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上面的答案太长了~
如果只是一道地理题目,那么我会这么回答:
地理位置特点:一般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回答
台湾纬度位置位于热带亚热带交接处,北回归线横穿
海陆位置濒临太平洋,与亚欧大陆相隔台湾海峡
可以再扯点它位于版块交接处啊,岛弧啊之类的
对气候影响:因为濒海,所以受东南季风的强烈影响夏季降水多,多台风
还可以就它的地形扯点迎风坡地形雨之类
对农业:热带地区因此发展热带农业,像热带作物啊,热带水果啊
还有它的山地地形会有垂直地带性,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临海所以渔业发达
我只能回答这么多
如果只是一道地理题目,那么我会这么回答:
地理位置特点:一般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回答
台湾纬度位置位于热带亚热带交接处,北回归线横穿
海陆位置濒临太平洋,与亚欧大陆相隔台湾海峡
可以再扯点它位于版块交接处啊,岛弧啊之类的
对气候影响:因为濒海,所以受东南季风的强烈影响夏季降水多,多台风
还可以就它的地形扯点迎风坡地形雨之类
对农业:热带地区因此发展热带农业,像热带作物啊,热带水果啊
还有它的山地地形会有垂直地带性,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临海所以渔业发达
我只能回答这么多
展开全部
地理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通常还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竖卧于台湾岛中部偏东位置,形成本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台湾岛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别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脉纵贯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上,地壳不稳,是一个多震的地区。
台湾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暴雨。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给岛上的河流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独流入海的大小河川达608条,且水势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浊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乌溪(116.8公里)。
台湾省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种超过90种,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树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台湾省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近海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较发达。
台湾省除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外,其它自然资源有限,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也较少,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
台湾省六十年代起注重发展工业,现已形成以加工外销为主的海岛型工商经济。工业有纺织、电子、制糖、塑胶、电力等,开辟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区。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线可达世界五大洲。
在行政区划上,台湾分为2个直辖市(一级)、台湾省(一级)中的18个县(二级)、5个省辖市(二级),另设有尚未法制化的相当于省级的区域联合服务中心。 原来的行政区划上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被划分为16个县。台湾当局于1967年将台北市、于1979年将高雄市定为“行政院院辖市”。此外,还设有“福建省政府”,辖金门炮击金门、连江(马祖)2个县。
宝岛名胜有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自宋代以来厦门与台湾同属一个行政单位,大陆移民始从厦门移往台湾。相似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生活习性沟通了厦门与台湾人民密切关系与往来,正如《台湾府志》所载:“台郡与厦门如鸟之两翼,土俗谓厦即台,台即厦”。台湾人民70%的祖籍地源于闽南地区,两地人民情同手足故乡情。这种特定的地理与历史渊源关系使厦门成为与台湾各项交流交往的中转站和交通要道,更是经贸交往的集中地。
台湾的气候
--------------------------------------------------------------------------------
中国台湾网 (2005年11月16日)
高温多雨的气候
台湾岛南北狭长,四周流域广阔,北回归线恰好横穿岛的中部偏南地区,北部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气候。从平地到高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形成了在同一时空内热、温、寒三带兼有的气候特点。同时,台湾在气候上受海洋和大陆两方面的影响虽均较强烈,但海洋性气候明显,整体上呈现高温、多雨、多风的气候特点。
气温与日照
台湾平地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3.6度。其中,北部年平均气温约摄氏22度,南部约摄氏25度,南北平均温度冬季相差摄氏5度左右,夏季差异不大。全省平地夏长冬短,南部则长夏无冬。每年4月以后,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的时间长达8个月。最热的6-9月,平均气温达摄氏27至28度。12月至次年3月为冬季,各地平均气温在摄氏15至16度以上,平均最低气温高于摄氏11度。
台湾冬季受大陆冷气团影响,东北季风盛行,但受到北上的太洋洋北赤道暧流制约。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影响,西南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到中央山脉阻挡。
台湾山地气温的垂直变化远大于南北气温的变化,气温随山势的增高而降低。北部地区山地是每升高海拔100米,气温约降低摄氏0.6度;中南部地区是每升高海拔100米,气温约降低摄氏0.5度。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冬季可见积雪。玉山山顶的年平均气温仅摄氏3.8度。
台湾日照充足。平地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100小时,中部山区平均小于1000小时,北部和南部平均为1500至1700小时,中部台中平均为2454小时,南部的台南达2619小时。
台湾平地高温和充足的日照,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植被分布呈多样性的垂直变化,植物种类繁多。台湾年日照时数受降水分布和地形影响,高山少于平地。平地部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00小时,中部山区平均小于1000小时。北部及东部少于中南部,北部和东部平均维为1500至700小时,中部台中年平均为2454小时,南部以台南的2619小时为全省最多,北部以宜兰、基降、苏澳1200至1400小时为最少。
降水与温度
台湾是我国雨量最丰沛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折合水量达900亿立方米,是世界平均降水量的3倍。
台湾降水量的分布特征是:山地降水量较平地多;平地中,近山地的边缘地区又较远离山区为多;东部平地较西部平地多。中部山区历年平均降水量多在3000毫米左右,平地平均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东部平地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3000毫米之间。西部平地以北部基隆最多,每年降水量可达3600毫米。
台湾的少雨区位于西部大甲溪以南、曾文水库以北,即嘉南平原的中西部。其中,彰化县的竹塘,32年平均年降水量超过1183毫米,鹿港13年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258毫米。
台湾降水的季节分布与季风、地形密切相关,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雨量的季节性变化有所不同。夏季西南季风盛行,但风力较弱,各地气温普遍升高,空气中水汽增多,对流作用强烈,雷雨天气多。又因多台风,给全省带来大量降水。冬季(10月至次年3月),东北季风盛行,大陆南下的冷气团经东海带来丰富的水汽进入台湾岛,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形成雨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
台湾各地雨日与年降水量颇为一致,即降水量多,雨日也多。雨日分布的特点是:山地多于平地,东部多于西部,全岛自北向南递减,各月之间降水量的变化自北向南递增。降水强度(单位时间的降水量)除北部的基隆四季较平均外,全岛其它地区普遍是夏季大于冬季。其中,北部地区降水强度季节性变化较小,中南部和东部季节性变化较大。台湾降水量虽充沛,但由于地区性和季节性分布的差异,各地仍有不同程度的旱期。降水虽是台湾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但异常降水又经常带来严重的水灾。
台湾相对湿度较高,变化小,年平均相对湿度大都在78-85%之间。夏季各月,除北产的淡水、基隆、台北等相对湿度在80%以下,其它地区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冬季各月,则以台湾东部与南部地区的相对湿度较低,约为75%,其它地区远离在80%以上。中部山区的相对湿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四季均在80%左右。
季风与台风
台湾在气候上处于亚洲地区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进退消长的接触地带,全年多有季风,夏季多台风,对全岛气候影响甚大。
台湾冬季受东北季风盛行,夏季西南季风盛行。在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转换期间,大陆气团与海洋气流之间相互消长,气旋活跃,给台湾地区带来的风,称为“过渡旋风”。其风向多变,常形成旋风骤雨。在夏季西南风盛行时,台湾易发生龙卷风。
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台风侵袭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台风源有两个,一个是自太平洋经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向西北行进的台风,二是自南海中部北上偏向东北行进的台风。每年台风侵袭的时间最早始于4月下旬,最晚终于11月下旬,长达半年时间,尤其以7-9月最多。多发的台风常给台湾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
台湾高温、多雨、多风的气候特点,光热、风能等气候资源及水资源相对丰富,不仅为各类生物的繁衍和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台湾的气候可分为七种类型,即东北部温暧湿润气候,西部温暖冬季寡雨气候,西南部热带冬季寡雨气候,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热带季风气候,中部中低海拔山地温暖湿润气候,中部高山区冬季寡雨寒冷气候。
台湾气象部门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将台湾岛划分为9个农业气候区,即东北区、西北区、中彰区、云嘉区、西南区、南部区、东岸区、东部山区与中部山区,以利发挥各地气候资源的优势,避免和减少气候上的不利因素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通常还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竖卧于台湾岛中部偏东位置,形成本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台湾岛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别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脉纵贯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上,地壳不稳,是一个多震的地区。
台湾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暴雨。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给岛上的河流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独流入海的大小河川达608条,且水势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浊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乌溪(116.8公里)。
台湾省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种超过90种,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树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台湾省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近海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较发达。
台湾省除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外,其它自然资源有限,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也较少,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
台湾省六十年代起注重发展工业,现已形成以加工外销为主的海岛型工商经济。工业有纺织、电子、制糖、塑胶、电力等,开辟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区。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线可达世界五大洲。
在行政区划上,台湾分为2个直辖市(一级)、台湾省(一级)中的18个县(二级)、5个省辖市(二级),另设有尚未法制化的相当于省级的区域联合服务中心。 原来的行政区划上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被划分为16个县。台湾当局于1967年将台北市、于1979年将高雄市定为“行政院院辖市”。此外,还设有“福建省政府”,辖金门炮击金门、连江(马祖)2个县。
宝岛名胜有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自宋代以来厦门与台湾同属一个行政单位,大陆移民始从厦门移往台湾。相似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生活习性沟通了厦门与台湾人民密切关系与往来,正如《台湾府志》所载:“台郡与厦门如鸟之两翼,土俗谓厦即台,台即厦”。台湾人民70%的祖籍地源于闽南地区,两地人民情同手足故乡情。这种特定的地理与历史渊源关系使厦门成为与台湾各项交流交往的中转站和交通要道,更是经贸交往的集中地。
台湾的气候
--------------------------------------------------------------------------------
中国台湾网 (2005年11月16日)
高温多雨的气候
台湾岛南北狭长,四周流域广阔,北回归线恰好横穿岛的中部偏南地区,北部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气候。从平地到高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形成了在同一时空内热、温、寒三带兼有的气候特点。同时,台湾在气候上受海洋和大陆两方面的影响虽均较强烈,但海洋性气候明显,整体上呈现高温、多雨、多风的气候特点。
气温与日照
台湾平地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3.6度。其中,北部年平均气温约摄氏22度,南部约摄氏25度,南北平均温度冬季相差摄氏5度左右,夏季差异不大。全省平地夏长冬短,南部则长夏无冬。每年4月以后,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的时间长达8个月。最热的6-9月,平均气温达摄氏27至28度。12月至次年3月为冬季,各地平均气温在摄氏15至16度以上,平均最低气温高于摄氏11度。
台湾冬季受大陆冷气团影响,东北季风盛行,但受到北上的太洋洋北赤道暧流制约。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影响,西南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到中央山脉阻挡。
台湾山地气温的垂直变化远大于南北气温的变化,气温随山势的增高而降低。北部地区山地是每升高海拔100米,气温约降低摄氏0.6度;中南部地区是每升高海拔100米,气温约降低摄氏0.5度。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冬季可见积雪。玉山山顶的年平均气温仅摄氏3.8度。
台湾日照充足。平地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100小时,中部山区平均小于1000小时,北部和南部平均为1500至1700小时,中部台中平均为2454小时,南部的台南达2619小时。
台湾平地高温和充足的日照,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植被分布呈多样性的垂直变化,植物种类繁多。台湾年日照时数受降水分布和地形影响,高山少于平地。平地部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00小时,中部山区平均小于1000小时。北部及东部少于中南部,北部和东部平均维为1500至700小时,中部台中年平均为2454小时,南部以台南的2619小时为全省最多,北部以宜兰、基降、苏澳1200至1400小时为最少。
降水与温度
台湾是我国雨量最丰沛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折合水量达900亿立方米,是世界平均降水量的3倍。
台湾降水量的分布特征是:山地降水量较平地多;平地中,近山地的边缘地区又较远离山区为多;东部平地较西部平地多。中部山区历年平均降水量多在3000毫米左右,平地平均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东部平地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3000毫米之间。西部平地以北部基隆最多,每年降水量可达3600毫米。
台湾的少雨区位于西部大甲溪以南、曾文水库以北,即嘉南平原的中西部。其中,彰化县的竹塘,32年平均年降水量超过1183毫米,鹿港13年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258毫米。
台湾降水的季节分布与季风、地形密切相关,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雨量的季节性变化有所不同。夏季西南季风盛行,但风力较弱,各地气温普遍升高,空气中水汽增多,对流作用强烈,雷雨天气多。又因多台风,给全省带来大量降水。冬季(10月至次年3月),东北季风盛行,大陆南下的冷气团经东海带来丰富的水汽进入台湾岛,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形成雨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
台湾各地雨日与年降水量颇为一致,即降水量多,雨日也多。雨日分布的特点是:山地多于平地,东部多于西部,全岛自北向南递减,各月之间降水量的变化自北向南递增。降水强度(单位时间的降水量)除北部的基隆四季较平均外,全岛其它地区普遍是夏季大于冬季。其中,北部地区降水强度季节性变化较小,中南部和东部季节性变化较大。台湾降水量虽充沛,但由于地区性和季节性分布的差异,各地仍有不同程度的旱期。降水虽是台湾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但异常降水又经常带来严重的水灾。
台湾相对湿度较高,变化小,年平均相对湿度大都在78-85%之间。夏季各月,除北产的淡水、基隆、台北等相对湿度在80%以下,其它地区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冬季各月,则以台湾东部与南部地区的相对湿度较低,约为75%,其它地区远离在80%以上。中部山区的相对湿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四季均在80%左右。
季风与台风
台湾在气候上处于亚洲地区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进退消长的接触地带,全年多有季风,夏季多台风,对全岛气候影响甚大。
台湾冬季受东北季风盛行,夏季西南季风盛行。在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转换期间,大陆气团与海洋气流之间相互消长,气旋活跃,给台湾地区带来的风,称为“过渡旋风”。其风向多变,常形成旋风骤雨。在夏季西南风盛行时,台湾易发生龙卷风。
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台风侵袭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台风源有两个,一个是自太平洋经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向西北行进的台风,二是自南海中部北上偏向东北行进的台风。每年台风侵袭的时间最早始于4月下旬,最晚终于11月下旬,长达半年时间,尤其以7-9月最多。多发的台风常给台湾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
台湾高温、多雨、多风的气候特点,光热、风能等气候资源及水资源相对丰富,不仅为各类生物的繁衍和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台湾的气候可分为七种类型,即东北部温暧湿润气候,西部温暖冬季寡雨气候,西南部热带冬季寡雨气候,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热带季风气候,中部中低海拔山地温暖湿润气候,中部高山区冬季寡雨寒冷气候。
台湾气象部门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将台湾岛划分为9个农业气候区,即东北区、西北区、中彰区、云嘉区、西南区、南部区、东岸区、东部山区与中部山区,以利发挥各地气候资源的优势,避免和减少气候上的不利因素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