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5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参考资料:
译文: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畅通,人民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部都兴盛起来。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还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滕子京)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译文: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畅通,人民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部都兴盛起来。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还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滕子京)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概括内容:写了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作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