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对中医学有哪些贡献

 我来答
佳人甲
2011-07-02 · TA获得超过16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6万
展开全部
有资料记载中药汤剂创始人就是伊尹。 中药汤剂
相传伊尹很有学问,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史记·殷本记》有“伊尹以滋味说汤”的记载。《资治通鉴》称他“闵生民的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甲乙经·序》亦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伊尹对中药汤剂的研究有多么深奥。   伊尹,商初人,究竟在伊河上游住了多长时间?栾川“耕莘古地”流传千百年的故事仅仅告诉我们,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在栾川漫子头一带为群众办了很多好事,景室山的沟沟叉叉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居住的茅草屋堆满了中草药,房前屋后栽植了上千种从山上挖来的奇花异草,称为百草园。后来商汤王招亲,伊尹作为陪嫁品到了洛阳京城。有文描述伊尹身为奴隶,专职为汤王做饭,善于研究和揣摩上人的心思和口味,不但做出的饭菜时时被众人称赞,而且对国事治理有自己鲜明的见解。汤王慧眼识人才,看到伊尹才智出众,富有创见,就大胆地聘用其为右相。   伊尹因高超的烹饪技巧,并在宰相位置上业绩显著被后人称为圣人,而他在医药方面的贡献,创制汤液却鲜为人知。关于伊尹创汤液的说法,最早在汉代或汉代以前就已流传,栾川民间都知道煎中药源于伊尹。伊尹出身下层,不屈的性格使他像竹笋一样,任何力量也阻碍不了其生长。在为百姓治病过程中,尝遍百草,中毒无数次,得出经验生食草药不如煮熟为好,他从做饭的道理摸索,生米生菜做成美味佳肴,营养丰富,口感上乘,何不将草药混合煎成药水用之?时间的流逝也就创造了草药汤液。   《吕氏春秋·本味》提到伊尹在与汤王的对话中曾以医为喻,“有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伊尹还从医食同源的角度进一步阐明,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生姜、肉桂为例,伊尹论证:“杨朴之姜,招摇之桂”,大概意思是说常用的调味品也是常用的药物,在烹调中了解到姜、桂的辛温发散作用,转而用来治病是很自然的事情。看来伊尹对使用草药的辩证称为祖师和药圣不为逊色,难怪老君山一带村民对炮制草药有那么多的经验和兴趣,这都是受先人的影响啊!据说老子千里迢迢到栾川景室山隐居其实质也有仰慕先人伊尹文化,追随先哲步履的含意。   现在看来,汤液就是将各种生药加水煎煮而成,方法与烹调食物十分近似,但在古时只有伊尹才能有所发现和实践。伊尹既精烹饪,又兼通医学把自己加工食物的经验转而用来加工药物,不能说不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汤液的创制归根结底是伊尹善于研究又身处栾川景室山得天独厚的草药资源所致
匿名用户
2011-07-02
展开全部
中医代表早期人类的医学启蒙,是臆想与推测的结果,是思辨的产物,因此中医理论包含众多的谬误,但是中国人的民族特质决定了中国人可以容忍这些错误。并且为之辩解。

虚妄的民族自尊使中医从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相信古人早已把人类的健康问题弄明白了,他们认为今人不如古人,认为现代的人学不到古代医学的精髓,这是一种故意的白痴行为。

在古代大量的疾病不能治疗,现代医学解决了大量原来不能治疗的疾病,但不是说现代医学已经尽善尽美,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还要解决现在不能治疗的问题。承认不足,积极探索是现代医学(或者说现代科学)的良好品质,中医则不是如此,凡是现在不好治疗的疾病,比如癌症 高血压 肝炎 都是中医泛滥的领域,中医总是用“博大精深”“去根治本”欺骗老百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法璞包尔槐
2019-01-16 · TA获得超过102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548
展开全部
伊尹是汤液经法的作者,汤液经法对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影响很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zjlulu
2011-07-02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4125万
展开全部
伊尹由厨入宰的经历,从史料记述中可知,伊尹先是当过奴隶的,幼年的时候寄养于庖人之家,得以学习烹饪之术,长大以后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并由烹饪而通治国之道,说汤以至味,成为商汤心目中的智者贤者,被任用为相,影响较大。以伊尹来比喻技艺高超的厨师的词语也不少。“伊尹煎熬 伊尹侧身像
”(枚乘《七发》),“伊公调和”(梁昭明太子《七契》),“伊尹负鼎”(《史记》),“伊尹善割烹”(《汉书》)等。《鹖冠子·世兵篇》还有“伊尹酒保”的记载,表明伊尹曾在餐馆干过。 伊尹建树卓著,烹饪理论与实践较全面。记载伊尹烹饪实践的倒不多,只有说他去见商汤时烹调了一份鹄鸟之羹(天鹅羹)很受青睐。但从《吕氏春秋·本味篇》伊尹说汤以至味那些话来看,他的烹饪理论水平绝对是一流的。虽然他是借烹饪之事而言治国之道,但若无对烹饪理论的研究和烹饪实践的体会,是不可能说得那么在行、那么精辟的。 中国著名烹饪理论学者熊四智先生在《当立伊尹为厨坛始祖》一文中说: 伊尹说,烹调美味,首先要认识原料的自然性质:“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 伊尹说,美味的烹调:“凡味之本,水最为始。” 伊尹说,烹饪的用火要适度,不得违背用火的道理:“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伊尹说,调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要特别用心去掌握体会:“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伊尹说,烹饪的全过程集中于鼎中的变化,而鼎中的变化更是精妙而细微,语言难以表达,心中有数也更应悉心去领悟:“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伊尹说,经过精心烹饪而成的美味之品,应该达到这样的高水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与此同时,伊尹又为商汤讲了当时可以制作美味的各种名特产品。 在我国几千年烹饪技术发展长河中,曾经出现了许多的技艺高超的名人,如帝尧时代传说中的彭铿、周代的太公吕望,春秋时代的易牙等。这些人都各有专长,而且在烹饪技术的发展中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伊尹在烹调技术及其烹饪理论等方面均远远胜于他们。“古人之精通一事者,亦或谓之圣”。因而伊尹便成为中国烹饪之圣。如今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中国烹饪的同行也都奉伊尹为中国的“厨圣”、“烹调之圣”。

有资料记载中药汤剂创始人就是伊尹。 中药汤剂
相传伊尹很有学问,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史记·殷本记》有“伊尹以滋味说汤”的记载。《资治通鉴》称他“闵生民的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甲乙经·序》亦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伊尹对中药汤剂的研究有多么深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