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路的计算问题
如图:(两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在电源E上,干路和支路上各有一个电感,都是L,电源内阻不及),电路接通瞬间开始计时,求各个电阻上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我列的方程E-I1R-Ld(...
如图:(两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在电源E上,干路和支路上各有一个电感,都是L,电源内阻不及),电路接通瞬间开始计时,求各个电阻上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我列的方程
E-I1R-Ld(I1+I2)/dt=0
E-I2R-LdI2/dt=0
这个方程可以解吗? 展开
我列的方程
E-I1R-Ld(I1+I2)/dt=0
E-I2R-LdI2/dt=0
这个方程可以解吗? 展开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不知道楼主目前的知识背景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我总结一般是有四种解法。第一种,就是楼主列出的方程(但是楼主第二个方程是有问题的,这个一会说明),这是利用kcl,kvl列写微分方程之后,用解微分方程的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这种解法比较繁琐,方程复杂程度与变量选取关系比较大,另外高次的微分方程也不易求解,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采用这样的方法;第二种,是利用三要素法求解,这里不展开说;第三种,是进行复频域变换(傅里叶变换),用相量的方法求解;最后一种,是比较通用的,就是拉普拉斯变换法。这种方法其实也有两种应用,一是可以按照第一种列写方程,用拉普拉斯变化解方程,第二种是直接用拉普拉斯变换处理电路再列写方程。其中前两种可以看做时域中的解法,后两种一般看做频域中的解法。
最后说楼主的问题,楼主第一个方程没有问题,第二个方程电阻部分有问题,电流应该是i2-i1。至于解方程的话楼主就简单消元积分就可以。
这样类似的问题,楼主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可以参见大学电信学院的相关教材,比如电路理论,还有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等等。楼主如果想要更多了解再联系我就可以。
最后说楼主的问题,楼主第一个方程没有问题,第二个方程电阻部分有问题,电流应该是i2-i1。至于解方程的话楼主就简单消元积分就可以。
这样类似的问题,楼主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可以参见大学电信学院的相关教材,比如电路理论,还有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等等。楼主如果想要更多了解再联系我就可以。
武义菲亚伏电子有限公司
2023-06-12 广告
2023-06-12 广告
根据绝缘子的数量和类型,可以大致判断电压等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绝缘子的长度或数量:不同电压等级的绝缘子,其长度或数量也不同。例如,0.4千伏采用的悬式绝缘子为1片,10千伏为2片,35千伏为3~4片,110千伏为7片...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武义菲亚伏电子有限公司提供
展开全部
我说我的看法吧。
先把电源和第一个电感看成电源的一部分,设输出的电压是U,所以有:
电路中的总电流I=U/R+U(1-exp(T/t))/R=(2-exp(T/t))*U/R,其中t=L/R为时间常数。
接下来才考虑U的变化,这时将两个电阻和中间的电感看做一个整体,其等效的电阻Rx就是:
Rx=R/(2-exp(T/t)),即随着时间的增加,Rx趋向于R/2。
所以这时计算L和Rx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可以直接得到一个等式,电路中的电流是:
I=(1-exp(T/tx))*E/Rx,其中Rx就是上面计算的结果,tx=L/Rx,这样展开……还是一个很炫目的公式啊!
先把电源和第一个电感看成电源的一部分,设输出的电压是U,所以有:
电路中的总电流I=U/R+U(1-exp(T/t))/R=(2-exp(T/t))*U/R,其中t=L/R为时间常数。
接下来才考虑U的变化,这时将两个电阻和中间的电感看做一个整体,其等效的电阻Rx就是:
Rx=R/(2-exp(T/t)),即随着时间的增加,Rx趋向于R/2。
所以这时计算L和Rx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可以直接得到一个等式,电路中的电流是:
I=(1-exp(T/tx))*E/Rx,其中Rx就是上面计算的结果,tx=L/Rx,这样展开……还是一个很炫目的公式啊!
追问
很抱歉很久没上线了
关于你给的思路我想我基本理解了
但最后一步换元貌似就没法做了
追答
最后一步不是换元,只是简单的展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二个式子是I1R-I2R-LdI2/dt=0??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通球答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可以解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线性微分方程组?
(1)算子法解这个方程组最简单,那就是方程全部做拉普拉斯变换,这样就变成代数方程,然后求得I1和I2的象函数,最后再做逆变换就完了。
(2)上面有个同学的回答其实是消元法,这样也可以,就是要代换有点麻烦。
(1)算子法解这个方程组最简单,那就是方程全部做拉普拉斯变换,这样就变成代数方程,然后求得I1和I2的象函数,最后再做逆变换就完了。
(2)上面有个同学的回答其实是消元法,这样也可以,就是要代换有点麻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