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 我来答
蛋蛋的号EA
2011-07-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1万
展开全部
有人说中国教育的问题在官本位、行政化。校长都有行政级别,连带下来,部长、处长、科长,个个有官帽,而教授、教师、学生边缘化、工具化,学术成果、教学成果政绩化、报表化,甚至注水化、造假化。但是,当年蔡元培不当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转任北京大学校长,要说他不是官,没有级别,怎能令人信服?正是因为他在官场的巨大影响力,他能为北大创造一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当不能这样时,他便愤然辞职。
有人说中国教育的问题在产业化、商业化。大学扩招,新大楼、新校区美轮美奂,教学质量则每况愈下;中小学名校扩招,择校费涨了又涨,更与房地产商联手,打造价格令人咂舌的学区楼盘、教育小区,教育的均衡化写在纸上,实际盛行的却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化。其实,随着国民经济的起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开发必然提上日程,教育的规模必然要扩大,教育的结构必然要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比如,现代大学自欧洲兴起,开始只有神学院,后来发展到文学院、理学院,大学到了美国,为了适应新大陆的开发和美国后起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这些一度被欧洲人嗤之以鼻的粗俗学科。但是,美国正是因为把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才开创出现代大学发展的新阶段。只不过,我们的教育,在产业化上做的只是规模扩大的表面文章,恨不得学生都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类型化、批量化;教师都变成流水线旁的工人,机械地为产品拧紧同一个部位的螺丝,高速度地从这端输送到那端,然后又周而复始开始生产第二批,把学校变成一台印钞机。
但是,除了这两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其实是在于教育的内容出了问题,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材中写什么,离教育应有的宗旨和目标偏离太远,甚至偏离得越来越远。有人说,我们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了太多的毒素。事实确实如此。
毒素之一,在于引导学生相信课本上写的都是真的,压制怀疑和探究。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要求迷信课本,迷信老师,迷信答案。从小学到中学,日积月累,孩子们的思维被课本上的说法、被老师的判卷、被标准答案所固化,不仅出不了所谓拔尖创新人才,甚至会越学越糊涂,连常识都忘记。一位赴美留学的中学生,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满分,一直为国内给他的“优质教育”洋洋得意。一次,老师问他:“水的沸点是多少?”“100℃。”他肯定地回答,心想这才小儿科了吧。老师反过来问:“你有什么依据?拿试验结果给我看。”于是,他开始做试验,兴致勃勃地烧水,测温度。然而结果让他泄气,不管是因为气压还是水的纯度问题,测出来的沸点的确不是100℃。老师意味深长地对他一笑:“呵呵,不是100℃哦!”一下子击毁了他十几年来的固化思维。
其实,任何科学的结论,都有它的前提;任何目前我们奉为真理的理论,都有被证明为谬误的可能。这些科学的常识、教育的常识,在我们的教育中为什么提得那样少?是怕催生了人类心中天然存在的怀疑的种子吗?然而,压住了怀疑的种子,也就压住了好奇的种子、思考的种子、探索的种子,还谈什么创新型人才、学习型社会、科教兴国、中国创造呢!为什么不能像国外的一些教材那样,在小学课本的第一册,就老老实实地写上,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只是人们到目前为止对这些事物获得的看法,今后,可能会有新的证据证明这些知识、这些看法是错误的,而证明这些知识是否有错误、能否发现新的知识正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过程?显然,中国的孩子“太信了”,不仅导致他们的怀疑和创新精神弱于自己的世界同龄人,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已影响到独立人格的确立
追问
这是教育问题还是中国问题?

参考资料: 百度。

11111131111222
2011-07-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一些老师家长太注重考试分数,使学生自信心下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俊秀还美妙的板栗A
2021-03-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537
展开全部

陈平:中国教育的问题,已经成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3)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