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名人荟萃,选一位你最崇拜的名人,写出他(她)的魅力来 10

只要提纲... 只要提纲 展开
冰竹若离
2011-06-19 · TA获得超过52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6万
展开全部
我是被天上的彩虹罚下地狱,
幸福曾是我的灾难,我的忏悔和我的蛆虫:
我的生命如此辽阔,不会仅仅献身于力与美。
——阿尔蒂尔·兰波《地狱一季·言语炼金术》

他愿成为任何人

现代诗歌史上从来不缺耀眼的天才,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 1854—1891)的光芒无疑是属于最为独特神秘而又持久的那一种。与许多天才的命运类似,兰波有着近乎疯狂的偏执,有着混乱而神秘的情感,有着近乎自虐的生命体验,逝于英年,名声大振于后世。兰波从小就渴望自己成为一个传奇,他谜一般的诗歌及其那充满流浪、反叛和幻想的一生,果然使他成为了20世纪的文学神话。

兰波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1854年10月20日,阿尔蒂尔·兰波出生在法国香槟区夏尔维尔市的贝雷戈瓦大街上。他的父亲长期服役在外,喜欢冒险,在兰波六岁时离家出走;母亲却呆板孤僻,对子女管束十分严厉。家庭的不和造就了兰波矛盾不安的灵魂,这对他日后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幼年时就喜欢将自己扮成先知的模样,少年时期便显露出来令人震惊的诗才,后来多次不辞而别前往巴黎,渴望着漂泊。这个被“缪斯的手指触碰过的孩子”,从14岁开始写诗,到19岁完成《地狱一季》,短短的5年时间就完成了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全部作品,实现了他在文字上“我愿成为任何人”的狂想。

今日的兰波被奉为象征派的代表,甚至被贴上“第一位朋克诗人”、“垮掉派先驱”的标签,他的作品对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也影响深远,但真正的兰波是难以归类的,因为“他是众多流派之父,而不是任何流派的亲人”。兰波16岁不到就写出了名诗《奥菲莉亚》,据说参加过巴黎公社运动,曾为法国那个反抗的时代留下了许多充满战斗激情的诗篇。但当巴黎公社失败后,年轻的诗人十分失望和愤怒,狂野得要与现实中的一切决裂,包括诗歌。他告别了旧作中那些带有浪漫派痕迹的抒写和咏叹,尝试将诗的语言“综合一切,芬芳,声音,颜色,思想与思想交错”,变成“灵魂与灵魂的交谈”。在1871年那两封著名的《通灵者书信》中,兰波表达了他对诗歌革新的看法:“在无法言喻的痛苦和折磨下,他要保持全部信念,全部超越于人的力量,他要成为一切人中伟大的病人,伟大的罪人,伟大的被诅咒的人——同时却也是最精深的博学之士——因为他进入了未知的领域。”自此,兰波以“通灵者”的身份开创了一种求索于潜意识和幻想的力量的自由诗风,他的《元音》和《醉舟》成为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而在其最后两部散文诗作品《彩画集》和《地狱一季》中,兰波更是化身为“任何人”轮流登场,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在身心俱裂的矛盾中探求存在与超越。天才都是个人主义者,他们具有超乎常人的自我意识,但此时的兰波已经将自我意识完全释放出来,勇敢地脱离了某种依靠而存在,他可能是最早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极端的自我意识的天才,所以当他愿意成为任何人时,他也能够成为任何人。

短暂生命一分为二

在19岁时,早熟的诗人骤然停止了诗歌的写作,将自己37年的短暂生命一分为二。他为了将文学中的“任何人”回归到现实中的“任何人”,义无反顾地渗入生命的底层,以残酷的实践验证和延续了诗的幻想。从此,兰波选择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和哀伤。他在欧洲各地游荡数年之后,辗转至亚洲、非洲多国度过了12年,变换了采石场场主、雇佣兵、军火走私商、殖民地监工、咖啡出口商、勘探队员等多种职业,直到1891年因治疗脚部肿瘤才回国,却在做截肢手术后去世。 如此冒险家般的经历曾令他赚了一些钱,却从未给他带来快乐。他虽然时时抱怨痛苦和厌倦,却又拿出足够多的理由拒绝回国以摆脱这种生活。当年轻的天才在颠簸和恐惧中平静下来,他在一封信中承认:倘若我有能力随意旅行,而不必为谋生而工作,那我在任何地方的停留,都不会超过两个月。后来有传记作家以“强烈的表演欲”来解释天才诗人不可思议的后半生,认为兰波从小就喜欢被关注,甚至不惮做出疯狂和极端的姿态。穿奇装异服、留长发、言语粗野是一种方式,挑选有同性恋倾向的诗作寄给魏尔伦是一种方式,与魏尔伦的惊世恋情是一种方式,当他在被魏尔伦枪击后2个月就出版《地狱一季》时,写作也被看做一种方式。兰波沉醉于多变的人生,如此执着地尝试着成为“任何人”,却不愿也不能在任何地方多做停留,所以当欧洲青年掀起了非洲的淘金热潮时,兰波也成为了这场声势浩大运动的参与者。与众不同的是,他对陌生大陆的渴望不仅仅是荣誉与财富,他还需要不断成为“另一个人”来确定自己的存在,他的生活永远在别处。 

天才们不仅仅属于自己的时代,同时也属于未来的时代。兰波的传奇,为后来的世界确立了一种生存和反叛的范式,20世纪后“兰波族”成为了专有名词,崇拜、模仿兰波的群体越来越壮大。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著名作家亨利·米勒就曾预言:在未来的世界上,兰波型将取代哈姆雷特型和浮士德型,其趋势是走向更深的分裂。在1968那个反叛的年代,法国巴黎反叛的学生就将兰波的诗句写在革命的街垒上——“我愿成为任何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青春的灵魂如此相似,自由的生命从来就不甘于平庸的人生。即使兰波转向了现实的生活,即使“雅皮士”最终回归了主流,“成为任何人”依然是他们的梦想之翼和实践之根,他们就是新世界的创造者
柔和又舒坦的小闺秀1747
2011-06-29 · TA获得超过5.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9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099万
展开全部
直接就写你偶像的魅力,可以的,我已经写过了满分30分,我得29.5,有几个错别字而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稀纱切4948
2012-03-31 · TA获得超过6.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7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21万
展开全部
霍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