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合作方式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
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扩展资料:
国共合作是在“国民革命”旗号下进行的。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曾把他领导的斗争称为国民革命,但含义不清,目标也不甚明确,以后长期不再使用。
1922年9月,陈独秀在《向导》第2期上发表《造国论》一文,提出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任务直接联系起来,赋予了国民革命新的明确的政治内容。
经验教训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次国共合作给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主要是:
1、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2、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坚决依靠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3、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必须重视武装斗争,建立党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军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