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师范详细简历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南通师范学校是清末甲午科状元、我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853-1926)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所创建的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日渐深重。尤其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更是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掠夺土地,国家、民族的命运到了存亡危机的紧要关头。这时候,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呼声,他们开始创办实业、提倡和创设新式教育。在这种历史潮流之中,张謇清楚地认识“求活之法,唯有实业、教育”,“实业、教育富强之本”,而实业、教育两者的关系是"苟欲兴工,必先兴学","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惟取诸实业",于是他在1902年即大生纱场创建五年后就着手办教育。最先办师范,因为他亦深刻地认识到"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所以"师范为教育之母"。 1、通州师范的创立 1902年2月(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张謇邀集通、如、泰、海士绅议设师范,但遭顽固官僚反对,于是由其所办实业出资并合亲友贤绅捐资自立师范学校,2月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正式行文批准,5月利用明时修建,此时已为火焚毁的破庙千佛寺为基,破土动工修建校舍。10月定学校各约及章程,写《通州师范学校议》对筹办通州师范及创建较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提出了完整而具体的设想。而直至1904年,清廷在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里,才将师范教育从初拟附设于中学堂内,改为独立系统,所以,张謇曾不无自豪地声称:"中国之有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始。" 1903年4月27日(农历四月初一)学校正式开学上课,张謇在校内揭示《总理开校演说词》,内有"愿诸君开拓胸襟,立定志愿,求人之长,成已之用;不妄自菲薄,自然不妄自尊大,忠实不欺,坚苦自立,成我通州之学风"。后张謇将“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作为校训,伴随着每一个师范生成长,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事,更学会为"经师"、为"人师"。 建校时,学校占地四十一亩,各式房间四、五百间,校名称"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后改称"私立通州师范学校",张謇亲自书写"师范学校"四字镶在校门。其时一般学校皆称"学堂",张謇率先称"学校",足见其远见卓识。 最初学校设三年、四年本科,两年的简易科和一年的讲习科等学制,聘请国内知名人士如王国维、陈师曾作老师,并聘请日籍教师木造高俊、西谷虎二等七人来校执教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课程。 1905年在校河西设博物苑,供学校博物教学之用。博物苑后来与学校分立,成为全国第一个博物馆。1906年在校内西北楼设附属小学,供学生实习。1906年秋于校西南辟农场,并将农课定为必修课,另附设测绘科、农科、土木工科、蚕科,建校十年共毕业学生五百四十二人。十年创校共用资四十四万余元。 2、江苏省代用师范学校、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人心振奋,在民主共和的气氛中,因张謇所设通州师范学校"规模宏大,成绩昭著",于是,1912年11月,江苏省公署改其为"江苏省代用师范"(代用之意即代用为省立师范之意),学校学生学、膳费等经费由省署代纳,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从1913年起,师范分预科、本科,共需五年,各级改为双轨,在校学生由几十人发展到四、五百人。一九一七年夏,在学校西,另建附属小学校舍一百余间,一九一九年落成(即第一附属小学)。 1921年由于南通乡绅沙元炳创办如皋师范亦改为代用,本校改名称"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1923年,为推广农村教育便利师范生实习,在南通县近海垦牧乡设第二附属小学。 1926年春在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建立了南通地区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中共通师支部,积极领导学生、工人、农民运动。 3、私立张謇中学、私立通州师范学校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本校归"第四中山大学区",取消"代用",并规定师范不得单设,遂改称"私立张謇中学",招收初中及高中师范科,同时组织校董会,为学校筹画经费。1929年复原名"私立通州师范学校"。1932年恢复省款补助。这一时期通师师生的革命活动亦蓬勃开展,参加五州运动,一部分学生创办夜校、教育工农,有的学生还参加了红十四军,投身武装斗争。 4、侨校 1938年3月17日,日寇登陆,通城沦陷。校中图书、仪器被洗动一空,校舍全被拆毁,只留下三棵大银杏树和校门口一座水泥开校纪念塔,一对明代刻成的石狮子(即现校门口石狮子,它是我校沧桑历史的一个见证)。全校师生被迫迁至滨临黄海的南通县垦牧乡通师第二附小,9月恢复上课,校史上称为"通师侨校"。师范、初中两部自此均男女兼收。 1940年11月新四军投挺进启、海,建立民主政权,粟裕,顾尔钥等领导到校视察,并派中共党员孙卜菁同志到校担任时政教员,学校取得了民主政府的领导。 1942年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通东启海一带在沪求学青年纷纷北返,先后来校,请予救济失学,乃添设高中普通科。年底,东南行署拨给"侨校"补助费抗币一千元。 侨校在海滨近十年,始终坚持敌后教育,先后毕业与修业的校友约二千人,除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以外,还以各种方式向群众宣传挤思想,参加革命的遍布苏北。侨校经费来源全靠垦牧基产利息收入。1947年11月由于形势需要,侨校与东南中学合并。 5、三元桥复校 1945年八月,日本投降后,校长于忱赴上海与校董张敬礼等组织"张季直先生教养事业复兴委员会",筹拨棉纱一千箱,并大生厂拨款伪法币六亿一千万元,就三元桥原址重建校舍,1948年10月工程全部结束。一九四六年在城招收新生一级,1947年下半年学校迁入新校舍上课,经常费由大生厂支拨。这一时期正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学校中地下党积极开展工作,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比较激烈。 6、新中国成立初期通师状况及两校合并 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从此通师获得了新生,不断改变面貌。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逐步建立了党团、工会组织,加强学校领导。 1951年8月起,学校代办文史专修科一班,师范一年级两班,初师一年级一班,办学经费由政府拨款、补贴,设立人民助学金,学生食宿免费,师范生物质待遇大大提高。1952年通师改为公立。并作为重点配备的学校之一,专向发展师范教育,校名改称"苏北南通师范学校"。1953年,苏南、苏北合并,遂改名为"江苏省南通师范"。1952年下半年改公以后,停办初中班,除每年招收中师外,添招高师速成班三班,初师三班。1953年下半年招预师五班。1954年下半年,有海安初师三班并入本校。1956年上半年,市教育局指定城南街小学为本校第二附小。同年下半年开办中师函授部,以培养小学教师达到中师水平。还附设高师辅导站,以培养中学教师达到高师水平。 1958年根据上级决定通师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合并,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女师的两附小同时并入,从此本校有附小四所。通师、女师两校合并后,学校发展很快,学生最多时近千人,二十多个班级,因为工作成绩出色连年受到各级组织表扬嘉奖。 7、文革十年期间的通师 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灾难期间,由于"四人帮"破坏教育学校领导教师横遭迫害,三元桥畔校舍被晶体管厂占用,学校被迫迁到暂时停办的省纺校(原女师校址)。省纺复校招生后,我校又被迫迁至易家桥北(即现址城山路24号),1976年新校落成,但当时面积和建筑均少于三元桥旧校,质量又较差。动乱十年中,校名曾改为"南通市师范学校",只办初、高中及工农兵学员班。 8、拔乱反正和全面改革时的通师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本校和今国各条战线一样,拔乱反正,学校发展逐渐走向正轨。从1977至1981年,本校办了七个大专班为南通市培养了一批中学教师,1979年8月恢复为江苏省重点师范学校。 从1984年开始本校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全国最早进行培养具有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的试验工作,探索师范教育学制改革的道路。十二年以来,学校工作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连续多年学校受到国家教委、省市各级组织的嘉奖、表扬,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现在,该校学制已基本大专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学校正在领导、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向着更美好的前景进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日渐深重。尤其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更是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掠夺土地,国家、民族的命运到了存亡危机的紧要关头。这时候,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呼声,他们开始创办实业、提倡和创设新式教育。在这种历史潮流之中,张謇清楚地认识“求活之法,唯有实业、教育”,“实业、教育富强之本”,而实业、教育两者的关系是"苟欲兴工,必先兴学","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惟取诸实业",于是他在1902年即大生纱场创建五年后就着手办教育。最先办师范,因为他亦深刻地认识到"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所以"师范为教育之母"。 1、通州师范的创立 1902年2月(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张謇邀集通、如、泰、海士绅议设师范,但遭顽固官僚反对,于是由其所办实业出资并合亲友贤绅捐资自立师范学校,2月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正式行文批准,5月利用明时修建,此时已为火焚毁的破庙千佛寺为基,破土动工修建校舍。10月定学校各约及章程,写《通州师范学校议》对筹办通州师范及创建较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提出了完整而具体的设想。而直至1904年,清廷在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里,才将师范教育从初拟附设于中学堂内,改为独立系统,所以,张謇曾不无自豪地声称:"中国之有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始。" 1903年4月27日(农历四月初一)学校正式开学上课,张謇在校内揭示《总理开校演说词》,内有"愿诸君开拓胸襟,立定志愿,求人之长,成已之用;不妄自菲薄,自然不妄自尊大,忠实不欺,坚苦自立,成我通州之学风"。后张謇将“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作为校训,伴随着每一个师范生成长,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事,更学会为"经师"、为"人师"。 建校时,学校占地四十一亩,各式房间四、五百间,校名称"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后改称"私立通州师范学校",张謇亲自书写"师范学校"四字镶在校门。其时一般学校皆称"学堂",张謇率先称"学校",足见其远见卓识。 最初学校设三年、四年本科,两年的简易科和一年的讲习科等学制,聘请国内知名人士如王国维、陈师曾作老师,并聘请日籍教师木造高俊、西谷虎二等七人来校执教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课程。 1905年在校河西设博物苑,供学校博物教学之用。博物苑后来与学校分立,成为全国第一个博物馆。1906年在校内西北楼设附属小学,供学生实习。1906年秋于校西南辟农场,并将农课定为必修课,另附设测绘科、农科、土木工科、蚕科,建校十年共毕业学生五百四十二人。十年创校共用资四十四万余元。 2、江苏省代用师范学校、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人心振奋,在民主共和的气氛中,因张謇所设通州师范学校"规模宏大,成绩昭著",于是,1912年11月,江苏省公署改其为"江苏省代用师范"(代用之意即代用为省立师范之意),学校学生学、膳费等经费由省署代纳,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从1913年起,师范分预科、本科,共需五年,各级改为双轨,在校学生由几十人发展到四、五百人。一九一七年夏,在学校西,另建附属小学校舍一百余间,一九一九年落成(即第一附属小学)。 1921年由于南通乡绅沙元炳创办如皋师范亦改为代用,本校改名称"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1923年,为推广农村教育便利师范生实习,在南通县近海垦牧乡设第二附属小学。 1926年春在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建立了南通地区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中共通师支部,积极领导学生、工人、农民运动。 3、私立张謇中学、私立通州师范学校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本校归"第四中山大学区",取消"代用",并规定师范不得单设,遂改称"私立张謇中学",招收初中及高中师范科,同时组织校董会,为学校筹画经费。1929年复原名"私立通州师范学校"。1932年恢复省款补助。这一时期通师师生的革命活动亦蓬勃开展,参加五州运动,一部分学生创办夜校、教育工农,有的学生还参加了红十四军,投身武装斗争。 4、侨校 1938年3月17日,日寇登陆,通城沦陷。校中图书、仪器被洗动一空,校舍全被拆毁,只留下三棵大银杏树和校门口一座水泥开校纪念塔,一对明代刻成的石狮子(即现校门口石狮子,它是我校沧桑历史的一个见证)。全校师生被迫迁至滨临黄海的南通县垦牧乡通师第二附小,9月恢复上课,校史上称为"通师侨校"。师范、初中两部自此均男女兼收。 1940年11月新四军投挺进启、海,建立民主政权,粟裕,顾尔钥等领导到校视察,并派中共党员孙卜菁同志到校担任时政教员,学校取得了民主政府的领导。 1942年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通东启海一带在沪求学青年纷纷北返,先后来校,请予救济失学,乃添设高中普通科。年底,东南行署拨给"侨校"补助费抗币一千元。 侨校在海滨近十年,始终坚持敌后教育,先后毕业与修业的校友约二千人,除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以外,还以各种方式向群众宣传挤思想,参加革命的遍布苏北。侨校经费来源全靠垦牧基产利息收入。1947年11月由于形势需要,侨校与东南中学合并。 5、三元桥复校 1945年八月,日本投降后,校长于忱赴上海与校董张敬礼等组织"张季直先生教养事业复兴委员会",筹拨棉纱一千箱,并大生厂拨款伪法币六亿一千万元,就三元桥原址重建校舍,1948年10月工程全部结束。一九四六年在城招收新生一级,1947年下半年学校迁入新校舍上课,经常费由大生厂支拨。这一时期正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学校中地下党积极开展工作,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比较激烈。 6、新中国成立初期通师状况及两校合并 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从此通师获得了新生,不断改变面貌。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逐步建立了党团、工会组织,加强学校领导。 1951年8月起,学校代办文史专修科一班,师范一年级两班,初师一年级一班,办学经费由政府拨款、补贴,设立人民助学金,学生食宿免费,师范生物质待遇大大提高。1952年通师改为公立。并作为重点配备的学校之一,专向发展师范教育,校名改称"苏北南通师范学校"。1953年,苏南、苏北合并,遂改名为"江苏省南通师范"。1952年下半年改公以后,停办初中班,除每年招收中师外,添招高师速成班三班,初师三班。1953年下半年招预师五班。1954年下半年,有海安初师三班并入本校。1956年上半年,市教育局指定城南街小学为本校第二附小。同年下半年开办中师函授部,以培养小学教师达到中师水平。还附设高师辅导站,以培养中学教师达到高师水平。 1958年根据上级决定通师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合并,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女师的两附小同时并入,从此本校有附小四所。通师、女师两校合并后,学校发展很快,学生最多时近千人,二十多个班级,因为工作成绩出色连年受到各级组织表扬嘉奖。 7、文革十年期间的通师 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灾难期间,由于"四人帮"破坏教育学校领导教师横遭迫害,三元桥畔校舍被晶体管厂占用,学校被迫迁到暂时停办的省纺校(原女师校址)。省纺复校招生后,我校又被迫迁至易家桥北(即现址城山路24号),1976年新校落成,但当时面积和建筑均少于三元桥旧校,质量又较差。动乱十年中,校名曾改为"南通市师范学校",只办初、高中及工农兵学员班。 8、拔乱反正和全面改革时的通师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本校和今国各条战线一样,拔乱反正,学校发展逐渐走向正轨。从1977至1981年,本校办了七个大专班为南通市培养了一批中学教师,1979年8月恢复为江苏省重点师范学校。 从1984年开始本校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全国最早进行培养具有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的试验工作,探索师范教育学制改革的道路。十二年以来,学校工作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连续多年学校受到国家教委、省市各级组织的嘉奖、表扬,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现在,该校学制已基本大专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学校正在领导、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向着更美好的前景进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南通师范学校是清末甲午科状元、我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853-1926)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所创建的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日渐深重。尤其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更是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掠夺土地,国家、民族的命运到了存亡危机的紧要关头。这时候,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呼声,他们开始创办实业、提倡和创设新式教育。在这种历史潮流之中,张謇清楚地认识“求活之法,唯有实业、教育”,“实业、教育富强之本”,而实业、教育两者的关系是"苟欲兴工,必先兴学","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惟取诸实业",于是他在1902年即大生纱场创建五年后就着手办教育。最先办师范,因为他亦深刻地认识到"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所以"师范为教育之母"。
1、通州师范的创立
1902年2月(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张謇邀集通、如、泰、海士绅议设师范,但遭顽固官僚反对,于是由其所办实业出资并合亲友贤绅捐资自立师范学校,2月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正式行文批准,5月利用明时修建,此时已为火焚毁的破庙千佛寺为基,破土动工修建校舍。10月定学校各约及章程,写《通州师范学校议》对筹办通州师范及创建较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提出了完整而具体的设想。而直至1904年,清廷在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里,才将师范教育从初拟附设于中学堂内,改为独立系统,所以,张謇曾不无自豪地声称:"中国之有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始。"
1903年4月27日(农历四月初一)学校正式开学上课,张謇在校内揭示《总理开校演说词》,内有"愿诸君开拓胸襟,立定志愿,求人之长,成已之用;不妄自菲薄,自然不妄自尊大,忠实不欺,坚苦自立,成我通州之学风"。后张謇将“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作为校训,伴随着每一个师范生成长,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事,更学会为"经师"、为"人师"。
建校时,学校占地四十一亩,各式房间四、五百间,校名称"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后改称"私立通州师范学校",张謇亲自书写"师范学校"四字镶在校门。其时一般学校皆称"学堂",张謇率先称"学校",足见其远见卓识。
最初学校设三年、四年本科,两年的简易科和一年的讲习科等学制,聘请国内知名人士如王国维、陈师曾作老师,并聘请日籍教师木造高俊、西谷虎二等七人来校执教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课程。
1905年在校河西设博物苑,供学校博物教学之用。博物苑后来与学校分立,成为全国第一个博物馆。1906年在校内西北楼设附属小学,供学生实习。1906年秋于校西南辟农场,并将农课定为必修课,另附设测绘科、农科、土木工科、蚕科,建校十年共毕业学生五百四十二人。十年创校共用资四十四万余元。
2、江苏省代用师范学校、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人心振奋,在民主共和的气氛中,因张謇所设通州师范学校"规模宏大,成绩昭著",于是,1912年11月,江苏省公署改其为"江苏省代用师范"(代用之意即代用为省立师范之意),学校学生学、膳费等经费由省署代纳,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从1913年起,师范分预科、本科,共需五年,各级改为双轨,在校学生由几十人发展到四、五百人。一九一七年夏,在学校西,另建附属小学校舍一百余间,一九一九年落成(即第一附属小学)。
1921年由于南通乡绅沙元炳创办如皋师范亦改为代用,本校改名称"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1923年,为推广农村教育便利师范生实习,在南通县近海垦牧乡设第二附属小学。
1926年春在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建立了南通地区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中共通师支部,积极领导学生、工人、农民运动。
3、私立张謇中学、私立通州师范学校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本校归"第四中山大学区",取消"代用",并规定师范不得单设,遂改称"私立张謇中学",招收初中及高中师范科,同时组织校董会,为学校筹画经费。1929年复原名"私立通州师范学校"。1932年恢复省款补助。这一时期通师师生的革命活动亦蓬勃开展,参加五州运动,一部分学生创办夜校、教育工农,有的学生还参加了红十四军,投身武装斗争。
4、侨校
1938年3月17日,日寇登陆,通城沦陷。校中图书、仪器被洗动一空,校舍全被拆毁,只留下三棵大银杏树和校门口一座水泥开校纪念塔,一对明代刻成的石狮子(即现校门口石狮子,它是我校沧桑历史的一个见证)。全校师生被迫迁至滨临黄海的南通县垦牧乡通师第二附小,9月恢复上课,校史上称为"通师侨校"。师范、初中两部自此均男女兼收。
1940年11月新四军投挺进启、海,建立民主政权,粟裕,顾尔钥等领导到校视察,并派中共党员孙卜菁同志到校担任时政教员,学校取得了民主政府的领导。
1942年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通东启海一带在沪求学青年纷纷北返,先后来校,请予救济失学,乃添设高中普通科。年底,东南行署拨给"侨校"补助费抗币一千元。
侨校在海滨近十年,始终坚持敌后教育,先后毕业与修业的校友约二千人,除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以外,还以各种方式向群众宣传挤思想,参加革命的遍布苏北。侨校经费来源全靠垦牧基产利息收入。1947年11月由于形势需要,侨校与东南中学合并。
5、三元桥复校
1945年八月,日本投降后,校长于忱赴上海与校董张敬礼等组织"张季直先生教养事业复兴委员会",筹拨棉纱一千箱,并大生厂拨款伪法币六亿一千万元,就三元桥原址重建校舍,1948年10月工程全部结束。一九四六年在城招收新生一级,1947年下半年学校迁入新校舍上课,经常费由大生厂支拨。这一时期正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学校中地下党积极开展工作,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比较激烈。
6、新中国成立初期通师状况及两校合并
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从此通师获得了新生,不断改变面貌。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逐步建立了党团、工会组织,加强学校领导。 1951年8月起,学校代办文史专修科一班,师范一年级两班,初师一年级一班,办学经费由政府拨款、补贴,设立人民助学金,学生食宿免费,师范生物质待遇大大提高。1952年通师改为公立。并作为重点配备的学校之一,专向发展师范教育,校名改称"苏北南通师范学校"。1953年,苏南、苏北合并,遂改名为"江苏省南通师范"。1952年下半年改公以后,停办初中班,除每年招收中师外,添招高师速成班三班,初师三班。1953年下半年招预师五班。1954年下半年,有海安初师三班并入本校。1956年上半年,市教育局指定城南街小学为本校第二附小。同年下半年开办中师函授部,以培养小学教师达到中师水平。还附设高师辅导站,以培养中学教师达到高师水平。
1958年根据上级决定通师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合并,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女师的两附小同时并入,从此本校有附小四所。通师、女师两校合并后,学校发展很快,学生最多时近千人,二十多个班级,因为工作成绩出色连年受到各级组织表扬嘉奖。
7、文革十年期间的通师
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灾难期间,由于"四人帮"破坏教育学校领导教师横遭迫害,三元桥畔校舍被晶体管厂占用,学校被迫迁到暂时停办的省纺校(原女师校址)。省纺复校招生后,我校又被迫迁至易家桥北(即现址城山路24号),1976年新校落成,但当时面积和建筑均少于三元桥旧校,质量又较差。动乱十年中,校名曾改为"南通市师范学校",只办初、高中及工农兵学员班。
8、拔乱反正和全面改革时的通师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本校和今国各条战线一样,拔乱反正,学校发展逐渐走向正轨。从1977至1981年,本校办了七个大专班为南通市培养了一批中学教师,1979年8月恢复为江苏省重点师范学校。
从1984年开始本校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全国最早进行培养具有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的试验工作,探索师范教育学制改革的道路。十二年以来,学校工作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连续多年学校受到国家教委、省市各级组织的嘉奖、表扬,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现在,该校学制已基本大专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学校正在领导、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向着更美好的前景进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日渐深重。尤其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更是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掠夺土地,国家、民族的命运到了存亡危机的紧要关头。这时候,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呼声,他们开始创办实业、提倡和创设新式教育。在这种历史潮流之中,张謇清楚地认识“求活之法,唯有实业、教育”,“实业、教育富强之本”,而实业、教育两者的关系是"苟欲兴工,必先兴学","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惟取诸实业",于是他在1902年即大生纱场创建五年后就着手办教育。最先办师范,因为他亦深刻地认识到"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所以"师范为教育之母"。
1、通州师范的创立
1902年2月(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张謇邀集通、如、泰、海士绅议设师范,但遭顽固官僚反对,于是由其所办实业出资并合亲友贤绅捐资自立师范学校,2月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正式行文批准,5月利用明时修建,此时已为火焚毁的破庙千佛寺为基,破土动工修建校舍。10月定学校各约及章程,写《通州师范学校议》对筹办通州师范及创建较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提出了完整而具体的设想。而直至1904年,清廷在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里,才将师范教育从初拟附设于中学堂内,改为独立系统,所以,张謇曾不无自豪地声称:"中国之有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始。"
1903年4月27日(农历四月初一)学校正式开学上课,张謇在校内揭示《总理开校演说词》,内有"愿诸君开拓胸襟,立定志愿,求人之长,成已之用;不妄自菲薄,自然不妄自尊大,忠实不欺,坚苦自立,成我通州之学风"。后张謇将“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作为校训,伴随着每一个师范生成长,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事,更学会为"经师"、为"人师"。
建校时,学校占地四十一亩,各式房间四、五百间,校名称"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后改称"私立通州师范学校",张謇亲自书写"师范学校"四字镶在校门。其时一般学校皆称"学堂",张謇率先称"学校",足见其远见卓识。
最初学校设三年、四年本科,两年的简易科和一年的讲习科等学制,聘请国内知名人士如王国维、陈师曾作老师,并聘请日籍教师木造高俊、西谷虎二等七人来校执教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课程。
1905年在校河西设博物苑,供学校博物教学之用。博物苑后来与学校分立,成为全国第一个博物馆。1906年在校内西北楼设附属小学,供学生实习。1906年秋于校西南辟农场,并将农课定为必修课,另附设测绘科、农科、土木工科、蚕科,建校十年共毕业学生五百四十二人。十年创校共用资四十四万余元。
2、江苏省代用师范学校、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人心振奋,在民主共和的气氛中,因张謇所设通州师范学校"规模宏大,成绩昭著",于是,1912年11月,江苏省公署改其为"江苏省代用师范"(代用之意即代用为省立师范之意),学校学生学、膳费等经费由省署代纳,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从1913年起,师范分预科、本科,共需五年,各级改为双轨,在校学生由几十人发展到四、五百人。一九一七年夏,在学校西,另建附属小学校舍一百余间,一九一九年落成(即第一附属小学)。
1921年由于南通乡绅沙元炳创办如皋师范亦改为代用,本校改名称"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1923年,为推广农村教育便利师范生实习,在南通县近海垦牧乡设第二附属小学。
1926年春在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建立了南通地区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中共通师支部,积极领导学生、工人、农民运动。
3、私立张謇中学、私立通州师范学校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本校归"第四中山大学区",取消"代用",并规定师范不得单设,遂改称"私立张謇中学",招收初中及高中师范科,同时组织校董会,为学校筹画经费。1929年复原名"私立通州师范学校"。1932年恢复省款补助。这一时期通师师生的革命活动亦蓬勃开展,参加五州运动,一部分学生创办夜校、教育工农,有的学生还参加了红十四军,投身武装斗争。
4、侨校
1938年3月17日,日寇登陆,通城沦陷。校中图书、仪器被洗动一空,校舍全被拆毁,只留下三棵大银杏树和校门口一座水泥开校纪念塔,一对明代刻成的石狮子(即现校门口石狮子,它是我校沧桑历史的一个见证)。全校师生被迫迁至滨临黄海的南通县垦牧乡通师第二附小,9月恢复上课,校史上称为"通师侨校"。师范、初中两部自此均男女兼收。
1940年11月新四军投挺进启、海,建立民主政权,粟裕,顾尔钥等领导到校视察,并派中共党员孙卜菁同志到校担任时政教员,学校取得了民主政府的领导。
1942年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通东启海一带在沪求学青年纷纷北返,先后来校,请予救济失学,乃添设高中普通科。年底,东南行署拨给"侨校"补助费抗币一千元。
侨校在海滨近十年,始终坚持敌后教育,先后毕业与修业的校友约二千人,除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以外,还以各种方式向群众宣传挤思想,参加革命的遍布苏北。侨校经费来源全靠垦牧基产利息收入。1947年11月由于形势需要,侨校与东南中学合并。
5、三元桥复校
1945年八月,日本投降后,校长于忱赴上海与校董张敬礼等组织"张季直先生教养事业复兴委员会",筹拨棉纱一千箱,并大生厂拨款伪法币六亿一千万元,就三元桥原址重建校舍,1948年10月工程全部结束。一九四六年在城招收新生一级,1947年下半年学校迁入新校舍上课,经常费由大生厂支拨。这一时期正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学校中地下党积极开展工作,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比较激烈。
6、新中国成立初期通师状况及两校合并
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从此通师获得了新生,不断改变面貌。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逐步建立了党团、工会组织,加强学校领导。 1951年8月起,学校代办文史专修科一班,师范一年级两班,初师一年级一班,办学经费由政府拨款、补贴,设立人民助学金,学生食宿免费,师范生物质待遇大大提高。1952年通师改为公立。并作为重点配备的学校之一,专向发展师范教育,校名改称"苏北南通师范学校"。1953年,苏南、苏北合并,遂改名为"江苏省南通师范"。1952年下半年改公以后,停办初中班,除每年招收中师外,添招高师速成班三班,初师三班。1953年下半年招预师五班。1954年下半年,有海安初师三班并入本校。1956年上半年,市教育局指定城南街小学为本校第二附小。同年下半年开办中师函授部,以培养小学教师达到中师水平。还附设高师辅导站,以培养中学教师达到高师水平。
1958年根据上级决定通师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合并,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女师的两附小同时并入,从此本校有附小四所。通师、女师两校合并后,学校发展很快,学生最多时近千人,二十多个班级,因为工作成绩出色连年受到各级组织表扬嘉奖。
7、文革十年期间的通师
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灾难期间,由于"四人帮"破坏教育学校领导教师横遭迫害,三元桥畔校舍被晶体管厂占用,学校被迫迁到暂时停办的省纺校(原女师校址)。省纺复校招生后,我校又被迫迁至易家桥北(即现址城山路24号),1976年新校落成,但当时面积和建筑均少于三元桥旧校,质量又较差。动乱十年中,校名曾改为"南通市师范学校",只办初、高中及工农兵学员班。
8、拔乱反正和全面改革时的通师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本校和今国各条战线一样,拔乱反正,学校发展逐渐走向正轨。从1977至1981年,本校办了七个大专班为南通市培养了一批中学教师,1979年8月恢复为江苏省重点师范学校。
从1984年开始本校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全国最早进行培养具有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的试验工作,探索师范教育学制改革的道路。十二年以来,学校工作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连续多年学校受到国家教委、省市各级组织的嘉奖、表扬,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现在,该校学制已基本大专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学校正在领导、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向着更美好的前景进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