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作品有哪些 20

 我来答
流韵年华2016
2018-11-13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2万
展开全部

1、《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完成于1798年,并于当年在布拉格首演。虽名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却比他的“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完成要晚三年,只是由于前者出版早而被定为第一号。从作品本身来看,第一号比第二号要成熟许多,在管弦乐法上,本曲已加入了单簧管、小号与定音鼓等乐器。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年轻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2、《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交响曲,作品55号。

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亦是贝多芬独创,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

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全曲宏伟壮阔。

3、《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完成于1806年的9、10月间。这部作品于1807年3月由奥佩尔斯道尔夫伯爵和他的乐队首演,演出地点是维也纳的利赫夫诺斯基宫。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以其优雅、活泼、轻松的气质引人注目,其中充满了微妙的力量平衡。

4、《c小调第五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

《c小调第五交响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它主导了第一乐章,并在整个交响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整首交响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发展,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它比第一乐章在篇幅上更长、在声音上更有力。

5、《F大调第六交响曲》:F大调第六交响曲,又名“田园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亲自命名为《田园》。

该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

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6、《A大调第七交响曲》:A大调第七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92号。首次公演于1813年12月8日。

当贝多芬创作他的第七交响曲时,人们正注视着欧洲的版图被鲜血重新绘制。那是在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这部作品在6月间完成,此时拿破仑战事已进入最后的高潮,大举侵犯俄国,旦夕之间溃不成军。当这部交响曲第一次上演时,拿破仑帝国已到达了分崩离析的最后阶段。

A大调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7、《F大调第八交响曲》:F大调第八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93号,完成于1812年的10月。于1814年2月17日在维也纳的舞会剧院首次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由于反应强烈,几天后又重演。

《F大调第八交响曲》,作品93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13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贝多芬此前创作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的调性也是F大调,但篇幅较长,故而作者亦将此交响曲爱称为“小的F大调”交响曲。 此作品也是贝多芬闻名于世的九部交响曲中最为短小的一部,有时受到忽视。但贝多芬自己对它十分喜爱,甚至称它比第七交响曲“强得多”。

虽然写作时贝多芬生活并不顺利,但该作品依然有着轻松愉快的风格。其规模虽然短小,但精悍紧凑,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作曲技艺。

与贝多芬的一些其它作品类似,该交响曲的末乐章分量最重。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乐章中,木管乐器演奏出固定的音型,被认为是模仿当时刚刚得到改进的节拍器的声音,并且在乐章最后还有一个玩笑般的“节拍器出故障”的乐段。除此之外,也有其它部分被认为是音乐玩笑。

8、《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由于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9、《D大调第二交响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于1802年,1803年4月5日首次公演。该曲充满着宁静幻想的诗情,歌唱般的情调,具有一种美感,是作者献给挚友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全曲有四个乐章。

10、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本曲是贝多芬最早发挥其创作潜力的作品,与贝多芬以前的作品相比,此曲的管弦乐部分已逐渐具有交响曲的韵味,主奏钢琴也能发挥出钢琴本身独特的风格,这两者浑然融合,构成宏伟的协奏曲。

菠萝在这
2018-11-15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万
展开全部

贝多芬的作品非常的多,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

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扩展资料

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是《月光曲》,《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幻想奏鸣曲》、《幻想朔拿大》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

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贝多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桃子甜美人生
高粉答主

2020-12-17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8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6.4万
展开全部

26岁时患中耳炎(1796年),后来失聪。

以下是他失聪前(1796年)的作品:作品 1 no 1 (1795) 钢琴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调 

作品 1 no 2 (1795) 钢琴三重奏 No. 2 G 大调 

作品 1 no 3 (1795) 钢琴三重奏 No. 3 C 小调 

作品 3 (1794) 弦乐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调 

作品 4 (1795) 弦乐五重奏 降 E 大调 

作品 15 (1795) 钢琴协奏曲 No. 1 C 大调 

作品 19 (1795) 钢琴协奏曲 No. 2 B 降 大调

贝多芬耳聋后,为什么还能继续进行音乐创作?在初中的物理学习中,老师告诉我们:贝多芬在失去听力之后,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利用骨传导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继续进行创作。然而,事实真的这么简单?

其实,音乐的创作不仅仅需要依靠耳朵,它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规律与奥秘。其中,音乐与数学之间又有着怎样令人惊叹的联系呢?

人们把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D大调主三和弦(协和和弦),和一个小二度音程(不协和音程)中的每一个音振动的频率,都转化为数学中的函数,并将每个音所代表的正弦曲线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由此得出的结果令人十分惊讶:D大调主三和弦中的D、#F、A这三个音的曲线在数轴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在X轴上相交于一点,而小二度中两个音的曲线,在数轴上几乎没有交点。这种规律,将音乐中抽象的协和,与不协和完美的具象化,让人们能够直观感受到其中的规律。

对于上面这一段,大家可能会自动略过。

所以,以上内容翻译成“人”话就是:音乐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可循的规律,因此贝多芬在失聪后依旧可以创作出错综复杂的美妙音乐。

贝多芬的创作灵感来源,绝不是被他在钢琴上随意敲击键盘发出的声响所激发的。而是贝多芬自身的创作天赋和经验,以及对音乐中各种各样的规律得心应手的运用。所以他能够在失聪后能够继续他的音乐创作,最终为世人留下了其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的作品--《第九交响曲》(p.s.《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旋律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欢乐颂》)。

又因为贝多芬不是天生耳聋,所以在他创作前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于和声效果,不同器乐的音色,以及强弱的变化在心里已经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在失聪后,只需要从大脑里提取这些信息便能继续创作了。

但音乐绝非数学,音乐在可循的规律中增加了许多不可量化的因素,即情感和创造,所以音乐可以如此深入人心。

说起,贝多芬失聪前后的差别,我认为音乐和文学一样来源于生活,之前,贝多芬的音乐就很有天赋,而失聪之后的创作完全来自于心灵和积累,多了更多对命运强者的赞美。听起来更叫高亢和激昂,你认为的呢?比如《命运交响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542948165
2012-03-14 · TA获得超过91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0.2万
展开全部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1796至1800年,整整4年,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这是耳聋的前兆。   贝多芬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月光奏鸣曲》、《C小调第5交响曲》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资助他去维也纳,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公认的最像贝多芬Beethoven的画像
1792年,经过海顿的指引,再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黎明》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1]米开朗基罗、[2]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   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希望。   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一八零五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德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交响曲》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贝多芬的父母
欧盟的盟歌了。   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时听力渐渐衰退,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欢乐颂》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长缨在手
高粉答主

2017-06-03 · 百度知道日报特约作者。
长缨在手
采纳数:3700 获赞数:5953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贝多芬在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正式开始演艺生涯;12岁时经聂费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担任管风琴师助手;11岁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1781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贝多芬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在新老师的指导下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1787年,到维也纳后,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之后跟随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列里等人学习,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在此期间创作《F小调前奏曲》、两首前奏曲等。

贝多芬三十岁时创作第一部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1792年,创作室内乐管乐八重奏g小调《Wind Octet Op.103》。1784年,创作完成钢琴协奏曲(E大调)。1795年,创作第一钢琴奏鸣曲g小调《Violin Sonata Op.12No.1》。1795年,创作完成第二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

1796年,创作完成交响曲《第一交响曲(C大调 Op.21)》。1796年,创作完成第一钢琴协奏曲(C大调)。

1800年,创作完成第三钢琴协奏曲(c小调)。1802年,创作完成第二交响曲(D大调 Op.36)。

1804年,创作完成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 Op.55 “英雄”);同年创作完成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C大调)。1805年,创作完成歌剧《费黛里奥》。

1806年,创作完成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 Op.60);同年,创作完成第四钢琴协奏曲(G大调);同 年,创作完成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

1807年,创作完成第六钢琴协奏曲(D大调)。1808年,创作完成第五交响曲(c小调 Op.67 “命运”),第六交响曲(F大调 Op.68 “田园”)。1809年,创作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

1811年,创作完成第七交响曲(A大调 Op.92)。1818一1827年,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创作《第九交响曲》,1823年创作完成。

1812年,创作完成第八交响曲(F大调 Op.93)。1824年,创作完成第九交响曲(d小调 Op.125 “合唱”);未完成第十交响曲。1813年,创作完成战争交响曲(D大调)。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逝世,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

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