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的几个问题
2、物质的量为什么不能用摩尔数代替?求物质的量通俗易懂的解释。
3、为什么原子与氢气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4、为什么原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5、求对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通俗易懂的解释。为什么这么命名。
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些物质的酸性该如何体现。求举例说明。
7、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中,有些物质没有完全参与,这时候计算根据什么最不容易出错?
越详细越好~ 展开
1, 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就越活泼,越容易失电子,也就越容易变成阳离子,既然容易变成阳离子,那么就不容易变回去啦。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摩尔数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n=m|M=N|NA(mol) 。物质的量表示其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
3因为H一般有三个价态:+1价,0价,-1价。而氢气的还原性很强,一般容易失电子,作还原剂。所以和他化合的那种物质就具有非金属性,越容易和氢气化合,即越容易让氢气失电子,自然非金属性越强咯。
一种元素,它的非金属性越强,那么它和氢气反应放出的能量就越多。那么形成的氢化物的能量就越少,能量越低越稳定。
4酸性强弱描述的是电力出H+能力的强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H原子一般与O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而O原子均与该元素的原子成键。以图中高氯酸为例,Cl非金属性强得电子能力强,O与其的共用电子对更偏向Cl(与其他非金属性弱的元素的原子如:C相比较而言)O周围电子云密度降低本身电负性减弱,也可说是正电性增强因此更容易吸引H原子中的电子,而排斥H原子核即为氢离子,所以更易电离出H离子,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
5金属性可以理解为失电子的能力,也就是还原性,因为大多数金属都有失电子的能力,所以才这样命名。非金属性同理。
6先看例子吧 Fe+4HON3=Fe(NO3)3+2NO2+2H2O 这个反应中 由于酸根离子在后面的硝酸铁中仍然存在,所以这个反应能够体现硝酸的酸性。若是产物中没有酸根离子 则不能体现该酸的酸性。
7按守恒定律 。得失电子守恒 ,这样做不仅不容易出错还非常简便。首先找到还原剂,氧化剂,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按照得失守恒即可计算。如果反应比较多的话,可只列关系式。
希望这些会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不理解的话可以找我。O(∩_∩)O~
这些都是我的经验 ,希望你会喜欢
2.物质的量只是一个定义,它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的多少。单位是mol,1mol的物质就表示含有NA(阿伏伽德罗常量,约为6.02*10^23个)该微粒,比如1mol的氧气就表示有NA个分子的氧气。也可以有1mol电子,中子,光子等
为什么要用物质的量呢?这是为了方便计算(可以这么理解),因为人家给你40gNaOH,要让你刚好中和,你要用多少的HCl呢?用质量不方便,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1mol来表示这么多NaOH,就是NA个Na+和OH-,那么也就要NA个H+,也就是1mol的HCl
3.H是一种元素,非金属元素与它化合的时候要抢H的电子,因为非金属元素一般表现氧化性,非金属性即氧化性,你越容易与H化合表示你越容易得到H的电子,也就是越容易被还原,氧化性就应该越强,那么非金属性就越强了。非金属性强的元素与H化合之后,越稳定就是越不容易把电子还给H,还原性就越弱,类似1,那么单质氧化性就越强,即非金属性越强
4.这个不好解释,希望你听得懂。非金属性越强那么对电子吸引能力就很强,也就是在酸中的-OH中的-O-上电子云的密度会比较小,可以说被该元素元素吸引了,由于-0-上缺少带负电的电子云,那么对带正电的H+吸引能力比较弱,那么就很容易电离出H+,酸性就强(老师一般是做几个实验直接给结论)
5.非金属一般具有氧化性,金属一般具有还原性。因此就将还原性说成金属性,也就是容易失去电子,氧化性说成非金属性,很容易得到电子,关键是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一般只用于描述元素。实际上非金属性和金属性是表示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而不是物质外观的性质或者其他物理化学性质。
6.酸性,就是能和碱性氧化物,碱性物质,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的性质。比如HCl与Zn反应,这就是酸性的体现。在HNO3(浓)与Cu反应中,HNO3可以将Cu氧化了Cu(II),那么真正生成Cu(NO3)2就是酸性的体现了。
7.反应是写在方程式中的物质都参与了,而且是完全参与,只不过有些物质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这个过程,在分析的时候,要根据变价来看,比如Cu+4HNO3==Cu(NO3)2+2NO2+H20,你不能说有些物质没有参加反应,只是要看清楚,Cu由0价变成了+2价,被氧化了,而氧化了它的是什么呢?是HNO3,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N(+5)都被还原了。在硝酸铜中的N仍然是+5价,它是没有被还原的,也不能叫氧化剂,而NO2中的N却变成了+4价,这个才叫还原了,这些肯定都是来自4个HNO3中的2个,因此,4个HNO3中实际只有两个是氧化剂,剩下两个显酸性。
希望对你有帮助,好好学习化学吧,化学很有意思,一定要多思考!
2.摩尔数没有这么个说法,可能表示的是化学反应中对应的原子个数比,物质的量表示纯净物质中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最小组成单位的数量
3.非金属性对应的是氧化性,越能与氢气反应,说明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也就越强,氢化物稳定说明越难分解,除氢元素以外的物质对应的是还原性,还原性对应到就是非金属性
4.酸性是物质电离产生氢离子的能力,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说明酸根离子越能电离产生氢离子,而酸根离子主要靠中心原子来支撑,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5.金属性对应的就是还原性,非金属性对应的就是氧化性,但不是等于,至于为什么这么命名,主要是因为金属通常具有还原性,非金属通常具有氧化性。
6.酸性碱性主要体现在条件中,不同的条件与反应与否是有关系的,比如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氯化钠反应产生氯气,不是酸性条件就不能反应
7.根据电子守恒计算最保险,不过还得注意过量不过量问题
2.摩尔是个单位,一摩尔对应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物质的量可以用多少摩尔来表示。
3.假设A与氢气化合,氢气失去电子,A得到电子,化合越容易,说明A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也就是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说明A得到电子后比较稳定,也就是说它对新得到的电子吸引力比较强,说明原来的A得到电子的能力强,也就是非金属性强。
4.这个可能涉及到更高级的化学知识,酸的功能结构是它的羟基,羟基电离出氢离子,羟基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也就是酸性的强弱,羟基连在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上,它跟容易电离出氢离子。这个你可以当做经验来记住。
5.金属性就是粒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反之,非金属性就是得到电子的能力。至于为什么这么命名可能是因为金属大多数容易失去电子。
6.酸性和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必然的联系。酸性强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性不强也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HF酸性很弱但能和玻璃反应,而硫酸酸性强却不能和玻璃反应。另外浓硫酸和硝酸虽然能和某些惰性金属反应,比如和金,银反应,但用到的是他们的强氧化性,而不是酸性。
7.根据生成物来计算,比如硝酸和铜反应,根据硝酸浓度变化,会有不同的方程式,这时候可以根据产生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量来计算,如果条件没有给出,也会有其他信息,比如铜溶解完没有,硝酸过量与否等等,再根据物质守恒和化合价守恒进行计算
2、物质的量是物理量,摩尔是单位,若实在不能理解,就死记。
3、单质与氢气结合一般是得到氢原子的电子,越容易,说明其得电子的能力越强,那氢化物失去氢原子的能力就越弱,即越稳定;得电子的能力越强,说明氧化性就越强,即非金属性就越强。
4、元素非金属性越强说明元素的电负性越强,其吸引电子的能力也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的结构一般是羟基连在中心原子(即非金属元素)上,非金属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由于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导致共用电子对更偏向于非金属元素,使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
5、金属性是元素的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包括很多方面: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等。它包含了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氧化性),但比氧化性的含义更为广泛。
6、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物质性质通过得失电子来体现
7、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电子转移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