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展开全部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 起源森林古猿 运动方式: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使用制造工具:不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自己总结:
2、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4)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5)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5、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参与的酶:唾液淀粉酶,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消化过程:蛋白质、 氨基酸,参与的酶(胃液、胰液、肠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消化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肝脏),参与的酶(肠液、胰液)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a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b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c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形成压力差
2) 体内气体的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顺着浓度低的方向流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何判断:动脉(离心,流速快,逐渐分支,变细);静脉(向心,分支逐渐合并,变粗,流速慢)。毛细血管(壁薄,单层细胞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四腔、八“心眼”——血管)
有四个腔: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右心室 肺动脉;左心房 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到毛细血管到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与排出
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和膀胱)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尿道: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3)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4)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等物质,形成尿液
尝试通过液体成分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
2、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方法: 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中膜: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房水。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 收集、传导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形成听觉)
3、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轴突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多条神经纤维组成神经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七、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森林遭到严重滥伐
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环境污染: 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类型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
水污染:太湖水出现水花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噪音污染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 起源森林古猿 运动方式: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使用制造工具:不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自己总结:
2、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4)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5)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5、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参与的酶:唾液淀粉酶,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消化过程:蛋白质、 氨基酸,参与的酶(胃液、胰液、肠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消化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肝脏),参与的酶(肠液、胰液)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a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b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c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形成压力差
2) 体内气体的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顺着浓度低的方向流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何判断:动脉(离心,流速快,逐渐分支,变细);静脉(向心,分支逐渐合并,变粗,流速慢)。毛细血管(壁薄,单层细胞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四腔、八“心眼”——血管)
有四个腔: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右心室 肺动脉;左心房 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到毛细血管到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与排出
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和膀胱)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尿道: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3)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4)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等物质,形成尿液
尝试通过液体成分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
2、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方法: 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中膜: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房水。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 收集、传导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形成听觉)
3、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轴突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多条神经纤维组成神经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七、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森林遭到严重滥伐
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环境污染: 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类型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
水污染:太湖水出现水花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噪音污染
展开全部
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二、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第二节 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参看教材第8到9页的图。
一、 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胚泡发育成胚胎。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经过40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新生儿诞生。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废物从胎盘经母体排出。
第三节 青春期
一、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一些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第四节 计划生育
一、 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二、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
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3、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
4、奶、蛋、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三、水和无机盐
1、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2、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四、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都很少。但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它。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对食物只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2、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3、胆汁也是一种消化酶,对脂肪能起乳化作用,有利于对脂肪的消化。
4、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两类:一是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一是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角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是与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 合理营养
1、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3、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二、时刻注意食品安全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2、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三、呼吸道的作用
1、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
2、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胸廓扩张吸气,收缩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气体在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2、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部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血液是幅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二、血浆
1、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三、血细胞
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5、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6、红细胞因有血红蛋白而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7、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8、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二、动脉
1、动脉是将血浆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的速度快。
3、动脉最后变成了毛细血管。
三、毛细血管
1、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2、毛细血管的内径小,管壁薄,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四、静脉
1、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2、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的速度慢。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解剖图。
2、心脏的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一、血型的发现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
二、同型输血
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2、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
三、血量和输血
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3、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二、尿的形成
1、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
3、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三、尿的排出
1、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排尿的作用:一是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二是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一、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人粪尿。
二、人粪尿的价值
1、人粪尿属于农家肥。
2、人粪尿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三、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1、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
2、利用人粪尿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3、高温堆肥。
4、兴建生态厕所。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 眼和视觉
1、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像机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2、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3、人的瞳孔的大小根据外界环境光线的明暗可以自动调节。
二、近视及其预防
三、耳和听觉
1、耳是人的听觉器官。
2、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四、鼻、舌也是感觉器官。
五、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3、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二、反射的定义: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
三、反射弧
1、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2、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3、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第四节 激素调节
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1、睾丸、卵巢等都是内分泌腺。
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
3、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4、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
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一、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二、含汞、银、镉的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单元小结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男性和女性的生殖有很大的差别,共同担负着生殖的功能。
3、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从人体与环境的关系来说,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生物圈,体内的废物也要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从人体自身的结构和生理来说,人体靠消化系统吸收营养;靠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靠排泄系统排出尿素等废物;靠循环系统在体内运送这些物质。这些系统都有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4、人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需要对外界刺激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也需要统一协调。这些都有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5、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由于自身的生理活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甚至影响到整个生物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二、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第二节 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参看教材第8到9页的图。
一、 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胚泡发育成胚胎。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经过40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新生儿诞生。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废物从胎盘经母体排出。
第三节 青春期
一、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一些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第四节 计划生育
一、 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二、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
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3、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
4、奶、蛋、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三、水和无机盐
1、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2、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四、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都很少。但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它。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对食物只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2、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3、胆汁也是一种消化酶,对脂肪能起乳化作用,有利于对脂肪的消化。
4、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两类:一是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一是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角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是与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 合理营养
1、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3、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二、时刻注意食品安全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2、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三、呼吸道的作用
1、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
2、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胸廓扩张吸气,收缩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气体在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2、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部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血液是幅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二、血浆
1、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三、血细胞
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5、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6、红细胞因有血红蛋白而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7、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8、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二、动脉
1、动脉是将血浆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的速度快。
3、动脉最后变成了毛细血管。
三、毛细血管
1、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2、毛细血管的内径小,管壁薄,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四、静脉
1、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2、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的速度慢。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解剖图。
2、心脏的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一、血型的发现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
二、同型输血
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2、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
三、血量和输血
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3、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二、尿的形成
1、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
3、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三、尿的排出
1、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排尿的作用:一是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二是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一、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人粪尿。
二、人粪尿的价值
1、人粪尿属于农家肥。
2、人粪尿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三、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1、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
2、利用人粪尿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3、高温堆肥。
4、兴建生态厕所。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 眼和视觉
1、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像机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2、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3、人的瞳孔的大小根据外界环境光线的明暗可以自动调节。
二、近视及其预防
三、耳和听觉
1、耳是人的听觉器官。
2、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四、鼻、舌也是感觉器官。
五、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3、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二、反射的定义: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
三、反射弧
1、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2、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3、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第四节 激素调节
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1、睾丸、卵巢等都是内分泌腺。
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
3、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4、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
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一、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二、含汞、银、镉的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单元小结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男性和女性的生殖有很大的差别,共同担负着生殖的功能。
3、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从人体与环境的关系来说,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生物圈,体内的废物也要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从人体自身的结构和生理来说,人体靠消化系统吸收营养;靠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靠排泄系统排出尿素等废物;靠循环系统在体内运送这些物质。这些系统都有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4、人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需要对外界刺激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也需要统一协调。这些都有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5、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由于自身的生理活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甚至影响到整个生物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1.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2.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1.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2.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5808.369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