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全面复习
应该了解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一般说,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是结合起来进行的。一道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同时又考查了能力,而且常常是考查了几种能力。我们不应该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显然,一个知识贫乏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所以,考生应该全面复习知识,不要遗漏。
全面复习不是机械地、简单地浏览全部知识。由物理现象、物理概念、规律等组成的物理理论好比一棵大树,各部分内容是紧密联系形成的一有机的整体,有主干、支干、树叶等。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理论的实质,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高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考生应对全部考试内容认真复习,该记忆的应该记忆,不要猜题、压题,不要认为不是重点内容就不会考,也不要认为有的知识生疏、冷僻就不会考,应该扎扎实实地全面复习。
2、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1)要在更广泛的知识和更普遍的背景材料上把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就需要对概念、规律的提出、建立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规律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的和数字的)有清楚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理解它们在物理理论大厦中的位置,会应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在复习前考生对此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理解,但是应该知道,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人类经过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的结晶,具有深刻的、丰富的意义,对它们的实质和意义的理解是分层次的,在高中一、二年级学习时的理解是低层次的,在复习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一个层次。
例如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等)的概念的理解,也包括对一般、抽象的力的概念的理解,还包括力作用于物体产生不同的效果的理解等。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力的概念,我们在繁杂的力学问题中,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运动问题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力,通过这些问题不断加深对不同性质的力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对抽象的普遍的力的概念的理解。如:物体沿斜面下滑支持力不做功(斜面不动),这是常见的情况,但不能得出支持力总不做功的错误结论。支持力的特点是方向垂直斜面,如斜面可动,支持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静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加速,也可以使物体减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但一对静摩擦力总不做功(做功代数和为零);滑动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减速,也可以使物体加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但一对滑动摩擦力总做负功,系统克服一对滑动磨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洛仑兹力的方向总跟速度垂直,总不做功,它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这是洛仑兹力的最大特点,其它的力都不具有这一特点;力产生加速度,反之如果发现物体有加速度就判定一定是力产生的等等。类似的问题很多,我们应该不断总结、归纳。
例如,电场强度的定义是:E=F/q。应该清楚有两种电场;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和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定义:E=kQ/r²。E=F/q,对这两种电场都适用,它是电场强度的普遍定义。这两种电场的性质不同,静止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不可能闭合。变化磁场产生的涡旋电场,其电场线没有起点、终点,是闭合的。电动势的本质是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的功,电感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变压器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都是涡旋电场力产生的。
应该注意,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不可能一次完成,它需要一个反复加深认识的过程。遇到新的现象、新的问题、新的领域,我们都需要重新认识、体会有关概念、规律的准确含义。这样我们就不断在越来越广泛的知识和背景上来把握概念、规律,从而对它们的理解就更全面、深入和准确。
2010-6-29 17:41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3楼
(2)概念与规律紧密联系。
应该知道,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物理现象的本质,物理规律建立了有关物理量间的联系,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把它们隔离开来,脱离物理规律、死背概念定义或脱离概念、形式上对待规律内容,是不可能很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我们应该主要通过规律来理解概念,通过概念来掌握规律。例如:功的概念除抓住功的定义式外,应该着重从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普遍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角度来理解,即从能量变化、转化的角度来理解。在电学中、光学中,我们越来越着重从能量转化来理解功,如光电效应中电子脱离金属的逸出功是从能量转化来理解的;动量概念应联系动量定理、特别是动量守恒定律来理解;电阻概念应联系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来理解。电阻的定义是:R=U/I,按欧姆定律,我们来体会电阻的阻碍作用。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也由U与I的比来理解。从焦耳定律来体会电阻是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元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掌握不能离开磁通量概念和感应电动势概念等等。
(3)比较易混的物理概念、规律。
比较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规律的异同、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准确理解概念、规律的准确含义。例如:动量和动能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但动量是矢量,与动量有关的规律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是标量,与动能有关的规律是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做功与传热都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在使物体内能变化上功与热量是等效的,功、热量、能量的单位也相同。但传热发生在存在温度差的两物体之间,是物理间内能传递的一种方式。做功与两物体间的温度差无关,是物体间其他形式能与内能转化的一种方式。
(4)灵活应用物理概念、规律。
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应用才能检查出我们对物理概念、规律是否真正理解,哪些内容理解了,哪些内容还没有理解。解题是物理概念、规律的一种应用。我们根据概念、规律对题意进行具体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对象所处的物理状态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弄清楚题目的物理情景、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然后确定具体的物理量,建立解题方程、关系,求出最后答案,必要时进行讨论。根据物理规律的内容、特点,我们得出应用规律的一些基本步骤,但我们不应该死套基本步骤,而应该理解基本步骤来源于物理规律本身,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并灵活应用。那种把物理题形式分成许多"类型",对某一"类型"的题套用"解题步骤"的做法,不能很好培养自己独立地、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牛顿定律是对质点的某一时刻说的,根据定律和有关力、质量、加速度的概念应该理解,应用牛顿定律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物体或一组物体,它们要能看成一个质点。研究的质点明确了,质量m才能定下来,加速度a和受力才能够分析明确。质点的受力分析和加速度分析除了根据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公式和加速度定义、运动学公式外,在许多问题中还需要把力和加速度结合起来分析,应灵活运用;动力学有5个重要规律:牛顿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些规律在研究对象、内容、适用条件、受力分析等方面各有特点。对一个具体的力学问题研究应该选用哪个或哪几个规律求解要根据规律特点和题意的具体分析确定。大致说来,如求某一时刻(位置)物体受力或加速度可考虑用牛顿定律,如果问题只涉及力、时间而与位移无明显关系可考虑用动量定理,如果问题只涉及力、位移而与时间无明显关系可考虑用动能定理,如果能判定系统符合动量守恒或机械能守恒条件可考虑用守恒定律。在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上,只有不断通过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总结解题经验教训,才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010-6-29 17:41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4楼
3、注意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分析。
对一道物理题在弄清题意确定应用的物理规律和研究对象后,就要对对象进行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分析,对问题形成鲜明的物理图象。这样才容易排除一些错误观念的干扰,找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尤其是对一些较难的、灵活性较大、情景较新的问题,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才容易找到解题的关键条件或问题中的隐蔽条件。
4、正确对待解题
高考是通过物理试题的求解成绩来区分考生能力的高低、优劣,理解和掌握物理理论当然应该表现为求解各种物理题方面,所以,解一定数量的较多类型的问题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解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在解一道物理题时心里要清楚,解这道题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检查我们对概念、规律掌握的程度,培养和提高独立地、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物理习题是不可穷尽的,现在流传的高中物理习题已经在万题以上,每年的高考试题又出现不少新题,对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考查可以从许多角度、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只有紧紧抓住解题的根本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1)精解少量典型题、浏览较多的习题。
对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习题,要深入地重点求解,真正把问题弄懂。怎样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呢?首先要选择高考试题,高考试题概念性强,对概念、规律的考查深入、灵活,有的题立意新、情景新、设问角度新,有的题综合性强,有的题含义深刻,非常值得我们深入钻研。其次要选择应用概念、规律重要内容、要领性强、比较灵活的习题,也选择在解题方法、技巧上有一定代表性的习题。怎样才是真正弄懂这些精选的习题呢?这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反复思考才能达到,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清楚地体会到应用了概念、规律的那些方面的内容来分析问题、建立关系,解这道题有几条思路,应该选择哪条思路解题,解题的关键在哪里,怎样求解解题方程,解得的结论有什么物理意义,解这道题对概念、规律有什么新的体会、认识,如果题目条件发生变化或已知和待求的倒过来问题是否能解等等。对其他的一些问题也要经过一定的选择,对这些题如果想一下就很清楚怎样求解,就不一定花太多时间去做。有的题想一下不知道怎样做就要认真对待,解出后要回头想想当初卡在什么地方解不出来,怎样突破的。利用这种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较多的习题。只要我们抓住解题的根本。我们会发现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题并不很多,许多题都是大同小异的。盲目地追求解题的数量没有多大效果,流传的有的题概念上模糊或错误,这种题解了后会起不良作用,要注意避免。
(2)以物理概念、规律、方法为核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题能力。
物理习题数量多、灵活性大,物理概念、规律、方法是解题的依据、出发点、灵魂,只有抓住这个根本,不断归纳总结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对习题的分类应从基本概念、规律上看。如从牛顿定律看把动力学问题分为:已知力求运动和已知运动求力两种基本类型是很有用的,还可细分为: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天体运动,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的简谐运动等。但从形式上把问题分为:斜面问题、竖直问题、水平问题等没有什么用处。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只能通过纠正我们的错误而增长。”所以,我们应该抓住错误不放。发现错误是我们进步、提高的起点,许多错误是由于我们没有真正理解概念、规律造成的,找到错误的根源就使我们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一步,这是根本上的提高,极为有用。常常有这种情况:一个概念性错误会在多道题目中一犯再犯,这说明这个概念较难、又很重要,我们还没有找到错误的根源。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可与同学讨论或问老师受到启发,但一定要通过自己独立的反复思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有的较难的题我们一时解不出来,后来解出来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再看这道题又不会解了,这说明这道题没有真正搞懂。我们经过反复思考找出症结所在,对提高解题能力很有好处。通过一定量习题的求解,我们会发现在理解概念、规律方面的许多问题,也会发现解题方法、技巧方面的许多问题,还会积累不少的解题技巧、经验,这些都要求我们及时地归纳总结。例如:力学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定;力学规律的选用;怎样利用图象分析解决问题;怎样确定电势的高低;如何识别电路结构(串、并联关系);怎样画草图找出解题思路;如何利用光路可逆性等等。
2010-6-29 17:41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5楼
高考状元谈经验
方法是大众化的,问题才是个人的,如果一味地记住方法,而不去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弱项,再多的方法也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高三学生学习很努力,方法也没什么不对之处,但是成绩没有起色,还是以前老样子;有些同学抱怨说难题差不多都做了一遍,但考试时碰到同样的题还是会犯错;有的同学一进考场就犯怵,全无平日状态……
1.为什么会做的题不一定全做对?
指路高手:康静
很多时候,我们会做的题不一定能全做对,做对的题也不一定能拿到满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没有研究答案。研究答案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点在语文和文科学习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怎样用最简明准确的语言将你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也是一门学问。我认为,短期内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参考答案。答案中所体现的答题思路、表达方式都是我们要尽力模仿的,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比较,从中发现不同之处,改起来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2.为什么一到考试我就总有一种畏难情绪?
指路高手:康静
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高三的大考一个接一个,且每一个都有它重要的理由,往往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对于这些联考、调考,千万不要畏惧,而要把它们当成暴露问题的绝好机会。要知道,平时考试错的越多,暴露的问题就会越多,问题被解决的就会越多,高考时出现新问题的几率就会越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感谢平常的每一次考试,是这些考试给我们提供了高考练兵的机会,是这些考试使我们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重新站起,最终达到光辉的顶点。
3.高三是否必须开夜车?
指路高手:傅必振
很多同学觉得到高三了,再不努力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长,所以想通过开夜车来实现自己努力的“意愿”。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高三时我起床的时间是早上6:00,睡觉的时间是晚上10:30,另外中午还要睡午觉,每天保持七个半小时以上的睡眠。虽然每晚入睡时我知道还有很多事没做,但我会强制自己睡觉,反正明天做也一样(可能在某些人看起来有点“阿Q”)。既然我觉得很疲劳了,我为什么不尽快“充电”呢!如果已经想睡觉了,再多做点作业也是徒劳,还不如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去做更好,效率更高,掌握也更充分。
4.高三理科是不是题海的同义语?
指路高手:傅必振
作为一个理科学生,高二时我也曾以为高三是题海的同义词。直到进了高三,我才明白原来理科讲究的是“效率”,是“方法”,而不是“数量”。题不在多,有代表性则灵。想必同学们都知道数理化《题典》,就是把几乎所有的题都收录其中的教辅书。我从来不买这样的教辅书,而是精选那些有代表性的书做。尤其像数学和物理这样的学科,往往都需要把大题分解成小过程,再连接起来就行了,所以,掌握这些小过程(例如数学“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物理“力的分解”等)十分重要。平时练习一味地做大题、做难题往往会使自己不知所措,而细节却没有掌握好。
什么是好题呢?融合了多个小的基础的过程,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分解的题目就是好题。做这样的题目对自己才有帮助,不仅训练了基础知识,而且又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理科生不是做题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可能有些同学是因为自认为记忆力不好而选择了理科,但是这种理科不背书的观念不完全正确。
哪科最需要背书?语文、英语背书固然重要,但我也很重视理化生的背书。高考中有一类题目是这样的,只要熟悉课本就能做对,否则只能蒙。大家不妨计算一下,高考中物理考课本原文的题目涉及光学、热学和近代物理初步,至少会考到2个这样的选择题,化学有涉及无机硅酸盐工业、石油化工等“冷僻知识”的至少1个选择题,生物也至少会有1个考课本原文的题目,因此理科综合中至少有4个考背书的选择题,按现在的高考题型设置,每题6分,总共有24分,这些分数拿起来很容易,丢起来也很容易。
6.观察法
进行观察记忆时,必须开动脑筋,分析比较,抓住特征。必须仔细观察、一丝不苟,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马虎从事。学生的观察记忆力一般不强,漫不经心的观察不能帮助他们准确记住应记的对象。这方面经常表现在对一些物理常数的记忆上较为明显。比如记忆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和普朗克恒量h=6.63×10^-34(焦耳·秒),学生时常对这两个恒量值发生混淆、模糊,只记得“大约是六点六几……”(不能准确回答)。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万有引力恒量“6.67”的“7”字,犹如“力”字少了一撇,可把“力”与“7”发生联想(或用谐音来联想“力”与“7”);普朗克恒量中“6.63”的“3”,犹如光子能量符号“ε”(即ε=hv)反过来写。而普朗克恒量值在中学课本里,只在光量子知识中方用到,所以,可把光子能量符号“ε”与“3”发生形象的联想。至于记忆幂指数“10^-11”与“10^-34”,前者为两个“1”组成,后者为两个相邻数字“3”与“4”组成。这样,对它们的记忆就清晰多了。
7.图示法
图示的特点是直观、容易引起联想,从中得到暗示和启发。因此,用图示方法来帮助记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时,记不清三个物理量ΔE、Q、W的“正、负”符号之规定,可画如下的一个方框示意图。
把方框当作研究系统:凡是从外界吸收能量(Q与w)进入系统时为“正”(方框上箭头从外向内示意“吸收”),凡是从系统内部向外界放出能量(Q与W)时为“负”(方框上箭头从内向外示意“放出”);凡是内能增加(方框中箭头向上)时ΔE为“正”,内能减少(方框中箭头向下)时ΔE为“负”。
8.联系实验法
间接回忆是在中介性联系参加之下实现的再现。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装置形象、实验的原理图或实验的情节,来跟易混、易忘的知识挂上钩,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光的干涉”知识里,导出了公式。
2010-6-29 17:57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10楼
由于这一部分“干涉”知识在学习和应用中重复的机会少;闭书作业时常常将公式写错(分子分母混乱、颠倒),为此,联系实验在干涉实验中(如右图所示的原理图),几何尺寸最长的是暗箱长度L,最短的是光波波长λ,余下的就是双缝间距d和条纹间距Δx--取名“中等量”,它们之间的大小顺序为:L>>ΔX与d>>λ,我们只需将原公式变形记作Δx·d=L·λ的乘积形式,再把它与实验(原理图)中的几何尺寸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这种乘积形式的关系是:
“中等量×中等量=最长量×最短量”
9.目标法
在明确识记目的、任务的基础上促进自觉识记的方法。识记的效果与有无识记的要求以及要求的具体程度和要求的长期性大有关系。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1)每章导言,交待全章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全编中的地位;
(2)制订每节课的教学双向目标;
(3)适时进行思想教育,讲清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及作用。
使学生记有目标、学有重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记忆。
10.因果法
在明确概念、规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达到理解记忆的方法。例如,只有了解了欧姆定律的来龙去脉,知道它只适用于导体,即纯电阻,才能明确在应用焦耳定律时,应首先考虑发热体是否为纯电阻,不能乱套公式Q=UIt及Q=U²t/R。因为此两式是实验定律Q=I²Rt与欧姆定律推导而来的,必须符合欧姆定律的条件,相应地这就从根本上记住了定律及应用条件。
11.表象法
利用某事例在头脑中映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而引起记忆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利用熟知的生活事例激发记忆。对“质量一定时、体积大的物质密度小”以及”体积一定时,质量大的物质密度大”的道理想不通、记不住,可借用生活经验:“一斤棉花一斤铁”(质量一样),棉花体积大、密度小以及“大小、形状相同(体积一定)的铜勺和铝勺”,铜勺的质量多是因为它的密度大,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使记忆有依托。
(2)利用演示实验中的明显结论,激发理解记忆。如在进行比热概念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理解并牢牢记住“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时间相同),煤油升温快”这个实验结论。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记忆“比热大的吸热多”及“比热小的升温快(其它条件相同)”等规律。
(3)对较难理解的抽象规律,用实验予以具体形象说明,激发深刻记忆。如电学教学中,学生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短接、短路的概念及串并联电路分电流、分电压、分功率的规律往往理解不深,记忆较困难。为此教师可设计如下总结性实验:
a.将“220V、100W”,“220V、60W”,“220V、15W”三灯泡串联在照明电路中;
b.将三灯泡并联在照明电路中;
C.将其中任一个灯用导线并联(短接);
d.将整个电路(串有保险丝)短路、明显的实验结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2.公式法
利用公式的物理含义进行逻辑记忆的方法。“看公式、记概念(规律),易记又方便。”如从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Q/t出发,理解并记忆”所谓电流强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
13.类比法
比较两个或两类物理量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而达到同化记忆的目的。如学生对一些具有比值定义特点的物理量,往往从纯数学观点去理解,忽略其物理含义。以至于刚弄清密度的含义,碰到比热,又重蹈覆辙。在复习时,通过类比,可将具有此类特点的物理量,如密度、比热、电阻、速度、燃烧值、机械效率等概念的共同点一并讲解,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4.归纳法
将具有相同属性的一类物理知识,依据相互联系,综合归纳成一有机的知识整体,从而达到整体记忆的方法。如学习了力的初步。念后,相继出现了许多不同名称的力,可及时地按力的定义及力的三要素进行归类列表(表略)。通过列表比较,使学生对力的内涵和外延加深理解,便于记忆和学习。
15.复现法
就是为强化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迹而采取多次复习巩固记忆的方法。记忆的大敌是遗忘,与遗忘作斗争的良策便是复习,即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复现”一般应注意:
(1)及时性。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而在学习新概念之后,应及时配备目标测试题,当堂的内容当堂复习强化,作业最好当堂完成;
(2)反复性。有人经过研究认为,复习的次数,可遵循先密后疏的规律,当复习到十次以上,记忆的对象就很难忘却了。为此,首先必须充分利用复习的机会。例如课前、课后复习、单元全章复习、期中期末复习、毕业升学复习,抓住学生积极迎考的心理,反复(不等于简单重复)进行强化。其次也应注意利用平时的复习机会,例如讲授新旧知识交替部分时,及“挂上钧”、“接上头”,这样既自然得体,又省时收效快。
(3)应用性。理科知识比文科知识容易记的原因,不仅在于理科知识间联系的紧密性,还在于理科知识理解记忆多,应用练习多。在反复的练习中,多种感觉及分析器官协同活动,使大脑皮层增加了重现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
应该了解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一般说,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是结合起来进行的。一道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同时又考查了能力,而且常常是考查了几种能力。我们不应该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显然,一个知识贫乏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所以,考生应该全面复习知识,不要遗漏。
全面复习不是机械地、简单地浏览全部知识。由物理现象、物理概念、规律等组成的物理理论好比一棵大树,各部分内容是紧密联系形成的一有机的整体,有主干、支干、树叶等。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理论的实质,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高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考生应对全部考试内容认真复习,该记忆的应该记忆,不要猜题、压题,不要认为不是重点内容就不会考,也不要认为有的知识生疏、冷僻就不会考,应该扎扎实实地全面复习。
2、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1)要在更广泛的知识和更普遍的背景材料上把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就需要对概念、规律的提出、建立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规律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的和数字的)有清楚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理解它们在物理理论大厦中的位置,会应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在复习前考生对此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理解,但是应该知道,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人类经过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的结晶,具有深刻的、丰富的意义,对它们的实质和意义的理解是分层次的,在高中一、二年级学习时的理解是低层次的,在复习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一个层次。
例如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等)的概念的理解,也包括对一般、抽象的力的概念的理解,还包括力作用于物体产生不同的效果的理解等。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力的概念,我们在繁杂的力学问题中,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运动问题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力,通过这些问题不断加深对不同性质的力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对抽象的普遍的力的概念的理解。如:物体沿斜面下滑支持力不做功(斜面不动),这是常见的情况,但不能得出支持力总不做功的错误结论。支持力的特点是方向垂直斜面,如斜面可动,支持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静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加速,也可以使物体减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但一对静摩擦力总不做功(做功代数和为零);滑动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减速,也可以使物体加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但一对滑动摩擦力总做负功,系统克服一对滑动磨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洛仑兹力的方向总跟速度垂直,总不做功,它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这是洛仑兹力的最大特点,其它的力都不具有这一特点;力产生加速度,反之如果发现物体有加速度就判定一定是力产生的等等。类似的问题很多,我们应该不断总结、归纳。
例如,电场强度的定义是:E=F/q。应该清楚有两种电场;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和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定义:E=kQ/r²。E=F/q,对这两种电场都适用,它是电场强度的普遍定义。这两种电场的性质不同,静止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不可能闭合。变化磁场产生的涡旋电场,其电场线没有起点、终点,是闭合的。电动势的本质是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的功,电感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变压器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都是涡旋电场力产生的。
应该注意,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不可能一次完成,它需要一个反复加深认识的过程。遇到新的现象、新的问题、新的领域,我们都需要重新认识、体会有关概念、规律的准确含义。这样我们就不断在越来越广泛的知识和背景上来把握概念、规律,从而对它们的理解就更全面、深入和准确。
2010-6-29 17:41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3楼
(2)概念与规律紧密联系。
应该知道,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物理现象的本质,物理规律建立了有关物理量间的联系,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把它们隔离开来,脱离物理规律、死背概念定义或脱离概念、形式上对待规律内容,是不可能很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我们应该主要通过规律来理解概念,通过概念来掌握规律。例如:功的概念除抓住功的定义式外,应该着重从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普遍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角度来理解,即从能量变化、转化的角度来理解。在电学中、光学中,我们越来越着重从能量转化来理解功,如光电效应中电子脱离金属的逸出功是从能量转化来理解的;动量概念应联系动量定理、特别是动量守恒定律来理解;电阻概念应联系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来理解。电阻的定义是:R=U/I,按欧姆定律,我们来体会电阻的阻碍作用。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也由U与I的比来理解。从焦耳定律来体会电阻是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元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掌握不能离开磁通量概念和感应电动势概念等等。
(3)比较易混的物理概念、规律。
比较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规律的异同、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准确理解概念、规律的准确含义。例如:动量和动能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但动量是矢量,与动量有关的规律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是标量,与动能有关的规律是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做功与传热都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在使物体内能变化上功与热量是等效的,功、热量、能量的单位也相同。但传热发生在存在温度差的两物体之间,是物理间内能传递的一种方式。做功与两物体间的温度差无关,是物体间其他形式能与内能转化的一种方式。
(4)灵活应用物理概念、规律。
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应用才能检查出我们对物理概念、规律是否真正理解,哪些内容理解了,哪些内容还没有理解。解题是物理概念、规律的一种应用。我们根据概念、规律对题意进行具体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对象所处的物理状态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弄清楚题目的物理情景、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然后确定具体的物理量,建立解题方程、关系,求出最后答案,必要时进行讨论。根据物理规律的内容、特点,我们得出应用规律的一些基本步骤,但我们不应该死套基本步骤,而应该理解基本步骤来源于物理规律本身,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并灵活应用。那种把物理题形式分成许多"类型",对某一"类型"的题套用"解题步骤"的做法,不能很好培养自己独立地、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牛顿定律是对质点的某一时刻说的,根据定律和有关力、质量、加速度的概念应该理解,应用牛顿定律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物体或一组物体,它们要能看成一个质点。研究的质点明确了,质量m才能定下来,加速度a和受力才能够分析明确。质点的受力分析和加速度分析除了根据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公式和加速度定义、运动学公式外,在许多问题中还需要把力和加速度结合起来分析,应灵活运用;动力学有5个重要规律:牛顿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些规律在研究对象、内容、适用条件、受力分析等方面各有特点。对一个具体的力学问题研究应该选用哪个或哪几个规律求解要根据规律特点和题意的具体分析确定。大致说来,如求某一时刻(位置)物体受力或加速度可考虑用牛顿定律,如果问题只涉及力、时间而与位移无明显关系可考虑用动量定理,如果问题只涉及力、位移而与时间无明显关系可考虑用动能定理,如果能判定系统符合动量守恒或机械能守恒条件可考虑用守恒定律。在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上,只有不断通过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总结解题经验教训,才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010-6-29 17:41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4楼
3、注意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分析。
对一道物理题在弄清题意确定应用的物理规律和研究对象后,就要对对象进行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分析,对问题形成鲜明的物理图象。这样才容易排除一些错误观念的干扰,找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尤其是对一些较难的、灵活性较大、情景较新的问题,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才容易找到解题的关键条件或问题中的隐蔽条件。
4、正确对待解题
高考是通过物理试题的求解成绩来区分考生能力的高低、优劣,理解和掌握物理理论当然应该表现为求解各种物理题方面,所以,解一定数量的较多类型的问题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解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在解一道物理题时心里要清楚,解这道题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检查我们对概念、规律掌握的程度,培养和提高独立地、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物理习题是不可穷尽的,现在流传的高中物理习题已经在万题以上,每年的高考试题又出现不少新题,对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考查可以从许多角度、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只有紧紧抓住解题的根本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1)精解少量典型题、浏览较多的习题。
对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习题,要深入地重点求解,真正把问题弄懂。怎样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呢?首先要选择高考试题,高考试题概念性强,对概念、规律的考查深入、灵活,有的题立意新、情景新、设问角度新,有的题综合性强,有的题含义深刻,非常值得我们深入钻研。其次要选择应用概念、规律重要内容、要领性强、比较灵活的习题,也选择在解题方法、技巧上有一定代表性的习题。怎样才是真正弄懂这些精选的习题呢?这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反复思考才能达到,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清楚地体会到应用了概念、规律的那些方面的内容来分析问题、建立关系,解这道题有几条思路,应该选择哪条思路解题,解题的关键在哪里,怎样求解解题方程,解得的结论有什么物理意义,解这道题对概念、规律有什么新的体会、认识,如果题目条件发生变化或已知和待求的倒过来问题是否能解等等。对其他的一些问题也要经过一定的选择,对这些题如果想一下就很清楚怎样求解,就不一定花太多时间去做。有的题想一下不知道怎样做就要认真对待,解出后要回头想想当初卡在什么地方解不出来,怎样突破的。利用这种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较多的习题。只要我们抓住解题的根本。我们会发现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题并不很多,许多题都是大同小异的。盲目地追求解题的数量没有多大效果,流传的有的题概念上模糊或错误,这种题解了后会起不良作用,要注意避免。
(2)以物理概念、规律、方法为核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题能力。
物理习题数量多、灵活性大,物理概念、规律、方法是解题的依据、出发点、灵魂,只有抓住这个根本,不断归纳总结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对习题的分类应从基本概念、规律上看。如从牛顿定律看把动力学问题分为:已知力求运动和已知运动求力两种基本类型是很有用的,还可细分为: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天体运动,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的简谐运动等。但从形式上把问题分为:斜面问题、竖直问题、水平问题等没有什么用处。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只能通过纠正我们的错误而增长。”所以,我们应该抓住错误不放。发现错误是我们进步、提高的起点,许多错误是由于我们没有真正理解概念、规律造成的,找到错误的根源就使我们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一步,这是根本上的提高,极为有用。常常有这种情况:一个概念性错误会在多道题目中一犯再犯,这说明这个概念较难、又很重要,我们还没有找到错误的根源。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可与同学讨论或问老师受到启发,但一定要通过自己独立的反复思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有的较难的题我们一时解不出来,后来解出来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再看这道题又不会解了,这说明这道题没有真正搞懂。我们经过反复思考找出症结所在,对提高解题能力很有好处。通过一定量习题的求解,我们会发现在理解概念、规律方面的许多问题,也会发现解题方法、技巧方面的许多问题,还会积累不少的解题技巧、经验,这些都要求我们及时地归纳总结。例如:力学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定;力学规律的选用;怎样利用图象分析解决问题;怎样确定电势的高低;如何识别电路结构(串、并联关系);怎样画草图找出解题思路;如何利用光路可逆性等等。
2010-6-29 17:41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5楼
高考状元谈经验
方法是大众化的,问题才是个人的,如果一味地记住方法,而不去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弱项,再多的方法也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高三学生学习很努力,方法也没什么不对之处,但是成绩没有起色,还是以前老样子;有些同学抱怨说难题差不多都做了一遍,但考试时碰到同样的题还是会犯错;有的同学一进考场就犯怵,全无平日状态……
1.为什么会做的题不一定全做对?
指路高手:康静
很多时候,我们会做的题不一定能全做对,做对的题也不一定能拿到满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没有研究答案。研究答案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点在语文和文科学习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怎样用最简明准确的语言将你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也是一门学问。我认为,短期内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参考答案。答案中所体现的答题思路、表达方式都是我们要尽力模仿的,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比较,从中发现不同之处,改起来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2.为什么一到考试我就总有一种畏难情绪?
指路高手:康静
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高三的大考一个接一个,且每一个都有它重要的理由,往往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对于这些联考、调考,千万不要畏惧,而要把它们当成暴露问题的绝好机会。要知道,平时考试错的越多,暴露的问题就会越多,问题被解决的就会越多,高考时出现新问题的几率就会越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感谢平常的每一次考试,是这些考试给我们提供了高考练兵的机会,是这些考试使我们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重新站起,最终达到光辉的顶点。
3.高三是否必须开夜车?
指路高手:傅必振
很多同学觉得到高三了,再不努力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长,所以想通过开夜车来实现自己努力的“意愿”。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高三时我起床的时间是早上6:00,睡觉的时间是晚上10:30,另外中午还要睡午觉,每天保持七个半小时以上的睡眠。虽然每晚入睡时我知道还有很多事没做,但我会强制自己睡觉,反正明天做也一样(可能在某些人看起来有点“阿Q”)。既然我觉得很疲劳了,我为什么不尽快“充电”呢!如果已经想睡觉了,再多做点作业也是徒劳,还不如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去做更好,效率更高,掌握也更充分。
4.高三理科是不是题海的同义语?
指路高手:傅必振
作为一个理科学生,高二时我也曾以为高三是题海的同义词。直到进了高三,我才明白原来理科讲究的是“效率”,是“方法”,而不是“数量”。题不在多,有代表性则灵。想必同学们都知道数理化《题典》,就是把几乎所有的题都收录其中的教辅书。我从来不买这样的教辅书,而是精选那些有代表性的书做。尤其像数学和物理这样的学科,往往都需要把大题分解成小过程,再连接起来就行了,所以,掌握这些小过程(例如数学“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物理“力的分解”等)十分重要。平时练习一味地做大题、做难题往往会使自己不知所措,而细节却没有掌握好。
什么是好题呢?融合了多个小的基础的过程,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分解的题目就是好题。做这样的题目对自己才有帮助,不仅训练了基础知识,而且又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理科生不是做题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可能有些同学是因为自认为记忆力不好而选择了理科,但是这种理科不背书的观念不完全正确。
哪科最需要背书?语文、英语背书固然重要,但我也很重视理化生的背书。高考中有一类题目是这样的,只要熟悉课本就能做对,否则只能蒙。大家不妨计算一下,高考中物理考课本原文的题目涉及光学、热学和近代物理初步,至少会考到2个这样的选择题,化学有涉及无机硅酸盐工业、石油化工等“冷僻知识”的至少1个选择题,生物也至少会有1个考课本原文的题目,因此理科综合中至少有4个考背书的选择题,按现在的高考题型设置,每题6分,总共有24分,这些分数拿起来很容易,丢起来也很容易。
6.观察法
进行观察记忆时,必须开动脑筋,分析比较,抓住特征。必须仔细观察、一丝不苟,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马虎从事。学生的观察记忆力一般不强,漫不经心的观察不能帮助他们准确记住应记的对象。这方面经常表现在对一些物理常数的记忆上较为明显。比如记忆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和普朗克恒量h=6.63×10^-34(焦耳·秒),学生时常对这两个恒量值发生混淆、模糊,只记得“大约是六点六几……”(不能准确回答)。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万有引力恒量“6.67”的“7”字,犹如“力”字少了一撇,可把“力”与“7”发生联想(或用谐音来联想“力”与“7”);普朗克恒量中“6.63”的“3”,犹如光子能量符号“ε”(即ε=hv)反过来写。而普朗克恒量值在中学课本里,只在光量子知识中方用到,所以,可把光子能量符号“ε”与“3”发生形象的联想。至于记忆幂指数“10^-11”与“10^-34”,前者为两个“1”组成,后者为两个相邻数字“3”与“4”组成。这样,对它们的记忆就清晰多了。
7.图示法
图示的特点是直观、容易引起联想,从中得到暗示和启发。因此,用图示方法来帮助记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时,记不清三个物理量ΔE、Q、W的“正、负”符号之规定,可画如下的一个方框示意图。
把方框当作研究系统:凡是从外界吸收能量(Q与w)进入系统时为“正”(方框上箭头从外向内示意“吸收”),凡是从系统内部向外界放出能量(Q与W)时为“负”(方框上箭头从内向外示意“放出”);凡是内能增加(方框中箭头向上)时ΔE为“正”,内能减少(方框中箭头向下)时ΔE为“负”。
8.联系实验法
间接回忆是在中介性联系参加之下实现的再现。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装置形象、实验的原理图或实验的情节,来跟易混、易忘的知识挂上钩,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光的干涉”知识里,导出了公式。
2010-6-29 17:57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10楼
由于这一部分“干涉”知识在学习和应用中重复的机会少;闭书作业时常常将公式写错(分子分母混乱、颠倒),为此,联系实验在干涉实验中(如右图所示的原理图),几何尺寸最长的是暗箱长度L,最短的是光波波长λ,余下的就是双缝间距d和条纹间距Δx--取名“中等量”,它们之间的大小顺序为:L>>ΔX与d>>λ,我们只需将原公式变形记作Δx·d=L·λ的乘积形式,再把它与实验(原理图)中的几何尺寸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这种乘积形式的关系是:
“中等量×中等量=最长量×最短量”
9.目标法
在明确识记目的、任务的基础上促进自觉识记的方法。识记的效果与有无识记的要求以及要求的具体程度和要求的长期性大有关系。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1)每章导言,交待全章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全编中的地位;
(2)制订每节课的教学双向目标;
(3)适时进行思想教育,讲清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及作用。
使学生记有目标、学有重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记忆。
10.因果法
在明确概念、规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达到理解记忆的方法。例如,只有了解了欧姆定律的来龙去脉,知道它只适用于导体,即纯电阻,才能明确在应用焦耳定律时,应首先考虑发热体是否为纯电阻,不能乱套公式Q=UIt及Q=U²t/R。因为此两式是实验定律Q=I²Rt与欧姆定律推导而来的,必须符合欧姆定律的条件,相应地这就从根本上记住了定律及应用条件。
11.表象法
利用某事例在头脑中映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而引起记忆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利用熟知的生活事例激发记忆。对“质量一定时、体积大的物质密度小”以及”体积一定时,质量大的物质密度大”的道理想不通、记不住,可借用生活经验:“一斤棉花一斤铁”(质量一样),棉花体积大、密度小以及“大小、形状相同(体积一定)的铜勺和铝勺”,铜勺的质量多是因为它的密度大,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使记忆有依托。
(2)利用演示实验中的明显结论,激发理解记忆。如在进行比热概念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理解并牢牢记住“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时间相同),煤油升温快”这个实验结论。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记忆“比热大的吸热多”及“比热小的升温快(其它条件相同)”等规律。
(3)对较难理解的抽象规律,用实验予以具体形象说明,激发深刻记忆。如电学教学中,学生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短接、短路的概念及串并联电路分电流、分电压、分功率的规律往往理解不深,记忆较困难。为此教师可设计如下总结性实验:
a.将“220V、100W”,“220V、60W”,“220V、15W”三灯泡串联在照明电路中;
b.将三灯泡并联在照明电路中;
C.将其中任一个灯用导线并联(短接);
d.将整个电路(串有保险丝)短路、明显的实验结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2.公式法
利用公式的物理含义进行逻辑记忆的方法。“看公式、记概念(规律),易记又方便。”如从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Q/t出发,理解并记忆”所谓电流强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
13.类比法
比较两个或两类物理量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而达到同化记忆的目的。如学生对一些具有比值定义特点的物理量,往往从纯数学观点去理解,忽略其物理含义。以至于刚弄清密度的含义,碰到比热,又重蹈覆辙。在复习时,通过类比,可将具有此类特点的物理量,如密度、比热、电阻、速度、燃烧值、机械效率等概念的共同点一并讲解,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4.归纳法
将具有相同属性的一类物理知识,依据相互联系,综合归纳成一有机的知识整体,从而达到整体记忆的方法。如学习了力的初步。念后,相继出现了许多不同名称的力,可及时地按力的定义及力的三要素进行归类列表(表略)。通过列表比较,使学生对力的内涵和外延加深理解,便于记忆和学习。
15.复现法
就是为强化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迹而采取多次复习巩固记忆的方法。记忆的大敌是遗忘,与遗忘作斗争的良策便是复习,即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复现”一般应注意:
(1)及时性。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而在学习新概念之后,应及时配备目标测试题,当堂的内容当堂复习强化,作业最好当堂完成;
(2)反复性。有人经过研究认为,复习的次数,可遵循先密后疏的规律,当复习到十次以上,记忆的对象就很难忘却了。为此,首先必须充分利用复习的机会。例如课前、课后复习、单元全章复习、期中期末复习、毕业升学复习,抓住学生积极迎考的心理,反复(不等于简单重复)进行强化。其次也应注意利用平时的复习机会,例如讲授新旧知识交替部分时,及“挂上钧”、“接上头”,这样既自然得体,又省时收效快。
(3)应用性。理科知识比文科知识容易记的原因,不仅在于理科知识间联系的紧密性,还在于理科知识理解记忆多,应用练习多。在反复的练习中,多种感觉及分析器官协同活动,使大脑皮层增加了重现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
展开全部
1.上课要认真听(上物理课一走神可能下面都听不懂了),下课就可以玩= .=就算上课听不懂不代表不会做题..这我深有感触.我高一上物理课几乎都听不懂.可是有一次物理老师跟我说,"诶,你成绩还不错嘛~".我蒙了.嘿嘿.
2.不用死做题,不用买多余的辅导书(除非你是非常非常拔尖的同学,只做老师布置的作业so easy).只需要把学校订的练习册中的每一道题都弄清楚就可以.如果你真真正正把一本,不需要多,就一本练习册里的题弄懂弄明,你可以马上参加高考了.
3.不懂就去问老师,你知道其实你的老师会很期待你去问问他彰显一下他知识的渊博~~(开玩笑的..).就算被老师骂了也要做一个最厚脸皮的人儿...其实他们很爱厚脸皮学生~~嘿嘿..
4.把笔记做在一个本子上,不要听别人说把笔记记在书本上(仅仅是个人意见)= .=因为当你3年之后高考复习,你根本来不及把全部书本都看一遍,你只能靠你的笔记本.笔记本就是你的命根儿!!!每一课都留空位一页或两页等待日后甚至高二高三补充.所以最好买厚一点的笔记本.因为你高中3年的笔记都会记在上面!
5.课前有空看一下下一节上课要说的内容,不需要认真看,细致扣,只需要把书本过一遍知道老师要讲什么就可以了.
6.做题要注重 细致 规范 ,这个以后你的老师会教你的了.
这是我3年高中对物理的一些小小小感受,希望对你有帮助.
2.不用死做题,不用买多余的辅导书(除非你是非常非常拔尖的同学,只做老师布置的作业so easy).只需要把学校订的练习册中的每一道题都弄清楚就可以.如果你真真正正把一本,不需要多,就一本练习册里的题弄懂弄明,你可以马上参加高考了.
3.不懂就去问老师,你知道其实你的老师会很期待你去问问他彰显一下他知识的渊博~~(开玩笑的..).就算被老师骂了也要做一个最厚脸皮的人儿...其实他们很爱厚脸皮学生~~嘿嘿..
4.把笔记做在一个本子上,不要听别人说把笔记记在书本上(仅仅是个人意见)= .=因为当你3年之后高考复习,你根本来不及把全部书本都看一遍,你只能靠你的笔记本.笔记本就是你的命根儿!!!每一课都留空位一页或两页等待日后甚至高二高三补充.所以最好买厚一点的笔记本.因为你高中3年的笔记都会记在上面!
5.课前有空看一下下一节上课要说的内容,不需要认真看,细致扣,只需要把书本过一遍知道老师要讲什么就可以了.
6.做题要注重 细致 规范 ,这个以后你的老师会教你的了.
这是我3年高中对物理的一些小小小感受,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别自己吓自己,一开始总有一些接触适应的过程,没问题的,我上高一第一学期根本听课几乎没真正听明白几节课,我们班同学也都一样,但是关键的是我们都没有放弃,到那个假期的时候,自己再看那些题的时候就感觉像开窍了一样,全都有思路了,真的就是那种感觉,开窍的感觉,结果这学期我全校第四物理,没问题的,只要你自己不放弃,不会的问问老师,问问他当他看到这道题时候怎么想的,不会的多问,适用于任何一科,剩下的就是自己多想想,想象题目中物体运动的过程,或整体的受力情况,这等你接触之后就明白了,这个需要一种感觉的,别着急慢慢来,接触熟悉需要过程,物理不会的可以Hi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如果你基础不好,希望下面的有借鉴作用。
首先我觉得你要做的是摆正心态,那些会做物理题的同学跟你相比,他们的智商并不比你高,只是他们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而你没掌握而已,可这你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的。
的确,物理很讲究做题。但是,你在还没基本理解公式的含义,物理量的基本含义的情况下去做题,会很惨的(我高一时就那样),这如同你不知道游戏规则去玩游戏会举足无措。不可否认,以后你会慢慢懂得游戏规则,可这跟你大概基本理解规则后再去玩,哪个掌握的更好,哪个更轻松?
接下来,是实践问题。建议你去买些解析基础详细的辅导书,例如《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学案》之类的,理解公式的含义,物理量的基本含义后,去做些基础题(简单题),增强下信心。 以后的物理路你会越走越好,不要放弃哈!
首先我觉得你要做的是摆正心态,那些会做物理题的同学跟你相比,他们的智商并不比你高,只是他们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而你没掌握而已,可这你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的。
的确,物理很讲究做题。但是,你在还没基本理解公式的含义,物理量的基本含义的情况下去做题,会很惨的(我高一时就那样),这如同你不知道游戏规则去玩游戏会举足无措。不可否认,以后你会慢慢懂得游戏规则,可这跟你大概基本理解规则后再去玩,哪个掌握的更好,哪个更轻松?
接下来,是实践问题。建议你去买些解析基础详细的辅导书,例如《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学案》之类的,理解公式的含义,物理量的基本含义后,去做些基础题(简单题),增强下信心。 以后的物理路你会越走越好,不要放弃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首先,不能怕,要树立信心
建议多参加竞赛培训班,不要怕时间紧,不要怕占用自习课,只要可以就参加。
不求获奖得证书,但求提升思维能力。
我是高三毕业生,到时候你懂得
祝学业有成
建议多参加竞赛培训班,不要怕时间紧,不要怕占用自习课,只要可以就参加。
不求获奖得证书,但求提升思维能力。
我是高三毕业生,到时候你懂得
祝学业有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