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1.四大名著主要内容(选一) 2.谈谈金庸侠的意义 3.以李白谈谈盛唐文化!谢谢啦,急需````

 我来答
FLY_DDdd
2011-06-22 · 超过2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9万
展开全部
品一开篇就是天产石猴,紧接着便是石猴(孙悟空)的发家史。从做猴王到出海求学再到大闹天宫做了齐天大圣,直至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这一切都是孙悟空皈依佛门之前的奋斗里程和英雄事迹,如果没有这些情节做铺垫,那以后的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重任就不会落到他头上,或者说一部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西天取经故事就回因此而大打折扣,索然无味。即便是在作了唐僧的徒弟,西去的路途中,孙悟空依然是不折不扣的主角。不论故事如何发展,也不论对其他形象的塑造,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丰满孙悟空这一形象。

孙悟空一出生,就是一个异类。他无父无母,乃天地灵气孕育而生,第一个冲进水帘洞,做了猴王,而后为求长生不老术而不畏艰险,漂洋过海去学艺。学成后闯龙宫,得神兵,大闹冥府,勾销生死簿。受封“弼马温”,而后又反下天界,挫败托塔天王的征讨,得了个“齐天大圣”的封号。到这儿,他的英雄事迹并没有就此打住。而后他大闹蟠桃会,高呼“玉帝轮流做”,大闹天宫,使得他的英雄事迹达到最高峰。

他所做的这一切,只因为他羁傲不驯的本性。他蔑视一切神权,不服礼法,敢于反抗一切不平等。在做“齐天大圣”时,他和众神称兄道弟。即使后来皈依佛门,仍然口无遮拦,高兴时尊玉帝一声“老官儿”,不乐意时则直呼“玉帝老儿”,甚至诅咒观音“合该她一世无夫”。对于其他神仙更是不拘礼节,不但对他们的思凡下界的坐骑之类照打不误,还找上门去兴师问罪,讥讽其管教不严。

由此不难看出,孙悟空就是一个纯粹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光辉典范。在他的意识中没有规矩,没有等级,更没有封建阶级的那一套礼法。他疾恶如仇,勇于斗争。他所做的一切完全出自本性,他身上流淌的是人性最纯真的品质。他的这些行为意识,其实就是一种要求个性解放,要求平等自由的人文主义思想。

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明代,正是西方启蒙主义思想发展兴盛时代。一大批的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大旗,呼吁人性的解放,要求自由、平等、博爱。古老的东方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启蒙主义运动,但在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的影响下,产生《西游记》,产生孙悟空这样富有启蒙思想意识的作品和艺术形象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孙悟空作为具有启蒙意识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光辉形象也必将万古流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6-21
展开全部
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教导人们要一心向善,同时通过对悟空的疾恶如仇的描写,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世间一切恶势力作斗争的想法。
2、金庸是中国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集新派小说之大成,广泛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之精髓。
(1)金庸武侠小说蕴育的历史文化内涵。
金庸小说中始终洋溢着一种历史英雄观,英雄人物对于历史的决定作用。金庸武侠中的英雄人物上至帝王下至侠义志士、乞丐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其笔下的英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他往其中装了很多理想性的东西,诸如儒家的大担当、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准则,从而拓展了小说的内存空间,寄托着作者的终极理想。从美学角度来看,金庸小说在广阔的历史空间中广泛地涉及动乱时代的生活领域,表现出了动乱人世的悲悯情怀,对于源远留长的东方文化给予深刻的透视与反思,建构了自己的理想模式。作者并且还在历史的长河中撷取许许多多的真实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历史的民间传说,然后再让精心虚构的英雄人物身置其中,纵横决荡,决战沙场,笑傲江湖,从而给人一种艺术真实的享受。
(2)金庸武侠小说蕴育的传统文化内涵。
金庸以通俗的武侠小说的方式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地洞察与反思,将儒、释、道三家思想方方面面地在他的小说当中渗透与解析,具有一种新的视角与方式对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进行反思与批判,建构树立起自己的一种价值观与理想模式,完善健全人的性格与本性,崇尚着一种豁达、明朗、有着道德准则与责任感而又不拘泥于旧的传统形式的自由。对三家思想发扬其光彩之处,丢弃其消极不足之处。
(3)金庸武侠小说蕴育的通俗文化内涵。
金庸小说蕴涵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借题发挥由一首古诗便能演绎出一个传奇故事。整体上规模宏大,情节结构波澜起伏,气势非凡。金庸小说常常以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景观作为背景环境,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作为人物活动的衬托,使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一种人天合一的效果,产生动人心魄的独特艺术感受。
总之,金庸通过通俗小说洞察了整个东方几千年的文化脊髓,具有极深的文化内蕴,并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观察与反思。
3、盛唐文化涵盖了盛唐文人在文学中表现出的开阔的眼界,自由活跃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激奋昂扬的气概。它展现了强大民族鼎盛时代的整体精神风貌。作为这一时期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的诗歌强烈而鲜明地表现出这种盛唐气象。
(1)盛唐时代文化中的儒士、游侠、谪仙意识交错,李白的思想的复杂状态正是在盛唐时期这种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产生的。
(2)李白诗歌主要的思想表达以及其诗人人格、主体意识的张扬,代表了盛唐文化精神。他诗歌中体现了酒意象、酒文化与内蕴的自由开放精神,剑意象、侠文化与包含的英雄精神和月意象、民俗文化和呈现的浪漫精神。他光彩四溢的魅力首先源自于他完美独立的人格,纯正的品质和傲岸的精神。李白积极入世,热衷于功名,是为了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对于辱没身名而求跻身官场的行为,他是极鄙夷不屑的。李白身居廊庙,却不屈于权贵,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诗人自我意识觉醒的宣言,是积蓄已久的呼唤自由的力量的喷发,也是文人要求人格独立的强烈呼声,它是张扬的,是蕴涵着无限激奋和毫不畏惧的反抗精神的。
(3)在李白的诗歌中,承载的不仅是诗人的主体意识,个人对生命的思考,更是完整地体现出盛唐时期的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李白的思想和诗歌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数能够全面、鲜明地代表着盛唐文化总体特征的一种。其诗歌的精神内核是盛唐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李白与盛唐精神作为一种优秀文化历久不衰,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弥久常新,并在更广泛的空间区域上传播开来,具有着不受时间和地域局限的内在张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uoguotao
2011-06-21 · TA获得超过15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2万
展开全部
西游记
《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
金庸几乎写尽了“侠”的各种面目,各种变体,各种可能性,其艺术创作已超出了武侠小说的模式与范畴,而成为真正的“人的艺术”。实际金庸的小说写出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和大千世界的无穷变幻性,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或周围的他人。从而使金庸小说“侠”的形象有了性格化的特点。

应当说,侠义精神是一种具有积极合理因素的民族文化精神,起码是一种对黑暗邪恶势力的反拨力量。正是因为有侠义精神的普遍存在,民间社会的正义力量才得以保证。金庸小说对传统的赴士困厄、私相复仇、依附清官等带有严重局限的侠义精神进行了超越,从侠义精神的最本质的内核入手,抓住其中最有现实合理性的因素,按照现代观念的要求对其进行了新的创造。萧峰、郭靖、张三丰这样的形象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但因融入了现代意识,让现代人感觉到了深刻的文化真实,这就是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改造的成功范例。
唐朝是存在着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等腐败现象,但它那种开明的仁政、开放的文化带来的鼎盛确是空前绝后的。我李白所取得的成就也来自他自身独特之处,盛唐时期被赐金的还有很多人,但他们在诗歌上的成就都不及我。但假如没有了盛唐的宽容和仁慈,就绝对不会有我李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