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版三元人民币怎么分辨真伪?
一、从以下五方面去鉴定1953年版三元人民币:
1、正反面的实心五角星混合花纹水印清晰
2、两面的凹凸感也很明显
3、整个币的纸张摸起来有粗糙感
4、背面的黄色“圆”字下面有个隐藏的实心五角星,在紫光下才能看见
5、整张币的线条、图案在放大镜下清晰!
二、1953年版三元真人民币属性:纸币整体颜色为淡绿色,长16厘米,宽7.2厘米,比现在流通的1元人民币稍微大一些,正面的两端各有繁体三元字样,下面标着“1953年”,正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中间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石桥周围的花边为深绿色,中间的底纹为黄色,纸币的背面图案是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维、蒙、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三元”字样。
三、1953年版三元真人民币的特征:
1、实心五角星花纹混合水印;
2、由前苏联代印。
3、未发现暗记;
4、是人民币发行史上唯一一枚三元面额票;
资料拓展:
一、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版三元人民币)之所以采用了“三元”的面额,主要有两个原因:
1、首先是因为当时苏联的卢布常用“三”的面额,有三戈比的硬币和三卢布的纸币。第二套人民币于1950年开始规划设计,1953年开始制版和印刷,当时正是我国向苏联方全面学习的时期,所以在这方面也借鉴了卢布的面额体系。
2、第二个原因则是时间紧迫,印钞厂生产能力有所不足导致的。当时我国印刷技术还很落后,对大面额钞票采用的复杂凹版对印技术和水印造纸技术的掌握都不过关,所以二版币中的大面额钞票要委托苏方代为印刷,其余小面额纸币的钞票纸,也大多要靠苏方提供。第二套人民币起初设计的最大面额钞票是100元,后来为了预防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大批量造假,把最高面额限制在10元(这样造假的成本和难度也就大大增加了)。
在货币总需求量确定的条件下,这就大大增加了印刷的工作量,即使是苏方大型印钞厂的生产能力,要想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这样大批量的生产,也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再没有“三元”的面额,一元、二元纸币的印刷量就要更加增多,印刷任务就更难以完成了,所以经过与苏方的技术性商讨,我国最终确定了模仿卢布的1、2、3、5、10元的面额划分。
二、第二套人民币停止流通:
因为这一面值的人民币当时是在苏联印刷的,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为防止苏方利用手中的印版印制“真版伪钞”,扰乱我国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4月14日起在一个月内限期收回。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元人民币
辨认时最简便的辨认方法就是:
1、纸质--真币甩起来有金属质感,手感粗糙,假币则没有。
2、币面花纹线条——正反两面的实心五角星花纹水印清晰,币面纹路摸起来有凹凸手感,反面字体“圆”下用紫光灯可看见隐藏的实心五角星。整张币面的线条在放大镜下清晰分明,连续完整。
3、钢印流水号--真币流水号摸上去也是凹凸手感,红色字迹清晰,无外扩现象,假币流水号则手感平滑,字迹不清。
4、最后可从颜色上来辨别,真币颜色柔和,而假币整体颜色会偏深或偏浅。
假币的出现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的了三元的火热程度,但是只要我们多留点心眼,不要贪图一点小便宜,掌握鉴定知识,就可以让假币无处遁形。
1953年版三元真人民币属性:
总体描述:纸币整体颜色为淡绿色,长16厘米,宽7.2厘米,比现在流通的1元人民币稍微大一些,正面的两端各有繁体三元字样,下面标着“1953年”,正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中间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石桥周围的花边为深绿色,中间的底纹为黄色,纸币的背面图案是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维、蒙、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三元”字样。
1、实心五角星花纹混合水印;
2、由前苏联代印。
3、未发现暗记;
4、是人民币发行史上唯一一枚三元面额票;
拓展资料:
管理清洗:
收藏人民币的管理要比邮票好一些,邮票比较娇气,容易发霉、发黄、虫蛀、长斑点等。如钱币无背胶,用高级纸印制工艺也很高,但如果不注意保管,也会出现损坏钱币等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实践经验教训,谈点初浅体会。
第一步,灭菌处理。钱在流通过程中,千万不要双手接触,会染上细菌、汗渍、水、灰尘等脏物的侵袭。珍藏应将收藏来的钱币首先进行灭菌和清理。最简便有效的灭菌方法是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灯有15瓦、20瓦、30瓦三种。消毒钱币一般用30功率的紫外线灯,照射时温度以15~30度为宜,在20~40厘米距离内照射30~40种可杀菌,效果良好,在没有紫外线条件的地方,也可将钱币放到太阳里晒2~3小时,也可达到灭菌,排除水分的目的。
第二步,进行塑料密封。将消毒后的钱币用镊子把钱币装入制式塑料护币袋,然后将塑料护币袋密封起来,其方法也很简单,只要一把普通的小功率电烙线和一把直尺子。
电烙线是要进行一下简单的改造,将烙线头用锉刀锉出一小刀口状就行,使用时,待铁烧热后,用直尺压住密封口,用烙线一刀划过去,将多余部分划掉,划过的同时,袋口也就自然在高温中密封好了。为了长期保存,也可将钱币装入塑料护币袋,像塑料照片一样,进行塑封,今后需要取出时,用剪刀在护边上剪开,再用镊子将币取出。密封后的钱币可以保护品相,不被汗渍、灰尘等污染。
第三步,装入钱币册。应尽量选择质量比较好,钱币种类多,设计比较精美的币册。币册买来后,将塑料的钱币对号入座,放入应有的位置,这样既节约,又实惠,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欣赏研究,既保护了品相,又能存放多年,一本万利。
第四步,放入箱柜内。存放一般用杉木箱、铁盒、保险柜等一些密封得较好的容器内。为使藏品不变质,不要用像本箱存放。在箱内摆放的币册要有空隙,摆放时应注意方式,不宜叠放,以防压坏钱币。
第五步,放入干燥剂。钱币放入箱柜后,要注意防虫、防潮、防霉。防虫主要是防无翅昆虫在钱币上打洞,常用的药物有卫生球、樟脑丸和二氧化碳,防潮主要是存放钱币册箱柜的密封性,防霉主要用干燥剂和调整存室内的湿度,采取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钱币。除此外,采取保养措施。根据季节变化,2~3个月进行一次通风和晾晒,这可保品相光辉常在。
参考链接:第二套人民币_百度百科
辨认时最简便的辨认方法就是:
1、纸质--真币甩起来有金属质感,手感粗糙,假币则没有。
2、币面花纹线条——正反两面的实心五角星花纹水印清晰,币面纹路摸起来有凹凸手感,反面字体“圆”下用紫光灯可看见隐藏的实心五角星。整张币面的线条在放大镜下清晰分明,连续完整。
3、钢印流水号--真币流水号摸上去也是凹凸手感,红色字迹清晰,无外扩现象,假币流水号则手感平滑,字迹不清。
4、最后可从颜色上来辨别,真币颜色柔和,而假币整体颜色会偏深或偏浅。
假币的出现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的了三元的火热程度,但是只要我们多留点心眼,不要贪图一点小便宜,掌握鉴定知识,就可以让假币无处遁形。
1953年版三元真人民币属性:
总体描述:纸币整体颜色为淡绿色,长16厘米,宽7.2厘米,比现在流通的1元人民币稍微大一些,正面的两端各有繁体三元字样,下面标着“1953年”,正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中间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石桥周围的花边为深绿色,中间的底纹为黄色,纸币的背面图案是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维、蒙、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三元”字样。
1、实心五角星花纹混合水印;
2、由前苏联代印。
3、未发现暗记;
4、是人民币发行史上唯一一枚三元面额票;
拓展资料:
管理清洗:
收藏人民币的管理要比邮票好一些,邮票比较娇气,容易发霉、发黄、虫蛀、长斑点等。如钱币无背胶,用高级纸印制工艺也很高,但如果不注意保管,也会出现损坏钱币等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实践经验教训,谈点初浅体会。
第一步,灭菌处理。钱在流通过程中,千万不要双手接触,会染上细菌、汗渍、水、灰尘等脏物的侵袭。珍藏应将收藏来的钱币首先进行灭菌和清理。最简便有效的灭菌方法是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灯有15瓦、20瓦、30瓦三种。消毒钱币一般用30功率的紫外线灯,照射时温度以15~30度为宜,在20~40厘米距离内照射30~40种可杀菌,效果良好,在没有紫外线条件的地方,也可将钱币放到太阳里晒2~3小时,也可达到灭菌,排除水分的目的。
第二步,进行塑料密封。将消毒后的钱币用镊子把钱币装入制式塑料护币袋,然后将塑料护币袋密封起来,其方法也很简单,只要一把普通的小功率电烙线和一把直尺子。
电烙线是要进行一下简单的改造,将烙线头用锉刀锉出一小刀口状就行,使用时,待铁烧热后,用直尺压住密封口,用烙线一刀划过去,将多余部分划掉,划过的同时,袋口也就自然在高温中密封好了。为了长期保存,也可将钱币装入塑料护币袋,像塑料照片一样,进行塑封,今后需要取出时,用剪刀在护边上剪开,再用镊子将币取出。密封后的钱币可以保护品相,不被汗渍、灰尘等污染。
第三步,装入钱币册。应尽量选择质量比较好,钱币种类多,设计比较精美的币册。币册买来后,将塑料的钱币对号入座,放入应有的位置,这样既节约,又实惠,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欣赏研究,既保护了品相,又能存放多年,一本万利。
第四步,放入箱柜内。存放一般用杉木箱、铁盒、保险柜等一些密封得较好的容器内。为使藏品不变质,不要用像本箱存放。在箱内摆放的币册要有空隙,摆放时应注意方式,不宜叠放,以防压坏钱币。
第五步,放入干燥剂。钱币放入箱柜后,要注意防虫、防潮、防霉。防虫主要是防无翅昆虫在钱币上打洞,常用的药物有卫生球、樟脑丸和二氧化碳,防潮主要是存放钱币册箱柜的密封性,防霉主要用干燥剂和调整存室内的湿度,采取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钱币。除此外,采取保养措施。根据季节变化,2~3个月进行一次通风和晾晒,这可保品相光辉常在。
参考链接:第二套人民币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