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急急急!!!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主编李博纳 赵新泉 课后习题答案详解,非常感谢
概率论与数学统计课后答案详解总主编陈文灯杜之韩主编李博纳赵新泉邮箱:jameslee23@163.com...
概率论与数学统计课后答案详解 总主编陈文灯 杜之韩 主编李博纳 赵新泉
邮箱:jameslee23@163.com 展开
邮箱:jameslee23@163.com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同命人啊.........!!我也找这东西好久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一章 绪论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6、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7、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
8、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
9、指标与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的。 (×)
10、数量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由品质标志值汇总而来。(× )
11、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 )
二、单选题:
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B )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 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 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8、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98分、86分、88分和95,这四个数字是( D )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1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
A.产品的产量 B.产品的出口额 C.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产品的评价
11、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D )
A.职工的工资 B.商品的价格 C.粮食的亩产量 D.汽车的产量
12、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 )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 B.如性别
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D.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
三、多选题:
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 CDE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工作 D.统计学 E.统计资料
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CDE )
A.大量观察法 B.重点调查法 C.统计分组法 D.归纳推断法 E.综合指标法
3、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是( AD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E.两者都可以用数值来表示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 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
C、人的年龄是变量 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5、在工业普查中( 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6、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CE )
A.性别 B.所有制形式 C.收入 D.民族 E.工龄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 )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第二章 统计数据搜集
一、判断题:
1、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
2、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3、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4、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
5、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性检查,既要检查调查资料的登记性误差,也要检查资料的代表性误差。(× )
6、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 )
7、多种调查方式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不应该提倡。 (×)
8、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以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 ×)
9、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是不一致的。 ( √)
二、单选题:
1、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B)。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2、某市工业企业2010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1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4、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5、调查时间是指(A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的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6、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几大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8、人口普查是( C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9、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C )。
A.确定调查时限 B.确定调查单位 C.避免登记重复和遗漏 D.确定调查对象
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 )。
A.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三、多选题:
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AB )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
2、普查是一种( ABE)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非全面调查 E、全面调查
3、在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4、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 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BDE )
A、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 D、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
5、下列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BCD)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E.统计报表
6、对某地区高校进行办学质量评估,则该地区每一所高校属于(BC)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典型单位 E.重点单位
第三章 数据整理和描述
数据整理
一、判断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2、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布数列。( ×)
3、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4、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
5、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
6、离散型变量既可以编制单项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组距变量数列;连续型变量只能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且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
7、按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就是变量数列。( ×)
二、单选题:
1、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2、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3、 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
4、 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 )。
A、重叠 B、相近 C、不等 D、间断
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C )。
A、正比 B、等比 C、反比 D、不成比例
6、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A)。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三、多选题:
1.统计分组( ACD)。
A、是一种统计方法 B、对总体而言是“合” C、对总体而言是“分”
D、对个体而言是“合” E、对个体而言是“分”
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BE )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就是组平均数
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3、分布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为(CD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各组名称 D、次数 E、分组标志。
4、根据分组标志性质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CD )。
A、等距数列 B、异距数列 C、品质数列
D、变量数列 E、次数与频率。
5、下列数列属于(BCDE )
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企业数(个)
80─90 15
90─100 30
100─110 5
合计 50
A、品质分布数列 B、变量分布数列 C、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
D、等距变量分布数列 E、次数分布数列
数据描述——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判断题:
1、统计资料显示,× ×年全国净增加人口1320万人,这是时点指标。( × )
2、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养活占世界人口总数22%的人口,这两个指标都是结构相对指标。(√ )
3、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
4、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
6、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
二、单选题:
1、一工厂2004年10月份产值30万元,10月底半成品库存额25万元,这两个指标( C)。
A、均为时期指标 B、均为时点指标
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2、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B )。
A、5.5% B、5% C、115.5% D、15.5%
3、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4、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5、总量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A )
A.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D.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
6、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数的是(C )
A.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 B.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
C.某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 D.某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
三、多选题:
1、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CE)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
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 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
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2、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BCD )
A.职工人数 B.大学生毕业人数 C.婴儿出生数 D.固定资产折旧额
3、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有可能互换的有(BCE )
A.计划完成百分比 B.比例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
4、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 )
A、国有制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 E、某年人均消费额
5、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BDE)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数据描述——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一、单选题:
1、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B )。
A、计划产值 B、实际产值 C、工人数 D、企业数
2、 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 的权数是(C )。
A、f B、∑f C、f/∑f D、X
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4、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数列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必须利用(B )。
A、标准差 B、标志变动系数 C、平均差 D、全距
5、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6、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A、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B、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7、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是(B)
A.算数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二、多选题:
1、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 )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AB)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DE)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4、可以衡量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ABCD)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5、位置平均数有(CD )
A.算数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6、受极端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指标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第五至七章 抽样推断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二、单选题:
1、抽样误差是指( C)。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4、抽样平均误差是( C )。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5、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B )。
A.实际误差 B.平均误差 C.实际误差的平方 D.允许误差
6、总体均值和样本均值之间的关系是( A )。
A.总体均值是确定值,样本均值是随机变量
B.总体均值是随机变量,样本均值是确定值
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两者都是确定值
7、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 B )。
A.30个 B.大于等于30个
C.大于等于50个 D.50个
8、样本容量是指( B )。
A.样本的个数 B.样本中所包含的单位数
C.样本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判断题:
1、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都是上升的趋势,而负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都是下降的趋势。(×)
2、函数关系是一种完全的相关关系。(√)
3、已知两变量直线回归方程为:Y^=-45.25+1.61x,则可断定这两个变量之间一定存在正相关关系。(√)
4、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5、不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一定不存在相关关系。(×)
二、单选题:
1、当相关系数r=O时,说明(C )。
A、现象之间相关程度较小 B、现象之间完全相关
C、现象之间无直线相关 D、现象之间完全无关
2、 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是高的,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 C )
A、 0 B、 0.5 C、 -1或+1 D、 2
5、下列各组列出为同一个问题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哪一组肯定是错误的(C)
A、y=50+0.3x,r=0.8; B、y=-75+13x, r=0.91;
C、y=5-2.6x, r=0.78; D、y=-130+3.5x, r=0.96
6、下列现象中,相关密切程度高的是(D )
A、 商品销售量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0
C、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
D、商业利润率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
7、回归方程 ^Y=a+bx 中的回归系数 b 说明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 因变量( B)
A、变动b个单位 B、平均变动b个单位
C、变动a+b个单位 D、变动1/b个单位
第九章 时间序列分析
一、判断题:
1、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2、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4、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二、单选题:
3、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B )。
A. 10% B. 7.1% C. 7% D. 11%
解释:工资总额指数=工资水平指数*职工人数指数
所以,工资总额指数=(1+5%)*(1+2%)=107.1%
4、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6、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D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7、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
A.(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8%×7%
D.(2%×5%×8%×7%)-100%
9、平均发展速度是( C )。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100%
10、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A )。
A. 33次方 B. 32次方 C. 31次方 D. 30次方
11、假定某产品产量2009年比2001年增加28%,那2001年-2009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D )。
A. B. C. D.
三、多选题:
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BD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5、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BD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6、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BDE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第十章 统计指数
一、单选题:
2、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表示( C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用(C)作为同度量因素。
A.基期的数量指标 B.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C.基期的质量指标 D.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CDE )。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 )。
A.工业总产值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总成本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6、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7、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
8、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
9、指标与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的。 (×)
10、数量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由品质标志值汇总而来。(× )
11、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 )
二、单选题:
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B )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 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 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8、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98分、86分、88分和95,这四个数字是( D )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1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
A.产品的产量 B.产品的出口额 C.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产品的评价
11、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D )
A.职工的工资 B.商品的价格 C.粮食的亩产量 D.汽车的产量
12、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 )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 B.如性别
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D.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
三、多选题:
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 CDE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工作 D.统计学 E.统计资料
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CDE )
A.大量观察法 B.重点调查法 C.统计分组法 D.归纳推断法 E.综合指标法
3、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是( AD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E.两者都可以用数值来表示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 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
C、人的年龄是变量 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5、在工业普查中( 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6、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CE )
A.性别 B.所有制形式 C.收入 D.民族 E.工龄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 )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第二章 统计数据搜集
一、判断题:
1、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
2、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3、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4、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
5、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性检查,既要检查调查资料的登记性误差,也要检查资料的代表性误差。(× )
6、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 )
7、多种调查方式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不应该提倡。 (×)
8、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以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 ×)
9、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是不一致的。 ( √)
二、单选题:
1、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B)。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2、某市工业企业2010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1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4、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5、调查时间是指(A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的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6、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几大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8、人口普查是( C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9、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C )。
A.确定调查时限 B.确定调查单位 C.避免登记重复和遗漏 D.确定调查对象
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 )。
A.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三、多选题:
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AB )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
2、普查是一种( ABE)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非全面调查 E、全面调查
3、在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4、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 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BDE )
A、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 D、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
5、下列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BCD)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E.统计报表
6、对某地区高校进行办学质量评估,则该地区每一所高校属于(BC)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典型单位 E.重点单位
第三章 数据整理和描述
数据整理
一、判断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2、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布数列。( ×)
3、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4、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
5、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
6、离散型变量既可以编制单项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组距变量数列;连续型变量只能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且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
7、按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就是变量数列。( ×)
二、单选题:
1、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2、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3、 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
4、 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 )。
A、重叠 B、相近 C、不等 D、间断
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C )。
A、正比 B、等比 C、反比 D、不成比例
6、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A)。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三、多选题:
1.统计分组( ACD)。
A、是一种统计方法 B、对总体而言是“合” C、对总体而言是“分”
D、对个体而言是“合” E、对个体而言是“分”
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BE )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就是组平均数
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3、分布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为(CD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各组名称 D、次数 E、分组标志。
4、根据分组标志性质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CD )。
A、等距数列 B、异距数列 C、品质数列
D、变量数列 E、次数与频率。
5、下列数列属于(BCDE )
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企业数(个)
80─90 15
90─100 30
100─110 5
合计 50
A、品质分布数列 B、变量分布数列 C、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
D、等距变量分布数列 E、次数分布数列
数据描述——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判断题:
1、统计资料显示,× ×年全国净增加人口1320万人,这是时点指标。( × )
2、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养活占世界人口总数22%的人口,这两个指标都是结构相对指标。(√ )
3、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
4、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
6、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
二、单选题:
1、一工厂2004年10月份产值30万元,10月底半成品库存额25万元,这两个指标( C)。
A、均为时期指标 B、均为时点指标
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2、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B )。
A、5.5% B、5% C、115.5% D、15.5%
3、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4、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5、总量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A )
A.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D.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
6、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数的是(C )
A.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 B.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
C.某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 D.某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
三、多选题:
1、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CE)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
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 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
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2、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BCD )
A.职工人数 B.大学生毕业人数 C.婴儿出生数 D.固定资产折旧额
3、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有可能互换的有(BCE )
A.计划完成百分比 B.比例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
4、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 )
A、国有制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 E、某年人均消费额
5、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BDE)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数据描述——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一、单选题:
1、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B )。
A、计划产值 B、实际产值 C、工人数 D、企业数
2、 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 的权数是(C )。
A、f B、∑f C、f/∑f D、X
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4、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数列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必须利用(B )。
A、标准差 B、标志变动系数 C、平均差 D、全距
5、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6、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A、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B、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7、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是(B)
A.算数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二、多选题:
1、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 )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AB)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DE)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4、可以衡量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ABCD)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5、位置平均数有(CD )
A.算数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6、受极端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指标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第五至七章 抽样推断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二、单选题:
1、抽样误差是指( C)。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4、抽样平均误差是( C )。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5、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B )。
A.实际误差 B.平均误差 C.实际误差的平方 D.允许误差
6、总体均值和样本均值之间的关系是( A )。
A.总体均值是确定值,样本均值是随机变量
B.总体均值是随机变量,样本均值是确定值
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两者都是确定值
7、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 B )。
A.30个 B.大于等于30个
C.大于等于50个 D.50个
8、样本容量是指( B )。
A.样本的个数 B.样本中所包含的单位数
C.样本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判断题:
1、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都是上升的趋势,而负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都是下降的趋势。(×)
2、函数关系是一种完全的相关关系。(√)
3、已知两变量直线回归方程为:Y^=-45.25+1.61x,则可断定这两个变量之间一定存在正相关关系。(√)
4、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5、不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一定不存在相关关系。(×)
二、单选题:
1、当相关系数r=O时,说明(C )。
A、现象之间相关程度较小 B、现象之间完全相关
C、现象之间无直线相关 D、现象之间完全无关
2、 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是高的,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 C )
A、 0 B、 0.5 C、 -1或+1 D、 2
5、下列各组列出为同一个问题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哪一组肯定是错误的(C)
A、y=50+0.3x,r=0.8; B、y=-75+13x, r=0.91;
C、y=5-2.6x, r=0.78; D、y=-130+3.5x, r=0.96
6、下列现象中,相关密切程度高的是(D )
A、 商品销售量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0
C、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
D、商业利润率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
7、回归方程 ^Y=a+bx 中的回归系数 b 说明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 因变量( B)
A、变动b个单位 B、平均变动b个单位
C、变动a+b个单位 D、变动1/b个单位
第九章 时间序列分析
一、判断题:
1、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2、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4、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二、单选题:
3、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B )。
A. 10% B. 7.1% C. 7% D. 11%
解释:工资总额指数=工资水平指数*职工人数指数
所以,工资总额指数=(1+5%)*(1+2%)=107.1%
4、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6、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D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7、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
A.(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8%×7%
D.(2%×5%×8%×7%)-100%
9、平均发展速度是( C )。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100%
10、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A )。
A. 33次方 B. 32次方 C. 31次方 D. 30次方
11、假定某产品产量2009年比2001年增加28%,那2001年-2009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D )。
A. B. C. D.
三、多选题:
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BD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5、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BD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6、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BDE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第十章 统计指数
一、单选题:
2、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表示( C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用(C)作为同度量因素。
A.基期的数量指标 B.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C.基期的质量指标 D.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CDE )。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 )。
A.工业总产值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总成本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