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高手帮忙翻译文言文
崇文馆:贞观中置,太子学馆也。学士,直学士,员数不定。学生二十人,校书二人,从九品下,令史二人,典书二人,搨书手二人,书手十人,熟纸匠三人,装潢匠五人,笔匠三人。学士掌东...
崇文馆:贞观中置,太子学馆也。学士,直学士, 员数不定。学生二十人,校书二人,从九品下,令史二人,典书二人,搨书手二人,书手十人,熟纸匠三人,装潢匠五人,笔匠三人。学士掌东宫经籍图书,以教授诸生。凡课试举送,如弘文馆。校书掌校理四库书籍。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波颇,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时为太子染患,众治无效。下敕迎颇入内,一百余日,亲问承对,不亏帝旨。疾既渐降,辞出本寺,赐绫帛等六十段,并及时服十具。
————————哪位古文高手帮忙一下,翻译一下这2篇古文 展开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波颇,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时为太子染患,众治无效。下敕迎颇入内,一百余日,亲问承对,不亏帝旨。疾既渐降,辞出本寺,赐绫帛等六十段,并及时服十具。
————————哪位古文高手帮忙一下,翻译一下这2篇古文 展开
2011-07-10
展开全部
崇文馆:贞观年间置,是太子的学馆。学士,掌校理图籍的直学士, 人数不规定。学生二十人,掌校理典籍的官员二人,从九品下,令史二人,掌各馆、局所藏之图书的官员二人,摹写书籍文字的官员二人,从事书写、抄写工作的书吏十人,熟纸匠三人,装潢匠五人,笔匠三人。学士职掌东宫的经籍图书,来教授学生。所有的课试举送,和弘文馆相同。校书职掌校理四库书籍。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称作明知识,有的人称他为波颇,这里称光智,中天竺人。……当时正值太子身染病疾,众人医治但没有效果。皇上下诏命令接波颇入内宫,一百多天,波颇亲自询问承乾的病情寻找对策,没有辜负皇帝的圣旨。太子的病已经渐渐痊愈,波颇辞别离开了他原来的寺庙,皇帝赐给他绫帛等六十段,还有可以穿的衣服十件。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称作明知识,有的人称他为波颇,这里称光智,中天竺人。……当时正值太子身染病疾,众人医治但没有效果。皇上下诏命令接波颇入内宫,一百多天,波颇亲自询问承乾的病情寻找对策,没有辜负皇帝的圣旨。太子的病已经渐渐痊愈,波颇辞别离开了他原来的寺庙,皇帝赐给他绫帛等六十段,还有可以穿的衣服十件。
展开全部
崇文馆:贞观中期时设置,是太子的学馆。有学士和直学士,人数不定。学生(专有名词可以不翻吧)二十人,校书二人,是从九品下的官秩(很低),令史二人,典书二人,搨书手二人,书手十人,熟纸匠三人,装潢匠五人,笔匠三人。学士掌管太子东宫的经史典籍图画文书,来教授给各位学生。遇到科举考试时,和弘文馆一样。校书掌管校对整理四库的图书典籍。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代称作明知识,或者叫波颇,这里称作光智,是中天竺人。当时太子患病,很多人(太医)医治都没有效果。(皇帝)下命令把波颇带到宫中,一百多天里,波颇对太子亲自询问回答,没有辜负皇帝的旨意。这样,太子的病就渐渐好了。波颇告辞回到自己的寺庙里。皇帝赏赐绫罗布帛六十段,还有平常穿的衣服十套。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代称作明知识,或者叫波颇,这里称作光智,是中天竺人。当时太子患病,很多人(太医)医治都没有效果。(皇帝)下命令把波颇带到宫中,一百多天里,波颇对太子亲自询问回答,没有辜负皇帝的旨意。这样,太子的病就渐渐好了。波颇告辞回到自己的寺庙里。皇帝赏赐绫罗布帛六十段,还有平常穿的衣服十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书上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