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09年数学全国二卷答案

枯草H
2011-07-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7万
展开全部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Ⅱ)

一选择题:
1. A.
2. B.
3. D.
4.B.
5.C
6. C
7.A.
8. D
9. D
10. C
11. A
12.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 6
14. 9 .
15. 8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设 的内角 、 、 的对边长分别为 、 、 , , ,求 。
分析:由 ,易想到先将 代入 得 。然后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展开得 ;又由 ,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得 ,进而得 .故 。大部分考生做到这里忽略了检验,事实上,当 时,由 ,进而得 ,矛盾,应舍去。
也可利用若 则 从而舍去 。不过这种方法学生不易想到。
评析:本小题考生得分易,但得满分难。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直三棱柱 中, 、 分别为 、 的中点, 平面
(I)证明:
(II)设二面角 为60°,求 与平面 所成的角的大小。
(I)分析一:连结BE, 为直三棱柱,
为 的中点, 。又 平面 ,
(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而 平面 ,
(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
分析二:取 的中点 ,证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进而证 ∥ , ,得 也可。
分析三:利用空间向量的方法。具体解法略。
(II)分析一:求 与平面 所成的线面角,只需求点 到面 的距离即可。
作 于 ,连 ,则 , 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 .不妨设 ,则 .在 中,由 ,易得 .
设点 到面 的距离为 ,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利用 ,可求得 ,又可求得
即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分析二:作出 与平面 所成的角再行求解。如图可证得 ,所以面 。由分析一易知:四边形 为正方形,连 ,并设交点为 ,则 , 为 在面 内的射影。 。以下略。
分析三:利用空间向量的方法求出面 的法向量 ,则 与平面 所成的角即为 与法向量 的夹角的余角。具体解法详见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总之在目前,立体几何中的两种主要的处理方法:传统方法与向量的方法仍处于各自半壁江山的状况。命题人在这里一定会兼顾双方的利益。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已知
(I)设 ,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
(II)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I)由 及 ,有
由 ,...①  则当 时,有 .....②
②-①得
又 , 是首项 ,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II)由(I)可得 ,
    数列 是首项为 ,公差为 的等比数列.
    ,
评析:第(I)问思路明确,只需利用已知条件寻找 .
第(II)问中由(I)易得 ,这个递推式明显是一个构造新数列的模型: ,主要的处理手段是两边除以 .
总体来说,09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I、Ⅱ这两套试题都将数列题前置,主要考查构造新数列(全国I还考查了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前n项和的方法),一改往年的将数列结合不等式放缩法问题作为押轴题的命题模式。具有让考生和一线教师重视教材和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重视两纲的导向作用。也可看出命题人在有意识降低难度和求变的良苦用心。
20(本小题满分12分)
某车间甲组有10名工人,其中有4名女工人;乙组有5名工人,其中有3名女工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层内采用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从甲、乙两组中共抽取3名工人进行技术考核。
(I)求从甲、乙两组各抽取的人数;
(II)求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1名女工人的概率;
(III)记 表示抽取的3名工人中男工人数,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分析:(I)这一问较简单,关键是把握题意,理解分层抽样的原理即可。另外要注意此分层抽样与性别无关。
(II)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这一问处理起来也并不困难。
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1名女工人的概率
(III) 的可能取值为0,1,2,3
, ,

分布列及期望略。
评析:本题较常规,比08年的概率统计题要容易。在计算 时,采用分类的方法,用直接法也可,但较繁琐,考生应增强灵活变通的能力。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过右焦点F的直线 与 相交于 、 两点,当 的斜率为1时,坐标原点 到 的距离为
(I)求 , 的值;
(II) 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 绕F转到某一位置时,有 成立?
若存在,求出所有的P的坐标与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I)设 ,直线 ,由坐标原点 到 的距离为
则 ,解得 .又 .
(II)由(I)知椭圆的方程为 .设 、
由题意知 的斜率为一定不为0,故不妨设
代入椭圆的方程中整理得 ,显然 。
由韦达定理有: ........①
.假设存在点P,使 成立,则其充要条件为:
点 ,点P在椭圆上,即 。
整理得 。
又 在椭圆上,即 .
故 ................................②
将 及①代入②解得
, = ,即 .
当 ;
当 .
评析:处理解析几何题,学生主要是在“算”上的功夫不够。所谓“算”,主要讲的是算理和算法。算法是解决问题采用的计算的方法,而算理是采用这种算法的依据和原因,一个是表,一个是里,一个是现象,一个是本质。有时候算理和算法并不是截然区分的。例如:三角形的面积是用底乘高的一半还是用两边与夹角的正弦的一半,还是分割成几部分来算?在具体处理的时候,要根据具体问题及题意边做边调整,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有两个极值点 ,且
(I)求 的取值范围,并讨论 的单调性;
(II)证明:
解: (I)
令 ,其对称轴为 。由题意知 是方程 的两个均大于 的不相等的实根,其充要条件为 ,得
⑴当 时, 在 内为增函数;
⑵当 时, 在 内为减函数;
⑶当 时, 在 内为增函数;
(II)由(I) ,

设 ,

⑴当 时, 在 单调递增;
⑵当 时, , 在 单调递减。

有些特殊符号在这打不出来 给个邮箱我吧 我发给你
匿名用户
2011-07-11
展开全部
百度一下就好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