等,他们相信社会主义能体现这种正义与平等,故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民粹派的所作所为都以人民,尤其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代表着民粹派的民粹主义的理论核心实际上就是“农民社会主义”。具体来说,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罪恶和社会倒退;相信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主义的基础,农民是实现俄国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一种主导力量,能够领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
民粹派运动是指自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民粹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到19世纪60、70年代民粹主义思潮便逐渐形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民粹派运动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19世纪60、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有拉甫罗夫、巴枯宁和特卡乔夫。这时期的活动主要有:民粹主义小组成立、大规模到民间去和恐怖主义活动。(2)19世纪80、90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是米海依洛夫斯基等。(3)20世纪初的社会党时期,领导人主要有切尔诺夫等。民粹派运动是体现自恰达耶夫以来俄国东西方道路之争最激烈的社会运动,同时它也是俄国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开端,因而在19世纪俄国社会思想史和解放运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下半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民粹派运动的影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