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古诗也言情
古人云:诗言志。但我说诗也言情。中国的古诗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中很多的内容是言及男欢女爱的。中国和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一开篇就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为以后的诗歌创作开了个好头。
(一)两情相悦 上古遗风
好多朋友似乎对《诗经》更感兴趣,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那么,我们来读读《诗经》吧。
诗经中,有大量的诗是描写人们恋爱、婚姻生活的,大多意境优美,耐人寻味。这部分诗大部分编在<国风>中,诗经的精华在<国风>,这是公论。
今天我推荐的这首诗《野有死麇》,就选自《国风·召南》。召南,我没有细考证过,大概是指现今洛阳以南到湖北北部的广大地域。也就是说,这首诗是从上述地方采集上来的民歌。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这首诗讲的是:一位猎人在郊外的丛林中遇见了一位温柔如玉的少女,他把猎来的小鹿、砍来的木柴用洁白的茅草包好,送给女孩子作为礼物,最终获得了女孩儿的芳心。
全诗要是直译成现代汉语,平淡如水、意境全无,所以我主张古诗只可意会。
这首诗的前两段是叙事,大意是:有个怀春的少女美丽如玉,一个年轻的猎人用洁白的茅草包好小鹿、木柴做礼物,向女孩儿表达爱心。
诗的最后一段,口气一变,转成了少女说话的口吻,使事态的发展更戏剧化,诗也由此姿态横生,读来让人心旌神摇。
那女孩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呢?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你可要轻轻的、慢慢的来啊,不要动乱了我的佩巾,不要让小狗叫起来惊动了人……
如此大胆直白而又余味无穷的描写,只有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才能欣赏得到吧?
(二)爱,让生命变轻
“你跳我也跳!”
莱昴那多在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这句台词,曾感动得多少痴男怨女热泪盈眶啊?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千年前,有个无名的妻子已经用行动,写下了一首不朽的诗篇,这就是汉乐府中的《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劝你不要渡河,)
公竟渡河。(你还是去渡河。)
坠河而死,(落入河中淹死了,)
当奈公何。(让我拿你怎么办啊?)
这应该是汉乐府中最短的诗了,和最长的《孔雀东南飞》一样,同是写夫妇殉情之作。
据《古今注》中说,朝鲜津卒霍里子高一天早起撑船,见一个“白发狂夫”,不顾危险,横渡急流。他的妻子追来阻挡不及,夫坠河而死,妻弹着箜篌唱出这几句哀歌后,亦投河自尽。子高的妻子丽玉听说这件事后,有感而发,创作出“箜篌引”这个曲子。
生命因爱而美丽;爱,让生命变轻。
这让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另外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外有一对夫妻,同是登山爱好者。两个人在一起攀登一座危险的山峰时,攀在前面的丈夫的岩钉松动了,失足跌向山谷。妻子抻出手想拉丈夫一把,却没能拉住。在这一瞬间,妻喊了一声:我爱你!然后毅然地割断了身上的保险绳……
这些生死与共的爱情故事,让所有的誓言都变得苍白无力!
(三)庄生晓梦、杜鹃啼血
在古代帝王中,论文彩无有出李后主之右者。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李煜本是个温文儒雅的才子,如果不是生在帝王之家,一定会成为一个名动天下的词人。
李煜的父亲李璟是南唐的元宗,善诗词,但声名远不如李煜。李煜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之天资聪颖,虽过着奢华的生活,但能诗能画,确是多才多艺。
李煜18岁的时候,遵父命娶了扬州的美女周娥皇为妻。
周娥皇虽比李煜大了一岁,但长得花容月貌,气质高雅;诗画双绝,能歌善舞,可谓慧质兰心。传说唐明皇最喜欢的《霓裳羽衣曲》至晚唐已经失散,周娥皇搜尽典籍,重按《霓裳谱》,由此可见其才气之一斑。而李煜知情识趣,更是风月高手。二人婚后的确过了一段幸福甜美的生活。李煜曾写了一首《一斛珠》来描绘妻子娇艳的风姿。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词的大意是:晚妆刚刚理过,唇上再点一抹擅色的红膏。含笑未唱,露出像丁香花蕾一样的整齐洁白的牙齿,樱桃小口微张,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一脸娇憨地用大杯喝着美酒,哪在意污湿罗衣?醉意澜珊时,斜依在绣床之上,嚼着红嫩的草花,向心上人轻轻唾去……
娥皇的媚态跃然纸上,看过之后,还有谁不会心动?
写下这个题目完全是一时兴之所致,及至落笔才发现,这个题目好大,恐怕真的会心有余力不足。
在网上查翻了一下资料,发现自己凭记忆写下的东西有的已经很不准确,因此更不敢轻易落笔,牛牛和美地都是卧虎藏龙之地,生怕怡笑大家。
写东西习惯于信马游缰,多谢各位支持,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
可惜好景不长,娥皇作了四年的皇后,就生了重病。为此娥皇年仅十四岁的妹妹女英进宫探视。女英正值豆蔻年华,天真烂漫、娇柔动人,且《后唐书》中说其”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静。”李煜一见,不禁心生爱怜。
为此,李煜想方设法和小姨接近,细心呵护,大献殷勤,把情窦初开的女英勾引得芳心大动,难以自持,不久就投入了姐夫的怀抱。不过碍于双方的身份,两人不敢明目张胆地来往,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才能偷偷地约会。女英偷偷地溜出寝宫,怕被人发觉,还把金缕鞋脱下拎在手中,只穿袜子登上含元阁。李煜见了,又怜又爱,写下一首》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首词的意思很好懂,但意境却值得好好品味。
在一开头,词人就营造出一个朦胧浪漫的意境:在一个薄雾轻笼、花明月黯的夜晚,一个美丽的少女从自已的寝宫里溜出来,手里提着金缕鞋,只穿着袜子的小脚丫儿踩在落满花瓣的台阶上,悄悄地向自己爱人的身边走去。
而在后半阙中,一句“一晌偎人颤”,将少女紧张、娇羞的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以少女的口吻说出心思来,让人碰然心动。至于如何的怜法,就请各位朋友尽情去想像吧。
本人最喜欢的就是李煜的词,他有一首描写亡国恨的词,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花做烟罗。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
深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垂累对宫娥。
这首词是当时他被虏降宋时写的,是一首描写亡国恨的,写亡国容易,写恨难。
写亡国只要有史实就行,写恨很抽象,需要用借助可以抒发感情的事情来表达,他是一个非常富有艺术修养的词家能手,他只是感慨“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感叹“人生仇恨何能见,消魂独我情何限”终至“故国梦重归,觉来双累垂”过着“无言独上西楼,凭栏半日独无言”的日子,日夕只能以泪洗面,他把这么重要的场面以“最是......宫娥”做为压卷。
东坡先生颇有微词,“此人追怀故国,哀康凄创,终不如眷恋宫女之情深”,说他是一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的亡国之君,到什么时候了,还和女人们恋恋不舍,怎能不亡国”,此论一出,当时颇有凡响,以至许多后选词家都不选录他的词。
——李煜还有两首词也是写和女英欢会的情景的,现抄录如下:
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又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前一首词写的是李煜潜入小姨寝宫偷香的事儿,后一首则描述了李煜和小姨不能公开传情的复杂心态,均十分传神。知道了背景,这两首词就很容易懂,这里就不想多说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大周猜到了小妹与丈夫之间的关系,伤心欲绝,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年30岁。为此,女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李煜的心态也很矛盾,一方面,他想尽快迎娶女英,别一方面又觉得愧对亡妻。他的一首《更漏子》就反映了他此时复杂的心境: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此情须问天。”天见亦怜!大周去世后的第四年,李煜终于和女英完婚。是为小周后。
李煜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为正统,苟安于江南一隅,年年进贡、岁岁请安。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李煜北上,李煜均借故推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太祖遣大将曹彬统兵南下攻金陵。第二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
宋制,每逢庆典,命妇按例要进宫朝贺。宋太宗赵匡义是个好色之徒,早就看上了小周后。为此,每当小周后入宫,太宗都会将其扣下,几天后方放回。李煜家国不保,郁闷满胸,只有寄情于诗酒,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其中,最为出名的词就是这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传说宋太宗就是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才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后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但也有人说,宋太宗毒死李煜的真实目的是想长久地占有小周后,可小周后在李煜死后不久也上吊自尽,和她姐姐一样,年亦30岁。
李煜作为亡国之君,悲剧性结局已不可避免。但真正让后人记住他的,还是他那些千古不朽的词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
后主的一章终于写完了,松口气吧。
(四)曾经沧海 情寄西厢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死于大和五年(公元831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元白”。
他8 岁丧父,少年贫贱。15岁时因为明两经擢第。23岁时和白居易一同中了进士。早年做过秘书省校书郎等小官。元和四年(809)做了监察御史。
因仗义执言,触犯了宦官权贵,次年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后来,元稹在不断受到打击后,渐渐失去了气节,投靠宦官崔潭峻,当上了祠部郎中、知制诰。直到长庆二年,达到了他事业上的顶峰,当了三个月的宰相。
元稹在文学上以写传奇和艳诗闻名,但他的悼亡诗也同样让人感动。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给元稹(元稹二十二岁),那时元稹没有功名利禄,虽然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却“野蔬充膳甘长藿”。两人恩爱有加,渡过了七年艰苦却幸福的生活。
七年后,元稹已经当上了监察御史分司东都,韦氏却离他而去,元稹十分悲痛,为她写了很多可称为千古绝唱的悼亡诗,包括《遣悲怀》三首及那首著名的《离思》。
第一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诗人用谢公(谢安)怜女来比喻韦丛在家时所受的宠爱;用战国时的“穷人”黔娄来自比。后面四句则从衣、酒、粮、柴四个方面概括了婚后穷困的生活。最后一句是说,我现在当官有钱了,你却故去了,我只能用斋祭来寄托我的哀思。
第二首: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首诗没用什么典故,因而很容易懂。最后一句语浅情深,成为千古名句。
我们再看第三首: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首诗译成白话就是:没事的时候想起你来,为你悲伤也感到自悲。你走了已经多久了?晋人邓攸为救侄子而失去了儿子,潘岳为写悼亡诗费尽了心思。死同穴是多么的渺茫,来生再续前缘更是没有希望。我只有用终夜无眠的思念,来报答你生前为我所受的苦难。
这三首诗用平白的语言,写出了对妻子无限的思念和情感。因此有人认为,古今中外的悼亡诗,“无有出其右者。”
而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则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对妻子的爱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是说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除却巫山不是云”是说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这解释已经比较明了了,是用来比喻他失去了韦氏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爱情了。后两句则是用花丛来指代女人。
当时元稹被放外任,他说自己对别的女人已是“懒回顾”了,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就是因为你啊……
这几首诗的悲妻、念妻、爱妻之情溢于言表,但没有类似经历的人,很难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五)罗带轻分 此际最销魂
秦少游的词也很让人喜欢,这首《满庭芳》更是久负盛名啊,以至于秦观因此有“山抹微云秦学士”之称。我们来看看全词: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 当此际, 香囊暗解, 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 高城望断, 灯火已黄昏。
这首词从内容上分析,是少游回忆旧日与一女子的爱恋之情。因有“青楼薄幸”之句,这女子的身份又很可能是一青楼中人。
少游从景物入手,“山抹微云”一句极具炼字功力,为历代学人所称道。在准确地描绘出季节与时间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凄凉愁苦的气氛之后,由景入情,即景生情,引出对“蓬莱旧事”的回忆。这手法,俨然是现代电影的蒙太奇。
全词最煽情的就是那句:“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老秦真高手也,留给你无限的想像空间,与现在那些开人肉铺的所谓情色作家真是天壤之别。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一首歌,就是辛晓琪的那首<味道>――怀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人在最后写到了情伤,爱别离,是人生的八苦之一。啼痕犹在,充满了无奈。
“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镜头拉长,一个大全景,影片结束。张艺谋导演也不过如此吧?让人回味无穷。
古人云:诗言志。但我说诗也言情。中国的古诗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中很多的内容是言及男欢女爱的。中国和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一开篇就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为以后的诗歌创作开了个好头。
(一)两情相悦 上古遗风
好多朋友似乎对《诗经》更感兴趣,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那么,我们来读读《诗经》吧。
诗经中,有大量的诗是描写人们恋爱、婚姻生活的,大多意境优美,耐人寻味。这部分诗大部分编在<国风>中,诗经的精华在<国风>,这是公论。
今天我推荐的这首诗《野有死麇》,就选自《国风·召南》。召南,我没有细考证过,大概是指现今洛阳以南到湖北北部的广大地域。也就是说,这首诗是从上述地方采集上来的民歌。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这首诗讲的是:一位猎人在郊外的丛林中遇见了一位温柔如玉的少女,他把猎来的小鹿、砍来的木柴用洁白的茅草包好,送给女孩子作为礼物,最终获得了女孩儿的芳心。
全诗要是直译成现代汉语,平淡如水、意境全无,所以我主张古诗只可意会。
这首诗的前两段是叙事,大意是:有个怀春的少女美丽如玉,一个年轻的猎人用洁白的茅草包好小鹿、木柴做礼物,向女孩儿表达爱心。
诗的最后一段,口气一变,转成了少女说话的口吻,使事态的发展更戏剧化,诗也由此姿态横生,读来让人心旌神摇。
那女孩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呢?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你可要轻轻的、慢慢的来啊,不要动乱了我的佩巾,不要让小狗叫起来惊动了人……
如此大胆直白而又余味无穷的描写,只有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才能欣赏得到吧?
(二)爱,让生命变轻
“你跳我也跳!”
莱昴那多在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这句台词,曾感动得多少痴男怨女热泪盈眶啊?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千年前,有个无名的妻子已经用行动,写下了一首不朽的诗篇,这就是汉乐府中的《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劝你不要渡河,)
公竟渡河。(你还是去渡河。)
坠河而死,(落入河中淹死了,)
当奈公何。(让我拿你怎么办啊?)
这应该是汉乐府中最短的诗了,和最长的《孔雀东南飞》一样,同是写夫妇殉情之作。
据《古今注》中说,朝鲜津卒霍里子高一天早起撑船,见一个“白发狂夫”,不顾危险,横渡急流。他的妻子追来阻挡不及,夫坠河而死,妻弹着箜篌唱出这几句哀歌后,亦投河自尽。子高的妻子丽玉听说这件事后,有感而发,创作出“箜篌引”这个曲子。
生命因爱而美丽;爱,让生命变轻。
这让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另外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外有一对夫妻,同是登山爱好者。两个人在一起攀登一座危险的山峰时,攀在前面的丈夫的岩钉松动了,失足跌向山谷。妻子抻出手想拉丈夫一把,却没能拉住。在这一瞬间,妻喊了一声:我爱你!然后毅然地割断了身上的保险绳……
这些生死与共的爱情故事,让所有的誓言都变得苍白无力!
(三)庄生晓梦、杜鹃啼血
在古代帝王中,论文彩无有出李后主之右者。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李煜本是个温文儒雅的才子,如果不是生在帝王之家,一定会成为一个名动天下的词人。
李煜的父亲李璟是南唐的元宗,善诗词,但声名远不如李煜。李煜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之天资聪颖,虽过着奢华的生活,但能诗能画,确是多才多艺。
李煜18岁的时候,遵父命娶了扬州的美女周娥皇为妻。
周娥皇虽比李煜大了一岁,但长得花容月貌,气质高雅;诗画双绝,能歌善舞,可谓慧质兰心。传说唐明皇最喜欢的《霓裳羽衣曲》至晚唐已经失散,周娥皇搜尽典籍,重按《霓裳谱》,由此可见其才气之一斑。而李煜知情识趣,更是风月高手。二人婚后的确过了一段幸福甜美的生活。李煜曾写了一首《一斛珠》来描绘妻子娇艳的风姿。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词的大意是:晚妆刚刚理过,唇上再点一抹擅色的红膏。含笑未唱,露出像丁香花蕾一样的整齐洁白的牙齿,樱桃小口微张,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一脸娇憨地用大杯喝着美酒,哪在意污湿罗衣?醉意澜珊时,斜依在绣床之上,嚼着红嫩的草花,向心上人轻轻唾去……
娥皇的媚态跃然纸上,看过之后,还有谁不会心动?
写下这个题目完全是一时兴之所致,及至落笔才发现,这个题目好大,恐怕真的会心有余力不足。
在网上查翻了一下资料,发现自己凭记忆写下的东西有的已经很不准确,因此更不敢轻易落笔,牛牛和美地都是卧虎藏龙之地,生怕怡笑大家。
写东西习惯于信马游缰,多谢各位支持,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
可惜好景不长,娥皇作了四年的皇后,就生了重病。为此娥皇年仅十四岁的妹妹女英进宫探视。女英正值豆蔻年华,天真烂漫、娇柔动人,且《后唐书》中说其”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静。”李煜一见,不禁心生爱怜。
为此,李煜想方设法和小姨接近,细心呵护,大献殷勤,把情窦初开的女英勾引得芳心大动,难以自持,不久就投入了姐夫的怀抱。不过碍于双方的身份,两人不敢明目张胆地来往,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才能偷偷地约会。女英偷偷地溜出寝宫,怕被人发觉,还把金缕鞋脱下拎在手中,只穿袜子登上含元阁。李煜见了,又怜又爱,写下一首》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首词的意思很好懂,但意境却值得好好品味。
在一开头,词人就营造出一个朦胧浪漫的意境:在一个薄雾轻笼、花明月黯的夜晚,一个美丽的少女从自已的寝宫里溜出来,手里提着金缕鞋,只穿着袜子的小脚丫儿踩在落满花瓣的台阶上,悄悄地向自己爱人的身边走去。
而在后半阙中,一句“一晌偎人颤”,将少女紧张、娇羞的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以少女的口吻说出心思来,让人碰然心动。至于如何的怜法,就请各位朋友尽情去想像吧。
本人最喜欢的就是李煜的词,他有一首描写亡国恨的词,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花做烟罗。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
深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垂累对宫娥。
这首词是当时他被虏降宋时写的,是一首描写亡国恨的,写亡国容易,写恨难。
写亡国只要有史实就行,写恨很抽象,需要用借助可以抒发感情的事情来表达,他是一个非常富有艺术修养的词家能手,他只是感慨“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感叹“人生仇恨何能见,消魂独我情何限”终至“故国梦重归,觉来双累垂”过着“无言独上西楼,凭栏半日独无言”的日子,日夕只能以泪洗面,他把这么重要的场面以“最是......宫娥”做为压卷。
东坡先生颇有微词,“此人追怀故国,哀康凄创,终不如眷恋宫女之情深”,说他是一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的亡国之君,到什么时候了,还和女人们恋恋不舍,怎能不亡国”,此论一出,当时颇有凡响,以至许多后选词家都不选录他的词。
——李煜还有两首词也是写和女英欢会的情景的,现抄录如下:
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又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前一首词写的是李煜潜入小姨寝宫偷香的事儿,后一首则描述了李煜和小姨不能公开传情的复杂心态,均十分传神。知道了背景,这两首词就很容易懂,这里就不想多说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大周猜到了小妹与丈夫之间的关系,伤心欲绝,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年30岁。为此,女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李煜的心态也很矛盾,一方面,他想尽快迎娶女英,别一方面又觉得愧对亡妻。他的一首《更漏子》就反映了他此时复杂的心境: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此情须问天。”天见亦怜!大周去世后的第四年,李煜终于和女英完婚。是为小周后。
李煜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为正统,苟安于江南一隅,年年进贡、岁岁请安。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李煜北上,李煜均借故推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太祖遣大将曹彬统兵南下攻金陵。第二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
宋制,每逢庆典,命妇按例要进宫朝贺。宋太宗赵匡义是个好色之徒,早就看上了小周后。为此,每当小周后入宫,太宗都会将其扣下,几天后方放回。李煜家国不保,郁闷满胸,只有寄情于诗酒,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其中,最为出名的词就是这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传说宋太宗就是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才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后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但也有人说,宋太宗毒死李煜的真实目的是想长久地占有小周后,可小周后在李煜死后不久也上吊自尽,和她姐姐一样,年亦30岁。
李煜作为亡国之君,悲剧性结局已不可避免。但真正让后人记住他的,还是他那些千古不朽的词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
后主的一章终于写完了,松口气吧。
(四)曾经沧海 情寄西厢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死于大和五年(公元831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元白”。
他8 岁丧父,少年贫贱。15岁时因为明两经擢第。23岁时和白居易一同中了进士。早年做过秘书省校书郎等小官。元和四年(809)做了监察御史。
因仗义执言,触犯了宦官权贵,次年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后来,元稹在不断受到打击后,渐渐失去了气节,投靠宦官崔潭峻,当上了祠部郎中、知制诰。直到长庆二年,达到了他事业上的顶峰,当了三个月的宰相。
元稹在文学上以写传奇和艳诗闻名,但他的悼亡诗也同样让人感动。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给元稹(元稹二十二岁),那时元稹没有功名利禄,虽然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却“野蔬充膳甘长藿”。两人恩爱有加,渡过了七年艰苦却幸福的生活。
七年后,元稹已经当上了监察御史分司东都,韦氏却离他而去,元稹十分悲痛,为她写了很多可称为千古绝唱的悼亡诗,包括《遣悲怀》三首及那首著名的《离思》。
第一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诗人用谢公(谢安)怜女来比喻韦丛在家时所受的宠爱;用战国时的“穷人”黔娄来自比。后面四句则从衣、酒、粮、柴四个方面概括了婚后穷困的生活。最后一句是说,我现在当官有钱了,你却故去了,我只能用斋祭来寄托我的哀思。
第二首: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首诗没用什么典故,因而很容易懂。最后一句语浅情深,成为千古名句。
我们再看第三首: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首诗译成白话就是:没事的时候想起你来,为你悲伤也感到自悲。你走了已经多久了?晋人邓攸为救侄子而失去了儿子,潘岳为写悼亡诗费尽了心思。死同穴是多么的渺茫,来生再续前缘更是没有希望。我只有用终夜无眠的思念,来报答你生前为我所受的苦难。
这三首诗用平白的语言,写出了对妻子无限的思念和情感。因此有人认为,古今中外的悼亡诗,“无有出其右者。”
而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则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对妻子的爱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是说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除却巫山不是云”是说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这解释已经比较明了了,是用来比喻他失去了韦氏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爱情了。后两句则是用花丛来指代女人。
当时元稹被放外任,他说自己对别的女人已是“懒回顾”了,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就是因为你啊……
这几首诗的悲妻、念妻、爱妻之情溢于言表,但没有类似经历的人,很难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五)罗带轻分 此际最销魂
秦少游的词也很让人喜欢,这首《满庭芳》更是久负盛名啊,以至于秦观因此有“山抹微云秦学士”之称。我们来看看全词: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 当此际, 香囊暗解, 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 高城望断, 灯火已黄昏。
这首词从内容上分析,是少游回忆旧日与一女子的爱恋之情。因有“青楼薄幸”之句,这女子的身份又很可能是一青楼中人。
少游从景物入手,“山抹微云”一句极具炼字功力,为历代学人所称道。在准确地描绘出季节与时间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凄凉愁苦的气氛之后,由景入情,即景生情,引出对“蓬莱旧事”的回忆。这手法,俨然是现代电影的蒙太奇。
全词最煽情的就是那句:“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老秦真高手也,留给你无限的想像空间,与现在那些开人肉铺的所谓情色作家真是天壤之别。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一首歌,就是辛晓琪的那首<味道>――怀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人在最后写到了情伤,爱别离,是人生的八苦之一。啼痕犹在,充满了无奈。
“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镜头拉长,一个大全景,影片结束。张艺谋导演也不过如此吧?让人回味无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