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高一数学题,要详细过程

1.已知三角形ABC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边AB,AC上,且DE平分△ABC的面积,求线段DE的最大值2.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ABC=120°,E... 1.已知三角形ABC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边AB,AC上,且DE平分△ABC的面积,求线段DE的最大值
2.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ABC=120°,E、F分别是BC、CD的中点,DE交AF于点H,则 向量AH*向量AB=?
第一题用基本不等式做 两道题没一个人做对的 哪有这么烦的,根本不要建立坐标系的
展开
t7Vh6Q3nrNg
2011-07-02 · TA获得超过6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0万
展开全部

第一题:如果用基本不等式做,我估计题目打错了,应该求线段DE的最小值。

因为用基本不等式的时候当取特殊值时成立,而且特殊值有且仅有一个。

若是最大值,显然D,E分别取端点时线段DE都有最大值√3a/2,有两个解。

基于上述考虑,若求线段DE的最小值,过程如下:

如图所设AD=x,AE=y。

DE² =x²+y²-2xycos60°

       =x²+y²-xy

       ≥2xy-xy =xy

由DE平分面积,得½xysin60°=(√3×a²)/4 ×½

化简得xy=a²/2,所以DE ≥( √2×a)/2。

DE最小值为 (√2×a)/2。

第二题:向量AB×向量AH=(向量AD+向量DE+向量EB)×(向量AD+向量DH)

=(½向量AD+向量DE)×(向量AD+向量DH)

=½向量AD²+向量DE×向量DH

=½+向量DE×向量DH

(易证DE⊥AD,由∠EDC=30°)

设AF交BD于M点。

由AB∥DF,得△ABM ≌ △FDM,故DM:HB=DF:AB=½,

故DH=1/3BD=2/3EF。

由DM∥EF,得△DMH ≌ △EFH,故DH:HE=DM:EF=2/3。

DH=2/5DE 。

∴向量AB×向量AH=½+2/5向量DE²=½+3/10=4/5。

段坤伟018
2011-07-02 · TA获得超过30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5.8万
展开全部

由题意可得: a>AD>=1/2AB=1/2a

同理 a>AE>=1/2AC=1/2a

三角形ADE中,AD+AE>DE

                         DE>AD-AE

                          解出DE范围(a>DE>1/2a),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ouvca2
2011-07-05 · TA获得超过394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05万
展开全部
1.
设AD,AE和DE的长分别为x,y和z.
△ADE的面积 = (1/2)xysinA = √3/4 * xy = 1/2 * △ABC的面积 ==> xy = a^2 /2.
由余弦定理, z^2 = x^2 + y^2 - 2xy cosA = x^2 + y^2 - a^2 /2 = x^2 + (a^4 /4)/x^2 - a^2 /2.
设 f(x) = z^2 = x^2 + a^4 /(4x^2) - a^2 /2,a/2 <= x <= a.
f(a) = a^2 + a^2/4 - a^2 /2 = 3a^2 /4. ==> f(a/2) = 3a^2 /4, f(a/2) = f(a).
f(x) - f(a) = x^2 + a^4 /(4x^2) - a^2 /2 - 3a^2 /4 = x^2 + a^4 /(4x^2) - 5a^2 /4
= (x^4 - (5a^2 /4)x^2 + a^4 /4)/x^2 = ( (x^2 - 5a^2 /8)^2 - (3a^2 /8)^2 )/x^2
所以, a/2 < x < a ==> (x^2 - 5a^2 /8)^2 - (3a^2 /8)^2 < 0 ==> f(x) - f(a) < 0.
所以,线段DE的最大值 = (f(a))^(1/2) = (f(a/2))^(1/2) = (√3/2)a

2.
由余弦定理, AE^2 = 1^2 +(1/2)^2 - 2(1)(1/2)cos120°, AE = AF = √7 /2,
cos∠BAE = (1^2 + 7/4 - (1/2)^2)/(2(1)(√7 /2)) = 5/(2√7) ==> cos∠DAH = 5/(2√7)
∠ADH = ∠ADB + ∠BDE = 60° + 30° = 90° ==> AH = AD/cos∠DAH = 2√7/5
向量AH = (AH/AF)向量AF = (2√7/5 / (√7 /2))向量AF
= (4/5)向量AF = (4/5)(向量AD + (1/2)向量AB)
向量AH * 向量AB = (4/5)(向量AD * 向量AB + (1/2)向量AB * 向量AB)
= (4/5)(1*1*cos60° + (1/2))
= 4/5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u7072026
2011-07-05 · 超过1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2*夹角正弦*两边
故△ABC的面积=1/2*sinA*AD*AE
两点中有一点在端点处另一点在线段的中点出,得:DE等于2分之根号三倍的a
2向量AB×向量AH=(向量AD+向量DE+向量EB)×(向量AD+向量DH)
=(½向量AD+向量DE)×(向量AD+向量DH)
=½向量AD²+向量DE×向量DH
=½+向量DE×向量DH
(易证DE⊥AD,由∠EDC=30°)
设AF交BD于M点。
由AB∥DF,得△ABM ≌ △FDM,故DM:HB=DF:AB=½,
故DH=1/3BD=2/3EF。
由DM∥EF,得△DMH ≌ △EFH,故DH:HE=DM:EF=2/3。
DH=2/5DE 。
∴向量AB×向量AH=½+2/5向量DE²=½+3/10=4/5。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uce7877
2011-07-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看到这些题真的很怀念 感慨万千

看了上面几位兄弟的答案,无语...........

第一题基本不等式能解释一下么

第二题:
正解
1.连接BD,与AF交于I点。
则△ABI∽△FDI (相似下面那两横打不出来 呵呵)
因为F是DC的中点,所以DF=1/2
根据△ABI∽△FDI,得到DI/BI=1:2
因为△ABD为等边三角形(简单过程略了),BD=DI+BI=1 又 DI/BI=1:2
所以DI=1/3
2.连接EF,则△EFH∽△DIH(过程略 很简单 平行 对角 呵呵)
那么ID/EF=HD/HE
ID(上面求出)=1/3
EF是等边三角形BCD的中点连线,因此EF=1/2
代入 则HD/HE=2/3
3.在直角三角形DEC中,∠C=60°,
直角边DE=(根号3)/2 (根号打不出来 -_-)
DE=HE+HD 上面求的HD/HE=2/3
HD=(根号3)/5
4.最后一步了
∠EDA为直角 (简单略),那么△HDA为直角三角形
已知AD=1,HD=(根号3)/5 上面3中求的,那么斜边
AH=2*(根号7)/5

这个才是正解 呵呵,累死我了 ,死亡了上亿个脑细胞

基本不等式解释下,再帮你想

分分给我吧 O(∩_∩)O~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