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几个问题(高分悬赏) 100
1、生态旅游的兴起有哪些方面的原因?2、鉴定生态旅游的主要标准是什么?3、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的主要区别有哪些?4、生态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5、简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1、生态旅游的兴起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2、鉴定生态旅游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3、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4、生态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简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
6、简述生态旅游项目的主要类型?
悬赏100 答对再加50 展开
2、鉴定生态旅游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3、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4、生态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简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
6、简述生态旅游项目的主要类型?
悬赏100 答对再加50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方向及进展
摘 要:本文从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着手,通过对生态旅游研究现有的文献分析,主要阐述了作为可持续旅游实现形式的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旅游概念与内涵的研究,生态旅游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和生态旅游的地理学研究等几个方面,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和特征的探讨,而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主要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的研究,同时指出了生态旅游今后应加强的几个研究领域。
关 键 词:生态旅游;研究方向;景观生态学;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旅游的概念首先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得以广泛地传播和发展,1999年中国生态环境游标志着中国生态旅游系统工程的开端,生态旅游的年增长率达25-30%,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生态旅游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众多的“非生态现象”,实践中的问题与理论研究的缺陷有关。就现有的文献来看,目前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大致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开展生态旅游条件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1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国的普及,世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地理、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充实,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的模糊造成生态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此后,伊丽莎白·布(E.Boo,1990)、Gunn(1991)、加拿大环境咨询委员会(CEAC)(1992)、scace(Scace1992,Grifone&Usher1993)、美国的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Society)(1993)、Valentine(1993),Allcock,Jones,Lane&Grant(1994),Buckley(1994)、ErcanSirakaya,VinodSasidharann和SevilSonmez(1999)、世界旅游组织(WTO,2000)等对生态旅游概念做了探讨。国内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卢云亭(1991)、陈传康(1996)、郭来喜(1997)、刘家明(1998)、王跃华(1999)、李绪荫(2000)、宋子千(2001)等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界定。生态旅游的内涵研究主要在于三个层面:
1.1 作为旅游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这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区域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发展理念,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1.2 作为旅游产品的生态旅游这主要是从旅游业的角度提出的,生态旅游产品是指在生态资源优势地区开发的,能满足旅游者体验生态环境、丰富生态知识等需求,并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就是要将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而尽量发挥其有利影响。
1.3 作为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的生态旅游这主要是从旅游者角度提出来的,不管是旅游发展模式,还是旅游产品,最终都将归结到旅游者的活动上来。所谓生态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价值取向,以生态学原则指导自身行为,尽量减少自身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不良影响,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生态旅游概念一经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组织和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众说纷纭。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或碰到一些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更多的是关注生态环境的发展,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更多的是注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旅游开发都被贴上“生态旅游”的标签,结果旅游区出现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游客严重超出了旅游区的生态承载能力,这说明对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认识的模糊造成生态旅游业正在成为对旅游区生态环境产生威胁的产业。
2 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容量与评价等方面。生态旅游发展是一枚双刃剑,侯立军(1995)、彭希喜(1998)认为生态旅游被普遍看好主要在于它能赚取巨额外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普教育和科学考察场所,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减轻农村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生态旅游发展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导致环境容量研究的进展。60年代,莱佩奇(Lapage,1963)率先提出了旅游容量的概念,但他并没有作更深入的研究,此后关心旅游环境容量问题的人逐渐增多,劳森(F·Lawison,1977)、皮尔斯等(D.Pearee,1986)、谢尔比等(B.Shel-by,1987)、爱德华·英斯基普(Edword.Inskeep,1989)等;国内赵红红(1983)、刘振礼和金键(1985)、汪嘉熙(1986)、保继刚(1987)、楚义芳(1989)、冯孝琪(1991)、崔风军(1994)、胡炳清(1995)、俞孔坚(1999)等对旅游容量做了探讨。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全面评价是最近几年才被正式提出的。Orams(1995)提出了结果评价指标体系,Orams的指标体系是生态旅游研究的一大进步,但他的指标体系过于简单化,可操作性较差。加拿大人Ross和Wall(1999)认为评价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的方法可以包括环境影响评价(E1A)、环境容量评价、可接受变化的极限(LAC)、投入产出分析(CBA)及游客影响管理(VIM),他们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更全面,更具体,且更有操作性(这一体系已被运用于印尼的NorthSalawsi旅游区的评价中),但是他们的评价体系由于是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去分别评价,再将结果重新结合分析,其结果之间的差异如何弥补,另外,在分级的指标体系中没有包括游客本身的因素,这样的评价结果可能会造成偏差。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容量的研究,现仍处于分散、小区域和尝试性实用的初级阶段。关于旅游环境容量和概念体系,目前世界上尚无公认的旅游容量的定义,也缺少透彻的理论解释和系统的实证研究。国外文献中也只有从“舒适度”出发的旅游区域的游客容量的经验性结果,还没有形成一套可以实施的针对不同自然基底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容量的计算方法,另外,旅游业随时间演化的环境容量也较少涉及,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使其理论上有所突破,实际应用上具有可操作性。生态旅游的评价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一个统一基本的模式。
3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研究
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在全球快速的发展,景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与支撑较为重要。
3.1 生态旅游的景观生态学方向研究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主要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及协调功能。杨桂华、吕永龙(1998)、刘家明、杨新军(1998)、刘忠伟(2001)等认为景观的结构及其相应的功能理论可以对功能分区、结构规划、旅游设施设计等提供理论支持;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及景观多样性与稳定性理论对塑造和控制原有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及旅游设施的视觉美学设计提供理论支持;生态位理论和景观变化理论为确定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监测点的设立及通过步道和游径调控游客流量与空间分布提供指导,实现对游客的科学化管理。
3.2 生态旅游的地理学方向研究区域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规划研究是我国旅游地理学界研究最多,取得成绩也最大的领域。旅游地理学家的研究涉及到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容量、旅游交通、旅游区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地域系统等诸多与区域旅游规划相关的内容。陈传康(1988)较早阐述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提出旅游开发的基本原理即“旅游区内部结构对应变换理论”;刘振礼、王湘等(1987)、卢云亭(1988)、秦关民、武裕仁等(1991)在其旅游地理著作中都对旅游业或旅游区规划做出专门阐述;范家驹提出了旅游规划要从规划思路、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旅游产品(包括项目开发、利用、组合)和旅游规划程序这四个方面来实现优化;郭康探索了一条包括三维空间、时间、心理、行为、经济、社会等多维度的旅游研究开发途径,总结出“点-线-网-面”的开发规律;刘锋在全面回顾国内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把旅游系统作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引入系统科学理论的动态的旅游系统规划新思路。
3.3 生态旅游的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主要使用三个工具:其一是产业结构理论;其二是产权理论;其三是“外部性”理论。其中,结构理论认为,对环境施加很多且很大的负面影响的资源配置通常是和产业结构低度化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结构不升级,就无法遏制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的趋势,它强调的是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把生态不可逆阈值作为低水平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底线。产权理论强调的是规范个人行为的重要性,并把明确界定人们利用和保护资源与环境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作为规范个人行为的关键。外部性理论强调的是有关各方合作的重要性,并把双赢(或“共赢”)作为衡量合作成功与否的标准。旅游区的构建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与恢复做出空间结构上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修复技术和实施相应的修复工程。但与很多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自然科学一样,现有的景观生态学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并不做经济可行性的研究,甚至连“成本和效益”的假设都从来没有关心过,也很少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仅是将人类视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进行研究,所以,不顾及“发展”的科学研究是不合适宜的。同时,生态旅游体现了在当代环境危机情况下,人类的一种新的人地关系思维观念。地理学家在区域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资源开发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但是,区域生态旅游规划是旅游地理学为地方政府服务的基本领域,在各地普遍的旅游开发愿望驱使下,对空间竞争力的论证成为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其结果必然要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相反,即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效益。
4 结语
4.1 生态旅游研究主要特点
第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诸多不同提法,反映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说明生态旅游概念的模糊化和泛化。最完整意义的生态旅游应将生态旅游三个层面同时包括在内。在这三个层面中,作为旅游发展模式的生态旅游居于主导地位,其实施主体是政府,并涉及到当地居民,企业及其它行为主体;作为旅游产品的生态旅游居于核心地位,其实施主体是旅游业(旅游企业);作为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的生态旅游居于基础地位,是生态旅游的实际内容,其实施主体是旅游者。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呈金字塔形(见右图)。图1 生态旅游的三层内涵图(据宋子千等,2001)
第二,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主要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而论,系统性不够,研究所使用的手段还主要是旅游学上的理论基础,尚未有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而且理论研究的成果落后于实际需要,常常缺乏可操作性。生态旅游的经济学研究只注重生态旅游业的经济发展,而较少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造成旅游不“生态”现象;生态旅游的生态学研究更多关注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形成生态不“经济”现象,生态旅游区面临各种形式的冲突,迫切需要完善的理论来指导旅游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机制,达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论文希冀在此问题上有所突破。
第三,与理论研究相比,实证研究较少,由于生态旅游又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行业,所以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同等重要。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已从概念探讨走向案例研究的阶段,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大量的实践中去总结、探索,才能丰富其理论。而且定性研究相对较多,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上,而定量研究较少,只是在环境承载力方面有量化指标,但可操作性较差。
第三,研究的区域大致有这样两种类型,一是集中在欠发达国家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非洲的肯尼亚和拉丁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先驱,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拥有开展生态旅游丰富而独特的资源,生态环境原始性相对较好,经济上相对贫困,地方政府把生态旅游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而且这些区域旅游与环境的矛盾相对比较突出。二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巴西、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欧等一些国家的生态旅游也搞得有声有色,但其研究范围仅限于自然保护区或受人类影响较小的自然地带。在我国,各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圈保护区也正在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探讨如何开展生态旅游业,但至今也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仅仅停留在可行性研究之中,理论和实践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4.2 生态旅游的研究应加强的领域生态旅游的研究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在这十几年中虽然有许多的学者专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生态旅游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问题还很多,这项研究也还很不成熟,没有解决的问题要多于业已解决的问题。第一,在研究内容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这与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是矛盾的;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念,是以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的。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投入到生态旅游相关理论的研究中,充实生态旅游的理论体系,生态旅游要拥有一套科学的“范式”理论进行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生态旅游区产业的适宜布局,生态旅游分区的合理规划的研究。可以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的理论方法和地理学的区域综合研究方法,进行“产业内控制、产业外开发”,协调解决生态旅游区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的矛盾。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应加强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自然保护区内几乎所有行业都是为旅游服务的,其旅游经济系统边界是十分明确的,同样,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系统边界也是自然形成的、易于确定的。所以,自然保护区是开发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地域,怎样在自然保护区内使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第三,在研究方式上,应积极提倡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生态旅游具有综合性,它是一门集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保学、经济学等各种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因素多。同时,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技术可行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应当在科技的密切参与下运作,在相应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效地发展生态旅游业。
参考文献:[1]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01):106-112.[2]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6,(1):62-67.[3]陈忠晓,王仰鳞,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15(04):556-562.[4]刘忠伟,王仰鳞.生态旅游及其景观生态学透视[J].人文地理,2001,16(03):11-15.[5]杨开忠,许峰,权晓红.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讲[J].人文地理,2001,16(4):6-10.[6]宋子千,黄远水.对生态旅游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1,21(4):214-215.[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8]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摘 要:本文从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着手,通过对生态旅游研究现有的文献分析,主要阐述了作为可持续旅游实现形式的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旅游概念与内涵的研究,生态旅游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和生态旅游的地理学研究等几个方面,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和特征的探讨,而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主要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的研究,同时指出了生态旅游今后应加强的几个研究领域。
关 键 词:生态旅游;研究方向;景观生态学;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旅游的概念首先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得以广泛地传播和发展,1999年中国生态环境游标志着中国生态旅游系统工程的开端,生态旅游的年增长率达25-30%,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生态旅游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众多的“非生态现象”,实践中的问题与理论研究的缺陷有关。就现有的文献来看,目前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大致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开展生态旅游条件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1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国的普及,世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地理、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充实,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的模糊造成生态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此后,伊丽莎白·布(E.Boo,1990)、Gunn(1991)、加拿大环境咨询委员会(CEAC)(1992)、scace(Scace1992,Grifone&Usher1993)、美国的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Society)(1993)、Valentine(1993),Allcock,Jones,Lane&Grant(1994),Buckley(1994)、ErcanSirakaya,VinodSasidharann和SevilSonmez(1999)、世界旅游组织(WTO,2000)等对生态旅游概念做了探讨。国内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卢云亭(1991)、陈传康(1996)、郭来喜(1997)、刘家明(1998)、王跃华(1999)、李绪荫(2000)、宋子千(2001)等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界定。生态旅游的内涵研究主要在于三个层面:
1.1 作为旅游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这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区域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发展理念,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1.2 作为旅游产品的生态旅游这主要是从旅游业的角度提出的,生态旅游产品是指在生态资源优势地区开发的,能满足旅游者体验生态环境、丰富生态知识等需求,并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就是要将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而尽量发挥其有利影响。
1.3 作为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的生态旅游这主要是从旅游者角度提出来的,不管是旅游发展模式,还是旅游产品,最终都将归结到旅游者的活动上来。所谓生态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价值取向,以生态学原则指导自身行为,尽量减少自身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不良影响,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生态旅游概念一经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组织和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众说纷纭。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或碰到一些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更多的是关注生态环境的发展,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更多的是注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旅游开发都被贴上“生态旅游”的标签,结果旅游区出现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游客严重超出了旅游区的生态承载能力,这说明对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认识的模糊造成生态旅游业正在成为对旅游区生态环境产生威胁的产业。
2 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容量与评价等方面。生态旅游发展是一枚双刃剑,侯立军(1995)、彭希喜(1998)认为生态旅游被普遍看好主要在于它能赚取巨额外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普教育和科学考察场所,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减轻农村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生态旅游发展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导致环境容量研究的进展。60年代,莱佩奇(Lapage,1963)率先提出了旅游容量的概念,但他并没有作更深入的研究,此后关心旅游环境容量问题的人逐渐增多,劳森(F·Lawison,1977)、皮尔斯等(D.Pearee,1986)、谢尔比等(B.Shel-by,1987)、爱德华·英斯基普(Edword.Inskeep,1989)等;国内赵红红(1983)、刘振礼和金键(1985)、汪嘉熙(1986)、保继刚(1987)、楚义芳(1989)、冯孝琪(1991)、崔风军(1994)、胡炳清(1995)、俞孔坚(1999)等对旅游容量做了探讨。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全面评价是最近几年才被正式提出的。Orams(1995)提出了结果评价指标体系,Orams的指标体系是生态旅游研究的一大进步,但他的指标体系过于简单化,可操作性较差。加拿大人Ross和Wall(1999)认为评价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的方法可以包括环境影响评价(E1A)、环境容量评价、可接受变化的极限(LAC)、投入产出分析(CBA)及游客影响管理(VIM),他们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更全面,更具体,且更有操作性(这一体系已被运用于印尼的NorthSalawsi旅游区的评价中),但是他们的评价体系由于是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去分别评价,再将结果重新结合分析,其结果之间的差异如何弥补,另外,在分级的指标体系中没有包括游客本身的因素,这样的评价结果可能会造成偏差。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容量的研究,现仍处于分散、小区域和尝试性实用的初级阶段。关于旅游环境容量和概念体系,目前世界上尚无公认的旅游容量的定义,也缺少透彻的理论解释和系统的实证研究。国外文献中也只有从“舒适度”出发的旅游区域的游客容量的经验性结果,还没有形成一套可以实施的针对不同自然基底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容量的计算方法,另外,旅游业随时间演化的环境容量也较少涉及,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使其理论上有所突破,实际应用上具有可操作性。生态旅游的评价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一个统一基本的模式。
3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研究
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在全球快速的发展,景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与支撑较为重要。
3.1 生态旅游的景观生态学方向研究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主要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及协调功能。杨桂华、吕永龙(1998)、刘家明、杨新军(1998)、刘忠伟(2001)等认为景观的结构及其相应的功能理论可以对功能分区、结构规划、旅游设施设计等提供理论支持;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及景观多样性与稳定性理论对塑造和控制原有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及旅游设施的视觉美学设计提供理论支持;生态位理论和景观变化理论为确定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监测点的设立及通过步道和游径调控游客流量与空间分布提供指导,实现对游客的科学化管理。
3.2 生态旅游的地理学方向研究区域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规划研究是我国旅游地理学界研究最多,取得成绩也最大的领域。旅游地理学家的研究涉及到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容量、旅游交通、旅游区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地域系统等诸多与区域旅游规划相关的内容。陈传康(1988)较早阐述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提出旅游开发的基本原理即“旅游区内部结构对应变换理论”;刘振礼、王湘等(1987)、卢云亭(1988)、秦关民、武裕仁等(1991)在其旅游地理著作中都对旅游业或旅游区规划做出专门阐述;范家驹提出了旅游规划要从规划思路、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旅游产品(包括项目开发、利用、组合)和旅游规划程序这四个方面来实现优化;郭康探索了一条包括三维空间、时间、心理、行为、经济、社会等多维度的旅游研究开发途径,总结出“点-线-网-面”的开发规律;刘锋在全面回顾国内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把旅游系统作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引入系统科学理论的动态的旅游系统规划新思路。
3.3 生态旅游的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主要使用三个工具:其一是产业结构理论;其二是产权理论;其三是“外部性”理论。其中,结构理论认为,对环境施加很多且很大的负面影响的资源配置通常是和产业结构低度化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结构不升级,就无法遏制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的趋势,它强调的是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把生态不可逆阈值作为低水平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底线。产权理论强调的是规范个人行为的重要性,并把明确界定人们利用和保护资源与环境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作为规范个人行为的关键。外部性理论强调的是有关各方合作的重要性,并把双赢(或“共赢”)作为衡量合作成功与否的标准。旅游区的构建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与恢复做出空间结构上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修复技术和实施相应的修复工程。但与很多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自然科学一样,现有的景观生态学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并不做经济可行性的研究,甚至连“成本和效益”的假设都从来没有关心过,也很少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仅是将人类视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进行研究,所以,不顾及“发展”的科学研究是不合适宜的。同时,生态旅游体现了在当代环境危机情况下,人类的一种新的人地关系思维观念。地理学家在区域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资源开发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但是,区域生态旅游规划是旅游地理学为地方政府服务的基本领域,在各地普遍的旅游开发愿望驱使下,对空间竞争力的论证成为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其结果必然要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相反,即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效益。
4 结语
4.1 生态旅游研究主要特点
第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诸多不同提法,反映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说明生态旅游概念的模糊化和泛化。最完整意义的生态旅游应将生态旅游三个层面同时包括在内。在这三个层面中,作为旅游发展模式的生态旅游居于主导地位,其实施主体是政府,并涉及到当地居民,企业及其它行为主体;作为旅游产品的生态旅游居于核心地位,其实施主体是旅游业(旅游企业);作为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的生态旅游居于基础地位,是生态旅游的实际内容,其实施主体是旅游者。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呈金字塔形(见右图)。图1 生态旅游的三层内涵图(据宋子千等,2001)
第二,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主要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而论,系统性不够,研究所使用的手段还主要是旅游学上的理论基础,尚未有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而且理论研究的成果落后于实际需要,常常缺乏可操作性。生态旅游的经济学研究只注重生态旅游业的经济发展,而较少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造成旅游不“生态”现象;生态旅游的生态学研究更多关注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形成生态不“经济”现象,生态旅游区面临各种形式的冲突,迫切需要完善的理论来指导旅游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机制,达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论文希冀在此问题上有所突破。
第三,与理论研究相比,实证研究较少,由于生态旅游又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行业,所以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同等重要。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已从概念探讨走向案例研究的阶段,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大量的实践中去总结、探索,才能丰富其理论。而且定性研究相对较多,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上,而定量研究较少,只是在环境承载力方面有量化指标,但可操作性较差。
第三,研究的区域大致有这样两种类型,一是集中在欠发达国家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非洲的肯尼亚和拉丁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先驱,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拥有开展生态旅游丰富而独特的资源,生态环境原始性相对较好,经济上相对贫困,地方政府把生态旅游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而且这些区域旅游与环境的矛盾相对比较突出。二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巴西、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欧等一些国家的生态旅游也搞得有声有色,但其研究范围仅限于自然保护区或受人类影响较小的自然地带。在我国,各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圈保护区也正在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探讨如何开展生态旅游业,但至今也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仅仅停留在可行性研究之中,理论和实践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4.2 生态旅游的研究应加强的领域生态旅游的研究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在这十几年中虽然有许多的学者专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生态旅游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问题还很多,这项研究也还很不成熟,没有解决的问题要多于业已解决的问题。第一,在研究内容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这与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是矛盾的;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念,是以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的。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投入到生态旅游相关理论的研究中,充实生态旅游的理论体系,生态旅游要拥有一套科学的“范式”理论进行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生态旅游区产业的适宜布局,生态旅游分区的合理规划的研究。可以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的理论方法和地理学的区域综合研究方法,进行“产业内控制、产业外开发”,协调解决生态旅游区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的矛盾。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应加强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自然保护区内几乎所有行业都是为旅游服务的,其旅游经济系统边界是十分明确的,同样,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系统边界也是自然形成的、易于确定的。所以,自然保护区是开发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地域,怎样在自然保护区内使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第三,在研究方式上,应积极提倡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生态旅游具有综合性,它是一门集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保学、经济学等各种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因素多。同时,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技术可行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应当在科技的密切参与下运作,在相应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效地发展生态旅游业。
参考文献:[1]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01):106-112.[2]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6,(1):62-67.[3]陈忠晓,王仰鳞,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15(04):556-562.[4]刘忠伟,王仰鳞.生态旅游及其景观生态学透视[J].人文地理,2001,16(03):11-15.[5]杨开忠,许峰,权晓红.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讲[J].人文地理,2001,16(4):6-10.[6]宋子千,黄远水.对生态旅游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1,21(4):214-215.[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8]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