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有高中物理知识点,急需,谢谢
展开全部
一、质点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2.变速直线运动:------ 其中:s表示位移, 表示平均速度,t表示时间。
3.匀变速直线运------基本公式: --- ---
------导出公式: --- ---
---
------纸带法: --- ---
------特殊公式1: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
S1:S2:S3=12:22:32
SⅠ:SⅡ:SⅢ=1:3:5
V1:V2:V3=1:2:3
1: 2: 3=1:2:3
Ⅰ: Ⅱ: Ⅲ=1:3:5
------特殊公式2: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位移S内。
V1:V2:V3= : :
TⅠ:TⅡ:TⅢ=
Ⅰ: Ⅱ: Ⅲ=
4.平抛运动:------沿V0方向--- --- --- --- ---
------沿垂直于V0方向--- --- --- ---
------各量方向------位移: ------速度:
------其余量的求法:---位移:
---速度: ---时间:
5.匀速率圆周运动:
---基本公式:---运动快慢---线速度: 其中:s为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
---转动快慢---角速度: 其中: 为t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
---周期: 并且有: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二、力的表达式
1.重力---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
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的质量,R为地球的半径。
2.弹力---不明显的形变---用动力学方程求解;
明显的形变---在弹性限度以内,满足胡克定律:
3.摩擦力---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
其中: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
---滑动摩擦力--- 其中: 为动摩擦因数,FN为正压力。
4.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的大小: 其中: 为F1与F2的夹角;
------合力的方向: 其中: 为F与F1的夹角。
5.简谐运动回复力------ 单摆回复力--- ( 很小)
6.分子间力:当r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变化得快; 时
7.电场力:------库仑力: ------电场力:
8.安培力:---当 ;当 。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9.洛仑兹力:--- ; 若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10.其它力---函数力 --牵引力 ---压力 ---浮力 。
一、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2. 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定律------ 其中: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
条件:均匀球体或者质点。
二、 星体运动
1.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
2. 卫星绕行星的环绕速度:------ 其中:M为行星的质量。
3. 卫星绕行星的公转周期:------ 其中:r 为轨道半径。
4. 黄金替代:--- 其中:R为地球半径;g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5. 用近轨道卫星的周期表示行星的密度:
--- 。
6. 双星问题:它们之间的引力提供了他们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且有:---角速度: ---向心力:
---到圆心的距离: ---------所以:
7. 同步通讯卫星:在赤道正上方36000千米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三、 动量、冲量、动量守恒定律
1. 动量:---定义式: ---改变量:
---与动能的关系:
2. 冲量:---定义式:---恒力冲量: ;
---变力冲量: 其中: 为平均作用力。
---合力冲量:先求合力后求冲量;或者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后合成。
---安培力冲量: 其中: 为电量; 为导体长度。
3. 动量定理:---
4. 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的动量的增量为零;
--- ---第二个物体的动量的增量等于第一个物体的动量的减小量;
--- 常用具体等式:
---条件--系统:
四、 功、功率、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功---恒力功: ;---变力功:
2. 滑动摩擦力功: 是路程;且滑动摩擦力功生热 E
3. 功率:---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 其中:F为牵引力。
4. 动能定理:--- 其中:
5. 重力势能: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体: 或者 条件
-系统
---条件:只是系统内部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不产生其它形式的能。
7. 补充:功能原理--- E
五、 机械振动、机械波
1. 简谐运动:特点---回复力 ;---周期和频率
2. 单摆:回复力--- ( 很小)
周期: 测量周期:
测量重力加速度: 其中: 为改变的摆长。
3. 受迫振动的频率--- 与固有频率无关;共振条件:
4. 机械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等关系:
5. 明显衍射的条件:
6. 干涉条件: 且振动方向不垂直。
初始振动相同的情况下: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
六、 电场中的公式
1.库仑定律:--- 其中:K是静电力常量K=9.0*109牛顿米2/库仑2
2.电场强度:---定义式: 其中:q为试探电荷,
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有: ;普遍适用。
---量度式1: 其中:Q为场源电荷,
r为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量度式2: 其中:U为两点间的电势差,
d为沿电场线的距离,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3.电势差 --- ---电场力做功:
4.电势能 ---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5.某带电粒子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
6.静电场中平衡导体:---等势体: ---内部场强为零: 。
7.电容器:---电容定义式: ;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 其中 在这里是介电常数;
电容器的两极板与其它断开时,电量不变,且有:
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时,两极板电压不变;它两端的电压等于与它并联的电路的电压。
在稳恒直流电路中与它串联的电阻是无用电阻。
8.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加速: ;当 。
9.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偏转: - - -电场力:
---加速度: ---穿过 长电场所用时间:
---偏转速度大小: ---速度偏转方向:
---偏转位移大小: ---位移偏转方向:
七、 稳恒电流
1. 电流:---定义式: ---微观描述: 其中:n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v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速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q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带电量。
2. 电阻:---定义式: (纯电阻的定义),---导体决定式:
3.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动势:等于开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
电动势、内电压、路端电压的关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路端电压: 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5. 电功:(普遍适用) ---纯电阻电路中
6. 电功率: (普遍适用) ---纯电阻电路中
电源输出功率:当 R = r 时,输出功率最大,且
某电机的输入功率: ,热功率: ,机械输出功率: .
7. 串联电路:---电压: ---电流:
---电阻: ---其它关系:
8. 并联电路: ---电压: ---电流:
---电阻: ---其它关系:
9. 把电流计Ig、Rg改装成量程为I的电流表---需并联电阻的阻值是: 。
10. 把电流计Ig、Rg改装成量程为U的电压表---需串联电阻的阻值是: 。
11. 多用电表工作原理:因为: 所以: )
八、 磁场
1.安培力:---当 ;当 。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2.磁感应强度:---当
3.洛仑兹力:---当 ;f不做功,但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动量。
---当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4.带电粒子只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半径: ; ---周期: ;转过圆心角 所用时间:
十一、 电磁感应
1.磁通量:--- ---改变量:
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改变率: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平均感应电动势: 其中n为线圈匝数;
---瞬时感应电动势1: 条件:
---瞬时感应电动势2: 其中 为任意两个量的夹角,其余夹角为90度。
自感电动势--- 其中L为自感系数。
电磁感应现象中通过导体的电量:
十二、 交变电流
1. 峰值:电动势 ;电流 ;路端电压:
2. 瞬时值:---电动势:
---电 流:
---路端电压:
注意:以上三个式子中的时间t都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
3. 有效值:利用电流热效应定义的
---条件:
正弦式交流电:峰值与有效值的关系:
4. 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 电压关系:
--- 电流关系 若多个副线圈
--- 功率关系:
5.远距离输电:
则: ---电压:
---电流:
---电功率:
十三、 电磁场和电磁波
1.电磁振荡:---周期: ---频率:
2.电磁波:---波长、波速、频率即周期的关系:
十四、 光学
1.光的反射:
2.光的折射:
3.全反射:---临界角:
4.光的干涉:干涉相长---亮条纹 σ=nλ;干涉相消---暗条纹 σ=(2n+1)λ/2 。
条纹宽度-----△x=Lλ/d ---------其中:σ时光程差。
5.原子光谱:
6.光子说:一个光子能量:E=hγ 其中 h=6.63×10-34 js---普朗克常量
光电效应方程:Ek=hγ-W---其中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
7.物质波:波长是--- λ= h/p
8. 氢原子的能级各能级的能量关系---En =E1/n2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hγ=Em-En
9.衰变:α 衰变的实质---原子核失去一个氦核------
β衰变的实质---原子核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
10.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1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核反应释放的能量---
12.裂变和聚变: 铀核的裂变--- ;
轻核的聚变------
1.匀速直线运动:------ ---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2.变速直线运动:------ 其中:s表示位移, 表示平均速度,t表示时间。
3.匀变速直线运------基本公式: --- ---
------导出公式: --- ---
---
------纸带法: --- ---
------特殊公式1: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
S1:S2:S3=12:22:32
SⅠ:SⅡ:SⅢ=1:3:5
V1:V2:V3=1:2:3
1: 2: 3=1:2:3
Ⅰ: Ⅱ: Ⅲ=1:3:5
------特殊公式2: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位移S内。
V1:V2:V3= : :
TⅠ:TⅡ:TⅢ=
Ⅰ: Ⅱ: Ⅲ=
4.平抛运动:------沿V0方向--- --- --- --- ---
------沿垂直于V0方向--- --- --- ---
------各量方向------位移: ------速度:
------其余量的求法:---位移:
---速度: ---时间:
5.匀速率圆周运动:
---基本公式:---运动快慢---线速度: 其中:s为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
---转动快慢---角速度: 其中: 为t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
---周期: 并且有: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二、力的表达式
1.重力---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
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的质量,R为地球的半径。
2.弹力---不明显的形变---用动力学方程求解;
明显的形变---在弹性限度以内,满足胡克定律:
3.摩擦力---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
其中: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
---滑动摩擦力--- 其中: 为动摩擦因数,FN为正压力。
4.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的大小: 其中: 为F1与F2的夹角;
------合力的方向: 其中: 为F与F1的夹角。
5.简谐运动回复力------ 单摆回复力--- ( 很小)
6.分子间力:当r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变化得快; 时
7.电场力:------库仑力: ------电场力:
8.安培力:---当 ;当 。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9.洛仑兹力:--- ; 若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10.其它力---函数力 --牵引力 ---压力 ---浮力 。
一、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2. 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定律------ 其中: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
条件:均匀球体或者质点。
二、 星体运动
1.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
2. 卫星绕行星的环绕速度:------ 其中:M为行星的质量。
3. 卫星绕行星的公转周期:------ 其中:r 为轨道半径。
4. 黄金替代:--- 其中:R为地球半径;g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5. 用近轨道卫星的周期表示行星的密度:
--- 。
6. 双星问题:它们之间的引力提供了他们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且有:---角速度: ---向心力:
---到圆心的距离: ---------所以:
7. 同步通讯卫星:在赤道正上方36000千米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三、 动量、冲量、动量守恒定律
1. 动量:---定义式: ---改变量:
---与动能的关系:
2. 冲量:---定义式:---恒力冲量: ;
---变力冲量: 其中: 为平均作用力。
---合力冲量:先求合力后求冲量;或者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后合成。
---安培力冲量: 其中: 为电量; 为导体长度。
3. 动量定理:---
4. 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的动量的增量为零;
--- ---第二个物体的动量的增量等于第一个物体的动量的减小量;
--- 常用具体等式:
---条件--系统:
四、 功、功率、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功---恒力功: ;---变力功:
2. 滑动摩擦力功: 是路程;且滑动摩擦力功生热 E
3. 功率:---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 其中:F为牵引力。
4. 动能定理:--- 其中:
5. 重力势能: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体: 或者 条件
-系统
---条件:只是系统内部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不产生其它形式的能。
7. 补充:功能原理--- E
五、 机械振动、机械波
1. 简谐运动:特点---回复力 ;---周期和频率
2. 单摆:回复力--- ( 很小)
周期: 测量周期:
测量重力加速度: 其中: 为改变的摆长。
3. 受迫振动的频率--- 与固有频率无关;共振条件:
4. 机械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等关系:
5. 明显衍射的条件:
6. 干涉条件: 且振动方向不垂直。
初始振动相同的情况下: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
六、 电场中的公式
1.库仑定律:--- 其中:K是静电力常量K=9.0*109牛顿米2/库仑2
2.电场强度:---定义式: 其中:q为试探电荷,
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有: ;普遍适用。
---量度式1: 其中:Q为场源电荷,
r为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量度式2: 其中:U为两点间的电势差,
d为沿电场线的距离,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3.电势差 --- ---电场力做功:
4.电势能 ---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5.某带电粒子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
6.静电场中平衡导体:---等势体: ---内部场强为零: 。
7.电容器:---电容定义式: ;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 其中 在这里是介电常数;
电容器的两极板与其它断开时,电量不变,且有:
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时,两极板电压不变;它两端的电压等于与它并联的电路的电压。
在稳恒直流电路中与它串联的电阻是无用电阻。
8.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加速: ;当 。
9.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偏转: - - -电场力:
---加速度: ---穿过 长电场所用时间:
---偏转速度大小: ---速度偏转方向:
---偏转位移大小: ---位移偏转方向:
七、 稳恒电流
1. 电流:---定义式: ---微观描述: 其中:n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v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速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q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带电量。
2. 电阻:---定义式: (纯电阻的定义),---导体决定式:
3.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动势:等于开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
电动势、内电压、路端电压的关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路端电压: 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5. 电功:(普遍适用) ---纯电阻电路中
6. 电功率: (普遍适用) ---纯电阻电路中
电源输出功率:当 R = r 时,输出功率最大,且
某电机的输入功率: ,热功率: ,机械输出功率: .
7. 串联电路:---电压: ---电流:
---电阻: ---其它关系:
8. 并联电路: ---电压: ---电流:
---电阻: ---其它关系:
9. 把电流计Ig、Rg改装成量程为I的电流表---需并联电阻的阻值是: 。
10. 把电流计Ig、Rg改装成量程为U的电压表---需串联电阻的阻值是: 。
11. 多用电表工作原理:因为: 所以: )
八、 磁场
1.安培力:---当 ;当 。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2.磁感应强度:---当
3.洛仑兹力:---当 ;f不做功,但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动量。
---当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4.带电粒子只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半径: ; ---周期: ;转过圆心角 所用时间:
十一、 电磁感应
1.磁通量:--- ---改变量:
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改变率: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平均感应电动势: 其中n为线圈匝数;
---瞬时感应电动势1: 条件:
---瞬时感应电动势2: 其中 为任意两个量的夹角,其余夹角为90度。
自感电动势--- 其中L为自感系数。
电磁感应现象中通过导体的电量:
十二、 交变电流
1. 峰值:电动势 ;电流 ;路端电压:
2. 瞬时值:---电动势:
---电 流:
---路端电压:
注意:以上三个式子中的时间t都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
3. 有效值:利用电流热效应定义的
---条件:
正弦式交流电:峰值与有效值的关系:
4. 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 电压关系:
--- 电流关系 若多个副线圈
--- 功率关系:
5.远距离输电:
则: ---电压:
---电流:
---电功率:
十三、 电磁场和电磁波
1.电磁振荡:---周期: ---频率:
2.电磁波:---波长、波速、频率即周期的关系:
十四、 光学
1.光的反射:
2.光的折射:
3.全反射:---临界角:
4.光的干涉:干涉相长---亮条纹 σ=nλ;干涉相消---暗条纹 σ=(2n+1)λ/2 。
条纹宽度-----△x=Lλ/d ---------其中:σ时光程差。
5.原子光谱:
6.光子说:一个光子能量:E=hγ 其中 h=6.63×10-34 js---普朗克常量
光电效应方程:Ek=hγ-W---其中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
7.物质波:波长是--- λ= h/p
8. 氢原子的能级各能级的能量关系---En =E1/n2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hγ=Em-En
9.衰变:α 衰变的实质---原子核失去一个氦核------
β衰变的实质---原子核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
10.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1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核反应释放的能量---
12.裂变和聚变: 铀核的裂变--- ;
轻核的聚变------
展开全部
我有,要的话加我hi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力学:运动学一系列公式(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简谐振动、波的一些公式)、牛顿三大定律及由此推演的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能量动量守恒、万有引力定律与开普勒三定律、简谐振动回复力公式。
电磁学:库仑定律、电荷守恒、电容公式;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洛伦兹力与安培力公式、磁场中的周期半径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定律、变压器公式、交流电公式
热学:分子动理论、热力学一二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光学:折射定律、干涉公式
近代物理:玻尔理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原子核结构
电磁学:库仑定律、电荷守恒、电容公式;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洛伦兹力与安培力公式、磁场中的周期半径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定律、变压器公式、交流电公式
热学:分子动理论、热力学一二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光学:折射定律、干涉公式
近代物理:玻尔理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原子核结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