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VF的STR函数中
在VF的STR函数中,书上说返回字符串的理想长度L为数值表达式的整数位数加上小数位数的值,在加上1位小数点麻烦用例子解释一下这句话好吗...
在 VF的STR函数中,书上说返回字符串的理想长度L为数值表达式的整数位数加上小数位数的值,在加上1位小数点麻烦用例子解释一下这句话好吗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1、连接运算符,将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
2、是,数值型转换为字符型,因为加号前面是一个字符串,所以要转换后才能用加号连接,否则会出错。
3、表示转换后总长度为10,保留2位小数。
4、“,”表示将两个字符串分隔开显示,“+”表示连接显示。
5、可以写成任意的,但要保证总长度不小于字符实际长度,还可以省略不写,默认表示总长度为10,不保留小数。
6、VF里面没这种表示,是其它语言。
7、多加点分啥,帮你分析这么多。
8、都可以,用“,”时结果分开的就是两个字符串,用“+”时结果连接的就是一个字符串。
2、是,数值型转换为字符型,因为加号前面是一个字符串,所以要转换后才能用加号连接,否则会出错。
3、表示转换后总长度为10,保留2位小数。
4、“,”表示将两个字符串分隔开显示,“+”表示连接显示。
5、可以写成任意的,但要保证总长度不小于字符实际长度,还可以省略不写,默认表示总长度为10,不保留小数。
6、VF里面没这种表示,是其它语言。
7、多加点分啥,帮你分析这么多。
8、都可以,用“,”时结果分开的就是两个字符串,用“+”时结果连接的就是一个字符串。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3-08-15 广告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按照结构模型把系统产生的数据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即行数据,是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数据。最常见的就是数字数据和文本数据,它们可以某种标准格式存在于文件...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光点科技提供
展开全部
str(n,n)函数是将数值型转换为字符型,下面举例说明用法:
a=123.45
b=str(a,6)
c=str(a,8)
d=str(a,5)
首先看b的值,b的数字为6刚好和a的长度相等,因此其值为
"123.45"完美转换;其次看c的值,由于数字8大于数字a的数字长度,多余的用空格填充,
c="123.45 ",与b相比多了两个空格。
再看d,由于数字小于6,转换后多余的部分将会被舍弃,
d=“123.4”
一般在使用该函数时可以将数字取默认值10,即不加数字参数,然后在外面在使用函数去空格函数alltrim
如alltrim(str(a))
a=123.45
b=str(a,6)
c=str(a,8)
d=str(a,5)
首先看b的值,b的数字为6刚好和a的长度相等,因此其值为
"123.45"完美转换;其次看c的值,由于数字8大于数字a的数字长度,多余的用空格填充,
c="123.45 ",与b相比多了两个空格。
再看d,由于数字小于6,转换后多余的部分将会被舍弃,
d=“123.4”
一般在使用该函数时可以将数字取默认值10,即不加数字参数,然后在外面在使用函数去空格函数alltrim
如alltrim(str(a))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