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主要病害防治?
3个回答
2019-03-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关注
展开全部
由于近年来的春旱秋涝和病菌残留处理不当,造成了绝大部分地区玉米瘤黑粉病大发生。据农技人员在三个乡镇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在20%~60%,病株率为30%~50%,严重的地块高达70%~80%,造成了玉米的大量减产,因而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同时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下将对其发生原因加以分析并介绍相应的防治对策以减轻病菌为害。
(1)发生原因
①头年玉米收获后,冬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冬春干燥冬孢子不易萌发,也不易失去火力而死亡。夏季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越冬的孢子萌发发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落到玉米幼嫩组织,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入玉米幼嫩组织的表皮内产生病瘤,所以前旱后湿以及高温的气候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冬春及初夏干旱少雨有利于黑粉病病菌冬孢子存活,并且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后期降水偏多,为黑粉病病菌孢子的萌发、侵染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②玉米瘤黑粉病病菌孢子对不良环境的忍耐力较强,干燥的冬孢子在室内可存活4年之久。近年来肇源县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及连作,加上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致使玉米瘤黑粉病的初次侵染源增多。这是该病发生较多的首要原因。
③由于吉单180品种的多年种植,导致该品种种性退化,抗逆性降低,是玉米瘤黑粉病发生较重的又一原因。
④由于农民对常年堆放在村庄路边的玉米秸秆不进行处理,有的农民甚至将病菌黑孢子随便丢到田间地头,致使其带菌冬孢子随风传播到附近田块,形成再侵染,故而村庄路旁的玉米田块发病较重。
⑤山地及土壤贫瘠、干旱的田块玉米抽雄前后不能及时灌水施肥造成玉米生理干旱,膨压降低,抗病力下降,如遇微雨多雾天气,就会严重发病。
(2)防治对策
①轮作倒茬: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所以,进行大面积的轮作倒茬是防治该病的首要措施,尤其是重病区至少要实行3~4年的轮作倒茬。
②选种抗病品种:逐渐更换高感品种吉单180。
③消灭病菌来源:越冬期间注意铲除病株,及时销毁并应在春播前处理完毕;秸秆用做肥料时要充分腐熟;田间遗留的病残组织应及时深埋。
④种子处理:可以使用0.2%硫酸铅或三效灵克菌丹等拌种,以消灭种子所带来病菌,同时还可以促进幼苗生产,提高能力。
⑤加强田管理:及时灌水,合理追肥,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增强玉米抗逆性。
(1)发生原因
①头年玉米收获后,冬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冬春干燥冬孢子不易萌发,也不易失去火力而死亡。夏季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越冬的孢子萌发发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落到玉米幼嫩组织,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入玉米幼嫩组织的表皮内产生病瘤,所以前旱后湿以及高温的气候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冬春及初夏干旱少雨有利于黑粉病病菌冬孢子存活,并且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后期降水偏多,为黑粉病病菌孢子的萌发、侵染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②玉米瘤黑粉病病菌孢子对不良环境的忍耐力较强,干燥的冬孢子在室内可存活4年之久。近年来肇源县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及连作,加上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致使玉米瘤黑粉病的初次侵染源增多。这是该病发生较多的首要原因。
③由于吉单180品种的多年种植,导致该品种种性退化,抗逆性降低,是玉米瘤黑粉病发生较重的又一原因。
④由于农民对常年堆放在村庄路边的玉米秸秆不进行处理,有的农民甚至将病菌黑孢子随便丢到田间地头,致使其带菌冬孢子随风传播到附近田块,形成再侵染,故而村庄路旁的玉米田块发病较重。
⑤山地及土壤贫瘠、干旱的田块玉米抽雄前后不能及时灌水施肥造成玉米生理干旱,膨压降低,抗病力下降,如遇微雨多雾天气,就会严重发病。
(2)防治对策
①轮作倒茬: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所以,进行大面积的轮作倒茬是防治该病的首要措施,尤其是重病区至少要实行3~4年的轮作倒茬。
②选种抗病品种:逐渐更换高感品种吉单180。
③消灭病菌来源:越冬期间注意铲除病株,及时销毁并应在春播前处理完毕;秸秆用做肥料时要充分腐熟;田间遗留的病残组织应及时深埋。
④种子处理:可以使用0.2%硫酸铅或三效灵克菌丹等拌种,以消灭种子所带来病菌,同时还可以促进幼苗生产,提高能力。
⑤加强田管理:及时灌水,合理追肥,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增强玉米抗逆性。
展开全部
主要发生较重的病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穗腐病、玉米灰斑病 ,疑似玉米霜霉病,此外还有玉米纹枯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干腐病、玉米茎腐病等。
1、玉米叶斑病
1.1症状及危害特点:
区分几种病害可以着重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病斑的大小和形状。玉米大斑病的病斑最大 ,长梭形 ,长 5~10 厘米 ,其他几种病害的单个病斑都比较小,如小斑病病斑长度只有1~2 厘米 ,灰斑病和弯孢霉菌叶斑病的斑长度 0.5 毫米至3 厘米,呈椭圆形,锈病和炭疽病的病斑只有几毫米。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几个病斑愈合在一起,形状和大小也就很不规则了。从病斑的颜色看,褐斑病最深,为褐色或紫褐色,锈病夏孢子堆黄褐色 ,灰斑病病斑浅灰色,后期变成灰褐色或黄褐色,其他几种多为病斑中间枯白色 ,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生长后期病斑都能产生一些传播病害的器官,如炭疽病在花的病斑上会长出许多小黑点(可以产生分生孢子 ),锈病散出黄褐色粉末(夏孢子粉 ),褐斑病组织破裂 ,散出褐色粉末(休眠孢子囊 ), 天气潮湿时几种病斑背面都能长出颜色各异的霉层 ,大斑病的为黑色 ,小斑病的为褐色 ,灰斑病的为灰色。
1.2病原及生规律: 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大体相似,病菌都以病残体越冬,借风雨传播,病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
1.3主要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株残体,包括发病早期摘除下部病叶、收获季节 清除田间秸秆和深耕灭茬;实行轮作,合理密植,适时早播,增施有机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发病初期及时采取药剂防治。
2、玉米青枯病
2.1症状及危害特点:
青枯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 ,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这种病害在玉米灌浆至乳熟期出现 ,乳熟至蜡熟期最多。主要特征是侵染根和茎基1~3 节,变褐,腐烂。因此也叫茎基腐病或茎腐病。发病快的在1~2 天内,整株迅速失水,青枯,果穗下垂,停止发育。发病较慢的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早枯,有时也出现青枯的叶片。茎部发病初期变褐,水渍状,失水皱缩成条纹状凹陷,髓部变空,植株很容易倒伏。用刀切开病茎,会发现维管束变褐,潮湿环境下,可以生长白色菌丝和粉红色霉层。
2.2病原及生规律:
引起玉米青枯病的病菌能够长期在土壤中腐生,分别以菌丝体、卵孢子、厚垣孢子在植物残体或土壤和未熟肥料中越冬。一些地区连年种植玉米并实行秸秆还田是土壤中 的病菌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提高种植密度也为病菌提供了有利侵染的小气候。
2.3主要防治措施: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我国已经将抗青枯病列为玉米育种目标。 可以在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自交系和抗性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玉米秸秆,或高温堆制有机肥,或集中处理。尽可能与蔬菜作物轮作。注意排水防涝,合理密植,增施锌肥以提高玉米生长势和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和菌肥,用生防菌拌种。用咯菌腈(适乐时)或立克秀包衣种子或拌种处理。
3、玉米茎腐病
3.1症状及危害特点:
甜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甜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天气有大风,经过2~3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枯,后期茎基部变色,腐朽,感染部腐烂,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渍状。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瘪。
3.2病原及生规律: 欧文氏杆菌细菌。传播途径:病菌随残体在土表过冬,病菌可以经伤口或直接侵入。或从叶鞘基部侵入茎部,并扩展到下部的节间。也可以靠种子传播。该病在30℃高温高湿,田间空气不流通、土壤排水不良发病重。
3.3主要防治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2)轮作,合理密植;(3)科学施肥;(4)化学防治:施得乐1000倍喷茎基部,青枯灵或青枯停1000倍灌根。
4、玉米全蚀病
4.1症状及危害特点:
该病是近年辽宁、山东等省新发现的玉米根部土传病害。苗期染病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间苗时可见种子根上出现长椭圆形栗褐色病斑,抽穗灌浆期地上部开始显症,初叶尖、叶缘变黄,逐渐向叶基和中脉扩展,后叶片自下而上变为黄褐色枯死。严重时茎秆松软,根系呈栗褐色腐烂,须根和根毛明显减少,易折断倒伏。7、8月土壤湿度大根系易腐烂,病株早衰20多天。影响灌浆,干粒重下降,严重威胁玉米生产。收获后菌丝在根组织内继续扩展,致根皮变黑发亮,并向根基延伸,呈黑脚或黑膏药状,剥开茎基,表皮内侧有小黑点,即病菌子囊壳。
4.2病原及生规律:
称禾顶囊壳菌水稻变种在玉米上的一个生理小种。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组织在PDA培养基上,生出灰白色绒毛状纤细菌丝,沿基底生长,后渐变成灰褐色至灰黑色。经诱发可产生简单的附着枝,似菌丝状,无色透明;另一种为扁球形,似球拍状,有柄,浅褐色,表面略具皱纹。玉米全蚀病菌玉米变种在自然条件下于茎基节内侧产生大量子囊壳。子囊壳黑褐色梨形,直径200—450um,子囊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呈束状排列。子囊孢子线形,无色。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菌丝白色绒毛状,菌落灰白色至灰黑色,后期形成黑色菌丝束和菌丝结。菌丝有2种,一种无色,较纤细,是侵染菌丝;另一种暗褐色,较粗壮,在寄主组织表皮上匍匐生长称为匍匐菌丝。菌丝呈锐角状分枝,分枝处主枝和侧枝各生l隔膜,连结成“A”字形。苗期接种对玉米致病力最强;也能侵染高粱、谷子、小麦、大麦、水稻等,不侵染大豆和花生。该菌在5—30℃均能生长,最适温为25℃,最适pH6。
4.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是较严格的土壤寄居菌,只能在病根茬组织内于土壤中越冬。染病根茬上的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3年,罹病根茬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从苗期种子根系侵入,后病菌向次生根蔓延,致根皮变色坏死或腐烂,为害整个生育期。该菌在根系上活动受土壤湿度影响,5、6月份病菌扩展不快,7—8月份气温升高雨量增加,病情迅速扩展。沙壤土发病重于壤土,洼地重于平地,平地重于坡地。施用有机肥多的发病轻。7—9月高温多雨发病重。品种间感病程度差异明显。丹玉13号、鲁玉10号、自交系M017较感病。
4.4主要防治措施:
(1)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如辽宁的沈单7号、丹玉14、旅丰l号、铁单8号、复单2号,山东的掖单2号、掖单4号、掖单13号均较抗病。(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2500kg,并合理追施氮、磷、钾速效肥。(3)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发病地区或田块的根茬要及时烧毁,减少菌源。(4)与豆类、薯类、棉花、花生等非禾本科作物实行大面积轮作。(5)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6)穴施3%三唆酮或三唑醇复方颗粒剂,每667m21.5kg。此外可用含多菌灵、呋喃丹的玉米种衣剂1:50包衣,对该病也有一定防效,且对幼苗有刺激生长作用。
1、玉米叶斑病
1.1症状及危害特点:
区分几种病害可以着重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病斑的大小和形状。玉米大斑病的病斑最大 ,长梭形 ,长 5~10 厘米 ,其他几种病害的单个病斑都比较小,如小斑病病斑长度只有1~2 厘米 ,灰斑病和弯孢霉菌叶斑病的斑长度 0.5 毫米至3 厘米,呈椭圆形,锈病和炭疽病的病斑只有几毫米。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几个病斑愈合在一起,形状和大小也就很不规则了。从病斑的颜色看,褐斑病最深,为褐色或紫褐色,锈病夏孢子堆黄褐色 ,灰斑病病斑浅灰色,后期变成灰褐色或黄褐色,其他几种多为病斑中间枯白色 ,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生长后期病斑都能产生一些传播病害的器官,如炭疽病在花的病斑上会长出许多小黑点(可以产生分生孢子 ),锈病散出黄褐色粉末(夏孢子粉 ),褐斑病组织破裂 ,散出褐色粉末(休眠孢子囊 ), 天气潮湿时几种病斑背面都能长出颜色各异的霉层 ,大斑病的为黑色 ,小斑病的为褐色 ,灰斑病的为灰色。
1.2病原及生规律: 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大体相似,病菌都以病残体越冬,借风雨传播,病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
1.3主要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株残体,包括发病早期摘除下部病叶、收获季节 清除田间秸秆和深耕灭茬;实行轮作,合理密植,适时早播,增施有机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发病初期及时采取药剂防治。
2、玉米青枯病
2.1症状及危害特点:
青枯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 ,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这种病害在玉米灌浆至乳熟期出现 ,乳熟至蜡熟期最多。主要特征是侵染根和茎基1~3 节,变褐,腐烂。因此也叫茎基腐病或茎腐病。发病快的在1~2 天内,整株迅速失水,青枯,果穗下垂,停止发育。发病较慢的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早枯,有时也出现青枯的叶片。茎部发病初期变褐,水渍状,失水皱缩成条纹状凹陷,髓部变空,植株很容易倒伏。用刀切开病茎,会发现维管束变褐,潮湿环境下,可以生长白色菌丝和粉红色霉层。
2.2病原及生规律:
引起玉米青枯病的病菌能够长期在土壤中腐生,分别以菌丝体、卵孢子、厚垣孢子在植物残体或土壤和未熟肥料中越冬。一些地区连年种植玉米并实行秸秆还田是土壤中 的病菌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提高种植密度也为病菌提供了有利侵染的小气候。
2.3主要防治措施: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我国已经将抗青枯病列为玉米育种目标。 可以在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自交系和抗性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玉米秸秆,或高温堆制有机肥,或集中处理。尽可能与蔬菜作物轮作。注意排水防涝,合理密植,增施锌肥以提高玉米生长势和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和菌肥,用生防菌拌种。用咯菌腈(适乐时)或立克秀包衣种子或拌种处理。
3、玉米茎腐病
3.1症状及危害特点:
甜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甜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天气有大风,经过2~3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枯,后期茎基部变色,腐朽,感染部腐烂,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渍状。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瘪。
3.2病原及生规律: 欧文氏杆菌细菌。传播途径:病菌随残体在土表过冬,病菌可以经伤口或直接侵入。或从叶鞘基部侵入茎部,并扩展到下部的节间。也可以靠种子传播。该病在30℃高温高湿,田间空气不流通、土壤排水不良发病重。
3.3主要防治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2)轮作,合理密植;(3)科学施肥;(4)化学防治:施得乐1000倍喷茎基部,青枯灵或青枯停1000倍灌根。
4、玉米全蚀病
4.1症状及危害特点:
该病是近年辽宁、山东等省新发现的玉米根部土传病害。苗期染病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间苗时可见种子根上出现长椭圆形栗褐色病斑,抽穗灌浆期地上部开始显症,初叶尖、叶缘变黄,逐渐向叶基和中脉扩展,后叶片自下而上变为黄褐色枯死。严重时茎秆松软,根系呈栗褐色腐烂,须根和根毛明显减少,易折断倒伏。7、8月土壤湿度大根系易腐烂,病株早衰20多天。影响灌浆,干粒重下降,严重威胁玉米生产。收获后菌丝在根组织内继续扩展,致根皮变黑发亮,并向根基延伸,呈黑脚或黑膏药状,剥开茎基,表皮内侧有小黑点,即病菌子囊壳。
4.2病原及生规律:
称禾顶囊壳菌水稻变种在玉米上的一个生理小种。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组织在PDA培养基上,生出灰白色绒毛状纤细菌丝,沿基底生长,后渐变成灰褐色至灰黑色。经诱发可产生简单的附着枝,似菌丝状,无色透明;另一种为扁球形,似球拍状,有柄,浅褐色,表面略具皱纹。玉米全蚀病菌玉米变种在自然条件下于茎基节内侧产生大量子囊壳。子囊壳黑褐色梨形,直径200—450um,子囊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呈束状排列。子囊孢子线形,无色。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菌丝白色绒毛状,菌落灰白色至灰黑色,后期形成黑色菌丝束和菌丝结。菌丝有2种,一种无色,较纤细,是侵染菌丝;另一种暗褐色,较粗壮,在寄主组织表皮上匍匐生长称为匍匐菌丝。菌丝呈锐角状分枝,分枝处主枝和侧枝各生l隔膜,连结成“A”字形。苗期接种对玉米致病力最强;也能侵染高粱、谷子、小麦、大麦、水稻等,不侵染大豆和花生。该菌在5—30℃均能生长,最适温为25℃,最适pH6。
4.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是较严格的土壤寄居菌,只能在病根茬组织内于土壤中越冬。染病根茬上的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3年,罹病根茬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从苗期种子根系侵入,后病菌向次生根蔓延,致根皮变色坏死或腐烂,为害整个生育期。该菌在根系上活动受土壤湿度影响,5、6月份病菌扩展不快,7—8月份气温升高雨量增加,病情迅速扩展。沙壤土发病重于壤土,洼地重于平地,平地重于坡地。施用有机肥多的发病轻。7—9月高温多雨发病重。品种间感病程度差异明显。丹玉13号、鲁玉10号、自交系M017较感病。
4.4主要防治措施:
(1)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如辽宁的沈单7号、丹玉14、旅丰l号、铁单8号、复单2号,山东的掖单2号、掖单4号、掖单13号均较抗病。(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2500kg,并合理追施氮、磷、钾速效肥。(3)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发病地区或田块的根茬要及时烧毁,减少菌源。(4)与豆类、薯类、棉花、花生等非禾本科作物实行大面积轮作。(5)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6)穴施3%三唆酮或三唑醇复方颗粒剂,每667m21.5kg。此外可用含多菌灵、呋喃丹的玉米种衣剂1:50包衣,对该病也有一定防效,且对幼苗有刺激生长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黑粉病、病毒病、青枯病等。玉米病害一般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畏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轮作倒茬。药剂防治:1、防治大、小斑病,可用40%克温散乳剂500倍--10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洒,必要时隔7天再次喷药。2、防治黑粉病,可用25%粉锈宁或40%多菌灵,按0、3%的剂量拌种。3、防治病毒病应早期用40%氧化乐果3000倍液灭蚜防病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