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PLC)是采取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即在PLC运行时,PLC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好并存放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
如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扫描,在每一次扫描过程中,还要完成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对输出状态的刷新等工作。
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扩展资料
PLC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1、CPU
接受用户程序,存入用户程序存储器。扫描各输入点状态,存入数据存储器。执行用户程序,向被控对象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故障自诊程序,诊断PLC各种运行错误。
2、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
系统程序存储器:厂家提供,固化在ROM上,包括监控程序、解释程序、自诊断程序和标准子程序库等。用户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由编程器输入,经CPU存放于用户程序存储区。变量存储器:存储程序运行时逻辑变量的现行值。
3、输入输出接口
微机的I/O接口工作于弱电。PLC的I/O接口按强电设计,输入接口可接受强电信号,输出接口可直接与强电设备相连。输入接口:采集各开关接点的状态信号,转化成标准的逻辑电平,送给CPU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