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外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1 威塞克斯小说:
是指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哈代创作的一系列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为背景的小说。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罗曼史和幻想”、“爱情阴谋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这些小说反映了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所以又被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代表作:《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
2 复调小说:
(1)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2)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小说的基本特点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他作品里出现的主人公对自己、对世界的议论,同一般的作者议论,具有同样的分量和价值。
3 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现实的纯粹美,片面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它颠倒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它否定文艺的道德意义及社会教育作用。但唯美主义在艺术上开拓了各种美的领域,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唯美主义的倡导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代表作家有英国的王尔德等,而在理论上把唯美主义系统化的则是英国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佩特。
4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3)代表作家:瓦莱里、里尔克、庞德、叶芝和艾略特。
5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1)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2)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3)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象,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奥地利的卡夫卡;戏剧的代表:美国的奥尼尔
6 自然主义文学:
19世纪后期流行的,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流派。它的主要特征是:(1)再现自然,就是真实地而不是典型化地描写日常生活。(2)强调客观性。作家不是道德家,不要作任何价值评判,而是解剖家。(3)突出的科学性。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4)求描写达到一种科学性的精确,认为创作就是一种实验的过程。
法国的莫泊桑等人集体发表的《梅塘之夜》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左拉的《泰莱丝·拉甘》是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左拉自然主义大型系列小说
7 家族人物世系:
左拉系列小说的总题名,包括20部小说。他用家族世系把各部小说连成一体,在文学史上开创了家族小说的先河。主要内容反映19世纪后半期法国第二帝国的历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同情劳动人民。代表作是《萌芽》。
8心灵辩证法: 这是车尔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描写方式的一个概括,认为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即是说,托尔斯泰注重于人物心理过程的描写,使之既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又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既关注其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的真实性,又注重与其他阶段的逻辑联系,从而使得整个作品本身实际上也成了一部人物性格和心灵发展史。
二、简答
1《徳伯家的苔丝》中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德伯家的苔丝》通过对纯洁善良的苔丝备受磨难而终于毁灭的悲剧,渲染了一种悲观主义的命运观念。 首先,他把苔丝的悲剧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认为人类无法摆脱那种痛苦神秘、不可解释的命运。其次,哈代的命运观念是建立在异教的背景之上的。他笔下的那种宿命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上帝,而是来自一种弥漫宇宙的意志。苔丝的悲惨命 运替西方悲剧的命运特征作了一个直接的概括性陈述:苔丝在命运的淫威下,因纯 洁天真而被骗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又因为善良、诚恳而与近在眼前 的新婚幸福失之交臂,成了一个被遗弃的怨妇;更因为执着于人生的真性情而举起了复 仇的利刃,终于成了一个杀人犯,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一切悲剧性遭遇全由于 无情命运所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 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这种类似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充分揭示了人对命运的无能为力。那种残暴而神秘的力量主宰着人们的命运,巧妙地编织着罗网,恶意地捉弄着人们。“正像顽童捉到飞虫一样,为了戏弄而把我们杀死。”
2 分析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精神上的“复活”。
托尔斯泰的《复活》描写的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过程。他们俩人都曾经历过堕落为“兽性的人”的过程,所以作品展现的就是他们如何从“兽性的人”复活而为“精神的人”的过程。他们堕落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本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后者则是由于黑暗的社会环境逼迫所致。所以聂赫留道夫的复活开始于他的自我忏悔,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复活转变是逐步完成的,通过对于自身罪孽的意识,达到了对于整个贵族社会的揭露与批判;玛丝洛娃的复活根源于她对于黑暗社会的仇恨,开始于对聂赫留道夫的忏悔的感动,并且也从自身的不幸遭遇中,理解到这是整个贵族阶级对于广大下层人民所犯下的普遍的罪恶。聂赫留道夫转变后虽然要与本阶级决裂,但并没有投向人民,而是皈依了宗教,这反映了作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局限性,玛丝洛娃最后则回到了人民中间,并跟着革命者走了,这表明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巨大力量。
3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形象。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形象主要指作品《双重人格》里的高略德金,这部作品写的是生活在十九世纪彼得堡的一个小公务员,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毫无保障。却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而不得的故事。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主人公高略德金形象第一次提出了双重人格的主题--一个贯穿全部创作的主题。
作品突出表现了人格分裂的主人公高略德金的三种强烈的心理感受:一、恐惧心理。高略德金地位卑微,生性懦弱,在加上痛苦的失业经历,使他惟恐回到自己的过去,隐忧笼罩着他,压倒了他正常思维。二、孤独心理。高略德金的精神世界虽然贫乏,但他也渴望理解和友爱,甚至幻想与幻觉中出现的同貌人结成至交,然而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幻觉世界,他的愿望都成了泡影。三、矛盾心理。高略德金生性脆弱,出事犹豫,再上司面前惶恐不安,想要改变自己"抹布般"的处境实在无望。而幻觉中的同貌人小高略德金果断油滑,在官场上八面玲珑,成为上司的宠儿。同貌人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可以不顾一切道德准则为所欲为。同貌人的形象把高略德金性格的另一面--对"幸运者"垂涎三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极为羡慕--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他是高略德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幻想的形象化。两种尖锐对立的心理状态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必然导致激烈的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又是不可克服的。因此他决不能变成小高略德金那样的人,他的幻想终于破灭,他找不到处路,病态的灵魂搏斗的结局只能是彻底的绝望。
5 简爱的女权主义意识。
(1)貌不出众的简爱凭人格气质赢得爱情、维护自我尊严,实现个人价值,面对英格拉姆小姐(财产、地位、美貌)的挑战,简反倒持居高临下、悲天悯人的态度。
(2)与罗切斯特交往不卑不亢,不肯屈就。
(3)在罗切斯特宣布要“结婚”时,简终于爆发,发出了平等的呼声。
(4)两万镑遗产的特殊意义:女人救男人
简·爱追求女性的平等、其中蕴含的女权主义意识,具有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
6 果戈里小说的艺术特色。
果戈里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创作的优秀传统,并开拓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新领域。其小说创作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生活真实的典型性。果戈里的全部创作,从早期的《狄康卡近乡夜话》到晚期的《死灵魂》,都给人一种题材真实、结构严谨、描写自然、形象逼真之感。
2)讽刺手法的普遍运用,果戈里的讽刺不是单纯的讽刺,而是讽刺中有幽默,由幽默发展到讽刺,即所谓的含泪的讽刺。
3)语言的个性化,果戈里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重要语言来描写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形象,使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独具一格。
7 为什么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集大成者。
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子”性格的化身,是作家自30年代以来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子”性格的深化与发展。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量,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1)桑提亚哥体现出一般“硬汉子”形象共有的勇敢、顽强、永不屈服、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失败和死亡进行挑战的精神,他在与大自然,与社会作斗争过程中,虽然一次次失败,但他的不甘失败精神却是永远也打不垮的。应该说,这种不甘失败的精神是人走向胜利的精神,是人类不甘失败精神的颂曲。
(2)桑提亚哥已经不是单纯的硬汉子了,他的背后是人类永恒存在的价值:自信、自强和自尊。他的行为也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象征了永恒的人类精神存在。在他这个硬汉子形象具有浓厚的哲理性意义和象征意义。
(3)桑提亚哥是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舍去了具体的社会性,超时空主体情境赋予超迈的人格力量。与自然界形成了鲜明的象征意义。
(4)桑提亚哥为“硬汉”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永不言败,对未来胜利的向往,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进一步肯定。
所以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集大成者。
三、论述题
安娜与娜拉都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典型,分析比较她们的异同。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的俄国是个封建农奴专制的社会;《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当时的社会已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相同处:(1)都是反抗社会的典型,但都局限于个人解放。(2)都要求妇女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安娜:公开非婚姻的爱情,反对虚伪。娜拉:独立借款、还款,独立承认冒名签字的责任,不愿作丈夫的玩偶。
不同处:(1)反抗社会所达到的高度不一样。安娜:局限于道德、婚姻,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付出了代价(如遭社会的谴责;失去了孩子。)但体验了爱情的欢乐。安娜对社会的总结是“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全面的批判。(如娜拉说:“对于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父亲,妻子救丈夫。”)
(2)两人所接受的思潮不同。安娜:接受的是爱情至上的思潮。所以渥伦斯基对她冷淡后,她表现出悲观绝望的情绪。娜拉:接受的是个人解放思想的影响。所以她要离开“玩偶之家”,娜拉的的出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3) 结局不同。
安娜:最后死亡,原因是封建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另一原因是因为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她有一种负罪感,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因此只能以死来结束生命。娜拉:出走,她不会走向死亡,在个性解放的呼吁越来越强烈的社会里,娜拉的结局受到更多人的同情。
一、名词解释:
1 威塞克斯小说:
是指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哈代创作的一系列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为背景的小说。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罗曼史和幻想”、“爱情阴谋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这些小说反映了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所以又被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代表作:《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
2 复调小说:
(1)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2)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小说的基本特点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他作品里出现的主人公对自己、对世界的议论,同一般的作者议论,具有同样的分量和价值。
3 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现实的纯粹美,片面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它颠倒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它否定文艺的道德意义及社会教育作用。但唯美主义在艺术上开拓了各种美的领域,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唯美主义的倡导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代表作家有英国的王尔德等,而在理论上把唯美主义系统化的则是英国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佩特。
4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3)代表作家:瓦莱里、里尔克、庞德、叶芝和艾略特。
5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1)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2)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3)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象,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奥地利的卡夫卡;戏剧的代表:美国的奥尼尔
6 自然主义文学:
19世纪后期流行的,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流派。它的主要特征是:(1)再现自然,就是真实地而不是典型化地描写日常生活。(2)强调客观性。作家不是道德家,不要作任何价值评判,而是解剖家。(3)突出的科学性。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4)求描写达到一种科学性的精确,认为创作就是一种实验的过程。
法国的莫泊桑等人集体发表的《梅塘之夜》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左拉的《泰莱丝·拉甘》是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左拉自然主义大型系列小说
7 家族人物世系:
左拉系列小说的总题名,包括20部小说。他用家族世系把各部小说连成一体,在文学史上开创了家族小说的先河。主要内容反映19世纪后半期法国第二帝国的历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同情劳动人民。代表作是《萌芽》。
8心灵辩证法: 这是车尔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描写方式的一个概括,认为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即是说,托尔斯泰注重于人物心理过程的描写,使之既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又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既关注其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的真实性,又注重与其他阶段的逻辑联系,从而使得整个作品本身实际上也成了一部人物性格和心灵发展史。
二、简答
1《徳伯家的苔丝》中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德伯家的苔丝》通过对纯洁善良的苔丝备受磨难而终于毁灭的悲剧,渲染了一种悲观主义的命运观念。 首先,他把苔丝的悲剧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认为人类无法摆脱那种痛苦神秘、不可解释的命运。其次,哈代的命运观念是建立在异教的背景之上的。他笔下的那种宿命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上帝,而是来自一种弥漫宇宙的意志。苔丝的悲惨命 运替西方悲剧的命运特征作了一个直接的概括性陈述:苔丝在命运的淫威下,因纯 洁天真而被骗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又因为善良、诚恳而与近在眼前 的新婚幸福失之交臂,成了一个被遗弃的怨妇;更因为执着于人生的真性情而举起了复 仇的利刃,终于成了一个杀人犯,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一切悲剧性遭遇全由于 无情命运所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 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这种类似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充分揭示了人对命运的无能为力。那种残暴而神秘的力量主宰着人们的命运,巧妙地编织着罗网,恶意地捉弄着人们。“正像顽童捉到飞虫一样,为了戏弄而把我们杀死。”
2 分析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精神上的“复活”。
托尔斯泰的《复活》描写的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过程。他们俩人都曾经历过堕落为“兽性的人”的过程,所以作品展现的就是他们如何从“兽性的人”复活而为“精神的人”的过程。他们堕落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本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后者则是由于黑暗的社会环境逼迫所致。所以聂赫留道夫的复活开始于他的自我忏悔,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复活转变是逐步完成的,通过对于自身罪孽的意识,达到了对于整个贵族社会的揭露与批判;玛丝洛娃的复活根源于她对于黑暗社会的仇恨,开始于对聂赫留道夫的忏悔的感动,并且也从自身的不幸遭遇中,理解到这是整个贵族阶级对于广大下层人民所犯下的普遍的罪恶。聂赫留道夫转变后虽然要与本阶级决裂,但并没有投向人民,而是皈依了宗教,这反映了作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局限性,玛丝洛娃最后则回到了人民中间,并跟着革命者走了,这表明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巨大力量。
3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形象。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形象主要指作品《双重人格》里的高略德金,这部作品写的是生活在十九世纪彼得堡的一个小公务员,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毫无保障。却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而不得的故事。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主人公高略德金形象第一次提出了双重人格的主题--一个贯穿全部创作的主题。
作品突出表现了人格分裂的主人公高略德金的三种强烈的心理感受:一、恐惧心理。高略德金地位卑微,生性懦弱,在加上痛苦的失业经历,使他惟恐回到自己的过去,隐忧笼罩着他,压倒了他正常思维。二、孤独心理。高略德金的精神世界虽然贫乏,但他也渴望理解和友爱,甚至幻想与幻觉中出现的同貌人结成至交,然而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幻觉世界,他的愿望都成了泡影。三、矛盾心理。高略德金生性脆弱,出事犹豫,再上司面前惶恐不安,想要改变自己"抹布般"的处境实在无望。而幻觉中的同貌人小高略德金果断油滑,在官场上八面玲珑,成为上司的宠儿。同貌人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可以不顾一切道德准则为所欲为。同貌人的形象把高略德金性格的另一面--对"幸运者"垂涎三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极为羡慕--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他是高略德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幻想的形象化。两种尖锐对立的心理状态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必然导致激烈的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又是不可克服的。因此他决不能变成小高略德金那样的人,他的幻想终于破灭,他找不到处路,病态的灵魂搏斗的结局只能是彻底的绝望。
5 简爱的女权主义意识。
(1)貌不出众的简爱凭人格气质赢得爱情、维护自我尊严,实现个人价值,面对英格拉姆小姐(财产、地位、美貌)的挑战,简反倒持居高临下、悲天悯人的态度。
(2)与罗切斯特交往不卑不亢,不肯屈就。
(3)在罗切斯特宣布要“结婚”时,简终于爆发,发出了平等的呼声。
(4)两万镑遗产的特殊意义:女人救男人
简·爱追求女性的平等、其中蕴含的女权主义意识,具有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
6 果戈里小说的艺术特色。
果戈里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创作的优秀传统,并开拓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新领域。其小说创作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生活真实的典型性。果戈里的全部创作,从早期的《狄康卡近乡夜话》到晚期的《死灵魂》,都给人一种题材真实、结构严谨、描写自然、形象逼真之感。
2)讽刺手法的普遍运用,果戈里的讽刺不是单纯的讽刺,而是讽刺中有幽默,由幽默发展到讽刺,即所谓的含泪的讽刺。
3)语言的个性化,果戈里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重要语言来描写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形象,使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独具一格。
7 为什么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集大成者。
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子”性格的化身,是作家自30年代以来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子”性格的深化与发展。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量,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1)桑提亚哥体现出一般“硬汉子”形象共有的勇敢、顽强、永不屈服、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失败和死亡进行挑战的精神,他在与大自然,与社会作斗争过程中,虽然一次次失败,但他的不甘失败精神却是永远也打不垮的。应该说,这种不甘失败的精神是人走向胜利的精神,是人类不甘失败精神的颂曲。
(2)桑提亚哥已经不是单纯的硬汉子了,他的背后是人类永恒存在的价值:自信、自强和自尊。他的行为也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象征了永恒的人类精神存在。在他这个硬汉子形象具有浓厚的哲理性意义和象征意义。
(3)桑提亚哥是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舍去了具体的社会性,超时空主体情境赋予超迈的人格力量。与自然界形成了鲜明的象征意义。
(4)桑提亚哥为“硬汉”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永不言败,对未来胜利的向往,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进一步肯定。
所以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集大成者。
三、论述题
安娜与娜拉都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典型,分析比较她们的异同。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的俄国是个封建农奴专制的社会;《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当时的社会已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相同处:(1)都是反抗社会的典型,但都局限于个人解放。(2)都要求妇女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安娜:公开非婚姻的爱情,反对虚伪。娜拉:独立借款、还款,独立承认冒名签字的责任,不愿作丈夫的玩偶。
不同处:(1)反抗社会所达到的高度不一样。安娜:局限于道德、婚姻,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付出了代价(如遭社会的谴责;失去了孩子。)但体验了爱情的欢乐。安娜对社会的总结是“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全面的批判。(如娜拉说:“对于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父亲,妻子救丈夫。”)
(2)两人所接受的思潮不同。安娜:接受的是爱情至上的思潮。所以渥伦斯基对她冷淡后,她表现出悲观绝望的情绪。娜拉:接受的是个人解放思想的影响。所以她要离开“玩偶之家”,娜拉的的出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3) 结局不同。
安娜:最后死亡,原因是封建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另一原因是因为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她有一种负罪感,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因此只能以死来结束生命。娜拉:出走,她不会走向死亡,在个性解放的呼吁越来越强烈的社会里,娜拉的结局受到更多人的同情。
追问
就这些么?没有更详细的吗?
追答
作业一
1.论述荷马史诗的结构艺术特色?2.结合作品分析《神曲》思想与艺术的两重性。
3.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及悲剧形成的原因。
作业二
1.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析答丢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3.论述浮士德这一艺术形象?4.分析《恰尔德·哈洛尔德》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作业三
1.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比较于连和拉斯蒂涅这两个形象的异同?
3.谈谈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复活”。4.为什么高尔基的《母亲》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作业四
1.论述《老人与海》中桑堤亚哥这个“硬汉”形象。2.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论述《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4.论述《百年孤独》的艺术特色?
狂飙突进: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发生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国范围的文学运动,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是反封建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领袖是赫尔德尔。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崇尚天才和判逆,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推崇自然和自我,代表作家和作品是青年时代的哥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的《强盗》《阴谋与爱情》。
一、分析《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史诗时代还是人类的童年期,但是这《荷马史诗》却达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惊人的水平。① 结构的巧妙和完整。《伊利亚特》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全篇围绕着他的发怒和息怒这一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选取精彩的战争部分来描写,有利于突出史诗所要歌颂的英雄主义思想,也有利于塑造英雄人物。主要情节好比是史诗的主干,在这个大的支架当中,史诗还包含有很多插曲。约占全诗的2/3,主干与插曲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整个诗篇像一棵大树,主干分明、枝叶繁茂,更显得宏伟丰满。②史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的性格。史诗的诗句优美动听,采用六音步长短短格的诗体,不用尾韵,节奏感强,与史诗所要表现的内容是很协调的。有些手法与朗诵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典范。③史诗有丰富瑰丽的想象和出色的比喻。因此全诗极富生活气息,而且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