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单元
一、积累一批词语
1、狼藉 差使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祸不单行 琐屑 情郁于中 妥帖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立锥之地 背井离乡 懵懵懂懂 寄人篱下 陨落 宿营 骚乱 轻蔑 讪笑
戏弄 呆若木鸡 喋喋不休 文质彬彬 鄙视 顽固不化
2、请说出下面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个小孩,十一二岁光景。(2)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送我去。李平踌躇满志,热情高涨。
参考答案(1)境况,表示估计(2)犹豫,拿不定主意。得意的样子
3、请说出下面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
二、知道一点常识:朱自清杨季羡林
三、学习妙想构思
1、《背影》《永久的悔》都是开篇点题、中间回忆、篇末呼应开头
2、《铁骑兵》悬念的设置
3、《苏珊•安东尼》点面结合、插叙的表达作用
四、积累优美语句,可以是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子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用得好的句子。
五、重温语段
1、_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_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把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这两段文字分别加上小标题。
2、选段三处写“背影”,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不同,试简述。
第一处:表现了父亲
第二处:表现了儿子
第三处:表现了儿子
3、父亲买橘时,为什么穿过铁道很费事?
4、“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中的混改为“进”或“插”字好吗?为什么?
5、文中两次写到流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第1段主要用等手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7、请用横线划出文中重点刻划父亲背影的句子。
8、读了本文,你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1、浦口送别2、第一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第二处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依恋之情,第三处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3、因为父亲是个胖子,而且“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4、不能,因为“混”表明来来往往的人多,同时表明父亲在人群中非常普通。 5、第一次是感动的泪,第二次是伤心之泪6、肖像,动作8、可以从尊老爱幼、亲情等来感悟。
(二)“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我整天吃红的”
1、“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这句话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感情?“母亲”真的不愿意放他走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
2、从选文的第二段中找出说明作者思想历程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
3、古今中外怀念母亲、赞美母亲的文章数不胜数,请你写出几篇文章篇名、作者以及其中的几句话来。 参考答案:1、会。因为在他看来,未能尽孝是自己一生“永久的悔”,所以作者肝放弃求学而为母尽孝的。不会。这只是作者在母亲去世后的想法,实际上,他仍然要求学,可能会多回几次家看看母亲。 母亲可能会同意他一直待在自己身边,能时时看到儿子;也可能不同意,她要儿子读书,有了出息,改变贫困的生活。(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思念。既希望孩子到远方去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又牵挂孩子,希望他留在自己身边。2、“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逐渐理解了”“暗暗下了决心,立下了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母亲。”觉得对不起母亲,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死后,永远失去了尽孝的机会。3、如高尔基的《母亲》、孟郊的《游子吟》
一 《背影》选段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着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臂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阅读上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1.文中详写“父亲”买橘往返过程的作用是
。(2分)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句中的“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文中“我”的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试作简要分析。(2分)
4.“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3分)
(选自2002年江苏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 《<背影>选段》答案
1.要点:更突出你爱。(2分) 2.不可以删去。理由要点:没有“再”,不能传达出“我”一直目送父亲,对父亲眷恋不舍的感情。(意思对即可给分2分) 3.要点:(1)第一次流泪,是因看见老父艰难买橘后,内心不忍,感动的泪;(2)第二次流泪,是看见父亲从自己视野中消失后留恋、伤别的泪。(意思对即可给分,2分) 4.要点:(1)从“回头”这一细节中感受到了深挚的爱。(2)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总是无微不至的。〔答出第(1)点得1分;答出第(2)点,视表达情况得1-2分,计3分〕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一、掌握一批字词
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授予 儒家 彷徨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 煎熬 一隅 诺言 给予 兑现 侈谈 崛起 磐石 骇人听闻 义愤填膺 飓风 心急如焚 蜕变
赎罪 真谛 匿迹 祈祷 不言而喻 心扉 创伤 居高临下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致知:获得理性知识。 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也是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之一。“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二、掌握一点文体知识
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2、 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论证:
(1)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举自己在大学念书的事例来说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道理。
道理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如《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论述为人民利益而死是重于泰山的道理。
比喻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我有一个梦想》中就大量的运用了比喻论证来说明道理,使得论述的道理形象、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对比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先论述了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后,作者从反面论述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和做到格物致知的精神。
(2)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为人民服务》全文紧紧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进行议论。先指出共产党、八路军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议论文的“为什么”;随后,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为人民服务的意义。说为人民服务重于泰山。这是议论文的“为什么”;最后,又从两个方面指出怎样为人民服务。这是议论文的“怎么做”。全文从提出论点,到分析论点,解决论点,一气呵成。[从纪念张思德的角度,形成了悼念张思德——为什么要悼念他——怎样去悼念他]
(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全文围绕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中心论点,按“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的顺序展开议论,条理清楚,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四、重温阅读语段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
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
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
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
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
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选文论述的中心是( )
A、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B、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D、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少的。
2、“学术权威”上加的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否定 D、表示突出强调
3、填空
本文的作者______,是________籍______裔物理学家,_______奖获得者。
参考答案 1、D 解析:选文第一句话点明了论述的重点,但C项范围偏大,D项概括更为准确。 2、D 解析:注意在这里对“学术权威”并没有否定的意思,引号起着强调的作用。 3、丁肇中 美 华 诺贝尔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小结
一、知道掌握古代的名作家作品,让学生按照作品、作者、作者的朝代、对作家的评价、作品的出处、名言名句等罗列表格。
二、文言文知识积累
(一)、一词多义
1、 孰: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
2、胡:以备胡 胡不已乎
3、朝:皆朝于齐 朝服衣冠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 谤讥于市朝
4、命:夫子何命焉为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5、见: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见公输盘 子墨子见王
6、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将以攻宋
7、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天子为动 此为何若人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8、以:将以攻宋 睿以为军咨祭酒
9、固:其将固可袭而虏 吾义固不杀人
10、于:起于齐 今有人于此
11、之: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介胄之士不
12、军:军霸上 上自劳军 军中不得驱驰
13、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4、美: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15、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悦
16、方:今齐地方千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17、期:期年 期日中
18、上: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19、善:王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20、入:匈奴大入边 直驰入
21、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说 及郡下,说如此 《爱莲说》
22、已: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参考答案1、谁、仔细2、匈奴、为什么3、朝见、早晨、朝廷、公共场所4、指教、命令5、引见、召见、会见、拜见6、大将、统领或率领、将要7、替、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被、是、替、制造8、用、派9、本来10、从、在11、到、往,协调音节,的12、驻守、军队、军营13、派遣使臣14、漂亮、认为……美丽15、解释、高兴16、方圆、地方(方位,方向)17、数词,满一周;约定18、上等,最好的;写。19、表示同意的词,好;擅长20、侵犯、进入21、解释、说明,通悦、高兴,陈述,一种说明文体22、停止,已经
(二)、古今义
1、地方 古: 今: 虽然 古: 今:
2、形貌 古: 今:
3、左右 古: 今:
4、讽 古: 今:
5、窥 古: 今:
6、谤讥 古: 今:
7、先驱 古: 今:
8、传言 古: 今:
9、无何 古: 今:
10、博士 古: 今:
参考答案:1、古:土地方圆,今:某一区域或空间的某一部分2、古今3、古:侍从,今:左右两个方面,支配操纵等4、古:委婉劝说,今:讽刺5、古:照,今:从小空或缝隙中偷看6古:公开指出,今:诽谤7、古:先行的卫队,今:先驱者8、古:传达命令,今:辗转流传的话,9、古:不久,今:没有什么10、古: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的名称,今:最高学位的名称11、古:今:
(三)词类活用
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意义是“认为……美丽”;如:吾妻之美我者
闻 动词使动用法,意义是“使……听到”;如:闻寡人之耳者
服 名词用作动词,意义是“穿戴”;如:朝服衣冠
锐 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义是“使……锋利”;如:锐兵刃
少、众 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义是“少数人”“多数人”
(四)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 通 ,意思是 。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通 ,意思是 。
3)可得而犯邪 通 ,意思是 。
4)公输盘不说 通 ,意思是 。
5)子墨子九距之 通 ,意思是 。
6)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 ,意思是 。
7)公输盘诎 通 ,意思是 。
参考答案1、被通披,穿2、式通轼,车前的横木3、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啊”4、说通悦,高兴5、距通拒,抗拒6、圉通御,抵挡7、诎通屈,折服8、
(五)翻译下列句式
吾与徐公孰美宋?
何罪之有?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可得而犯邪?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非复吴下阿蒙!
天子为动
(六)、典故或现在还在用的词语
门庭若市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闻鸡起舞
涉猎
自相鱼肉
望风响应
二、名句填空
1、《采薇》一诗中直抒胸臆,表现守卫士兵痛定思痛时无限悲伤的句子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出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时家乡凄凉破败景象的句子是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是
3、《送别》一诗中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的诗句是
4、《清平乐 村居》一词中表现无限童趣的句子的是
描绘出江南的田园风光的是
5、《朝天子 咏喇叭》一曲中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的句子是
三、阅读语段
(一)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锐兵刃(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天子为动( )(4)改容式车( )
(5)已而之细柳军 (6)不闻闻天子之诏 (7)介胄之士不
(8)称善者久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3、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①军士吏被甲( ) ②彀弓弩(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六题任选四题;4分)
①已而之细柳军 之:
②天子且至 且:
③军中闻将军令 闻:
④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
⑤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居无何:
⑥使人称谢。谢: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每题2分,4分)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文中划线句子写霸上及棘门军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5.本段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作简要说明。(3分)
答:
。
6.从描写角度看,本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 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3分)
答:
。
7.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个性,但文中周亚夫的“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参考答案:1.pī gòu
2.①到 ②将 ③听从 ④派 ⑤不久、过一会儿
⑥告知
3.略
4.对比,突出周亚夫治军严谨有方:
5.严谨、恪守职责、刚正不阿等
6.侧面 正面描写: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7.不矛盾,张扬个性指的是个体,培养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周亚夫的部队是一个集体,集体就需要有纪律来约束,否则将一事无成,此处再张扬个性就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所以个性指个体,共性指集体,二者角度不一样,不存在矛盾。
公 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说:公输盘不说 秦王不说
B.有:北方有侮臣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东坡现右足
D.子:愿借子杀之 天子之怒
2.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以:将以攻宋 以牒为城
B.之:宋何罪之有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于:有余于地 不足于民
D.而:宋无罪而攻之 知而不争
3.解释下面加的词语。
①吾义固不杀人( ) ②不可谓仁( )
③不可谓智 ( ) ④知而不争( )
4.翻译了面的句子。
①宋何罪之有?
5.这几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写方式是:
6.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大意。
参考答案1.A 2.B 3.①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②对人亲善、友爱 ③称为 ④劝阻、劝谏 4.①宋国有什么罪 ②坚持道义不杀少数人却去杀害众多的人,不能称为明白事理 5.对话描写 6.墨子巧言说服公输盘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释义。
①公输盘不说。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②子墨子九距之。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④公输盘诎,而曰:……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吾义固不杀人。( )
②然,胡不已乎?( )
③胡不见我于王?( )
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
⑤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⑥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杀臣,不能绝也。
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③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参考答案1、①说 悦 高兴 ②距 拒 抗拒 ③圉 御 防御 ④诎 屈 折服
2、①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②为什么 停止 ③引见 ④粗布衣服 ⑤破 车 ⑥木片
3、①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②楚国土地有余而人民不足。(发动战争)杀死不足的人民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智。
③先生墨子知识了这件事,从鲁国动身。
19、C(3分)
20、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时时而间进(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
2、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B、能面刺人之过者C、王之蔽甚矣D、能谤讥于市朝
3、翻译下列语句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5、邹忌是用什么方式来规劝齐王纳谏?可见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6、齐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纳谏的?取得怎样的效果?
(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
四、自行归纳出各篇文章的作者及对他的评价和主要的作品等。
(二)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
一、积累一批词语
1、狼藉 差使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祸不单行 琐屑 情郁于中 妥帖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立锥之地 背井离乡 懵懵懂懂 寄人篱下 陨落 宿营 骚乱 轻蔑 讪笑
戏弄 呆若木鸡 喋喋不休 文质彬彬 鄙视 顽固不化
2、请说出下面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个小孩,十一二岁光景。(2)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送我去。李平踌躇满志,热情高涨。
参考答案(1)境况,表示估计(2)犹豫,拿不定主意。得意的样子
3、请说出下面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
二、知道一点常识:朱自清杨季羡林
三、学习妙想构思
1、《背影》《永久的悔》都是开篇点题、中间回忆、篇末呼应开头
2、《铁骑兵》悬念的设置
3、《苏珊•安东尼》点面结合、插叙的表达作用
四、积累优美语句,可以是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子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用得好的句子。
五、重温语段
1、_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_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把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这两段文字分别加上小标题。
2、选段三处写“背影”,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不同,试简述。
第一处:表现了父亲
第二处:表现了儿子
第三处:表现了儿子
3、父亲买橘时,为什么穿过铁道很费事?
4、“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中的混改为“进”或“插”字好吗?为什么?
5、文中两次写到流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第1段主要用等手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7、请用横线划出文中重点刻划父亲背影的句子。
8、读了本文,你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1、浦口送别2、第一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第二处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依恋之情,第三处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3、因为父亲是个胖子,而且“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4、不能,因为“混”表明来来往往的人多,同时表明父亲在人群中非常普通。 5、第一次是感动的泪,第二次是伤心之泪6、肖像,动作8、可以从尊老爱幼、亲情等来感悟。
(二)“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我整天吃红的”
1、“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这句话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感情?“母亲”真的不愿意放他走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
2、从选文的第二段中找出说明作者思想历程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
3、古今中外怀念母亲、赞美母亲的文章数不胜数,请你写出几篇文章篇名、作者以及其中的几句话来。 参考答案:1、会。因为在他看来,未能尽孝是自己一生“永久的悔”,所以作者肝放弃求学而为母尽孝的。不会。这只是作者在母亲去世后的想法,实际上,他仍然要求学,可能会多回几次家看看母亲。 母亲可能会同意他一直待在自己身边,能时时看到儿子;也可能不同意,她要儿子读书,有了出息,改变贫困的生活。(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思念。既希望孩子到远方去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又牵挂孩子,希望他留在自己身边。2、“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逐渐理解了”“暗暗下了决心,立下了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母亲。”觉得对不起母亲,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死后,永远失去了尽孝的机会。3、如高尔基的《母亲》、孟郊的《游子吟》
一 《背影》选段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着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臂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阅读上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1.文中详写“父亲”买橘往返过程的作用是
。(2分)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句中的“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文中“我”的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试作简要分析。(2分)
4.“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3分)
(选自2002年江苏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 《<背影>选段》答案
1.要点:更突出你爱。(2分) 2.不可以删去。理由要点:没有“再”,不能传达出“我”一直目送父亲,对父亲眷恋不舍的感情。(意思对即可给分2分) 3.要点:(1)第一次流泪,是因看见老父艰难买橘后,内心不忍,感动的泪;(2)第二次流泪,是看见父亲从自己视野中消失后留恋、伤别的泪。(意思对即可给分,2分) 4.要点:(1)从“回头”这一细节中感受到了深挚的爱。(2)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总是无微不至的。〔答出第(1)点得1分;答出第(2)点,视表达情况得1-2分,计3分〕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一、掌握一批字词
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授予 儒家 彷徨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 煎熬 一隅 诺言 给予 兑现 侈谈 崛起 磐石 骇人听闻 义愤填膺 飓风 心急如焚 蜕变
赎罪 真谛 匿迹 祈祷 不言而喻 心扉 创伤 居高临下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致知:获得理性知识。 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也是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之一。“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二、掌握一点文体知识
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2、 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论证:
(1)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举自己在大学念书的事例来说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道理。
道理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如《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论述为人民利益而死是重于泰山的道理。
比喻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我有一个梦想》中就大量的运用了比喻论证来说明道理,使得论述的道理形象、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对比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先论述了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后,作者从反面论述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和做到格物致知的精神。
(2)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为人民服务》全文紧紧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进行议论。先指出共产党、八路军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议论文的“为什么”;随后,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为人民服务的意义。说为人民服务重于泰山。这是议论文的“为什么”;最后,又从两个方面指出怎样为人民服务。这是议论文的“怎么做”。全文从提出论点,到分析论点,解决论点,一气呵成。[从纪念张思德的角度,形成了悼念张思德——为什么要悼念他——怎样去悼念他]
(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全文围绕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中心论点,按“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的顺序展开议论,条理清楚,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四、重温阅读语段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
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
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
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
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
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选文论述的中心是( )
A、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B、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D、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少的。
2、“学术权威”上加的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否定 D、表示突出强调
3、填空
本文的作者______,是________籍______裔物理学家,_______奖获得者。
参考答案 1、D 解析:选文第一句话点明了论述的重点,但C项范围偏大,D项概括更为准确。 2、D 解析:注意在这里对“学术权威”并没有否定的意思,引号起着强调的作用。 3、丁肇中 美 华 诺贝尔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小结
一、知道掌握古代的名作家作品,让学生按照作品、作者、作者的朝代、对作家的评价、作品的出处、名言名句等罗列表格。
二、文言文知识积累
(一)、一词多义
1、 孰: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
2、胡:以备胡 胡不已乎
3、朝:皆朝于齐 朝服衣冠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 谤讥于市朝
4、命:夫子何命焉为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5、见: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见公输盘 子墨子见王
6、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将以攻宋
7、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天子为动 此为何若人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8、以:将以攻宋 睿以为军咨祭酒
9、固:其将固可袭而虏 吾义固不杀人
10、于:起于齐 今有人于此
11、之: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介胄之士不
12、军:军霸上 上自劳军 军中不得驱驰
13、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4、美: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15、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悦
16、方:今齐地方千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17、期:期年 期日中
18、上: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19、善:王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20、入:匈奴大入边 直驰入
21、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说 及郡下,说如此 《爱莲说》
22、已: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参考答案1、谁、仔细2、匈奴、为什么3、朝见、早晨、朝廷、公共场所4、指教、命令5、引见、召见、会见、拜见6、大将、统领或率领、将要7、替、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被、是、替、制造8、用、派9、本来10、从、在11、到、往,协调音节,的12、驻守、军队、军营13、派遣使臣14、漂亮、认为……美丽15、解释、高兴16、方圆、地方(方位,方向)17、数词,满一周;约定18、上等,最好的;写。19、表示同意的词,好;擅长20、侵犯、进入21、解释、说明,通悦、高兴,陈述,一种说明文体22、停止,已经
(二)、古今义
1、地方 古: 今: 虽然 古: 今:
2、形貌 古: 今:
3、左右 古: 今:
4、讽 古: 今:
5、窥 古: 今:
6、谤讥 古: 今:
7、先驱 古: 今:
8、传言 古: 今:
9、无何 古: 今:
10、博士 古: 今:
参考答案:1、古:土地方圆,今:某一区域或空间的某一部分2、古今3、古:侍从,今:左右两个方面,支配操纵等4、古:委婉劝说,今:讽刺5、古:照,今:从小空或缝隙中偷看6古:公开指出,今:诽谤7、古:先行的卫队,今:先驱者8、古:传达命令,今:辗转流传的话,9、古:不久,今:没有什么10、古: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的名称,今:最高学位的名称11、古:今:
(三)词类活用
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意义是“认为……美丽”;如:吾妻之美我者
闻 动词使动用法,意义是“使……听到”;如:闻寡人之耳者
服 名词用作动词,意义是“穿戴”;如:朝服衣冠
锐 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义是“使……锋利”;如:锐兵刃
少、众 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义是“少数人”“多数人”
(四)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 通 ,意思是 。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通 ,意思是 。
3)可得而犯邪 通 ,意思是 。
4)公输盘不说 通 ,意思是 。
5)子墨子九距之 通 ,意思是 。
6)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 ,意思是 。
7)公输盘诎 通 ,意思是 。
参考答案1、被通披,穿2、式通轼,车前的横木3、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啊”4、说通悦,高兴5、距通拒,抗拒6、圉通御,抵挡7、诎通屈,折服8、
(五)翻译下列句式
吾与徐公孰美宋?
何罪之有?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可得而犯邪?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非复吴下阿蒙!
天子为动
(六)、典故或现在还在用的词语
门庭若市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闻鸡起舞
涉猎
自相鱼肉
望风响应
二、名句填空
1、《采薇》一诗中直抒胸臆,表现守卫士兵痛定思痛时无限悲伤的句子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出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时家乡凄凉破败景象的句子是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是
3、《送别》一诗中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的诗句是
4、《清平乐 村居》一词中表现无限童趣的句子的是
描绘出江南的田园风光的是
5、《朝天子 咏喇叭》一曲中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的句子是
三、阅读语段
(一)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锐兵刃(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天子为动( )(4)改容式车( )
(5)已而之细柳军 (6)不闻闻天子之诏 (7)介胄之士不
(8)称善者久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3、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①军士吏被甲( ) ②彀弓弩(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六题任选四题;4分)
①已而之细柳军 之:
②天子且至 且:
③军中闻将军令 闻:
④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
⑤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居无何:
⑥使人称谢。谢: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每题2分,4分)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文中划线句子写霸上及棘门军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5.本段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作简要说明。(3分)
答:
。
6.从描写角度看,本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 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3分)
答:
。
7.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个性,但文中周亚夫的“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参考答案:1.pī gòu
2.①到 ②将 ③听从 ④派 ⑤不久、过一会儿
⑥告知
3.略
4.对比,突出周亚夫治军严谨有方:
5.严谨、恪守职责、刚正不阿等
6.侧面 正面描写: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7.不矛盾,张扬个性指的是个体,培养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周亚夫的部队是一个集体,集体就需要有纪律来约束,否则将一事无成,此处再张扬个性就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所以个性指个体,共性指集体,二者角度不一样,不存在矛盾。
公 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说:公输盘不说 秦王不说
B.有:北方有侮臣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东坡现右足
D.子:愿借子杀之 天子之怒
2.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以:将以攻宋 以牒为城
B.之:宋何罪之有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于:有余于地 不足于民
D.而:宋无罪而攻之 知而不争
3.解释下面加的词语。
①吾义固不杀人( ) ②不可谓仁( )
③不可谓智 ( ) ④知而不争( )
4.翻译了面的句子。
①宋何罪之有?
5.这几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写方式是:
6.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大意。
参考答案1.A 2.B 3.①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②对人亲善、友爱 ③称为 ④劝阻、劝谏 4.①宋国有什么罪 ②坚持道义不杀少数人却去杀害众多的人,不能称为明白事理 5.对话描写 6.墨子巧言说服公输盘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释义。
①公输盘不说。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②子墨子九距之。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④公输盘诎,而曰:……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吾义固不杀人。( )
②然,胡不已乎?( )
③胡不见我于王?( )
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
⑤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⑥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杀臣,不能绝也。
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③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参考答案1、①说 悦 高兴 ②距 拒 抗拒 ③圉 御 防御 ④诎 屈 折服
2、①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②为什么 停止 ③引见 ④粗布衣服 ⑤破 车 ⑥木片
3、①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②楚国土地有余而人民不足。(发动战争)杀死不足的人民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智。
③先生墨子知识了这件事,从鲁国动身。
19、C(3分)
20、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时时而间进(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
2、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B、能面刺人之过者C、王之蔽甚矣D、能谤讥于市朝
3、翻译下列语句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5、邹忌是用什么方式来规劝齐王纳谏?可见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6、齐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纳谏的?取得怎样的效果?
(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
四、自行归纳出各篇文章的作者及对他的评价和主要的作品等。
(二)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
展开全部
初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全集(人教版)
字、词篇
第一单元
锐不可当(dāng) 业已(yǐ) 绥(suí)靖(jìng) 阌(wén)乡 聿(yù) 鄂(è) 豫(yù)
阻遏(è)疟子(yàozi) 寒噤(jìn) 蹿(cuān) 仄(zè)歪(wāi) 张皇(huáng)失措 尖利
能耐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拂(fú)晓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
颤(chàn)巍巍(wēi) 箧(qiè) 赃物 制裁 荡然无存 纳粹(cuì) 肃穆 荒谬(miù) 健忘
第二单元
谋(móu)死 鼹(yǎn)鼠 切切(qiè)察察(chá) 絮(xù)说 顺顺流流 辟(pì)头 苌(cháng) 浯(wú) 震悚(sǒng) 干戚 图赞 懿(yì) 皋(gāo) 骇(hài) 掳(lǔ) 疮(chuāng)疤(bā)
诘(jié)问 渴慕(mù) 疏懒 霹(pī)雳(lì) 孤孀(shuāng) 差(chāi)使 狼籍 簌簌(sù) 典质 惨淡 赋闲 勾留 迂(yū) 蹒(pán)跚(shān) 拭(shì)擦 颓(tuí)唐 触目伤怀
琐屑 情郁(yù)于中 大去 交卸(xiè) 凹凼(dàng) 尴(gān)尬 (gà)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杨绛(jiàng) 塌(tā)败 默存 伛(yǔ) 翳(yì) 滞(zhì)笨 愧(kuì)怍(zuò)
攥(zuàn) 荒僻(pì) 取缔(dì) 骷髅 克扣 接济(jì) 唏(xī)嘘(xū) 稀罕 噩(è)耗 呵斥 焦灼(zhuó) 伎(jì)俩(liǎng) 颠(diān)沛(pèi) 吊(diào)唁(yàn) 文绉绉(zhōu)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八年级(下)古诗文默写
1、“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莫道不消魂, , 。” (李清照《醉花阴》)
3、“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蝉则千转无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两句是: , 。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寓情于景是诗句是: ,
8、《别云间》中深刻的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亡国之痛十分深沉的诗句是:
“ , !”
9、《水调歌头》中诗句“ , , 。”到出了世间万事万物不可能永远完美、团圆,人生有聚也有散的自然规律,富含人生哲理。《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10、人们常引用韩愈《马说》中的句子:“ , 。 ,
。”来说明:人才需要有人来发现和培养,发现人才的人很重要,比人才更难得。《马说》中阐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马说》中写千里马的屈辱至死的句子是:“ , 。”
《马说》中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是:“ , 。”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揭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
12、《陈涉世家》写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对封建贵族制度不满的句子是:“ !”
13、生活中,许多人(比如优秀的人民教师)有极强的奉献精神,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 。”来称赞他们。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寓情于景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15、《天净沙.秋思》中表现了游子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16、《雁门太守行》中表达欲报效朝廷的诗句是: ,
17、《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的主旨句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和“怒”分别从 觉和 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 。
附:文中出现的要求记诵的名句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3.《气候的威力》)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邓家先》)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2.《核舟记》)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文书221页)
文言文复习题
一. 古诗文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 。
2.《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 。
3.《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 ;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
;写曲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 , ;曲中的主旨句是 。
6.《饮酒》中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迷惘的诗句是 , ;诗中体现作者爱菊的名句是 ,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
7.《行路难》中,表明诗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权贵堵塞的诗句是 ,
;暗用典故的诗句是 , ;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情怀的诗句是 ,
。
8.《茅屋这秋风所破歌》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的句子是 ,
;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 , 。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诗句是
, ;写北方过地风狂风早的诗句是 , ;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10.《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 ,
。
11.《小石潭记》中,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 。
1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叙述腾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 。
初二文言文专题训练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 )净,天山共色。从( )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事物者,窥谷忘反( )。横柯( )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
2.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
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6.翻译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0、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送东阳马生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宋濂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在阅读段中,找出切身体会的句子。
4、作者求学的艰苦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6、文中极叙作者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刻苦,用意何在?
7、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 解释下列词语
增: 制: 属: 胜:
际涯: 晖: 大观: 骚人:
2、翻译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重修岳阳楼的缘由是(原文句子回答) 。
4、“前人之述备矣”一句的“前人之述”具体指的是 。
5、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用原文的话回答)
。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下列词语
若夫: 开: 排空: 薄:
景: 惊: 何极: 把:
2、翻译以下句子
1)日星隐曜,山岳潜行。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这两段文字描写了“迁客搔人”的“览物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简要回答:
1)第一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 ,抒发的感情是 ;
2)第二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 ,抒发的感情是 。
4、这两段文字构成了鲜明的 ,其作用是
5、这两段文字写“迁客搔人”在岳阳楼上 “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的原因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求 : 为 : 居: 是:
然则: 先: 微: 归:
2、 翻译文中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微斯人,吾谁与归?
3、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文段中的“进”和“退”分别指 和
5、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话回答)
6、文段所用的修辞方法有 。
醉翁亭记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蔚然:( ) 翼然( )
暝( ) 佳木秀( )
翼然临于泉上( ) 伛偻提携( ) 临溪而渔( )
杂然而前陈者( ) 宴酣之乐( ) 觥筹交错( ) 弈者胜( ) 树林阴翳 ( ) 已而( )
2、 翻译下列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3、在第一段划横线处按原文填上句子,从这句话中概括出一个成语,它的含义是什么?
4、第(2)段从哪些方面描绘醉翁亭的自然景色?
5、“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同《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在写景上有两点相同,一是从时间早晚变化写,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5、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 ,
《桃花源记》中则是用“ ”来指代。
6、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政治理想?
小石潭记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尤: 可: 佁然: 翕忽:
邃: 俶尔:
2、 翻译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4、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5、潭西南的小溪有什么特点?
6、从听水声“心之乐”,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 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7、对第二话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写出了水的清澈。
B、作者写鱼先描绘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虽只写动态,但描绘精细,呈现出一幅幅特写镜头。
C、末句把自己的喜悦心情跟鱼儿结合起来写,情景交融,意趣盎然。
D、这段话只用了40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潭水和游鱼的美景。
五柳先生传
2、 翻下列句子。
(1)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阅读回答:
1、 文中哪句话说明五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2、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3、 赞中的哪句话与传文中的“不慕荣利”相照应?
4、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课外阅读所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 )马也,虽( )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 ?
策(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 )而临( )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 )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 翻译下列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从文中找出四个通假子并释义。
通 ,解作 通 ,解作
通 ,解作 通 ,解作
4、 原文句子回答问题。
(1)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4)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5)全文的主旨句是: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 “伯乐”指 ;
“食马者”
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话: 。
7、 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
答案
《与朱元诗书》
答案
1、俱:全、都 从:随着 缥碧:青白色 奔:飞奔的马
轩:高 邈:远 戾:至 经纶:筹划 反:同返,返回
柯:树木的枝干
2、(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清、深、急;高、多、寒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抒写了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5、由总到分
6、略
<<送东阳马生序》
1、 略 2、略
3、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4、 态度和行动
5、 对比。更突出了自己虽然衣、食、住与同舍生相比甚远,但仍自得其乐,因为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这才是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生活。
6、 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7、 略
《岳阳楼记》
一、 1、2略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唐贤今人诗赋 5、前人之述备矣
6、领起下文,由景入情
二、 1、2略
3、阴暗凄凉;悲;晴朗美丽;喜
4、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5、以物喜,以己悲
三、 1、2略
3、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议论、抒情
4、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设问、对偶、引用、反问
《翁亭记》
1、靠近 腰背弯曲 摆开 尽兴地喝酒 酒杯 下棋 遮盖
2、翻译(略)
3、环滁皆山也 由远到近
4、老人和小孩 黄发垂髫
5、春天:野芳发而幽香 夏天:佳木秀而繁阴 秋天:风霜高洁 冬天:水落石出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
7、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忘怀得失;而醉翁则是借山水游乐之乐,与民同乐。
〈〈小石潭记〉〉
1、 略 2、略
3、四个方面:(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4、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由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衬托出来。
5、 曲曲折折,被两岸的地势和草木遮挡掩映,时隐时现。
6、 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美丽的鱼儿,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静又使他感到凄凉难耐。这说明游山玩水并不能真正冲淡作者因仕途坎坷,屡遭贬适而造成的抑郁忧伤之情。
〈〈柳先生传〉〉
1、 2略
2、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3、 读书、嗜酒、写文章
4、 不汲汲于富贵
<<马说>>
1、2、3略
4、(1)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指 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
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7、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意思对即可)
8、有志可成万里驹
字、词篇
第一单元
锐不可当(dāng) 业已(yǐ) 绥(suí)靖(jìng) 阌(wén)乡 聿(yù) 鄂(è) 豫(yù)
阻遏(è)疟子(yàozi) 寒噤(jìn) 蹿(cuān) 仄(zè)歪(wāi) 张皇(huáng)失措 尖利
能耐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拂(fú)晓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
颤(chàn)巍巍(wēi) 箧(qiè) 赃物 制裁 荡然无存 纳粹(cuì) 肃穆 荒谬(miù) 健忘
第二单元
谋(móu)死 鼹(yǎn)鼠 切切(qiè)察察(chá) 絮(xù)说 顺顺流流 辟(pì)头 苌(cháng) 浯(wú) 震悚(sǒng) 干戚 图赞 懿(yì) 皋(gāo) 骇(hài) 掳(lǔ) 疮(chuāng)疤(bā)
诘(jié)问 渴慕(mù) 疏懒 霹(pī)雳(lì) 孤孀(shuāng) 差(chāi)使 狼籍 簌簌(sù) 典质 惨淡 赋闲 勾留 迂(yū) 蹒(pán)跚(shān) 拭(shì)擦 颓(tuí)唐 触目伤怀
琐屑 情郁(yù)于中 大去 交卸(xiè) 凹凼(dàng) 尴(gān)尬 (gà)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杨绛(jiàng) 塌(tā)败 默存 伛(yǔ) 翳(yì) 滞(zhì)笨 愧(kuì)怍(zuò)
攥(zuàn) 荒僻(pì) 取缔(dì) 骷髅 克扣 接济(jì) 唏(xī)嘘(xū) 稀罕 噩(è)耗 呵斥 焦灼(zhuó) 伎(jì)俩(liǎng) 颠(diān)沛(pèi) 吊(diào)唁(yàn) 文绉绉(zhōu)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八年级(下)古诗文默写
1、“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莫道不消魂, , 。” (李清照《醉花阴》)
3、“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蝉则千转无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两句是: , 。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寓情于景是诗句是: ,
8、《别云间》中深刻的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亡国之痛十分深沉的诗句是:
“ , !”
9、《水调歌头》中诗句“ , , 。”到出了世间万事万物不可能永远完美、团圆,人生有聚也有散的自然规律,富含人生哲理。《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10、人们常引用韩愈《马说》中的句子:“ , 。 ,
。”来说明:人才需要有人来发现和培养,发现人才的人很重要,比人才更难得。《马说》中阐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马说》中写千里马的屈辱至死的句子是:“ , 。”
《马说》中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是:“ , 。”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揭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
12、《陈涉世家》写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对封建贵族制度不满的句子是:“ !”
13、生活中,许多人(比如优秀的人民教师)有极强的奉献精神,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 。”来称赞他们。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寓情于景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15、《天净沙.秋思》中表现了游子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16、《雁门太守行》中表达欲报效朝廷的诗句是: ,
17、《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的主旨句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和“怒”分别从 觉和 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 。
附:文中出现的要求记诵的名句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3.《气候的威力》)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邓家先》)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2.《核舟记》)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文书221页)
文言文复习题
一. 古诗文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 。
2.《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 。
3.《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 ;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
;写曲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 , ;曲中的主旨句是 。
6.《饮酒》中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迷惘的诗句是 , ;诗中体现作者爱菊的名句是 ,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
7.《行路难》中,表明诗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权贵堵塞的诗句是 ,
;暗用典故的诗句是 , ;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情怀的诗句是 ,
。
8.《茅屋这秋风所破歌》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的句子是 ,
;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 , 。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诗句是
, ;写北方过地风狂风早的诗句是 , ;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10.《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 ,
。
11.《小石潭记》中,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 。
1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叙述腾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 。
初二文言文专题训练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 )净,天山共色。从( )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事物者,窥谷忘反( )。横柯( )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
2.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
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6.翻译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0、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送东阳马生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宋濂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在阅读段中,找出切身体会的句子。
4、作者求学的艰苦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6、文中极叙作者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刻苦,用意何在?
7、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 解释下列词语
增: 制: 属: 胜:
际涯: 晖: 大观: 骚人:
2、翻译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重修岳阳楼的缘由是(原文句子回答) 。
4、“前人之述备矣”一句的“前人之述”具体指的是 。
5、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用原文的话回答)
。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下列词语
若夫: 开: 排空: 薄:
景: 惊: 何极: 把:
2、翻译以下句子
1)日星隐曜,山岳潜行。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这两段文字描写了“迁客搔人”的“览物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简要回答:
1)第一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 ,抒发的感情是 ;
2)第二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 ,抒发的感情是 。
4、这两段文字构成了鲜明的 ,其作用是
5、这两段文字写“迁客搔人”在岳阳楼上 “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的原因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求 : 为 : 居: 是:
然则: 先: 微: 归:
2、 翻译文中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微斯人,吾谁与归?
3、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文段中的“进”和“退”分别指 和
5、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话回答)
6、文段所用的修辞方法有 。
醉翁亭记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蔚然:( ) 翼然( )
暝( ) 佳木秀( )
翼然临于泉上( ) 伛偻提携( ) 临溪而渔( )
杂然而前陈者( ) 宴酣之乐( ) 觥筹交错( ) 弈者胜( ) 树林阴翳 ( ) 已而( )
2、 翻译下列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3、在第一段划横线处按原文填上句子,从这句话中概括出一个成语,它的含义是什么?
4、第(2)段从哪些方面描绘醉翁亭的自然景色?
5、“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同《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在写景上有两点相同,一是从时间早晚变化写,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5、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 ,
《桃花源记》中则是用“ ”来指代。
6、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政治理想?
小石潭记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尤: 可: 佁然: 翕忽:
邃: 俶尔:
2、 翻译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4、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5、潭西南的小溪有什么特点?
6、从听水声“心之乐”,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 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7、对第二话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写出了水的清澈。
B、作者写鱼先描绘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虽只写动态,但描绘精细,呈现出一幅幅特写镜头。
C、末句把自己的喜悦心情跟鱼儿结合起来写,情景交融,意趣盎然。
D、这段话只用了40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潭水和游鱼的美景。
五柳先生传
2、 翻下列句子。
(1)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阅读回答:
1、 文中哪句话说明五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2、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3、 赞中的哪句话与传文中的“不慕荣利”相照应?
4、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课外阅读所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 )马也,虽( )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 ?
策(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 )而临( )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 )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 翻译下列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从文中找出四个通假子并释义。
通 ,解作 通 ,解作
通 ,解作 通 ,解作
4、 原文句子回答问题。
(1)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4)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5)全文的主旨句是: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 “伯乐”指 ;
“食马者”
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话: 。
7、 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
答案
《与朱元诗书》
答案
1、俱:全、都 从:随着 缥碧:青白色 奔:飞奔的马
轩:高 邈:远 戾:至 经纶:筹划 反:同返,返回
柯:树木的枝干
2、(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清、深、急;高、多、寒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抒写了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5、由总到分
6、略
<<送东阳马生序》
1、 略 2、略
3、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4、 态度和行动
5、 对比。更突出了自己虽然衣、食、住与同舍生相比甚远,但仍自得其乐,因为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这才是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生活。
6、 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7、 略
《岳阳楼记》
一、 1、2略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唐贤今人诗赋 5、前人之述备矣
6、领起下文,由景入情
二、 1、2略
3、阴暗凄凉;悲;晴朗美丽;喜
4、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5、以物喜,以己悲
三、 1、2略
3、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议论、抒情
4、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设问、对偶、引用、反问
《翁亭记》
1、靠近 腰背弯曲 摆开 尽兴地喝酒 酒杯 下棋 遮盖
2、翻译(略)
3、环滁皆山也 由远到近
4、老人和小孩 黄发垂髫
5、春天:野芳发而幽香 夏天:佳木秀而繁阴 秋天:风霜高洁 冬天:水落石出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
7、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忘怀得失;而醉翁则是借山水游乐之乐,与民同乐。
〈〈小石潭记〉〉
1、 略 2、略
3、四个方面:(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4、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由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衬托出来。
5、 曲曲折折,被两岸的地势和草木遮挡掩映,时隐时现。
6、 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美丽的鱼儿,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静又使他感到凄凉难耐。这说明游山玩水并不能真正冲淡作者因仕途坎坷,屡遭贬适而造成的抑郁忧伤之情。
〈〈柳先生传〉〉
1、 2略
2、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3、 读书、嗜酒、写文章
4、 不汲汲于富贵
<<马说>>
1、2、3略
4、(1)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指 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
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7、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意思对即可)
8、有志可成万里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答的真多啊~!
挺好的
我也上8年级
呵呵~!
挺好的
我也上8年级
呵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7-06-14
展开全部
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