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为什么必须先学楷书?
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有些难度,但是我举个例子就很容易了。比方说,对于小孩子来说,你觉得是吃精细加工的婴幼儿食物好呢,还是吃我们大人平时吃的事物就好呢?
道理很明显,当然要吃适合这个孩子年龄阶段的食物最好了。
所以,我们回到你那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楷书?因为他就是适合初学者学习的“食物”。
一样的道理,即便是婴幼儿,他们所吃的东西,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加工现在才有的东西才慢慢形成的。所以,这里一样有一个先后的顺序,只不过,对于小孩子来说,只有精细加工的,才是适合他们的。
同样道理,我们学习书法也是如此。一个初学书法的孩子,他是书法意义上的婴幼儿,这样的孩子学习书法,我觉得如果没有食用一定食物的基础,也很难消化其他事物。
所以,我们学习书法,不一定要机械教条、死板的遵循书体发展规律来,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在书法体系中,楷书虽然出现的时间很晚,但是基本上是和行书、草书一起出现的,所以问题里所谓的出现的较晚,其实更准确的意义是楷书是最后一个才趋向于成熟的书体,其他书体,诸如行草,在王羲之手里,已经尽善尽美,完全成熟,甚至自成一体。
但是,楷书一直要到唐朝才逐渐地被法度化、规范化,这也是楷书书体发展的特点,成熟期较为晚。
所以通常我们认为楷书是唐朝艺术的标志,其实不然,楷书在东晋甚至更早的时候已经出现,只不过在唐朝达到顶峰,所以会给我们一种楷书是后来才发展出现的错觉。
另外,我之前讲的,楷书是适合初学者学习的“幼儿食物”,没有丝毫贬低楷书的意思,相反,楷书的艺术价值最高、难度也是最大的。而初学者之所以要先学习楷书,是因为楷书书体的特点使然。
楷书没有行草的游丝引带,笔画相对独立,写起来速度较慢,能够相应影照顾初学者的特点,便于临摹掌握。
所以众多因素决定楷书成为初学者的首选。当然按照这个标准。其实篆书隶书也是可以作为入门书体学习的。只不过历朝历代皆以楷书为入门的正宗,所以也就留存下来了。
总之按照书体出现的前后顺序来决定书体学习的顺序,是一种盲目的迷信,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可以认识规律,并且利用规律造福自己,我们不可做规律的奴隶,而是规律的主人,学习书法,其实没有那么多限制的。
草书的诞生在楷书前面。难道古人在没有发明楷书之前。就写不好草书吗??
因此,不管什么书体,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比如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并不全是五体皆能的。有的人草书极好,但楷书一般。也有的一笔好楷书,但行、草都很一般。
如果要说是练习书法的基础,个人感觉隶书更好上手。可以说,隶书既有楷书的规范性,又有学习汉字六书的特点(从篆书直接脱胎出来的)。既规范,又能学习汉字的结构和内在含义。而且结构以八分为主,左右对称,只要掌握了这个原则,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书写水平提高,易于初学者快速上手和树立信心。对今后学习楷书,魏碑都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本人就是直接从行书入手,兼顾楷书。
所以学书必须从楷书入手不一定是真理。
所以说,虽然练字可以不写楷书,但是没有楷书基础的字,水平自然也就高不了。
因此先学楷书实际上就是先从从入手,先认识和了解什么是共性、什么是必要的法度,什 么是公认的法则。
对于初学者而言,还是先入规范,先求共性,先对自己有个约束为好,待有了一定的共性知识,知道了是非标准明确了行进的方向,再去追求高层次的艺术个性,方是一个有志于书道研习者正确的途径。
如果一个人想努力把字写好而写不好,这是个功夫问题;如功夫欠佳本来就写不好,却又不好好去写,这肯定是在道德品质上发生了问题,这样的人在社会交往上也多不是贤良之辈,“字为心画”、“书如其人”这绝非是句空话。
楷书在日常应用中非常广泛,学书法要有实用这块土壤,否则学书法就失去根本意义。
楷书中无论是用笔还是结字都含有非常丰富的笔法知识,如果缺少必要的楷书基础,写出来的行草就会过于飘浮,可以说楷书基础不扎实,行草书很难达一定的高度。
我练楷书练了3年多了,老师让我坚持练,这就是基础啊~~就像学汉字要先学拼音是一个道理!!!伟大的书法家楷书都是一流的~~楷书写熟练了,才能练其它的~~
补充:楷书不是一种字体,请大家不要乱说话~~要是想写隶书也可以不学楷书,但一般都是先练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