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噪音扰民投诉电话我应该怎么打
噪音扰民归公安机关管辖,你可以拨打110报警,警察会处理。
噪声很大违反《噪声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会被罚款与拘留。
根据《噪声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
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扩展资料:
噪音扰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扰民是一个行为后果为定义的违法行为。只要产生的噪声烦扰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产生噪音扰民的违法事实。
《噪声法》对噪音扰民行为并没有提出声响一定要达到多少分贝才构成噪音扰民的必要条件。
所谓的晚上22点至次日6点钟,只是法律意义上的“夜间”的定义。“夜间”的噪声排放标准只是比“日间”标准更高而已。
无论夜间还是日间的噪声排放标准,其与认定“噪声扰民”存在相关但是并不一定必要的关联。即只要产生了与环境不相适应的噪声排放,而且也产生了居民被干扰的后果,即可认定为“噪声扰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噪声法 百度百科-治安管理处罚法
在企业厂界内,因其生产而造成的噪音扰民,可向成都市环保局投诉,投诉电话:12345。
交通噪声及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类产生噪声扰民活动、鸣炮、鸣笛以及娱乐场所产生的社会噪声等,可向公安和文化部门投诉,投诉电话:110。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方法招揽顾客的及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使用音响器材,所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以及建筑工地施工噪音可向成都市城管委投诉,投诉电话:12319。
拓展资料:
关于噪音扰民
噪音扰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扰民是一个行为后果为定义的违法行为。只要产生的噪声烦扰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产生噪音扰民的违法事实。
“夜间”的噪声排放标准只是比“日间”标准更高而已。无论夜间还是日间的噪声排放标准,其与认定“噪声扰民”存在相关但是并不一定必要的关联。即只要产生了与环境不相适应的噪声排放,而且也产生了居民被干扰的后果,即可认定为“噪声扰民”。
《噪声法》对噪音扰民行为并没有提出声响一定要达到多少分贝才构成噪音扰民的必要条件。
根据《噪声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噪音扰民)
噪音扰民的标准是什么?
国家《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一)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分贝)、夜间(指22时至次日6时,下同)40dB;
(二)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
(三)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
(四)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
(五)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
综上所述,本文从《民法》和《刑法》的规定明确指出了噪音扰民确实可以进行投诉的,另外通过环境污染法说明了可以要求赔偿,至于金额和责任,由相关部门处理;若是协调不成,可以向法院投诉。并根据律师委员会说明了噪音对人体是有害的,应该尽量避免。如果对此问题仍有疑问,可以咨询法律人士。
【法律依据】
《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第六十一条: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就广场舞扰民而言,公安部门、环保局都是管辖职责范围,与噪声污染相关的法律有:环境污染防治法、民法典(安宁权)、侵权责任法等,如果自己有什么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向12348免费咨询,24小时人工服务。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对于生活噪声污染,也是有明确法律规定,是可以罚款的,执法人员不能每次都是口头劝说、教育完事: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以上500以下罚款。
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200以上500以下罚款。
生活类找民警,经营类找城管,工业类或其它类找12369平台反映问题,如果对投诉或举报的答复,自己很不满意,答复处理都是口头教育或根本不管事,可以向当地监察部举报相关部门不履职、不作为,因为噪声防治法明确规定,对于广场舞扰民案例,执法者是可以对违法者处以罚款的,不能单靠教育、警告去处理问题。
如果多次投诉均无效果,答复都是敷衍了事,甚至要求市民自己提供被噪声污染的证明,也可以向司法局申请行政复议或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可以考虑向司法局申请环境损害的有偿司法鉴定,这个是收费的,具体多少看机构答复,觉得贵可以撤销鉴定申请,广东地区有粤省事,能找到法律服务,打开司法鉴定,或电脑访问司法局官方进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