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诗体的发展状况如何? 30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秦以后诗由四言发展为五言、七言。六朝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诗的成就更加完整,随之产生了齐梁宫体诗,亦即“永明体”.唐代诗歌,题材广泛,数量繁多,艺术精湛,形象丰富,仅据清人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2300余位,作品近5万首。唐诗发展一般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九十多年是唐诗从齐梁以来浮艳的诗风转向健康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王勃、杨炯、卢照邻、王骆宾等初唐四杰,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后来的陈子昂提倡建安风骨,批判齐梁诗风,开辟了诗歌新气象。
盛唐是指从开元元年到大历五年的五十多年时间,这是唐诗的黄金时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同时出现在诗坛。各种体裁争芳斗艳,诗人辈出。如岑参、崔颢等边塞诗人和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人,是其中杰出代表。
中唐时期是指安史之乱后,从唐代宗大历六年到唐文宗大和末年的六十多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激化,现实主义得到极大发展,反映疾苦成了优秀诗歌又出的主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诗。
晚唐指后文宗开成元年(836)到唐亡(907)。随着国势衰微和社会进一步动乱,诗的风格发生很大变化。杜牧、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一些新发展,感伤成为他们诗歌的基调。
唐代诗歌是在继承过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诗歌自三百篇、楚辞之后,经历了汉魏六朝的长期发展过程。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遗产。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光辉传统的建立和发展,不同题材领域的开拓,各种体裁的不断形成,以及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创作经验的总结,都为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更值得重视的是唐代作家对诗歌遗产所采取的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态度,使之日新月异,出现了高峰。当然,唐代政治、经济的昌盛繁荣,国力的强盛,思想的活跃,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中外文化的交流等等,都是促进诗歌发展繁荣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
唐三百年间,诗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是初、盛、中、晚四期。第一期,自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睿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唐开国之初的诗人皆当时的风云人物,他们有较深的文学修养,又都受齐梁文风的影响,但是他们的诗歌中也散发出一些新鲜气息。‘贞观、永徽之时,虞、魏诸公,稍离旧习。’(唐诗品汇·总序)即如太宗的《帝京篇》,胡元瑞曾赞扬它‘藻赡精华,最为杰作’。魏徵《述怀》气韵高古,虞世南的边塞之什,追琢精警,风格苍劲,亦称力作。而模仿陶潜的生活与诗风的王绩,则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到了武后时期,四杰挺出,他们是齐梁中健将,渊源于庾信,才调纵横,气象宏阔,改造了宫体诗,声律及风骨兼有的唐诗正式形成。特别是七言长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杜甫说‘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是完全正碓的评价。继而有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李峤的《汾阴行》,浸入玄想。以后发展成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将诗情和哲理自然地融合起来,成为‘孤篇横绝’(王闿运语)的宫体极致。
同时沈佺期、宋之问继承了前人以声律入诗的成就,完成了五、七言律诗形式的创造。自此以后,诗之分为近体和古体有了明确的界限,诗人在创作上,专工近体和古体也渐渐有分道扬镳之势,这的碓是‘词章改变之大机’(《诗薮》内篇卷四)。
陈子昂于举世为齐梁之际,独举复古的大旗,提出汉魏风骨,以振衰起敝,端正诗歌发展的趋向,为以后唐诗的发展和繁荣打好了基础,开拓了道路。他的《感遇》三十八首是这一主张的实践。在内容上广阔地反映社会现实,在形式上一扫藻饰华艳。上承阮籍《咏怀》,下启李白《古风》,韩愈所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者以此。
第二期,自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起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主要是开元、天宝时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诗人们为了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表现各种愿望和理想,把诗歌艺术继续推向前进,在创作实践中发展了各种体裁和形式,开创了众多流派,表现了多种风格,而蔚为诗国中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壮观。其时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形成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中的极为繁荣的时代,即文学史家所羡称的‘盛唐’。天宝以前,奋厉无前、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诗风是这时期诗坛的主流。以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李颀等人共同形成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这一派名家中还有王翰、王之涣、崔颢、刘湾、张谓等。
同时,有以孟浩然、王维、储光羲等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他们上承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的艺术传统,描写山川的自然和田园闲适生活。在他们的笔下,有壮阔的湖山,有恬静私村落,也有清新秀丽的园林。或以素描见长,或以刻画见工,使晋宋以来形成的山水诗更加丰富,描写技巧上有所发展。这一派的作家还有常建、祖咏、裴迪、丘为、崔曙、綦毋潜等。
这两个流派诗人的作品并不局限于本派之内。王、孟除田园山水诗外,高、岑子边塞诗外,他们都写过反映其他现实生活的诗篇,说他们是田园山水诗人或边塞诗人,只不过是就其作品的主要方面而言。例如王维,作品中就有一些边塞名篇,如洋溢著慷慨报国精神的《陇头吟》、《老将行》等。至于就风格上说,虽然同一流派的诗人有其同的特点,但每个诗人都建立起自己的风格,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的特色,也是我国诗歌艺术已经成熟的标志。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则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李白以儒家的兼济天下思想为主,道家的功成身退思想为辅。他有宏伟抱负和进步理想,但生活在唐朝统治阶级开始走向腐化、政治趋向黑暗的时期,无法实现。特别是经过三年供奉翰林的政治生涯,洞悉当时的腐败现实,因而在放还之后写出许多猛烈抨击黑暗政治、极度蔑视腐朽无能的权贵、冲击封建礼教的光辉诗篇,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热烈追求光明的理想。他的笔力变化,极于七古杂言歌行,如《蜀道难》、《远别离》、《将进酒》、《天姥吟》等等。他的诗风壮浪纵恣,热情奔放,豪壮飘逸,摆去拘束,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使梁陈宫掖之风,扫地并尽,不愧为屈原以后另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年杜甫写出了震烁古今的杰作《奉先咏怀五百字》,揭露了阶级的对立。此后他写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北征》、《洗兵马》、‘三吏’、‘三别‘’、《秦州杂诗》、《秋兴八首》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人民的伟大诗篇,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史’。在作法上,集传统遗产之大成而独开生面。他的乐府诗即事命题,无复依傍,古近体以时究入诗、议论入诗,使诗歌历史化各散文化,开辟了诗歌的新天地。在风格上极尽沉郁顿挫,雄浑激壮之能事,成为变古开新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第三期:自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这是中唐时期。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社会上疮痍满目,宪宗元和时期国家实力有所增强,平定了两个藩镇,这就是史家所谓的‘中兴’,对中唐文学的繁荣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此期诗歌的派别最多,可分前后两小期:(一)大历,(二)元和。
大历前期有元结、顾况等揭发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的诗歌,成为杜甫的同调。刘长卿多写山水隐逸,清新含蓄,字句研炼,权德舆推为‘五言长城’;韦应物高雅闲淡,为白居易所称道,皆接近王、孟。
大历有十穿子之目,他们的诗皆以华美灵秀为宗。《四库全书总目》云:‘大历以还,诗格初变,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漓,风调相高,稍趋浮响,升降之关,十子实为之职志。’(《钱仲文集》)这个评断是中肯的。独李益的七绝,音节神韵,可追王昌龄、李白。
后期元和,诗歌又出现第二次高潮,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窄天地,显现出多种流派和多种风格。就其趋向而言,大致为韩孟诗派及元白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和白居易。
韩愈在倡导古文的同时,也致力于诗风的革新,力矫大历十才子的平弱诗风。他学习李、杜,继承并发扬李白豪放和杜甫沉雄的传统,他的诗驱驾气势,崭绝崛强,万怪恍惚,采取为文作赋的笔调,铺张扬厉,议论纵横,开创了奇险生新的风格。他的表作有《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石鼓歌》、《山石》等。而思苦奇涩、硬语盘空的孟郊,备受韩愈的推崇。属于这一派的还有卢仝、刘叉、贾岛、李贺等人。他们各以自己独具风格的作品丰富了诗歌园地,其中李贺以浓丽的色彩、出人意表的想像,警迈奇诡,绝去翰墨畦径,尤为杰出。
同时以平易通俗的语言继承杜甫新题乐府传统而加以发展各革新的白居易,代表了当时的现实主义流派。写了《秦中吟》和《新乐府》等伟大作品,使他成为此期的伟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晚唐郑嵎的《津阳门》、韦庄的《秦妇吟》,一直到明末吴伟业的《永和宫词》、《圆圆曲》,以及近代王闿运的《圆明园词》、王国维的《颐和园词》,皆是他的流风遗韵。与白同派的作家有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人,皆以新乐府著名。元稹的《连昌宫词》是其力作,论者以为高于《长恨歌》;他的《遣悲怀》抒情真挚,脍炙人口。李绅则是标榜并创作新题乐府的第一人。
在这两大派以外,自树一帜的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二人都是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的杰出作家。刘禹锡在当时有诗豪之目,其诗雄浑老苍,尤多感慨讽刺之什,近体高于古体,七绝为当时之最,在学习民歌上有卓越的成就。
柳宗元以五古山水诗为最,他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澹泊之音,而嵯峨萧瑟之感自蕴其中。苏轼评云:‘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诗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又云:‘外枯中膏,似淡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然溯柳诗之渊源,则刘熙《艺概》谓:‘陶谢并称,韦柳并称,苏州出于渊明,柳州出于康乐,盖各得其性之所近。’斯言得之。
第四期:自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是为晚唐。此期唐朝国势衰微动乱,诗有深沉的感伤情调,向著华艳纤巧的方向发展。这时期的杰出诗人有杜牧和李商隐。
杜牧具有政治抱负而不得施展,在《河湟》诗中,他对朝政的混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在《早雁》中对边地人民表示受情。他的律诗、绝句成就最高,咏史诗很著名,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到的议论,这种史论绝句的形式,颇为后来文人所仿效。他的抒情写景的七绝,爽朗俊逸,雄姿英发,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李商隐在牛、李党争中站在李德裕的革新力量一边的。当李党处于无可挽回的失败情况下,他却用自己的一支笔为之申冤辩诬,表现了他坚持进步倾向、追求理想的气概和品质。由于当时腐朽势力的强大,革新派的最终被扼杀,唐朝从此一蹶不振,这就是李商隐悲剧的根源,也就是他创造出沉博绝丽而又扑朔迷离的富有悲剧色彩的诗歌的真正原因。他的名篇《安定城楼》、《重有感》,或关怀国运,或痛愤时局,慷慨激越。他的咏史绝句,曲折地对政治问题发表意见,形象鲜明,讽意强烈。而对唐帝国的奄奄一息,在《乐游原》中发出了低沉末世的哀音。他的作品中最为人传颂的是无题诗。这些七律被后人认为是最高的艺术成就。在艺术上继承了杜甫七律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的幻想象徵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具有更多的创造性。
唐末五代,政治极度黑暗腐朽,战祸连年,经济衰退,诗坛的总趋势也走向衰落。这时,有一批比较贫寒的诗人,如杜荀鹤、聂夷中、罗隐、于濆等。他们以通俗的语言反映现实,特别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也有一批以凄婉轻艳的风格,抒写伤离悼乱的诗人如韩偓、司空图、韦庄等。还有皮日休、陆龟蒙,宗奉韩愈,诗境艰涩、用字奇僻,在吟咏个人生活中写对世事的沉痛。还有一批效法张籍、贾岛专写律诗的如李洞,方干、唐求等人,这些作家一般说来成就不大。
以上是对唐代诗歌发展流变的极简单叙述,只是唐代作家流派风格的一斑,唐诗的内容当然远不止此。勾划这个轮廓,聊供读者参考。’
初唐九十多年是唐诗从齐梁以来浮艳的诗风转向健康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王勃、杨炯、卢照邻、王骆宾等初唐四杰,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后来的陈子昂提倡建安风骨,批判齐梁诗风,开辟了诗歌新气象。
盛唐是指从开元元年到大历五年的五十多年时间,这是唐诗的黄金时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同时出现在诗坛。各种体裁争芳斗艳,诗人辈出。如岑参、崔颢等边塞诗人和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人,是其中杰出代表。
中唐时期是指安史之乱后,从唐代宗大历六年到唐文宗大和末年的六十多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激化,现实主义得到极大发展,反映疾苦成了优秀诗歌又出的主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诗。
晚唐指后文宗开成元年(836)到唐亡(907)。随着国势衰微和社会进一步动乱,诗的风格发生很大变化。杜牧、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一些新发展,感伤成为他们诗歌的基调。
唐代诗歌是在继承过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诗歌自三百篇、楚辞之后,经历了汉魏六朝的长期发展过程。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遗产。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光辉传统的建立和发展,不同题材领域的开拓,各种体裁的不断形成,以及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创作经验的总结,都为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更值得重视的是唐代作家对诗歌遗产所采取的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态度,使之日新月异,出现了高峰。当然,唐代政治、经济的昌盛繁荣,国力的强盛,思想的活跃,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中外文化的交流等等,都是促进诗歌发展繁荣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
唐三百年间,诗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是初、盛、中、晚四期。第一期,自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睿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唐开国之初的诗人皆当时的风云人物,他们有较深的文学修养,又都受齐梁文风的影响,但是他们的诗歌中也散发出一些新鲜气息。‘贞观、永徽之时,虞、魏诸公,稍离旧习。’(唐诗品汇·总序)即如太宗的《帝京篇》,胡元瑞曾赞扬它‘藻赡精华,最为杰作’。魏徵《述怀》气韵高古,虞世南的边塞之什,追琢精警,风格苍劲,亦称力作。而模仿陶潜的生活与诗风的王绩,则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到了武后时期,四杰挺出,他们是齐梁中健将,渊源于庾信,才调纵横,气象宏阔,改造了宫体诗,声律及风骨兼有的唐诗正式形成。特别是七言长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杜甫说‘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是完全正碓的评价。继而有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李峤的《汾阴行》,浸入玄想。以后发展成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将诗情和哲理自然地融合起来,成为‘孤篇横绝’(王闿运语)的宫体极致。
同时沈佺期、宋之问继承了前人以声律入诗的成就,完成了五、七言律诗形式的创造。自此以后,诗之分为近体和古体有了明确的界限,诗人在创作上,专工近体和古体也渐渐有分道扬镳之势,这的碓是‘词章改变之大机’(《诗薮》内篇卷四)。
陈子昂于举世为齐梁之际,独举复古的大旗,提出汉魏风骨,以振衰起敝,端正诗歌发展的趋向,为以后唐诗的发展和繁荣打好了基础,开拓了道路。他的《感遇》三十八首是这一主张的实践。在内容上广阔地反映社会现实,在形式上一扫藻饰华艳。上承阮籍《咏怀》,下启李白《古风》,韩愈所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者以此。
第二期,自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起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主要是开元、天宝时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诗人们为了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表现各种愿望和理想,把诗歌艺术继续推向前进,在创作实践中发展了各种体裁和形式,开创了众多流派,表现了多种风格,而蔚为诗国中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壮观。其时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形成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中的极为繁荣的时代,即文学史家所羡称的‘盛唐’。天宝以前,奋厉无前、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诗风是这时期诗坛的主流。以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李颀等人共同形成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这一派名家中还有王翰、王之涣、崔颢、刘湾、张谓等。
同时,有以孟浩然、王维、储光羲等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他们上承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的艺术传统,描写山川的自然和田园闲适生活。在他们的笔下,有壮阔的湖山,有恬静私村落,也有清新秀丽的园林。或以素描见长,或以刻画见工,使晋宋以来形成的山水诗更加丰富,描写技巧上有所发展。这一派的作家还有常建、祖咏、裴迪、丘为、崔曙、綦毋潜等。
这两个流派诗人的作品并不局限于本派之内。王、孟除田园山水诗外,高、岑子边塞诗外,他们都写过反映其他现实生活的诗篇,说他们是田园山水诗人或边塞诗人,只不过是就其作品的主要方面而言。例如王维,作品中就有一些边塞名篇,如洋溢著慷慨报国精神的《陇头吟》、《老将行》等。至于就风格上说,虽然同一流派的诗人有其同的特点,但每个诗人都建立起自己的风格,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的特色,也是我国诗歌艺术已经成熟的标志。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则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李白以儒家的兼济天下思想为主,道家的功成身退思想为辅。他有宏伟抱负和进步理想,但生活在唐朝统治阶级开始走向腐化、政治趋向黑暗的时期,无法实现。特别是经过三年供奉翰林的政治生涯,洞悉当时的腐败现实,因而在放还之后写出许多猛烈抨击黑暗政治、极度蔑视腐朽无能的权贵、冲击封建礼教的光辉诗篇,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热烈追求光明的理想。他的笔力变化,极于七古杂言歌行,如《蜀道难》、《远别离》、《将进酒》、《天姥吟》等等。他的诗风壮浪纵恣,热情奔放,豪壮飘逸,摆去拘束,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使梁陈宫掖之风,扫地并尽,不愧为屈原以后另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年杜甫写出了震烁古今的杰作《奉先咏怀五百字》,揭露了阶级的对立。此后他写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北征》、《洗兵马》、‘三吏’、‘三别‘’、《秦州杂诗》、《秋兴八首》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人民的伟大诗篇,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史’。在作法上,集传统遗产之大成而独开生面。他的乐府诗即事命题,无复依傍,古近体以时究入诗、议论入诗,使诗歌历史化各散文化,开辟了诗歌的新天地。在风格上极尽沉郁顿挫,雄浑激壮之能事,成为变古开新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第三期:自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这是中唐时期。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社会上疮痍满目,宪宗元和时期国家实力有所增强,平定了两个藩镇,这就是史家所谓的‘中兴’,对中唐文学的繁荣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此期诗歌的派别最多,可分前后两小期:(一)大历,(二)元和。
大历前期有元结、顾况等揭发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的诗歌,成为杜甫的同调。刘长卿多写山水隐逸,清新含蓄,字句研炼,权德舆推为‘五言长城’;韦应物高雅闲淡,为白居易所称道,皆接近王、孟。
大历有十穿子之目,他们的诗皆以华美灵秀为宗。《四库全书总目》云:‘大历以还,诗格初变,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漓,风调相高,稍趋浮响,升降之关,十子实为之职志。’(《钱仲文集》)这个评断是中肯的。独李益的七绝,音节神韵,可追王昌龄、李白。
后期元和,诗歌又出现第二次高潮,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窄天地,显现出多种流派和多种风格。就其趋向而言,大致为韩孟诗派及元白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和白居易。
韩愈在倡导古文的同时,也致力于诗风的革新,力矫大历十才子的平弱诗风。他学习李、杜,继承并发扬李白豪放和杜甫沉雄的传统,他的诗驱驾气势,崭绝崛强,万怪恍惚,采取为文作赋的笔调,铺张扬厉,议论纵横,开创了奇险生新的风格。他的表作有《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石鼓歌》、《山石》等。而思苦奇涩、硬语盘空的孟郊,备受韩愈的推崇。属于这一派的还有卢仝、刘叉、贾岛、李贺等人。他们各以自己独具风格的作品丰富了诗歌园地,其中李贺以浓丽的色彩、出人意表的想像,警迈奇诡,绝去翰墨畦径,尤为杰出。
同时以平易通俗的语言继承杜甫新题乐府传统而加以发展各革新的白居易,代表了当时的现实主义流派。写了《秦中吟》和《新乐府》等伟大作品,使他成为此期的伟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晚唐郑嵎的《津阳门》、韦庄的《秦妇吟》,一直到明末吴伟业的《永和宫词》、《圆圆曲》,以及近代王闿运的《圆明园词》、王国维的《颐和园词》,皆是他的流风遗韵。与白同派的作家有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人,皆以新乐府著名。元稹的《连昌宫词》是其力作,论者以为高于《长恨歌》;他的《遣悲怀》抒情真挚,脍炙人口。李绅则是标榜并创作新题乐府的第一人。
在这两大派以外,自树一帜的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二人都是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的杰出作家。刘禹锡在当时有诗豪之目,其诗雄浑老苍,尤多感慨讽刺之什,近体高于古体,七绝为当时之最,在学习民歌上有卓越的成就。
柳宗元以五古山水诗为最,他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澹泊之音,而嵯峨萧瑟之感自蕴其中。苏轼评云:‘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诗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又云:‘外枯中膏,似淡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然溯柳诗之渊源,则刘熙《艺概》谓:‘陶谢并称,韦柳并称,苏州出于渊明,柳州出于康乐,盖各得其性之所近。’斯言得之。
第四期:自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是为晚唐。此期唐朝国势衰微动乱,诗有深沉的感伤情调,向著华艳纤巧的方向发展。这时期的杰出诗人有杜牧和李商隐。
杜牧具有政治抱负而不得施展,在《河湟》诗中,他对朝政的混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在《早雁》中对边地人民表示受情。他的律诗、绝句成就最高,咏史诗很著名,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到的议论,这种史论绝句的形式,颇为后来文人所仿效。他的抒情写景的七绝,爽朗俊逸,雄姿英发,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李商隐在牛、李党争中站在李德裕的革新力量一边的。当李党处于无可挽回的失败情况下,他却用自己的一支笔为之申冤辩诬,表现了他坚持进步倾向、追求理想的气概和品质。由于当时腐朽势力的强大,革新派的最终被扼杀,唐朝从此一蹶不振,这就是李商隐悲剧的根源,也就是他创造出沉博绝丽而又扑朔迷离的富有悲剧色彩的诗歌的真正原因。他的名篇《安定城楼》、《重有感》,或关怀国运,或痛愤时局,慷慨激越。他的咏史绝句,曲折地对政治问题发表意见,形象鲜明,讽意强烈。而对唐帝国的奄奄一息,在《乐游原》中发出了低沉末世的哀音。他的作品中最为人传颂的是无题诗。这些七律被后人认为是最高的艺术成就。在艺术上继承了杜甫七律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的幻想象徵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具有更多的创造性。
唐末五代,政治极度黑暗腐朽,战祸连年,经济衰退,诗坛的总趋势也走向衰落。这时,有一批比较贫寒的诗人,如杜荀鹤、聂夷中、罗隐、于濆等。他们以通俗的语言反映现实,特别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也有一批以凄婉轻艳的风格,抒写伤离悼乱的诗人如韩偓、司空图、韦庄等。还有皮日休、陆龟蒙,宗奉韩愈,诗境艰涩、用字奇僻,在吟咏个人生活中写对世事的沉痛。还有一批效法张籍、贾岛专写律诗的如李洞,方干、唐求等人,这些作家一般说来成就不大。
以上是对唐代诗歌发展流变的极简单叙述,只是唐代作家流派风格的一斑,唐诗的内容当然远不止此。勾划这个轮廓,聊供读者参考。’
展开全部
唐诗简介
总论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
一.唐代初期
(一)初唐前期
1.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胸襟。
2.在诗的体式上,完成了五言七言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发展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3.代表诗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二)初唐后期
1.陈子昂主张应该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是《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含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的孤独感。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二、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
(一).山水田园诗
1.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
2.代表诗人:
(1)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山居秋暝》
(2)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出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宿建德江》
(二)边塞诗
1.将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2.代表诗人:
(1)王昌龄的诗有一种浓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出塞》、《从军行》
(2)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有一种豪侠气质。《塞下曲》、《燕歌行》
(3)岑参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的诗人李白。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四)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扩大,写法多样。一般认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他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唐代中期
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
(一)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代表诗人李贺(鬼才)的诗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李凭箜篌引》
(二)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作用。
1.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要写得通俗易懂。如《卖炭翁》。在艺术上最成功的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2.元稹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遣悲怀三首》《行宫》
(三)中唐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江雪》和刘禹锡《乌衣巷》。
四.晚唐诗歌
1.中唐的那种改革锐气消失了,诗人们走向了自我。
2.杜牧的咏史诗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江南春》《泊秦淮》《赤壁》。
3.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李商隐。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开拓出一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最后的贡献。
总论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
一.唐代初期
(一)初唐前期
1.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胸襟。
2.在诗的体式上,完成了五言七言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发展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3.代表诗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二)初唐后期
1.陈子昂主张应该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是《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含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的孤独感。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二、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
(一).山水田园诗
1.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
2.代表诗人:
(1)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山居秋暝》
(2)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出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宿建德江》
(二)边塞诗
1.将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2.代表诗人:
(1)王昌龄的诗有一种浓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出塞》、《从军行》
(2)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有一种豪侠气质。《塞下曲》、《燕歌行》
(3)岑参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的诗人李白。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四)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扩大,写法多样。一般认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他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唐代中期
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
(一)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代表诗人李贺(鬼才)的诗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李凭箜篌引》
(二)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作用。
1.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要写得通俗易懂。如《卖炭翁》。在艺术上最成功的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2.元稹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遣悲怀三首》《行宫》
(三)中唐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江雪》和刘禹锡《乌衣巷》。
四.晚唐诗歌
1.中唐的那种改革锐气消失了,诗人们走向了自我。
2.杜牧的咏史诗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江南春》《泊秦淮》《赤壁》。
3.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李商隐。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开拓出一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最后的贡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几篇文章作为参考:
《唐诗发展脉络》:http://data_srv.gdsyzx.edu.cn:8000/chinese/huodongtiandi/chinese/fazhanshi/tangshi.html
《唐诗的发展》:http://61.178.126.11:8015/ip/czpd/kczy/04-05xia/ls/1/05/kebiao/renjiao/1/kzzl.htm
《唐诗的发展*》:http://www.hornbill.cdc.net.my/e-class/oldchina/qt_intc.htm
《唐诗发展概况》:http://202.192.163.48/2004114314/webpage/tangshifazhan.htm
《唐诗发展简史》:http://ht88.com/downinfo/67455.html
《唐诗发展脉络》:http://data_srv.gdsyzx.edu.cn:8000/chinese/huodongtiandi/chinese/fazhanshi/tangshi.html
《唐诗的发展》:http://61.178.126.11:8015/ip/czpd/kczy/04-05xia/ls/1/05/kebiao/renjiao/1/kzzl.htm
《唐诗的发展*》:http://www.hornbill.cdc.net.my/e-class/oldchina/qt_intc.htm
《唐诗发展概况》:http://202.192.163.48/2004114314/webpage/tangshifazhan.htm
《唐诗发展简史》:http://ht88.com/downinfo/67455.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唐代古风(古体诗)---新乐府(白居易创)----格律诗---词--山水田园派、边塞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