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是什么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上走向衰退
在30岁以后,人体的多种机能便开始减退,大体上每增长一岁,减退1%。如骨骼和肌肉逐渐减弱,骨密度降低,关节软骨再生能力缺乏,脊椎骨骼有压缩,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强度减弱,从30岁到60岁之间约减弱10%。由于骨骼中的矿物成分增多,骨软骨发生纤维性变化或钙化,骨的脆性增加,物理强度下降,关节凝结不活,转动幅度缩小,同时骨质易于增生,容易发生骨折和骨关节病,如颈椎病等。
因此,进入中年之时,应该增加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延缓肌肉骨骼的衰退性变化,提高机体的机能。心血管的机能在青春发育期的末尾,便达到了一生中的顶点,之后就渐渐减退。心输出量从30岁到80岁,约减少30%,收缩压在中年以后,每增加10岁约升高10毫米汞柱。另外,对血压的反射性调整能力也减退,容易出现高血压病。血液胆固醇含量,从30岁以前的180毫克%,每10年平均递增38.3毫克%。血压的升高和血脂的升高,都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而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是中老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进入中年以后,消化功能和代谢率均明显下降。50岁后消化能力可下降三分之二多,30岁时,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以0.5%的速度下降。无论从热量的需要还是从消化功能来看,中年人都要注意减少进食量。中年人若不注意调整食量,不仅会更加发胖,而且容易闹胃肠病。人的排泄功能和生殖功能也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二)心理能力不断增长
1.心理发展日趋成熟。
一般说来,人到30岁已成家生儿育女,生活方式初步定型,思想也安定下来,不再像青年时期那样充满憧憬,而是满怀信心,脚踏实地创立事业,故称“而立”之年。人到40岁,知识增多,见识日广,认识问题有了相当力度、深度,不再为表面所迷惑,遇事冷静,即使复杂事物也不致摇摆不定,故也称“不惑”之年。至50岁,经验更丰富,学识愈深广,处世更加稳重妥善,故又称“知天命”之年。所以,中年时期是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
此外,性格特征基本定型是中年人心理成熟的一大表现。即从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保持着个人精神状态的平衡,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要,及安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担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以及处理学习、工作等矛盾。
2.智力的持续增长
中年人的单项心理能力,虽也是处在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但其全部心理活动能力的总合即智力,仍然在继续发展和成熟。主要表现在能独立进行观察和思维,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趋于稳定,自我意识明确,精神充沛,情感丰富,运动协调,感觉思维敏捷,判断力准确,智能高涨,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旺盛,能适应和把握环境等。
3.心理活动能力不断提高
人到中年,生理功能逐渐衰减,而心理活动能力却继续发展和成熟。具体表现在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力充沛,情感丰富,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较强,能把握和控制情绪,能较好地适应和把握环境等方面。
4..意志坚定
中年人的自我意识明确,了解自己的才能和所处的社会地位,善于决定自己的言行,又所为和有所不为。对既定目标,勇往直前,遇到挫折不气馁。同时也有理智地调整目标并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
5.个性稳定,特点突出
人到中年,稳定的个性表现出每个人自己的风格,有助于其排除干扰,坚定信念,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并顺利完成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
二、中年期的心理问题
中年人正值壮年向衰老过渡,而在社会,在家庭中,都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中坚地位,既要承担工作和事业上的重担,又要肩负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任,从而成为负荷最大的人群。加上自身又正从人生的鼎盛向衰老转变,各种躯体疾病不时侵袭。由于渐感力不从心,而产生的一种大好时光即将流逝的紧迫感,自觉或不自觉的加班加点,致使原来已遭耗损的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中年期复杂而被忽视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改变,也往往会给中年人带来不可名状的苦恼。所以中年期的心理卫生问题是相当突出的。
(一) 中年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1、来自家庭的压力
中年人是家庭中的主心骨,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既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还要扮演儿子或女儿的角色,多重角色的转换常使他们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繁杂的家务,子女的教育,婆媳关系,家计的安排则使他们疲惫不堪。人到中年,往往容易对婚姻生活产生“厌倦心理。”夫妻双方从往日的罗曼蒂克到婚后的锅碗瓢盆,需要极强的适应能力,稍不留神,夫妻关系便会出现危机,矛盾丛生,家庭内部无休止的争吵与冲突会对中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2.来自自身的压力
人几乎是出于本能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在许多人眼里,好象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正果都应该在中年时期修得,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权,于是不断地给自己加鞭加压,不停地攀登追求,似乎稍有松驰,便会日过午头,以至弄得身心交瘁,疲惫不堪。
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常给中年人带来不尽的心理压力。医学界称中年为“危险期年龄阶段”,疾病发病率较高。人到中年,生理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身体各部件渐次磨损了,于是诸疾百患极易潜然而生。此时,若注意身心的各种锻炼,便能安然度过危险期,但许多中年人不能正视身体的各种变化,往往将身心衰退的某些征象看成是大难临头的象征,成天为此忧心忡忡,给自己造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继而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3.来自工作的压力
许多中年人是工作中的骨干,而来自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却常使他们感到强烈的心理压力。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下下级的隔阂,同事间的磨擦等,都会使人感到情绪紧张,烦燥不安。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奏加快,要求中年人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以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才不会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人到中年,已不可能像自己年轻时那样精力充沛地学习,心力不济与工作中的紧迫感无形中使得中年人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一)生理上走向衰退
在30岁以后,人体的多种机能便开始减退,大体上每增长一岁,减退1%。如骨骼和肌肉逐渐减弱,骨密度降低,关节软骨再生能力缺乏,脊椎骨骼有压缩,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强度减弱,从30岁到60岁之间约减弱10%。由于骨骼中的矿物成分增多,骨软骨发生纤维性变化或钙化,骨的脆性增加,物理强度下降,关节凝结不活,转动幅度缩小,同时骨质易于增生,容易发生骨折和骨关节病,如颈椎病等。
因此,进入中年之时,应该增加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延缓肌肉骨骼的衰退性变化,提高机体的机能。心血管的机能在青春发育期的末尾,便达到了一生中的顶点,之后就渐渐减退。心输出量从30岁到80岁,约减少30%,收缩压在中年以后,每增加10岁约升高10毫米汞柱。另外,对血压的反射性调整能力也减退,容易出现高血压病。血液胆固醇含量,从30岁以前的180毫克%,每10年平均递增38.3毫克%。血压的升高和血脂的升高,都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而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是中老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进入中年以后,消化功能和代谢率均明显下降。50岁后消化能力可下降三分之二多,30岁时,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以0.5%的速度下降。无论从热量的需要还是从消化功能来看,中年人都要注意减少进食量。中年人若不注意调整食量,不仅会更加发胖,而且容易闹胃肠病。人的排泄功能和生殖功能也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二)心理能力不断增长
1.心理发展日趋成熟。
一般说来,人到30岁已成家生儿育女,生活方式初步定型,思想也安定下来,不再像青年时期那样充满憧憬,而是满怀信心,脚踏实地创立事业,故称“而立”之年。人到40岁,知识增多,见识日广,认识问题有了相当力度、深度,不再为表面所迷惑,遇事冷静,即使复杂事物也不致摇摆不定,故也称“不惑”之年。至50岁,经验更丰富,学识愈深广,处世更加稳重妥善,故又称“知天命”之年。所以,中年时期是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
此外,性格特征基本定型是中年人心理成熟的一大表现。即从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保持着个人精神状态的平衡,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要,及安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担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以及处理学习、工作等矛盾。
2.智力的持续增长
中年人的单项心理能力,虽也是处在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但其全部心理活动能力的总合即智力,仍然在继续发展和成熟。主要表现在能独立进行观察和思维,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趋于稳定,自我意识明确,精神充沛,情感丰富,运动协调,感觉思维敏捷,判断力准确,智能高涨,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旺盛,能适应和把握环境等。
3.心理活动能力不断提高
人到中年,生理功能逐渐衰减,而心理活动能力却继续发展和成熟。具体表现在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力充沛,情感丰富,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较强,能把握和控制情绪,能较好地适应和把握环境等方面。
4..意志坚定
中年人的自我意识明确,了解自己的才能和所处的社会地位,善于决定自己的言行,又所为和有所不为。对既定目标,勇往直前,遇到挫折不气馁。同时也有理智地调整目标并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
5.个性稳定,特点突出
人到中年,稳定的个性表现出每个人自己的风格,有助于其排除干扰,坚定信念,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并顺利完成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
二、中年期的心理问题
中年人正值壮年向衰老过渡,而在社会,在家庭中,都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中坚地位,既要承担工作和事业上的重担,又要肩负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任,从而成为负荷最大的人群。加上自身又正从人生的鼎盛向衰老转变,各种躯体疾病不时侵袭。由于渐感力不从心,而产生的一种大好时光即将流逝的紧迫感,自觉或不自觉的加班加点,致使原来已遭耗损的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中年期复杂而被忽视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改变,也往往会给中年人带来不可名状的苦恼。所以中年期的心理卫生问题是相当突出的。
(一) 中年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1、来自家庭的压力
中年人是家庭中的主心骨,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既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还要扮演儿子或女儿的角色,多重角色的转换常使他们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繁杂的家务,子女的教育,婆媳关系,家计的安排则使他们疲惫不堪。人到中年,往往容易对婚姻生活产生“厌倦心理。”夫妻双方从往日的罗曼蒂克到婚后的锅碗瓢盆,需要极强的适应能力,稍不留神,夫妻关系便会出现危机,矛盾丛生,家庭内部无休止的争吵与冲突会对中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2.来自自身的压力
人几乎是出于本能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在许多人眼里,好象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正果都应该在中年时期修得,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权,于是不断地给自己加鞭加压,不停地攀登追求,似乎稍有松驰,便会日过午头,以至弄得身心交瘁,疲惫不堪。
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常给中年人带来不尽的心理压力。医学界称中年为“危险期年龄阶段”,疾病发病率较高。人到中年,生理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身体各部件渐次磨损了,于是诸疾百患极易潜然而生。此时,若注意身心的各种锻炼,便能安然度过危险期,但许多中年人不能正视身体的各种变化,往往将身心衰退的某些征象看成是大难临头的象征,成天为此忧心忡忡,给自己造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继而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3.来自工作的压力
许多中年人是工作中的骨干,而来自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却常使他们感到强烈的心理压力。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下下级的隔阂,同事间的磨擦等,都会使人感到情绪紧张,烦燥不安。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奏加快,要求中年人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以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才不会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人到中年,已不可能像自己年轻时那样精力充沛地学习,心力不济与工作中的紧迫感无形中使得中年人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2011-06-24
展开全部
中年期是人生的鼎盛时期,在中年期,人的心身达到完全成熟,身体健壮,经验丰富,精力充沛。中年期也是人际关系成熟的阶段,中年人能理智全面地看待现实,有着成熟的性格特征,稳定的行为准则,深受社会尊重和依赖。中年期是社会家庭 事业负担最重的时期,中年人担任的社会角色数不胜数,在家中是中流砥柱。工作重担 人事变迁 社会纷争以及琐碎家务,赡养父母 教育子女协调家中成员的冲突,使许多中年人不胜压力,产生心力交瘁之感。中年期也是人生由极盛转衰的时期。中年人随着生理变化的自然规律,身体多种功能开始走下坡路。30岁以后身体多种功能开始以每年百分之一速度下降。因此,中年人看上去虽然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但内部器官和外形都开始出现衰老和变化。中年人的记忆力思维敏感性与年轻人相比有所减退。中年人面临诸多的责任和压力。长期的工作劳累再加上身体功能的衰退,往往因心身得不到充分调养,过度牢形伤神而未老先衰,容易患许多心理疾病,对于社会家庭 中年人自身来说都是极大的不幸。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bainiangudu1976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就是不太舒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