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写了一件什么喜事??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原 文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翻译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岐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
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以名我亭。”
分析
《喜雨亭记》是苏轼的一篇散文作品,无论就其使用的散文形式来看,或者就其表现的内容和给人的艺术感受来看,都是一篇值得我们注意的艺术精品。
“喜雨”一词在历史上出现较早。《春秋谷梁传》中说,“夏四月不雨者闵雨也,六月雨者喜雨也”,这是第 一次出现的“喜雨”一词。用了“喜”字,说明人对于雨的感受和评论,所以《尔雅》才说:“甘雨时降,万民以 嘉,谓之酉醴泉”,“醴泉”,代称雨,含有喜雨之意,将它和生民的关系联系了起来。《庄子》中有段文章说到 春秋时的一次大雨的情况。“宋景公时,大旱三年。卜之,以人祀乃雨。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 人;今杀人,不可。将自当之。'言未卒,天大雨方千里。”这种雨可以说都是喜雨,解救苍生于倒悬之苦, 与民生关系极大,所以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都对此有所吟诵。《诗经》而下,曹植、谢庄、谢朓、鲍照等人都写 过一些喜雨诗,唐代的杜甫更是写了《春夜喜雨》、《喜雨》以及《过白水明府舅宅喜雨》等以“喜雨”为题的 诗。以赋体的形式吟咏喜雨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晋傅咸、六朝宋的傅亮、唐明皇、张说以及贾登的《喜雨赋》 等,很难说有名,但是那种给百姓带来甘霖,预示来日丰收,生活将无忧愁的快慰心情却是表现了出来的。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了。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用散文的形式写作喜雨的,在文学史上却并不多见。因此,苏轼的这篇散文《喜雨亭记》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前人未写而自己写了这一题材,对文学史有所贡献尚不足 为奇。一旦后人接手写作,超越了前人的作品,那么前者就只能有一点文学史的价值而谈不到什么艺术的 永恒价值了。苏轼的《喜雨亭记》却不是这样,因为它自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许多令人品味的地方。也许正是这一点,使得后来的作家裹足不前,心甘 情愿地让苏轼一枝独秀了吧。
《喜雨亭记》是苏轼于嘉佑六年 ( 公年 1061 年 ) 在风翔府任判官时所作。全文不长,共五百来字,四小段而已,然而却写出了异样的色彩。
文章开始即点明了用“雨”命名的缘由,与“喜”字 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一共援引了历史上的三件事作铺垫,说明古人有了喜事,常常受用这件喜事来命名,以 纪念喜事,或者也有预示将来喜事连连的意思。这三件事都很有趣。因为它们与国家的政治都有关系,其 中并多少含有天人的关系。第一件事,相传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献给了成王。成王将禾转送了 周公。周公于是作了《嘉禾》一篇。第二件事,汉武帝于 公元前 116 年 5 月,在汾水上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 为元鼎元年。第三件事,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 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抗敌,获胜,并俘获了国君侨如,于是特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最后这件事,对今 人来说,几乎困惑不解了。为什么将敌人的名称用作 自己儿子的名字 ? 这是颇为值得研究的事情。无论如 何,这是作者为要以雨志亭所作的铺垫,有了这一铺 垫,再说事和雨就有记述的道理了。这就像逻辑学中大前提、小前提的三段论一样,有了大前提,后面的话 即好说许多,也容易让人接受。
苏轼到风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 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大早望云 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恰好显示了苏轼笔墨的巧妙。我们知道,苏轼在写《后赤壁赋》的时 候,曾经说到自己孤独闲寂,正好有两个朋友来了;霜露既降、明月诱人,想酒而樽空,贤妻正好献上了珍藏 多时的美酒;没有下酒之物,正好客人笑哈哈地拿出了出水时鲜。一切就是那么巧,又那么惬人心意。这里 也同样如此。百姓们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这种句子,轻淡、简单,但不寡味, 很像甲骨卜辞中的语言,但甲骨卜辞中是占问、预测,这里则是如实提供了,所以这种句子读来是令人心醉 的。够不够 ? “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按,乙卯是四月初二日,甲子是四月十一日,丁卯是四 月十四日。半月之内连降了三场雨,前两次不足,第三次一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要说好 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 ! 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令人有细小入微不够大气的 感觉。这里我们要注意“民以为未足”一句的作用,这一抑、一落,然后产生后面的三日大雨,效果才能够显 示出来。没有这么一句,当然也可以成立,但是读起来 就平软的多了。
这场大雨产生的欢快气氛是可观的:“官吏相与 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这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欢的喜 庆图,较之欧阳修的太守和民的欢乐,真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欧阳修的乐并没有落到实处,架空,浮廓,是 在造文、造情,而苏轼这里却是在如实地写作了。我们仿佛也同苏轼一起融入了喜雨的场景之中。唯其如 此,苏轼为新落成的亭子命名“喜雨”才是顺理成章之 事,才真正具有意义。
亭名由来有自,讲清楚之后也就等于曲终奏雅, 逐善可陈了。但是苏轼又在这里做出了好文章,说他善于翻空出奇也好,说他敢于寻根溯源也好,无论如 何,作者在这里表现出了惊人的艺术技巧。作者把笔锋一转,以设问的方式,从反面人手来探讨喜雨。曲径 通幽,我们试想,也许这是继续写此雨的唯一途径,但苏轼找到了,并不一定是妙手偶得,可能是苏轼的真 正功力所在。文中说道:“五日不雨可乎 ? 曰:五日不雨 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 ?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 麦无禾,饿鸿遍野,盗贼蜂起,百姓遭殃。但是不到五 日,不到十日,就喜雨骤至,泽惠我民,又怎么能说不是上天厚待苍生 ? 加上这么一段,文章就显得十分充 实,丰满,在对比中更觉得雨之可喜。
写到这里,苏轼开始笔歌墨舞了,但是也曲尽其 妙。“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 ? 民曰太守,太守不 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以为功; 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你看,他还是落在亭上,层层递进,把天降喜雨的大功劳 像画饼一样,在太守、天子、造物和太空面前虚晃一二,并忙里偷闲找出了一句,让这些人都一一默然,谦 虚地拒绝这一荣耀,多漂亮的话,各路诸侯都奉到了,然后再实实在在地放到主题上去。既然如此,就让我 们以喜雨来为亭子命名吧。一虚一实,一推一进,总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作者紧扣一个“雨”字.一个“喜”字。在不到五百 字的文章中,“雨”字出现了十五次,有两次作动词使用,“喜”、“乐”共出现六次。通篇都贯穿着为雨而喜的 喜气洋洋的气氛。
中国古代,自孟子开始,创天子、官员要有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思想。写这种作品的人很多,但真正写 得好的不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其一,苏轼的此篇文章则表现得更好,好就好在落实、不空。
这篇文章在用词上也有值得注意之处。一、排比 句多。比如第一段,作者为了说明古人有喜事则名物以示不忘,举了三个例子,三个例子就是三个排比句, 借助这种句法,使读者在文意方面有一种说理透彻,充实满足的感觉。第二段写大雨之后,百姓的欢乐场 面以及第四段的“雨珠”“雨玉”说,也同样用的是排比形式。在人们喜之不尽,手舞足蹈之时,文字上必须有 所变化,一味的松散不可能有文字的整饬条理来得惹眼引人。二、结尾的用韵。《喜雨亭记》的结尾很有意 思,它既照应了开头,又给人许多的联想,值得我们注意。苏轼的哲学思想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在他的诗 文中,经常出现对大自然发问的句子,以表达他的人生观和他旷达乐天的情怀。这次大雨之后,感谢谁为 好 ? 这里他展开的想象,是从太守到天子,从天子到上天,从上天到造物,其中“玉”、“粟”押韵,“日”“力”押 韵,“功“空”押韵,“冥”“名”押韵,读之有循环不尽,均成系统的感觉,神完气足,优雅俊美,然而是虚笔, 真正目的则是要归之其小小的亭宇,这样也就把造物、上天、天子、太守、百姓、借助“喜”之“雨”用一个亭 子联系了起来,有歌唱的味道,所唱者依然是喜雨。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翻译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岐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
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以名我亭。”
分析
《喜雨亭记》是苏轼的一篇散文作品,无论就其使用的散文形式来看,或者就其表现的内容和给人的艺术感受来看,都是一篇值得我们注意的艺术精品。
“喜雨”一词在历史上出现较早。《春秋谷梁传》中说,“夏四月不雨者闵雨也,六月雨者喜雨也”,这是第 一次出现的“喜雨”一词。用了“喜”字,说明人对于雨的感受和评论,所以《尔雅》才说:“甘雨时降,万民以 嘉,谓之酉醴泉”,“醴泉”,代称雨,含有喜雨之意,将它和生民的关系联系了起来。《庄子》中有段文章说到 春秋时的一次大雨的情况。“宋景公时,大旱三年。卜之,以人祀乃雨。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 人;今杀人,不可。将自当之。'言未卒,天大雨方千里。”这种雨可以说都是喜雨,解救苍生于倒悬之苦, 与民生关系极大,所以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都对此有所吟诵。《诗经》而下,曹植、谢庄、谢朓、鲍照等人都写 过一些喜雨诗,唐代的杜甫更是写了《春夜喜雨》、《喜雨》以及《过白水明府舅宅喜雨》等以“喜雨”为题的 诗。以赋体的形式吟咏喜雨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晋傅咸、六朝宋的傅亮、唐明皇、张说以及贾登的《喜雨赋》 等,很难说有名,但是那种给百姓带来甘霖,预示来日丰收,生活将无忧愁的快慰心情却是表现了出来的。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了。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用散文的形式写作喜雨的,在文学史上却并不多见。因此,苏轼的这篇散文《喜雨亭记》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前人未写而自己写了这一题材,对文学史有所贡献尚不足 为奇。一旦后人接手写作,超越了前人的作品,那么前者就只能有一点文学史的价值而谈不到什么艺术的 永恒价值了。苏轼的《喜雨亭记》却不是这样,因为它自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许多令人品味的地方。也许正是这一点,使得后来的作家裹足不前,心甘 情愿地让苏轼一枝独秀了吧。
《喜雨亭记》是苏轼于嘉佑六年 ( 公年 1061 年 ) 在风翔府任判官时所作。全文不长,共五百来字,四小段而已,然而却写出了异样的色彩。
文章开始即点明了用“雨”命名的缘由,与“喜”字 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一共援引了历史上的三件事作铺垫,说明古人有了喜事,常常受用这件喜事来命名,以 纪念喜事,或者也有预示将来喜事连连的意思。这三件事都很有趣。因为它们与国家的政治都有关系,其 中并多少含有天人的关系。第一件事,相传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献给了成王。成王将禾转送了 周公。周公于是作了《嘉禾》一篇。第二件事,汉武帝于 公元前 116 年 5 月,在汾水上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 为元鼎元年。第三件事,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 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抗敌,获胜,并俘获了国君侨如,于是特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最后这件事,对今 人来说,几乎困惑不解了。为什么将敌人的名称用作 自己儿子的名字 ? 这是颇为值得研究的事情。无论如 何,这是作者为要以雨志亭所作的铺垫,有了这一铺 垫,再说事和雨就有记述的道理了。这就像逻辑学中大前提、小前提的三段论一样,有了大前提,后面的话 即好说许多,也容易让人接受。
苏轼到风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 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大早望云 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恰好显示了苏轼笔墨的巧妙。我们知道,苏轼在写《后赤壁赋》的时 候,曾经说到自己孤独闲寂,正好有两个朋友来了;霜露既降、明月诱人,想酒而樽空,贤妻正好献上了珍藏 多时的美酒;没有下酒之物,正好客人笑哈哈地拿出了出水时鲜。一切就是那么巧,又那么惬人心意。这里 也同样如此。百姓们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这种句子,轻淡、简单,但不寡味, 很像甲骨卜辞中的语言,但甲骨卜辞中是占问、预测,这里则是如实提供了,所以这种句子读来是令人心醉 的。够不够 ? “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按,乙卯是四月初二日,甲子是四月十一日,丁卯是四 月十四日。半月之内连降了三场雨,前两次不足,第三次一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要说好 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 ! 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令人有细小入微不够大气的 感觉。这里我们要注意“民以为未足”一句的作用,这一抑、一落,然后产生后面的三日大雨,效果才能够显 示出来。没有这么一句,当然也可以成立,但是读起来 就平软的多了。
这场大雨产生的欢快气氛是可观的:“官吏相与 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这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欢的喜 庆图,较之欧阳修的太守和民的欢乐,真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欧阳修的乐并没有落到实处,架空,浮廓,是 在造文、造情,而苏轼这里却是在如实地写作了。我们仿佛也同苏轼一起融入了喜雨的场景之中。唯其如 此,苏轼为新落成的亭子命名“喜雨”才是顺理成章之 事,才真正具有意义。
亭名由来有自,讲清楚之后也就等于曲终奏雅, 逐善可陈了。但是苏轼又在这里做出了好文章,说他善于翻空出奇也好,说他敢于寻根溯源也好,无论如 何,作者在这里表现出了惊人的艺术技巧。作者把笔锋一转,以设问的方式,从反面人手来探讨喜雨。曲径 通幽,我们试想,也许这是继续写此雨的唯一途径,但苏轼找到了,并不一定是妙手偶得,可能是苏轼的真 正功力所在。文中说道:“五日不雨可乎 ? 曰:五日不雨 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 ?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 麦无禾,饿鸿遍野,盗贼蜂起,百姓遭殃。但是不到五 日,不到十日,就喜雨骤至,泽惠我民,又怎么能说不是上天厚待苍生 ? 加上这么一段,文章就显得十分充 实,丰满,在对比中更觉得雨之可喜。
写到这里,苏轼开始笔歌墨舞了,但是也曲尽其 妙。“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 ? 民曰太守,太守不 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以为功; 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你看,他还是落在亭上,层层递进,把天降喜雨的大功劳 像画饼一样,在太守、天子、造物和太空面前虚晃一二,并忙里偷闲找出了一句,让这些人都一一默然,谦 虚地拒绝这一荣耀,多漂亮的话,各路诸侯都奉到了,然后再实实在在地放到主题上去。既然如此,就让我 们以喜雨来为亭子命名吧。一虚一实,一推一进,总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作者紧扣一个“雨”字.一个“喜”字。在不到五百 字的文章中,“雨”字出现了十五次,有两次作动词使用,“喜”、“乐”共出现六次。通篇都贯穿着为雨而喜的 喜气洋洋的气氛。
中国古代,自孟子开始,创天子、官员要有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思想。写这种作品的人很多,但真正写 得好的不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其一,苏轼的此篇文章则表现得更好,好就好在落实、不空。
这篇文章在用词上也有值得注意之处。一、排比 句多。比如第一段,作者为了说明古人有喜事则名物以示不忘,举了三个例子,三个例子就是三个排比句, 借助这种句法,使读者在文意方面有一种说理透彻,充实满足的感觉。第二段写大雨之后,百姓的欢乐场 面以及第四段的“雨珠”“雨玉”说,也同样用的是排比形式。在人们喜之不尽,手舞足蹈之时,文字上必须有 所变化,一味的松散不可能有文字的整饬条理来得惹眼引人。二、结尾的用韵。《喜雨亭记》的结尾很有意 思,它既照应了开头,又给人许多的联想,值得我们注意。苏轼的哲学思想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在他的诗 文中,经常出现对大自然发问的句子,以表达他的人生观和他旷达乐天的情怀。这次大雨之后,感谢谁为 好 ? 这里他展开的想象,是从太守到天子,从天子到上天,从上天到造物,其中“玉”、“粟”押韵,“日”“力”押 韵,“功“空”押韵,“冥”“名”押韵,读之有循环不尽,均成系统的感觉,神完气足,优雅俊美,然而是虚笔, 真正目的则是要归之其小小的亭宇,这样也就把造物、上天、天子、太守、百姓、借助“喜”之“雨”用一个亭 子联系了起来,有歌唱的味道,所唱者依然是喜雨。
展开全部
苏轼二十岁进士及第,名噪京师。四年后,参加制科考试,“进策”入选,授大理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嘉祜六年(1061)十一月,苏轼怀着满腔政治热情,离京赴任,从此踏上仕途。苏轼到凤翔的第二年,开始修建官舍,并在公堂北面建造一亭,作为休息之所。可是这年春季久旱不雨,但在亭子建成时,下了一场大雨,官吏百姓欢喜若狂。于是苏轼命名这座亭子为“喜雨亭”。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叙述亭子命名原因,表达他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的。
也就是 久旱逢雨的喜事
也就是 久旱逢雨的喜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喜雨亭记写了这么一件喜事:半月之内连降了三场雨,前两次不足,第三 次一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认为应该是:
作者所在的当地,很久都是旱时,在建亭子时,天下了雨。
作者所在的当地,很久都是旱时,在建亭子时,天下了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久旱逢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