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初中学习中的问题。数学:双动点解题思路,以及工程问题的普遍解法。谢谢。

1.四边形内双动点问题解题思路。要各类四边形(梯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各类题型的。重点要面积的解题思路。2.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尽量用初中学习的方法。... 1.四边形内双动点问题解题思路。要各类四边形(梯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各类题型的。重点要面积的解题思路。
2.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尽量用初中学习的方法。
展开
 我来答
血羽狂神
2011-06-18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0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0万
展开全部
1.(2004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都垂直于x轴,垂足分别为B、D且AD与B相交于E点.已知:A(-2,-6),C(1,-3)
(1) 求证:E点在y轴上;
(2) 如果有一抛物线经过A,E,C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如果AB位置不变,再将DC水平向右移动k(k>0)个单位,此时AD与BC相交于E′点,如图②,求△AE′C的面积S关于k的函数解析式.

[解] (1)(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作EO′⊥x轴,垂足O′∴AB‖EO′‖DC

又∵DO′+BO′=DB

∵AB=6,DC=3,∴EO′=2
又∵ ,∴
∴DO′=DO,即O′与O重合,E在y轴上
方法二:由D(1,0),A(-2,-6),得DA直线方程:y=2x-2①
再由B(-2,0),C(1,-3),得BC直线方程:y=-x-2 ②
联立①②得
∴E点坐标(0,-2),即E点在y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ax2+bx+c(a≠0)过A(-2,-6),C(1,-3)
E(0,-2)三点,得方程组
解得a=-1,b=0,c=-2
∴抛物线方程y=-x2-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水平向右平移k后,过AD与BC的交点E′作E′F⊥x轴垂足为F。
同(1)可得: 得:E′F=2
方法一:又∵E′F‖AB ,∴
S△AE′C= S△ADC- S△E′DC=
= =DB=3+k
S=3+k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方法二:∵ BA‖DC,∴S△BCA=S△BDA
∴S△AE′C= S△BDE′
∴S=3+k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证法三:S△DE′C∶S△AE′C=DE′∶AE′=DC∶AB=1∶2
同理:S△DE′C∶S△DE′B=1∶2,又∵S△DE′C∶S△ABE′=DC2∶AB2=1∶4

∴S=3+k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2. (2004广东茂名)已知:如图,在直线坐标系中,以点M(1,0)为圆心、直径AC为 的圆与y轴交于A、D两点.
(1)求点A的坐标;
(2)设过点A的直线y=x+b与x轴交于点B.探究:直线AB是否⊙M的切线?并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
(3)连接BC,记△ABC的外接圆面积为S1、⊙M面积为S2,若 ,抛物线
y=ax2+bx+c经过B、M两点,且它的顶点到 轴的距离为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1)解:由已知AM= ,OM=1,
在Rt△AOM中,AO= ,
∴点A的坐标为A(0,1)
(2)证:∵直线y=x+b过点A(0,1)∴1=0+b即b=1 ∴y=x+1
令y=0则x=-1 ∴B(—1,0),
AB=
在△ABM中,AB= ,AM= ,BM=2

∴△ABM是直角三角形,∠BAM=90°
∴直线AB是⊙M的切线
(3)解法一:由⑵得∠BAC=90°,AB= ,AC=2 ,
∴BC=
∵∠BAC=90° ∴△ABC的外接圆的直径为BC,



设经过点B(—1,0)、M(1,0)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1)(x-1),(a≠0)即y=ax2-a,∴-a=±5,∴a=±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2-5或y=-5x2+5
解法二:(接上) 求得∴h=5
由已知所求抛物线经过点B(—1,0)、M(1、0),则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由题意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0,±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0)2±5
又B(-1,0)、M(1,0)在抛物线上,∴a±5=0, a=±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5x2-5或y=-5x2+5
解法三:(接上)求得∴h=5
因为抛物线的方程为y=ax2+bx+c(a≠0)
由已知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5x2-5或y=-5x2+5.

3.(2004湖北荆门)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P(1,-1)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交x轴于A、B两点,抛物线 过点A、B,且顶点C在⊙P上.
(1)求⊙P上劣弧 的长;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线段OC与PD互相平分?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如图,连结PB,过P作PM⊥x轴,垂足为M.

在Rt△PMB中,PB=2,PM=1,
∴∠MPB=60°,∴∠APB=120°
的长=
(2)在Rt△PMB中,PB=2,PM=1,则MB=MA= .
又OM=1,∴A(1- ,0),B(1+ ,0),
由抛物线及圆的对称性得知点C在直线PM上,
则C(1,-3).
点A、B、C在抛物线上,则
解之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3)假设存在点D,使OC与PD互相平分,则四边形OPCD为平行四边形,且PC‖OD.
又PC‖y轴,∴点D在y轴上,∴OD=2,即D(0,-2).
又点D(0,-2)在抛物线 上,故存在点D(0,-2),
使线段OC与PD互相平分.
4.(2004湖北襄樊)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Rt△ABC的直角顶点C(0, )在 轴的正半轴上,A、B是 轴上是两点,且OA∶OB=3∶1,以OA、OB为直径的圆分别交AC于点E,交BC于点F.直线EF交OC于点Q.
(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请猜想:直线EF与两圆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在△AOC中,设点M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M作MN‖AB交OC于点N.试问: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MN是一个以MN为一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在Rt△ABC中,OC⊥AB,
∴△AOC≌△COB.
∴OC2=OA•OB.
∵OA∶OB=3∶1,C(0, ),

∴OB=1.∴OA=3.
∴A(-3,0),B(1,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则 解之,得
∴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EF与⊙O1、⊙O2都相切.
证明:连结O1E、OE、OF.
∵∠ECF=∠AEO=∠BFO=90°,
∴四边形EOFC为矩形.
∴QE=QO.
∴∠1=∠2.
∵∠3=∠4,∠2+∠4=90°,
∴EF与⊙O1相切.
同理:EF理⊙O2相切.
(3)作MP⊥OA于P,设MN=a,由题意可得MP=MN=a.
∵MN‖OA,
∴△CMN∽△CAO.


解之,得
此时,四边形OPMN是正方形.


考虑到四边形PMNO此时为正方形,
∴点P在原点时仍可满足△PNN是以MN为一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 轴上存在点P使得△PMN是一个以MN为一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或
5.(2004湖北宜昌)如图,已知点A(0,1)、C(4,3)、E( , ),P是以AC为对角线的矩形ABCD内部(不在各边上)的—个动点,点D在y轴,抛物线y=ax2+bx+1以P为顶点.
(1)说明点A、C、E在一条条直线上;
(2)能否判断抛物线y=ax2+bx+1的开口方向?请说明理由;
(3)设抛物线y=ax2+bx+1与x轴有交点F、G(F在G的左侧),△GAO与△FAO的面积差为3,且这条抛物线与线段AE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这时能确定a、b的值吗?若能,请求出a、b的值;若不能,请确定a、b的取值范围.
(本题图形仅供分析参考用)
[解] (1)由题意,A(0,1)、C(4,3)确定的解析式为:y= x+1.
将点E的坐标E( , )代入y= x+1中,左边= ,右边= × +1= ,
∵左边=右边,∴点E在直线y= x+1上,即点A、C、E
在一条直线上.
(2)解法一:由于动点P在矩形ABCD内部,∴点P的纵坐标大于点A的纵坐标,而点A与点P都在抛物线上,且P为顶点,∴这条抛物线有最高点,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解法二:∵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P的纵坐标为 ,且P在矩形ABCD内部,∴1< <3,由1<1— 得— >0,∴a<0,∴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3)连接GA、FA,∵S△GAO—S△FAO=3 ∴ GO•AO— FO•AO=3 ∵OA=1,∴GO—FO=6. 设F(x1,0)、G(x2,0),则x1、x2为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且x1<x2,又∵a<0,∴x1•x2= <0,∴x1<0<x2,
∴GO= x2,FO= —x1,∴x2—(—x1)=6,
即x2+x1=6,∵x2+x1= — ∴— =6,
∴b= —6a,
∴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6ax+1, 其顶点P的坐标为(3,1—9a), ∵顶点P在矩形ABCD内部,
∴1<1—9a<3, ∴— <a<0.

∴x=0或x= =6+ .
当x=0时,即抛物线与线段AE交于点A,而这条抛物线与线段AE有两个不同的交
点,则有:0<6+ ≤ ,解得:— ≤a<—
综合得:— <a<— ∵b= —6a,∴ <b<
6.(2004湖南长沙)已知两点O(0,0)、B(0,2),⊙A过点B且与x轴分别相交于点O、C,⊙A被y轴分成段两圆弧,其弧长之比为3∶1,直线l与⊙A切于点O,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l上运动.
(1)求⊙A的半径;
(2)若抛物线经过O、C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过l上一点P的直线与⊙A交于C、E两点,且PC=CE,求点E的坐标;
(4)若抛物线与x轴分别相交于C、F两点,其顶点P的横坐标为m,求△PEC的面积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
[解] (1)由弧长之比为3∶1,可得∠BAO=90º
再由AB=AO=r,且OB=2,得r=2
(2)⊙A的切线l过原点,可设l为y=kx
任取l上一点(b,kb),由l与y轴夹角为45º可得:
b=-kb或b=kb,得k=-1或k=1,
∴直线l的解析式为y=-x或y=x
又由r= ,易得C(2,0)或C(-2,0)
由此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x-2)或y=ax(x+2)
再把顶点坐标代入l的解析式中得a=1
∴抛物线为y=x2-2x或y=x2+2x ……6分
(3)当l的解析式为y=-x时,由P在l上,可设P(m,-m)(m>0)
过P作PP′⊥x轴于P′,∴OP′=|m|,PP′=|-m|,∴OP=2m2,
又由切割线定理可得:OP2=PC•PE,且PC=CE,得PC=PE=m=PP′7分
∴C与P′为同一点,即PE⊥x轴于C,∴m=-2,E(-2,2)…8分
同理,当l的解析式为y=x时,m=-2,E(-2,2)
(4)若C(2,0),此时l为y=-x,∵P与点O、点C不重合,∴m≠0且m≠2,
当m<0时,FC=2(2-m),高为|yp|即为-m,
∴S=
同理当0<m<2时,S=-m2+2m;当m>2时,S=m2-2m;
∴S= 又若C(-2,0),
此时l为y=x,同理可得;S=

7.(2006江苏连云港)如图,直线 与函数 的图像交于A、B两点,且与x、y轴分别交于C、D两点.
(1)若 的面积是 的面积的 倍,求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 和 ,使得以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若存在,求出 和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设 , (其中 ),
由 ,得
∴ • • ( • • • • ), ,
又 ,∴ ,即 ,
由 可得 ,代入 可得 ①
∴ , ,
∴ ,即 .
又方程①的判别式 ,
∴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 .
(2)假设存在 , ,使得以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
则 ,过 、 分别作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 .
∵ 与 都与 互余,∴ .
∴Rt ∽Rt ,∴ .
∴ ,∴ , ∴ ,
即 ②
由(1)知 , ,代入②得 ,
∴ 或 ,又 ,∴ 或 ,
∴存在 , ,使得以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且 或 .
8.(2004江苏镇江)已知抛物线 与x轴交于两点 、 ,与y轴交于点C,且AB=6.
(1)求抛物线和直线BC的解析式.
(2)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画抛物线和直线BC.
(3)若 过A、B、C三点,求 的半径.
(4)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过点M作 轴于点N,使 被直线BC分成面积比为 的两部分?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由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m=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或:由 得, 或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由 得
∴A(-5,0),B(1,0),C(0,-5).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

∴直线BC的解析式为
(2)图象略.
(3)法一:在 中,
.

∴ 的半径
法二:
由题意,圆心P在AB的中垂线上,即在抛物线 的对称轴直线 上,设P(-2,-h)(h>0),
连结PB、PC,则 ,
由 ,即 ,解得h=2.
的半径 .
法三:
延长CP交 于点F.
为 的直径,




的半径为
(4)设MN交直线BC于点E,点M的坐标为 则点E的坐标为
若 则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若 则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存在点M,点M的坐标为 或(15,280).

你要善于在动的地方找不动,多练练中考的倒数第2题,相信你会有很大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一件事,制造某种产品,完成某项任务,完成某项工程等等,都要涉及到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它们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在小学数学中,探讨这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应用题,我们都叫做“工程问题”.
举一个简单例子.
一件工作,甲做10天可完成,乙做15天可完成.问两人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一件工作看成1个整体,因此可以把工作量算作1.所谓工作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我们用的时间单位是“天”,1天就是一个单位,

再根据基本数量关系式,得到
所需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6(天)•
两人合作需要6天.
这是工程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这一讲介绍的许多例子都是从这一问题发展产生的.
为了计算整数化(尽可能用整数进行计算),如第三讲例3和例8所用方法,把工作量多设份额.还是上题,10与15的最小公倍数是30.设全部工作量为30份.那么甲每天完成3份,乙每天完成2份.两人合作所需天数是
30÷(3+ 2)= 6(天)

数计算,就方便些.

∶2.或者说“工作量固定,工作效率与时间成反比例”.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15∶10=3∶2.当知道了两者工作效率之比,从比例角度考虑问题,也

需时间是

因此,在下面例题的讲述中,不完全采用通常教科书中“把工作量设为整体1”的做法,而偏重于“整数化”或“从比例角度出发”,也许会使我们的解题思路更灵活一些.
一、两个人的问题
标题上说的“两个人”,也可以是两个组、两个队等等的两个集体.
例1 一件工作,甲做9天可以完成,乙做6天可以完成.现在甲先做了3天,余下的工作由乙继续完成.乙需要做几天可以完成全部工作?

答:乙需要做4天可完成全部工作.
解二:9与6的最小公倍数是18.设全部工作量是18份.甲每天完成2份,乙每天完成3份.乙完成余下工作所需时间是
(18- 2 × 3)÷ 3= 4(天).
解三:甲与乙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6∶ 9= 2∶ 3.
甲做了3天,相当于乙做了2天.乙完成余下工作所需时间是6-2=4(天).
例2 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合作30天可以完成,共同做了6天后,甲离开了,由乙继续做了40天才完成.如果这件工作由甲或乙单独完成各需要多少天?
解:共做了6天后,
原来,甲做 24天,乙做 24天,
现在,甲做0天,乙做40=(24+16)天.
这说明原来甲24天做的工作,可由乙做16天来代替.因此甲的工作效率
如果乙独做,所需时间是

如果甲独做,所需时间是

答:甲或乙独做所需时间分别是75天和50天.
例3 某工程先由甲独做63天,再由乙单独做28天即可完成;如果由甲、乙两人合作,需48天完成.现在甲先单独做42天,然后再由乙来单独完成,那么乙还需要做多少天?
解:先对比如下:
甲做63天,乙做28天;
甲做48天,乙做48天.
就知道甲少做63-48=15(天),乙要多做48-28=20(天),由此得出甲的

甲先单独做42天,比63天少做了63-42=21(天),相当于乙要做

因此,乙还要做
28+28= 56 (天).
答:乙还需要做 56天.
例4 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其间甲队休息了2天,乙队休息了8天(不存在两队同一天休息).问开始到完工共用了多少天时间?
解一:甲队单独做8天,乙队单独做2天,共完成工作量

余下的工作量是两队共同合作的,需要的天数是

2+8+ 1= 11(天).
答:从开始到完工共用了11天.
解二:设全部工作量为30份.甲每天完成3份,乙每天完成1份.在甲队单独做8天,乙队单独做2天之后,还需两队合作
(30- 3 × 8- 1× 2)÷(3+1)= 1(天).
解三:甲队做1天相当于乙队做3天.
在甲队单独做 8天后,还余下(甲队) 10-8= 2(天)工作量.相当于乙队要做2×3=6(天).乙队单独做2天后,还余下(乙队)6-2=4(天)工作量.
4=3+1,
其中3天可由甲队1天完成,因此两队只需再合作1天.
例5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现在他们两队一起做,其间甲队休息了3天,乙队休息了若干天.从开始到完成共用了16天.问乙队休息了多少天?
解一:如果16天两队都不休息,可以完成的工作量是

由于两队休息期间未做的工作量是

乙队休息期间未做的工作量是

乙队休息的天数是

答:乙队休息了5天半.
解二:设全部工作量为60份.甲每天完成3份,乙每天完成2份.
两队休息期间未做的工作量是
(3+2)×16- 60= 20(份).
因此乙休息天数是
(20- 3 × 3)÷ 2= 5.5(天).
解三:甲队做2天,相当于乙队做3天.
甲队休息3天,相当于乙队休息4.5天.
如果甲队16天都不休息,只余下甲队4天工作量,相当于乙队6天工作量,乙休息天数是
16-6-4.5=5.5(天).
例6 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单独完成甲工作要10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李单独完成甲工作要 8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20天.如果每项工作都可以由两人合作,那么这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需要多少天?
解:很明显,李做甲工作的工作效率高,张做乙工作的工作效率高.因此让李先做甲,张先做乙.
设乙的工作量为60份(15与20的最小公倍数),张每天完成4份,李每天完成3份.
8天,李就能完成甲工作.此时张还余下乙工作(60-4×8)份.由张、李合作需要
(60-4×8)÷(4+3)=4(天).
8+4=12(天).
答:这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需要12天.
例7 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0天,乙独做需15天,如果两人合作,他

要8天完成这项工程,两人合作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人要合作多少天?
解:设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30份,甲每天完成3份,乙每天完成2份.
两人合作,共完成
3× 0.8 + 2 × 0.9= 4.2(份).
因为两人合作天数要尽可能少,独做的应是工作效率较高的甲.因为要在8天内完成,所以两人合作的天数是
(30-3×8)÷(4.2-3)=5(天).
很明显,最后转化成“鸡兔同笼”型问题.
例8 甲、乙合作一件工作,由于配合得好,甲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

如果这件工作始终由甲一人单独来做,需要多少小时?
解:乙6小时单独工作完成的工作量是

乙每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

两人合作6小时,甲完成的工作量是

甲单独做时每小时完成的工作量

甲单独做这件工作需要的时间是

答:甲单独完成这件工作需要33小时.
这一节的多数例题都进行了“整数化”的处理.但是,“整数化”并不能使所有工程问题的计算简便.例8就是如此.例8也可以整数化,当求出乙每

有一点方便,但好处不大.不必多此一举.
二、多人的工程问题
我们说的多人,至少有3个人,当然多人问题要比2人问题复杂一些,但是解题的基本思路还是差不多.
例9 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合作36天完成,乙、丙两人合作45天完成,甲、丙两人合作要60天完成.问甲一人独做需要多少天完成?
解:设这件工作的工作量是1.

甲、乙、丙三人合作每天完成

减去乙、丙两人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甲每天完成

答:甲一人独做需要90天完成.
例9也可以整数化,设全部工作量为180份,甲、乙合作每天完成5份,乙、丙合作每天完成4份,甲、丙合作每天完成3份.请试一试,计算是否会方便些?
例10 一件工作,甲独做要12天,乙独做要18天,丙独做要24天.这件工作由甲先做了若干天,然后由乙接着做,乙做的天数是甲做的天数的3倍,再由丙接着做,丙做的天数是乙做的天数的2倍,终于做完了这件工作.问总共用了多少天?
解:甲做1天,乙就做3天,丙就做3×2=6(天).

说明甲做了2天,乙做了2×3=6(天),丙做2×6=12(天),三人一共做了
2+6+12=20(天).
答:完成这项工作用了20天.
本题整数化会带来计算上的方便.12,18,24这三数有一个易求出的最小公倍数72.可设全部工作量为72.甲每天完成6,乙每天完成4,丙每天完成3.总共用了

例11 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13天完成.如果丙休息2天,乙就要多做4天,或者由甲、乙两人合作1天.问这项工程由甲独做需要多少天?
解:丙2天的工作量,相当乙4天的工作量.丙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4÷2=2(倍),甲、乙合作1天,与乙做4天一样.也就是甲做1天,相当于乙做3天,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3倍.

他们共同做13天的工作量,由甲单独完成,甲需要

答:甲独做需要26天.
事实上,当我们算出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之比是3∶2∶1,就知甲做1天,相当于乙、丙合作1天.三人合作需13天,其中乙、丙两人完成的工作量,可转化为甲再做13天来完成.
例12 某项工作,甲组3人8天能完成工作,乙组4人7天也能完成工作.问甲组2人和乙组7人合作多少时间能完成这项工作?
解一:设这项工作的工作量是1.
甲组每人每天能完成

乙组每人每天能完成

甲组2人和乙组7人每天能完成

答:合作3天能完成这项工作.
解二:甲组3人8天能完成,因此2人12天能完成;乙组4人7天能完成,因此7人4天能完成.
现在已不需顾及人数,问题转化为:
甲组独做12天,乙组独做4天,问合作几天完成?

小学算术要充分利用给出数据的特殊性.解二是比例灵活运用的典型,如果你心算较好,很快就能得出答数.
例13 制作一批零件,甲车间要10天完成,如果甲车间与乙车间一起做只要6天就能完成.乙车间与丙车间一起做,需要8天才能完成.现在三个车间一起做,完成后发现甲车间比乙车间多制作零件2400个.问丙车间制作了多少个零件?
解一:仍设总工作量为1.

甲每天比乙多完成

因此这批零件的总数是

丙车间制作的零件数目是

答:丙车间制作了4200个零件.
解二:10与6最小公倍数是30.设制作零件全部工作量为30份.甲每天完成 3份,甲、乙一起每天完成5份,由此得出乙每天完成2份.
乙、丙一起,8天完成.乙完成8×2=16(份),丙完成30-16=14(份),就知
乙、丙工作效率之比是16∶14=8∶7.
已知
甲、乙工作效率之比是 3∶2= 12∶8.
综合一起,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之比是
12∶8∶7.
当三个车间一起做时,丙制作的零件个数是
2400÷(12- 8) × 7= 4200(个).
例14 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解:设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的工作量是1.现在相当于三人共同完成工作量2,所需时间是

答:丙帮助甲搬运3小时,帮助乙搬运5小时.
解本题的关键,是先算出三人共同搬运两个仓库的时间.本题计算当然也可以整数化,设搬运一个仓库全部工作量为 60.甲每小时搬运 6,乙每小时搬运 5,丙每小时搬运4.
三人共同搬完,需要
60 × 2÷ (6+ 5+ 4)= 8(小时).
甲需丙帮助搬运
(60- 6× 8)÷ 4= 3(小时).
乙需丙帮助搬运
(60- 5× 8)÷4= 5(小时).
三、水管问题
从数学的内容来看,水管问题与工程问题是一样的.水池的注水或排水相当于一项工程,注水量或排水量就是工作量.单位时间里的注水量或排水量就是工作效率.至于又有注入又有排出的问题,不过是工作量有加有减罢了.因此,水管问题与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基本相同.
例15 甲、乙两管同时打开,9分钟能注满水池.现在,先打开甲管,10分钟后打开乙管,经过3分钟就注满了水池.已知甲管比乙管每分钟多注入0.6立方米水,这个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甲每分钟注入水量是

乙每分钟注入水量是

因此水池容积是

答:水池容积是27立方米.
例16 有一些水管,它们每分钟注水量都相等.现在
按预定时间注满水池,如果开始时就打开10根水管,中途不增开水管,也能按预定时间注满水池.问开始时打开了几根水管?

答:开始时打开6根水管.
例17 蓄水池有甲、丙两条进水管,和乙、丁两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甲管需3小时,单开丙管需要5小时.要排光一池水,单开乙管需要

、乙、……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问多少时间后水开始溢出水池?

,否则开甲管的过程中水池里的水就会溢出.

以后(20小时),池中的水已有

此题与广为流传的“青蛙爬井”是相仿的:一只掉进了枯井的青蛙,它要往上爬30尺才能到达井口,每小时它总是爬3尺,又滑下2尺.问这只青蛙需要多少小时才能爬到井口?
看起来它每小时只往上爬3- 2= 1(尺),但爬了27小时后,它再爬1小时,往上爬了3尺已到达井口.
因此,答案是28小时,而不是30小时.
例18 一个蓄水池,每分钟流入4立方米水.如果打开5个水龙头,2小时半就把水池水放空,如果打开8个水龙头,1小时半就把水池水放空.现在打开13个水龙头,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把水放空?
解:先计算1个水龙头每分钟放出水量.
2小时半比1小时半多60分钟,多流入水
4 × 60= 240(立方米).
时间都用分钟作单位,1个水龙头每分钟放水量是
240 ÷ ( 5× 150- 8 × 90)= 8(立方米),
8个水龙头1个半小时放出的水量是
8 × 8 × 90,
其中 90分钟内流入水量是 4 × 90,因此原来水池中存有水 8 × 8 × 90-4 × 90= 5400(立方米).
打开13个水龙头每分钟可以放出水8×13,除去每分钟流入4,其余将放出原存的水,放空原存的5400,需要
5400 ÷(8 × 13- 4)=54(分钟).
答:打开13个龙头,放空水池要54分钟.
水池中的水,有两部分,原存有水与新流入的水,就需要分开考虑,解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池中原存有的水.这在题目中却是隐含着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742437.html?fr=qrl3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能不能具体讲下在四边形内双动点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和最大最小面积的求法。
天魔宫主
2011-06-18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29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2万
展开全部
(1)(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作EO′⊥x轴,垂足O′∴AB‖EO′‖DC

又∵DO′+BO′=DB

∵AB=6,DC=3,∴EO′=2
又∵ ,∴
∴DO′=DO,即O′与O重合,E在y轴上
方法二:由D(1,0),A(-2,-6),得DA直线方程:y=2x-2①
再由B(-2,0),C(1,-3),得BC直线方程:y=-x-2 ②
联立①②得
∴E点坐标(0,-2),即E点在y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ax2+bx+c(a≠0)过A(-2,-6),C(1,-3)
E(0,-2)三点,得方程组
解得a=-1,b=0,c=-2
∴抛物线方程y=-x2-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水平向右平移k后,过AD与BC的交点E′作E′F⊥x轴垂足为F。
同(1)可得: 得:E′F=2
方法一:又∵E′F‖AB ,∴
S△AE′C= S△ADC- S△E′DC=
= =DB=3+k
S=3+k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方法二:∵ BA‖DC,∴S△BCA=S△BDA
∴S△AE′C= S△BDE′
∴S=3+k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证法三:S△DE′C∶S△AE′C=DE′∶AE′=DC∶AB=1∶2
同理:S△DE′C∶S△DE′B=1∶2,又∵S△DE′C∶S△ABE′=DC2∶AB2=1∶4

∴S=3+k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2. (2004广东茂名)已知:如图,在直线坐标系中,以点M(1,0)为圆心、直径AC为 的圆与y轴交于A、D两点.
(1)求点A的坐标;
(2)设过点A的直线y=x+b与x轴交于点B.探究:直线AB是否⊙M的切线?并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
(3)连接BC,记△ABC的外接圆面积为S1、⊙M面积为S2,若 ,抛物线
y=ax2+bx+c经过B、M两点,且它的顶点到 轴的距离为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1)解:由已知AM= ,OM=1,
在Rt△AOM中,AO= ,
∴点A的坐标为A(0,1)
(2)证:∵直线y=x+b过点A(0,1)∴1=0+b即b=1 ∴y=x+1
令y=0则x=-1 ∴B(—1,0),
AB=
在△ABM中,AB= ,AM= ,BM=2

∴△ABM是直角三角形,∠BAM=90°
∴直线AB是⊙M的切线
(3)解法一:由⑵得∠BAC=90°,AB= ,AC=2 ,
∴BC=
∵∠BAC=90° ∴△ABC的外接圆的直径为BC,



设经过点B(—1,0)、M(1,0)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1)(x-1),(a≠0)即y=ax2-a,∴-a=±5,∴a=±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2-5或y=-5x2+5
解法二:(接上) 求得∴h=5
由已知所求抛物线经过点B(—1,0)、M(1、0),则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由题意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0,±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0)2±5
又B(-1,0)、M(1,0)在抛物线上,∴a±5=0, a=±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5x2-5或y=-5x2+5
解法三:(接上)求得∴h=5
因为抛物线的方程为y=ax2+bx+c(a≠0)
由已知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5x2-5或y=-5x2+5.

3.(2004湖北荆门)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P(1,-1)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交x轴于A、B两点,抛物线 过点A、B,且顶点C在⊙P上.
(1)求⊙P上劣弧 的长;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线段OC与PD互相平分?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如图,连结PB,过P作PM⊥x轴,垂足为M.

在Rt△PMB中,PB=2,PM=1,
∴∠MPB=60°,∴∠APB=120°
的长=
(2)在Rt△PMB中,PB=2,PM=1,则MB=MA= .
又OM=1,∴A(1- ,0),B(1+ ,0),
由抛物线及圆的对称性得知点C在直线PM上,
则C(1,-3).
点A、B、C在抛物线上,则
解之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3)假设存在点D,使OC与PD互相平分,则四边形OPCD为平行四边形,且PC‖OD.
又PC‖y轴,∴点D在y轴上,∴OD=2,即D(0,-2).
又点D(0,-2)在抛物线 上,故存在点D(0,-2),
使线段OC与PD互相平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鸡崽子
2011-06-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先算出一天的工效,乘以天数,就算出他几天做了几分之几,然后再用一减几分之几,算出他还剩的,再除以另一个人的工效。我只能回答这么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