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当时诗人李白和遭到贬谪的王昌龄不在一处--并且相隔甚远--题目中也说了“遥”有此寄嘛!并且古诗中又常有“天下共明月”的化用,李白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也多少有些化用---他与昌龄共看此月,倘把“愁心”即“对友人(王昌龄)的思念之心”寄予明月,则可联想到望月的友人就能够知晓这“思念”了,故把愁心予明月。
追问
为啥不寄给星星or太阳(⊙o⊙)?
追答
1.月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利用率”极高的一种意象,并且很多诗中都用以寄托相思之情。在我国诗歌中月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物体存在,它已被赋予一种特殊的能力--用以寄托感情的能力。可以说:有月即有相思。
2.李白是写月的高手,他写月的诗歌中有很多都是极佳的作品,最为人熟知的《静夜思》中就有月的意象。
3.古代诗歌中写太阳和星星的作品极少,并且它们没有表达力(当然这仅限于我国古代诗歌)。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