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主要功绩有哪些? 5

 我来答
喃喃清语
2011-07-01 · TA获得超过24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7万
展开全部
松赞干布的一生,功绩卓著。他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将藏族人民引入了团结、繁荣、富强的时代;沟通了与内地唐朝的友好关系,推动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后来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   藏族吐蕃王国的创建者。穷哇达则(今西藏山南地区琼结)人。据敦煌所出藏文写卷吐蕃大事系年,松赞干布卒于649年(汉籍作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在赞普位20余年。629年,松赞干布继位为赞普 , 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削平内乱,降服苏毗、羊同等部,统一青藏高原,在大臣禄东赞协助下正式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他发展农牧业生产 ,推广灌溉 ,命人制定文字 ,颁行治理吐蕃之“ 大法令”,以处理赞普王室与世家贵族、诸小邦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职品阶,颁布律令,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从中原及泥婆罗(今尼泊尔)、天竺等地引进文化、技术,使吐蕃社会有了迅速发展。他先娶泥婆罗王女尺尊公主 。641年 ,松赞干布至柏海(今青海扎陵湖鄂陵湖)迎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结成和亲关系。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又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学习诗书,请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后又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工匠,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   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藏王。他在西藏高原实现了统一,正式建立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为巩固统一,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迁都拉萨并建造布达拉宫;把西藏划为六大行政区域;推广佛教;创制文字;与唐王朝和尼泊尔联姻,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并建成大昭寺、小昭寺;统一席量衡制度;鼓励众民开垦荒地;保护水利资源;开山修路以促进贸易,等等。这些对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佛教、医药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藏族历来十分敬重松赞干布,他不仅被视为观音的化身,而且是有口皆碑的三大法王之一,另两位法王是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   简评:他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将藏族人民引入了团结、繁荣、富强的时代;沟通了与内地唐朝的友好关系,推动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byd_321
2011-07-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统一了全藏、与汉族和亲,促进了汉藏的交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iaoliuyoufu
2011-07-01 · TA获得超过572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79万
展开全部
为西藏(当时的吐蕃)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myan0632
2011-07-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统一西藏,归属大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7-01
展开全部
统一吐蕃
  唐贞观三年(629年),当松赞干布届满13岁的时候,统一的吐蕃王朝遭到沉重的打击,国王朗日松赞被人毒死。与此同时,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一起举兵叛变,工布、达波、娘波等地尽为叛乱者所据。不仅如此,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势入侵.雅鲁藏布江北的苏毗旧贵族也在积极地进行“复国”活动,他们纷纷向吐蕃进兵发难。松赞干布面对这种内困外扰的严重局势,毅然继承父位,挑起了吐蕃第32代赞普的重任。他沉着冷静,依靠新兴势力,征集了万余人,组成了一支精锐的队伍。经过3年征战。平定了内部叛乱.稳定了局势,再次恢复了吐蕃的统一。
迁都逻些
   松赞干布家乡
贞观六年(632年),松赞干布率部众渡过雅鲁藏布江,把都城由泽当迁到逻些(今拉萨)。这样,既可以摆脱世代盘踞当地的某些心怀叵测的吐蕃贵族的羁绊和对生命的威胁;又可以把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归一.便于军队的指挥和控制,这对于发展专制王权和巩固奴隶制度显然是有重大意义的。另外,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相比较,拉萨也是建基立业的好地方。那里气候宜人,景色幽美,物产丰富.中心地势平坦开阔,四周群山环抱。远处山岭峡谷险要,进可攻,退可守。从以后的历史证明.把拉萨作为吐蕃王朝的首府是正确的选择。
统一高原
  吐蕃迁都以后,松赞干布制定丁一系列兼并周边诸羌的战略方针,旨在统一高原。他首先把进攻目标放在苏毗、羊同两个王国。苏毗,本西羌族,户2万,地处吐蕃北部.散居在青海玉树等处,区域辽阔,农牧兼营,盛产良马。松赞干布父亲死后。吐蕃旧臣叛离,苏毗、羊同等也公开叛变,趁机进攻吐蕃。松赞干布乃启用名将尚囊,采用“种羊领群之法,以舌剑唇枪服之。”羊同,又称羌塘,位吐蕃西部,“东西千里,胜兵八九万,辫发毡裘,畜牧为业,”且盛产与吐蕾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盐。故松赞干布亲领兵丁反复征讨,终于灭其部众。松赞干布灭掉这两个王国后,不仅消除了来自西、北部方向的威胁,而且有利于吐蕃兵员、军粮和马匹的补充,使之得到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为吐蕃王国的发展强大提供了物质保障。
经略东方
   松赞干布出生地
随后,松赞干布又着手经略东方,将位于今天青海东南部和川西北地区的党项(古代羌人的一支)和位于今甘肃、青海等地的吐谷浑(古代鲜卑族的一支)征服,归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至此“东与凉、松、茂、巍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印度),地方万余里”的一个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巍然屹立在青藏高原。
友好外交
  平定内乱、征服诸羌、重新统一吐蕃王朝之后,富于政治远见的松赞于布一面积极主动地派遣使者赴邻国泥婆国(今尼泊尔)请与吐蕃通聘,互相进行贸易,推销手工艺品并聘请工匠及艺人传授建筑、绘画、雕刻技艺,并迎娶了泥婆罗国王鸯输伐摩之女尺尊公主;一方面与唐王朝取得联系。缔结和发展了藏汉两族的亲密友好情谊。当时,中原地区的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李世民的统治下,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促使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国力强盛,声威远振,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松赞干布对于盛唐有着深远的仰慕之情,贞观八年(634年),他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聘问好。唐太宗对吐蕃的首次通使也很重视,当即派使臣冯德遐持书信前往致意还礼。松赞干布“见德遐,大悦。闻突殿与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可是,当时唐太宗没有同意,松赞干布几次派人向唐朝请婚也未能如愿,便决定用武力通婚,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爆发了蕃唐首次战争。然而战争终归不能解决问题。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又派大相噶尔·东赞备厚礼——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到长安再次向唐太宗请婚。翌年,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揭开了藏,汉两族人民友好的新篇章。
汉藏和亲
   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25岁,唐朝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16岁的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亲率禁卫军劲旅从吐蕃远道出迎。文成公主一行往西由倒淌河、日月山等地到达黄河河源附近的柏海(扎陵海),与松赞干布迎亲的队伍相会。松赞干布高兴地穿起唐朝所赠的附马吉服,向唐太宗的亲族兄弟江夏王李道宗行子婿之礼,说道:“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以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他陪同文成公主和李道宗一起游览了河源景色风光。在送别李道宗等唐使返程之后,松赞干布即护送文成公主进藏。沿途,吐蕃人民都以热烈真挚的感情欢迎文成公主。凡公主经过的地方,都流传着许多充满民族友爱的故事。
编辑本段汉藏文化交流
民族情谊
  文成公主历经千山万水到达逻些后,吐蕃人民欣喜若狂,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热烈地迎接这位象征汉藏民族深切、亲密情谊的赞磨(王后)。为了让文成公主的生活如同在长安一样舒适、愉快,让后人不忘这一历史事件,松赞干布在首府逻些,按照唐朝的建筑式样和风格,于玛布日山(今布达拉山)专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宫室。
中原文化传播入藏
  文成公主知书识礼,博学多才,笃信佛教,她作为汉藏民族团结友好的先驱,将中原文化传播入藏,对于增进汉藏民族的亲密团结,促进中原和吐蕃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据西藏民歌流传,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带去谷物3800类,牲畜5500种,工匠5500人。尽管这些数字无疑有夸大、言过之词,但是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随着文成公主的入藏,内地平原地区诸如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和历算、医药等科学知识,皆陆续传到了吐蕃。使当地人民的衣、食、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如吐蕃人原来“以毡帐而居”,穿毡裘衣,此后不少人“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了。“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代诗人陈陶的这几句诗,正是对蕃唐和亲后,公主入藏对吐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作用的赞颂和真实写照。同样,吐蕃派遣青年到唐朝读书,吐蕃妇女流行的椎髻、赭面,以及吐蕃社会传统的马球游艺等,也传到了中原地区,为藏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
编辑本段对吐蕃重大改革
  松赞干布在重新统一吐蕃王朝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巩固政权,使之更加繁荣、昌盛、强大,于是他利用与唐联姻这一有利条件,尽最大的努力,建立集中的统治机构,制定严密的制度,积极果断地对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
政治
  政治制度方面:长期以来因氏族制的残余,传统习惯以及部落间的界限等因素,吐蕃王朝虽称统一,而实际上并未建立起政令统一的强大集中的王权,这种政体极不利于吐蕃社会的发展。同时,有鉴于以前父王被害和大贵族的分裂叛乱也是因为没有有效地控制地方贵族势力,松赞干布遂依照唐朝的官制,从中央到地方建置了一套严密的统治机构,进一步加强和集中了王权。   吐蕃从第17世赞普起,设立了大相,作为赞普的辅臣。松赞干布起,将中央高级官吏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大相,称为大论;又设副相1人,称为小论;另设兵马都元帅正副各1人,执掌兵权。第二类为宰相僚属,其中有内大相1人,掌管国内事务,整事大相1人,管司法诉讼;另有外交、财政等官。“诸官之中,大相最尊”“事无大小,必出于宰相,便宜从事”,而居万人之上,一人之下。松赞干布能知人善任,协助他管理行政事务的最著名的四贤臣有吞弥·桑布扎、禄东赞(即噶尔·东赞)、支·赛当汝恭顿和娘·赤桑扬顿,他们为吐蕃王朝建政初期立下了功勋。   松赞干布制定了“十善法律”,共计20条。如孝敬父母,敦睦亲族,敬事长上,帮助邻里,报答慈仁,尊敬高德,以圣哲为模范,酬德报恩,斗秤公平,不用伪度量衡,与众和谐,说话温雅,酒食知量,心性忠直,虔信佛、法、僧三宝等;有的是保护私有制财产和维护贵族阶级利益的条文,如追回偷盗者赃物并补罚8倍赔偿,及时还债,不得抨击种姓高贵者,应受其教诲。除之还有杀人者偿命,斗争者罚金,奸淫者断肢、并流放异地,诳语者割舌等等。总之,它反映了统治者以佛教的戒律为准绳,为人们规定了行为规范标准,对社会秩序和国家的安定,对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严格等级制度并区别官阶之高低,松赞干布还仿效唐朝典章,规定了官阶品位制度,即向各级官员颁发了不同质料制成的章饰(又叫“告身”),凡分六等:第一等是瑟瑟(翡翠),二等是金,三等是银镀金,四等是银,五等为熟铜,末等为铁。臂章钉在方圆三寸的粗毛布上,悬于臂前,以别贵贱。王朝还建立了奖惩升迁制度,凡官吏建立功勋者可获奖赏提升,失职犯罪者定受惩罚,或撤职或判刑不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