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图中的是什么狗?求详细介绍!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阿拉斯加雪橇犬
中文:阿拉斯加雪橇犬 别译:阿拉斯加犬,阿拉斯加马拉缪特,阿拉斯加马拉穆 英文:Alaskan Malamute 昵称:大马;Maly;小阿 生物学分类:犬科,犬属,狼种,家犬亚种 犬种归类:尖嘴原始犬(FCI)/工作犬(AKC) 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名字由来已久,俄国人在白令海峡航行时被风暴吹到这块西伯利亚北部的土地。水兵们返回俄国之后,就把他们在这里印象深刻的事情告诉了其他的俄国人,这当然包括了这里的特色——阿拉斯加雪橇犬。 在现代犬展运动中,阿拉斯加雪橇犬被归属于犬类中的“尖嘴原始犬种(Spitz and Primitive types)”(FCI)或者“工作犬组(Working) ”(AKC)。
发展历史
早期
在最初北美移民的纪录上,可发现有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记载。此犬属匀称的体格和有顽强精神和忍耐力的犬种。
阿拉斯加雪橇犬喜欢户外运动,在使用雪橇的年代里马拉缪特族已拥有此强壮并能在北极雪地中旅行的犬种,还利用此犬猎捕北极熊、狼等动物,同时还用它担任守护驯鹿的工作。阿拉斯加雪橇犬以身强力壮及富忍耐力而闻名于世,在白人逐渐进入北极圈后,它们常被用来从事探险南北极的活动。
随着美洲的发现、阿拉斯加被征服,白人开始将北极圈内的犬和外来的犬杂交。就像他们在格陵兰岛和拉布拉多半岛西伯利亚和其他的极地地区所做的一样。最威胁阿拉斯加雪橇犬的时期是1909~1918年,这个危机来自于人类的贪念。那个时候,阿拉斯加赌赛犬越来越流行,许多的赛手尝试将北极圈的犬和外来犬交配,以期发现体力更好、速度更快、更漂亮的犬,结果事与愿违。这一个时期后来被称为“北极雪橇犬的衰落时期”。
二十世纪初期的发展
由于和输入犬种的相互交配,原有的本土犬种被混入了各种外来犬的基因,传统意义上的纯种阿拉斯加雪橇犬几乎完全灭绝。 二十世纪前20年,随着狗拉雪橇竞速赛(the sport of sled dog racing)在北美的风靡,美国人意识到有必要重新拾回阿拉斯加雪橇犬这一本土的雪橇犬种,在1926年,美国的雪橇犬爱好者开始致力于以本土雪橇犬和哈士奇为基础、系统地选育纯种阿拉斯加雪橇犬。经过近十年的选育和发展,1935年,美国犬业俱乐部(AKC)正式确认阿拉斯加雪橇犬为一个犬种。
当代的发展
在确认为一个犬种后,犬类繁育者们不断筛选完善,在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
最接近现在的雪橇犬爱好者们所认同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基本成型,1994年,美国犬业俱乐部修订并通过了现行的阿拉斯加雪橇犬犬种繁育标准,该标准在1996年被世界畜犬联合会(FCI)认可并成为FCI的阿拉斯加雪橇犬标准。 时至今日,为了让阿拉斯加雪橇犬继续在都市的生活中依旧可以“重操旧业”,让它们不要丢下拉车拉雪橇的技能,每年美国、英格兰等地都会举行狗拉车比赛。而这些狗狗们也不负众望,在每一次的表演和比赛中它们都仅需要两对狗狗互相配合就可以把一辆载着两个成年人的车拉得飞快,甚至经常因为在转弯的时候刹车不及而人仰车翻。
现状
阿拉斯加雪橇犬已经在冰冷的北方生活了很多年了,人们一直把它们的来历当成一个谜。 自从白人征服阿拉斯加之后,拉着雪橇飞跑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就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人们羡慕它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有自我牺牲的勇气。所以,拉雪橇比赛在那时风靡了整个美国。可以狂奔在冰雪中是一件很艰苦但又很刺激的事情,对于在比赛中的突发事故,阿拉斯加雪橇犬曾多次救下遇难的主人。现在,阿拉斯加雪橇犬已经离开了那寒冷的北方,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变成了家里的宠物犬。他虽然体型庞大,但是在很多方面,它们还会表现得非常细腻,因此,不少人都称赞它,说它是一个外表粗犷,内心却很温柔的大块头。阿拉斯加雪橇犬的性格很固执,如果认定你是它的主人,它便会固执地对你一直保持忠心,对于可能会遭到的危险,它们都会挺身而出,好像就是个英勇的武士。但是也因为身体较大,体重也比较重,所以,它不太适合待在小孩子身边。倒不是因为它的性情不稳定可能会伤害到孩子,而是,它的体重实在过重,即使是个成年人被它踩一脚都承受不了,更何况是个小宝宝呢,所以家里有宝宝的家庭一定要注意。1.
体型规格
依据AKC的描述,
规格标准
阿拉斯加雪橇犬应具备的黄金体型为——雄犬肩高25英寸(63.5厘米)、体重85磅(39千克);雌犬肩高23英寸(58.4厘米)、体重75磅(34千克)。 一般雄性成犬肩高在22英寸(55.9厘米)~27英寸(68.6厘米)、雌性成犬高在21英寸(53.3厘米)~25英寸(63.5厘米)都是可接受的,同时,体重大于41千克或者小于34千克的个体很常见。 偶尔可见体重超过120磅(54千克)的雄性个体,也有特地选育身体规格特别巨大犬只的繁育者将这些被选育出来的大体态种群称作“巨型阿拉斯加雪橇犬”(giant Malamute),尽管AKC和FCI都未对阿拉斯加雪橇犬的体型规格上限做出具体规定,但由于对骨骼及身体发育方面的不利影响,这种个体对于纯种阿拉斯加雪橇犬被认为是不适当的,也不被AKC的纯种犬标准所接受。(this is uncommon and such dogs are produced primarily by breeders who market a 'giant Malamute.' These large sizes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reed's history or show standards.)
2.被毛
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被毛是一种“致密的富有极地特征的”双层被毛。内层为丰厚的绒毛、外层为质地较硬的针状毛,总体上与哈士奇的被毛类似,但在某种程度上比哈士奇的被毛略显得粗糙(harsher)。外层针状毛不能过长,也不能质地柔软,出现这种情况都被视为缺陷。 被毛常见的颜色是白色与烟灰色、黑色、紫貂色、红色、砂色等颜色的组合,白色以外的颜色无论深浅都是可以接受的。其面部的毛色花纹往往呈现十字带两点白色眉毛或全白色以及所有介于二者间的外观。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被毛颜色与哈士奇的被毛颜色无实质差异。 在一些地区的一些繁育者所特别选育的巨型种群中,亦出现与极地特征不尽相符的偏长的被毛。长毛个体不被AKC和FCI所接受,尽管不符合纯种犬标准、也无法参赛,但在一些地区,长毛个体的外观也受到一些饲主的喜爱。由于长毛个体的毛质与正常被毛个体的毛质相比有较大劣化,纯种犬的繁育协会并不鼓励进行此类选育。
3.结构
在犬展中评价一只阿拉斯加雪橇犬是否优秀,主要是看其结构是否合乎作为一只雪橇狗拖曳重物的要求,而此外的评价要求则居于次要位置(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所以,一只阿拉斯加雪橇犬需要具备强健的体格。 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腿必须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前后腿及脚在站立或运动时所表现出任何不足,都将被视为严重缺陷。
4.头部
头部宽且深,不显得粗糙或笨拙,与身体的比例恰当。表情柔和、充满友爱。眼睛在头部的位置略斜,眼睛的颜色为褐色,杏仁状,中等大小。眼睛的颜色越深越好。兰色的眼睛属于失格。耳朵的大小适中,但与头部相比显得略小一些。耳朵为三角形,耳尖稍圆。耳朵分的很开,位于脑袋外侧靠后的位置,与外眼角成一直线。当耳朵竖着的时候,就象是站在脑袋上一样。竖立的耳朵也许略向前倾,但当狗在工作时,有时耳朵也会折向脑袋。耳朵位置过高属于缺陷。 两耳间的脑袋宽,且略略隆起,从头顶向眼睛的方向渐渐变窄、变平,靠近面颊的部分变的比较平坦。两眼间有轻微的皱纹。脑袋的轮廓线和口吻的轮廓线象两条略向下折的,连在一起的直线。与脑袋相比,口吻显得长而大,宽度和深度是从与脑袋结合的位置向鼻镜的方向逐渐变小。除了红色被毛的狗以外,其他颜色的狗都应该是黑色的鼻镜、眼圈和嘴唇。红色被毛的狗允许是褐色的鼻镜、眼圈和嘴唇。带有浅色条纹的“雪鼻”都是被允许的。嘴唇紧密闭合。上下颚宽大,牙齿巨大。咬和为剪状咬和,上颚突出或下颚突出式咬和都属于缺陷。
5.阿拉斯加雪橇犬与哈士奇的区别
阿拉斯加雪橇犬与哈士奇(西伯利亚雪撬犬)
快速奔跑中的阿拉斯加雪橇犬
被认为是极为相似的两个犬种,它们都是原始犬,也同为工作犬,整体要求整齐,脚步轻快,动作优美。身体紧凑,有着很厚的被毛,耳朵直立,耳尖圆滑,耳壁厚,杏仁眼,中等大小。口吻既不显得长而尖,也不显得短而宽,止部清晰,背线平直,中等胸深,略略收腹。尾根不过高也不过低,尾巴上长着软毛,镰刀形曲线状翻卷在背后。四肢有力,骨架粗壮,肌肉结实,身体均称。脚趾和肉垫间有丰富的毛。肉垫紧密,厚实。当犬自然站立时,平行,笔直,肘部和膝关节都不能外翻或内翻。胸腔,脖子,耳朵不能过长。颜色有纯白,红到黑到蓝都有。但身体被不连续的颜色覆盖或有不均匀的色斑属于缺陷。 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身材 阿拉斯加雪橇犬属于大型犬,而哈士奇属于中型犬。 阿拉斯加雪撬犬比哈士奇的平均肩高一般高出10cm左右,体重重10kg左右。 2.眼睛 阿拉斯加雪撬犬不可以接受蓝眼,哈士奇则允许有单眼或双眼为蓝色。 3.耳朵 阿拉斯加雪撬犬耳朵分的很开且向外后侧,哈士奇耳朵相距较近,位于头部较高的位置。 阿拉斯加雪撬犬耳朵过大,过高过近属缺陷,哈士奇耳朵分的过开,耳朵过大为缺陷。 4.尾巴 阿拉斯加雪撬犬在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向上翘,卷在背部上,特别是在工作的时候,在AKC犬种标准的描述中,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尾巴被形容为“一根招展的大羽毛”(a waving plume) 哈士奇的尾巴不会打卷,往往是平直的,像一把“圆头刷子”(a round brush),摇尾巴的时候也是朝正上方乃至斜上方摇动,而不是卷曲到背上摇动。 5.性格 性格方面一般认为阿拉斯加雪橇犬相对于哈士奇更加敦厚和稳重;相对的,大多数哈士奇比较神经质,对人类的热情程度常常到了十分夸张的程度。同时,哈士奇更具有原始犬种的特征、更加独立自主,亦更富有好奇心。 两种雪橇犬都被认为是不喜欢吠叫的犬种,即使偶尔发出叫声,这两种雪橇犬更多的是使用长嚎。但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吠叫指数相对会更高一些;哈士奇则几乎很难被人类听到它们发出阿拉斯加雪橇犬偶尔发出的夹杂狼嚎的“汪汪”声。
中文:阿拉斯加雪橇犬 别译:阿拉斯加犬,阿拉斯加马拉缪特,阿拉斯加马拉穆 英文:Alaskan Malamute 昵称:大马;Maly;小阿 生物学分类:犬科,犬属,狼种,家犬亚种 犬种归类:尖嘴原始犬(FCI)/工作犬(AKC) 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名字由来已久,俄国人在白令海峡航行时被风暴吹到这块西伯利亚北部的土地。水兵们返回俄国之后,就把他们在这里印象深刻的事情告诉了其他的俄国人,这当然包括了这里的特色——阿拉斯加雪橇犬。 在现代犬展运动中,阿拉斯加雪橇犬被归属于犬类中的“尖嘴原始犬种(Spitz and Primitive types)”(FCI)或者“工作犬组(Working) ”(AKC)。
发展历史
早期
在最初北美移民的纪录上,可发现有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记载。此犬属匀称的体格和有顽强精神和忍耐力的犬种。
阿拉斯加雪橇犬喜欢户外运动,在使用雪橇的年代里马拉缪特族已拥有此强壮并能在北极雪地中旅行的犬种,还利用此犬猎捕北极熊、狼等动物,同时还用它担任守护驯鹿的工作。阿拉斯加雪橇犬以身强力壮及富忍耐力而闻名于世,在白人逐渐进入北极圈后,它们常被用来从事探险南北极的活动。
随着美洲的发现、阿拉斯加被征服,白人开始将北极圈内的犬和外来的犬杂交。就像他们在格陵兰岛和拉布拉多半岛西伯利亚和其他的极地地区所做的一样。最威胁阿拉斯加雪橇犬的时期是1909~1918年,这个危机来自于人类的贪念。那个时候,阿拉斯加赌赛犬越来越流行,许多的赛手尝试将北极圈的犬和外来犬交配,以期发现体力更好、速度更快、更漂亮的犬,结果事与愿违。这一个时期后来被称为“北极雪橇犬的衰落时期”。
二十世纪初期的发展
由于和输入犬种的相互交配,原有的本土犬种被混入了各种外来犬的基因,传统意义上的纯种阿拉斯加雪橇犬几乎完全灭绝。 二十世纪前20年,随着狗拉雪橇竞速赛(the sport of sled dog racing)在北美的风靡,美国人意识到有必要重新拾回阿拉斯加雪橇犬这一本土的雪橇犬种,在1926年,美国的雪橇犬爱好者开始致力于以本土雪橇犬和哈士奇为基础、系统地选育纯种阿拉斯加雪橇犬。经过近十年的选育和发展,1935年,美国犬业俱乐部(AKC)正式确认阿拉斯加雪橇犬为一个犬种。
当代的发展
在确认为一个犬种后,犬类繁育者们不断筛选完善,在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
最接近现在的雪橇犬爱好者们所认同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基本成型,1994年,美国犬业俱乐部修订并通过了现行的阿拉斯加雪橇犬犬种繁育标准,该标准在1996年被世界畜犬联合会(FCI)认可并成为FCI的阿拉斯加雪橇犬标准。 时至今日,为了让阿拉斯加雪橇犬继续在都市的生活中依旧可以“重操旧业”,让它们不要丢下拉车拉雪橇的技能,每年美国、英格兰等地都会举行狗拉车比赛。而这些狗狗们也不负众望,在每一次的表演和比赛中它们都仅需要两对狗狗互相配合就可以把一辆载着两个成年人的车拉得飞快,甚至经常因为在转弯的时候刹车不及而人仰车翻。
现状
阿拉斯加雪橇犬已经在冰冷的北方生活了很多年了,人们一直把它们的来历当成一个谜。 自从白人征服阿拉斯加之后,拉着雪橇飞跑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就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人们羡慕它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有自我牺牲的勇气。所以,拉雪橇比赛在那时风靡了整个美国。可以狂奔在冰雪中是一件很艰苦但又很刺激的事情,对于在比赛中的突发事故,阿拉斯加雪橇犬曾多次救下遇难的主人。现在,阿拉斯加雪橇犬已经离开了那寒冷的北方,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变成了家里的宠物犬。他虽然体型庞大,但是在很多方面,它们还会表现得非常细腻,因此,不少人都称赞它,说它是一个外表粗犷,内心却很温柔的大块头。阿拉斯加雪橇犬的性格很固执,如果认定你是它的主人,它便会固执地对你一直保持忠心,对于可能会遭到的危险,它们都会挺身而出,好像就是个英勇的武士。但是也因为身体较大,体重也比较重,所以,它不太适合待在小孩子身边。倒不是因为它的性情不稳定可能会伤害到孩子,而是,它的体重实在过重,即使是个成年人被它踩一脚都承受不了,更何况是个小宝宝呢,所以家里有宝宝的家庭一定要注意。1.
体型规格
依据AKC的描述,
规格标准
阿拉斯加雪橇犬应具备的黄金体型为——雄犬肩高25英寸(63.5厘米)、体重85磅(39千克);雌犬肩高23英寸(58.4厘米)、体重75磅(34千克)。 一般雄性成犬肩高在22英寸(55.9厘米)~27英寸(68.6厘米)、雌性成犬高在21英寸(53.3厘米)~25英寸(63.5厘米)都是可接受的,同时,体重大于41千克或者小于34千克的个体很常见。 偶尔可见体重超过120磅(54千克)的雄性个体,也有特地选育身体规格特别巨大犬只的繁育者将这些被选育出来的大体态种群称作“巨型阿拉斯加雪橇犬”(giant Malamute),尽管AKC和FCI都未对阿拉斯加雪橇犬的体型规格上限做出具体规定,但由于对骨骼及身体发育方面的不利影响,这种个体对于纯种阿拉斯加雪橇犬被认为是不适当的,也不被AKC的纯种犬标准所接受。(this is uncommon and such dogs are produced primarily by breeders who market a 'giant Malamute.' These large sizes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reed's history or show standards.)
2.被毛
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被毛是一种“致密的富有极地特征的”双层被毛。内层为丰厚的绒毛、外层为质地较硬的针状毛,总体上与哈士奇的被毛类似,但在某种程度上比哈士奇的被毛略显得粗糙(harsher)。外层针状毛不能过长,也不能质地柔软,出现这种情况都被视为缺陷。 被毛常见的颜色是白色与烟灰色、黑色、紫貂色、红色、砂色等颜色的组合,白色以外的颜色无论深浅都是可以接受的。其面部的毛色花纹往往呈现十字带两点白色眉毛或全白色以及所有介于二者间的外观。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被毛颜色与哈士奇的被毛颜色无实质差异。 在一些地区的一些繁育者所特别选育的巨型种群中,亦出现与极地特征不尽相符的偏长的被毛。长毛个体不被AKC和FCI所接受,尽管不符合纯种犬标准、也无法参赛,但在一些地区,长毛个体的外观也受到一些饲主的喜爱。由于长毛个体的毛质与正常被毛个体的毛质相比有较大劣化,纯种犬的繁育协会并不鼓励进行此类选育。
3.结构
在犬展中评价一只阿拉斯加雪橇犬是否优秀,主要是看其结构是否合乎作为一只雪橇狗拖曳重物的要求,而此外的评价要求则居于次要位置(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所以,一只阿拉斯加雪橇犬需要具备强健的体格。 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腿必须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前后腿及脚在站立或运动时所表现出任何不足,都将被视为严重缺陷。
4.头部
头部宽且深,不显得粗糙或笨拙,与身体的比例恰当。表情柔和、充满友爱。眼睛在头部的位置略斜,眼睛的颜色为褐色,杏仁状,中等大小。眼睛的颜色越深越好。兰色的眼睛属于失格。耳朵的大小适中,但与头部相比显得略小一些。耳朵为三角形,耳尖稍圆。耳朵分的很开,位于脑袋外侧靠后的位置,与外眼角成一直线。当耳朵竖着的时候,就象是站在脑袋上一样。竖立的耳朵也许略向前倾,但当狗在工作时,有时耳朵也会折向脑袋。耳朵位置过高属于缺陷。 两耳间的脑袋宽,且略略隆起,从头顶向眼睛的方向渐渐变窄、变平,靠近面颊的部分变的比较平坦。两眼间有轻微的皱纹。脑袋的轮廓线和口吻的轮廓线象两条略向下折的,连在一起的直线。与脑袋相比,口吻显得长而大,宽度和深度是从与脑袋结合的位置向鼻镜的方向逐渐变小。除了红色被毛的狗以外,其他颜色的狗都应该是黑色的鼻镜、眼圈和嘴唇。红色被毛的狗允许是褐色的鼻镜、眼圈和嘴唇。带有浅色条纹的“雪鼻”都是被允许的。嘴唇紧密闭合。上下颚宽大,牙齿巨大。咬和为剪状咬和,上颚突出或下颚突出式咬和都属于缺陷。
5.阿拉斯加雪橇犬与哈士奇的区别
阿拉斯加雪橇犬与哈士奇(西伯利亚雪撬犬)
快速奔跑中的阿拉斯加雪橇犬
被认为是极为相似的两个犬种,它们都是原始犬,也同为工作犬,整体要求整齐,脚步轻快,动作优美。身体紧凑,有着很厚的被毛,耳朵直立,耳尖圆滑,耳壁厚,杏仁眼,中等大小。口吻既不显得长而尖,也不显得短而宽,止部清晰,背线平直,中等胸深,略略收腹。尾根不过高也不过低,尾巴上长着软毛,镰刀形曲线状翻卷在背后。四肢有力,骨架粗壮,肌肉结实,身体均称。脚趾和肉垫间有丰富的毛。肉垫紧密,厚实。当犬自然站立时,平行,笔直,肘部和膝关节都不能外翻或内翻。胸腔,脖子,耳朵不能过长。颜色有纯白,红到黑到蓝都有。但身体被不连续的颜色覆盖或有不均匀的色斑属于缺陷。 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身材 阿拉斯加雪橇犬属于大型犬,而哈士奇属于中型犬。 阿拉斯加雪撬犬比哈士奇的平均肩高一般高出10cm左右,体重重10kg左右。 2.眼睛 阿拉斯加雪撬犬不可以接受蓝眼,哈士奇则允许有单眼或双眼为蓝色。 3.耳朵 阿拉斯加雪撬犬耳朵分的很开且向外后侧,哈士奇耳朵相距较近,位于头部较高的位置。 阿拉斯加雪撬犬耳朵过大,过高过近属缺陷,哈士奇耳朵分的过开,耳朵过大为缺陷。 4.尾巴 阿拉斯加雪撬犬在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向上翘,卷在背部上,特别是在工作的时候,在AKC犬种标准的描述中,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尾巴被形容为“一根招展的大羽毛”(a waving plume) 哈士奇的尾巴不会打卷,往往是平直的,像一把“圆头刷子”(a round brush),摇尾巴的时候也是朝正上方乃至斜上方摇动,而不是卷曲到背上摇动。 5.性格 性格方面一般认为阿拉斯加雪橇犬相对于哈士奇更加敦厚和稳重;相对的,大多数哈士奇比较神经质,对人类的热情程度常常到了十分夸张的程度。同时,哈士奇更具有原始犬种的特征、更加独立自主,亦更富有好奇心。 两种雪橇犬都被认为是不喜欢吠叫的犬种,即使偶尔发出叫声,这两种雪橇犬更多的是使用长嚎。但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吠叫指数相对会更高一些;哈士奇则几乎很难被人类听到它们发出阿拉斯加雪橇犬偶尔发出的夹杂狼嚎的“汪汪”声。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