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谁知道?
展开全部
初一上册 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升皮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衫纳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吵塌差长城。
(2)秦始皇派人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
2、 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他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干栏式的房屋;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坡出土了大量陶器,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使用的陶器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有图案,称为彩陶。
4、 炎帝、黄帝是传说中黄河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联合打败嗤尤后二部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主体,炎帝、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 尧、舜、禹成为黄河流域部落首领时部落联盟推举领袖的办法叫“禅让制”。大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到殷,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夏、商、西周三个暴君:夏的桀,商的纣,西周的厉王。
2、 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起众多的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见天子。(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 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起来进行争霸战争,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公元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4、 公元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称为“战国七雄”。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
5、 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6、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7、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8、商朝的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转发展而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叫做“铭文”在西周晚期出现了“大篆”。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毛笔蘸墨在竹简和丝帛上写字。
9、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和四羊方尊。我国最早的日食记载是在夏朝。夏朝是就有历法了。到商朝时出现了闰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了二十四节气。
10、扁鹊是春秋战国时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并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体。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是传诵千古的抒情长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11、孔子是儒
其他答案:
分这么少...
其他答案:
a
其他答案: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gt;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次。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
●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唐朝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寇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
●北宋的肉食中以羊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1206年,蒙古贵族如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可·波罗的著作《马克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
其他答案:
1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一万八千年 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人工取火 审美 氏族 采集、狩猎、捕鱼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地域 距今时间 生产工具 房子 畜牧 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 耒耜 干栏式 家畜 纺织 陶器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骨箭头 半地穴式 猪狗 纺织 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朝代 暴君 亡国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纣 纣
西周 周厉王 周幽王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时期 青铜器铸造情况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夏 朝 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 朝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西 周 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升皮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衫纳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吵塌差长城。
(2)秦始皇派人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
2、 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他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干栏式的房屋;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坡出土了大量陶器,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使用的陶器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有图案,称为彩陶。
4、 炎帝、黄帝是传说中黄河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联合打败嗤尤后二部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主体,炎帝、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 尧、舜、禹成为黄河流域部落首领时部落联盟推举领袖的办法叫“禅让制”。大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到殷,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夏、商、西周三个暴君:夏的桀,商的纣,西周的厉王。
2、 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起众多的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见天子。(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 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起来进行争霸战争,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公元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4、 公元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称为“战国七雄”。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
5、 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6、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7、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8、商朝的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转发展而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叫做“铭文”在西周晚期出现了“大篆”。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毛笔蘸墨在竹简和丝帛上写字。
9、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和四羊方尊。我国最早的日食记载是在夏朝。夏朝是就有历法了。到商朝时出现了闰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了二十四节气。
10、扁鹊是春秋战国时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并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体。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是传诵千古的抒情长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11、孔子是儒
其他答案:
分这么少...
其他答案:
a
其他答案: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gt;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次。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
●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唐朝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寇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
●北宋的肉食中以羊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1206年,蒙古贵族如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可·波罗的著作《马克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
其他答案:
1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一万八千年 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人工取火 审美 氏族 采集、狩猎、捕鱼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地域 距今时间 生产工具 房子 畜牧 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 耒耜 干栏式 家畜 纺织 陶器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骨箭头 半地穴式 猪狗 纺织 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朝代 暴君 亡国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纣 纣
西周 周厉王 周幽王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时期 青铜器铸造情况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夏 朝 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 朝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西 周 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