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写过那些小说?

希望可以把书名写的全一些。谢谢了。... 希望可以把书名写的全一些。
谢谢了。
展开
 我来答
蔡一超高手
2007-06-22 · TA获得超过626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6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73万
展开全部
安妮宝贝 厉婕 对我和我的许多朋友都很重要的作者 基本出版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二三事〉〈清醒纪〉〈莲花〉在越南拍的图文集〈蔷薇岛屿〉。以往的作品 我个人很喜欢 对我有很深的影响 一本本读过来 看到〈莲花〉 看见她的进步 。过去的东西小资情调很重 但“很多人要临睡前看几页才睡得着” 从她的文字里 总能投射自身深深的寂寞 生命有多恍惚 安妮宝贝就有多虚无 你就多能得到安慰 似乎是安慰 却又让你更寂寞 这本〈莲花〉看到了一个更加清澈的她 一个远离了虚荣,物质化和喧嚣的人世 坚定强大的有所成长的她。如此浑浊的世间 也有人愿意努力纯净地活着啊。也传递给我一份勇敢。喜不喜欢她 都不是错。

新浪读书中有《莲花》,前面的序有专家对安妮文字的分析。

"安妮文字的强悍与狂放,首先意味着敢于舍弃。安妮舍弃了多少陈词滥调?这只要把她和随便哪个叫得震天响的“严肃文学作者”稍加比较,就可以大致明白。

她不会为了迎合体制性的文学潮流而刻意“完善”自己,比如她那经常不讲道理的断句方式。一连串的句号表明的不只是随意,也是勇敢。倘没有生命体验的连续性作为实底,文字的畅达或故事的连续性就不可原谅。那只是多余和造作。宁可选择断裂与破损。把笔大胆地交给偶然,而将熟悉的所谓必然逻辑弃置一旁,用断裂和破损的形式,直接说出邂逅偶然的感触,这,几乎可以说是安妮屡试不爽的一点写作诀窍。

她没有太多因袭的重担,没有俯仰鼻息的胆怯和投机,所以她轻易拆毁了别人辛苦持守的无谓的界限。这是需要一点张爱玲所谓“双手推开生死路”的蛮横之气的。

以往她竭力回避完整的叙述(《清醒纪》最后一节写父母的“他她”或许是个例外),《莲花》的叙述则相对比较充分——但还是尽量简化了。她不想通过榨取故事纯粹形式或传奇意味上的可能性来产生意义,而喜欢在常常雷同的简单故事框架中,寻索那寄存于故事中,却不被剧中人所拥有,只能相信来自神秘大能者零星闪现的吉光片羽。

这样一路轻快的抒写,是采撷,也是舍弃。也许更多地舍弃了那不值得采撷的东西。写实派的巨细无遗的模拟,或先锋苦吟派绞尽脑汁的悬想,都丢弃了。她的文字更急迫,更紧张,更直接,也更有解放的活力与直指本心的诚意。但是,因为大胆的舍弃,外观上反而很轻松。

在这方面,几乎看不出她有任何“当代文学传统”的继承,除非你说,人的基本诉说欲望和聪明的规避与挑选,也必有传统的前例可循。比如,当她断句最厉害的时候,容易使人想起古诗词的直接与俭省,但大概不能说,她乃是在唐诗宋词的意境中讨生活吧。

至于她的“思想”,就只能姑且说是无师自通了。人大概天生都是哲学家,只要他没学过哲学,或没有被滥调的文学所欺骗。

安妮的情与思严肃而富饶,故事却简单,文字也轻省。这种写作的经济学原则,也许要令写实派或苦吟派一同恼怒。

“直接说出来吧!”

这,乃是“轻易获得成功”的安妮给喜欢作茧自缚因而几乎成为躲在各种文学范式里面的“套中人”和“邯郸学步者”——所谓“严肃文学”、“纯文学”往往如此——一个最大的刺激。

迄今为止,有意义的写作竞赛似乎只在“严肃文学”、“纯文学”的一些“大师”之间展开。其实,这种竞赛所依据的规则和所能瞄准的目标,都太有限了。"
蝶傲
2007-06-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告别微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
《二三事》,《清醒纪》,《莲花》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木木鸟专题
2007-06-26 · TA获得超过682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2000年1月, 短篇小说集 《告别薇安》
2001年1月, 散文及短篇小说集《八月未央》
2001年9月, 长篇小说 《彼岸花》
2002年9月, 摄影散文集 《蔷薇岛屿》
2004年1月, 长篇小说 《二三事》
2004年10月,摄影图文集 《清醒纪》
2005年5月, 《蔷薇岛屿》新版本
2005年8月, 《八月未央》新版本
2006年3月, 长篇小说 《莲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