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陈涉世家 重点加点词语 尽可能多点 要带答案的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尝:曾经。 佣耕:被雇佣去给人耕地。佣,受人雇佣的人。
辍:停止。 之:去、往。
怅:失望。
苟:如果。
无:不会。
若:你。
太息:长叹。
燕雀:泛指小鸟。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大雁。 鸿鹄:天鹅。这里用“鸿鹄”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发闾左:征调贫民百姓。闾左,秦时贵右贱左,富者居住在闾右,贫者居在闾左。闾,里巷的大门。适(zhé):同“谪”,被流放或贬职。
谪戍:被强迫去戍边。
屯:驻扎。
皆次当行(háng):按照征发的编排次序,都应当前往。 次,编次。
会:适逢,恰巧遇到。度(duó):估计。 失期:误期,过了期限。
亡:逃亡。
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举,发动。
等死:同样是死。
死国:为国家大事而死。死:为.......而死。)这里的“死”是“死国可乎”中的“死”
苦秦:即“苦于秦”,苦于秦朝的统治。苦:以......为苦。
少子:小儿子。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
立:立为皇帝。
数(shuò)谏:屡次进谏。 故:缘故。
上:皇上,指秦始皇。将(jiàng)兵:统率军队。指扶苏奉秦始皇之命和蒙恬领兵北防匈奴。
或闻:有人听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巨鹿),胡亥勾宦官赵高、丞相李斯伪造遗诏,逼扶苏自杀。事详卷六《秦始皇本纪》。
怜:爱戴。
诚:果真。 诈:假。
唱:同“倡”,首发、倡导。
宜:应该。
然:对的。
行卜:去占卦。
指意:指,通“旨”,意图。
这句的意思是说,然而你们向鬼神问吉凶吧。
威众:威服众人。
书:写。
罾(zēng):鱼网。这里是用鱼网捕的意思。
固:本来。
以:同“已”,已经的意思。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间:这里指暗中。之:去、往 次所:行军时临时驻扎的地方。 丛祠:树木隐蔽的庙。间令:暗使
篝火:用竹笼罩着火,冒充鬼火。篝,竹笼。这里作动词用。
狐鸣:指学着狐狸叫。
旦日:第二天。
往往:到处。语:议论。
指目:用手指指,用眼睛看
目:打量、看着(这里是名词作动词)
素:一向、向来。为用:即“为其所用”的省略。亡:逃跑
忿恚(huì)使......恼怒。忿:忿怒。恚:恼怒。
笞: 用鞭、杖或竹板打。
剑挺:剑拔出鞘。挺,拔。而:表修饰。佐:协助。并:一齐
借第令:借:即使。第:仅仅。令:使。
毋:不。
而:表转折,但。固:本来。 十六七:十个中有六七个。
已:止。
宁:难道。 种:这里是“祖传”的意思。
民欲:人民的愿望。
袒(tǎn,坦)右:解衣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
盟:指宣誓立约。
为:筑。 而:表顺接。
下:攻下、攻克。徇: 攻占(土地)
比:等到。
乘:辆。古时一车四马叫做“乘”。骑:一人一马。独:只有
会:集会。 计事:议事。会计:集会商议。
身被(pī)坚执锐:亲自穿着坚固的铠甲,手执锐利的武器。被,同“披”。
无道:指不义的暴君。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以古代国君都祭祀土地神和谷神,后来社稷就用做国家的代称。
刑:惩罚。
【重点字词】
通假字
1、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被罚流放
2、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3、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4、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古今异义词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亡: 古意:逃跑 今意:死亡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豪杰: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会计: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3、旦日,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辍:停止。 之:去、往。
怅:失望。
苟:如果。
无:不会。
若:你。
太息:长叹。
燕雀:泛指小鸟。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大雁。 鸿鹄:天鹅。这里用“鸿鹄”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发闾左:征调贫民百姓。闾左,秦时贵右贱左,富者居住在闾右,贫者居在闾左。闾,里巷的大门。适(zhé):同“谪”,被流放或贬职。
谪戍:被强迫去戍边。
屯:驻扎。
皆次当行(háng):按照征发的编排次序,都应当前往。 次,编次。
会:适逢,恰巧遇到。度(duó):估计。 失期:误期,过了期限。
亡:逃亡。
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举,发动。
等死:同样是死。
死国:为国家大事而死。死:为.......而死。)这里的“死”是“死国可乎”中的“死”
苦秦:即“苦于秦”,苦于秦朝的统治。苦:以......为苦。
少子:小儿子。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
立:立为皇帝。
数(shuò)谏:屡次进谏。 故:缘故。
上:皇上,指秦始皇。将(jiàng)兵:统率军队。指扶苏奉秦始皇之命和蒙恬领兵北防匈奴。
或闻:有人听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巨鹿),胡亥勾宦官赵高、丞相李斯伪造遗诏,逼扶苏自杀。事详卷六《秦始皇本纪》。
怜:爱戴。
诚:果真。 诈:假。
唱:同“倡”,首发、倡导。
宜:应该。
然:对的。
行卜:去占卦。
指意:指,通“旨”,意图。
这句的意思是说,然而你们向鬼神问吉凶吧。
威众:威服众人。
书:写。
罾(zēng):鱼网。这里是用鱼网捕的意思。
固:本来。
以:同“已”,已经的意思。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间:这里指暗中。之:去、往 次所:行军时临时驻扎的地方。 丛祠:树木隐蔽的庙。间令:暗使
篝火:用竹笼罩着火,冒充鬼火。篝,竹笼。这里作动词用。
狐鸣:指学着狐狸叫。
旦日:第二天。
往往:到处。语:议论。
指目:用手指指,用眼睛看
目:打量、看着(这里是名词作动词)
素:一向、向来。为用:即“为其所用”的省略。亡:逃跑
忿恚(huì)使......恼怒。忿:忿怒。恚:恼怒。
笞: 用鞭、杖或竹板打。
剑挺:剑拔出鞘。挺,拔。而:表修饰。佐:协助。并:一齐
借第令:借:即使。第:仅仅。令:使。
毋:不。
而:表转折,但。固:本来。 十六七:十个中有六七个。
已:止。
宁:难道。 种:这里是“祖传”的意思。
民欲:人民的愿望。
袒(tǎn,坦)右:解衣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
盟:指宣誓立约。
为:筑。 而:表顺接。
下:攻下、攻克。徇: 攻占(土地)
比:等到。
乘:辆。古时一车四马叫做“乘”。骑:一人一马。独:只有
会:集会。 计事:议事。会计:集会商议。
身被(pī)坚执锐:亲自穿着坚固的铠甲,手执锐利的武器。被,同“披”。
无道:指不义的暴君。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以古代国君都祭祀土地神和谷神,后来社稷就用做国家的代称。
刑:惩罚。
【重点字词】
通假字
1、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被罚流放
2、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3、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4、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古今异义词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亡: 古意:逃跑 今意:死亡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豪杰: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会计: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3、旦日,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展开全部
【作者介绍】
见《圯上老人》。
【解题】
《史记》体例,“世家”是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和辅汉功臣事迹的传记。《陈涉世家》即陈涉的传记。陈涉既非诸侯,也非辅汉功臣,而被列入世家,可见司马迁对传主功绩的推崇。陈涉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全国农民大起义的领袖。在秦末徭役繁重,赋税无度,刑罚残酷,民不聊生的形势下,他和吴广一起,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点燃了农民起义的燎原烈火,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甘忍受黑暗统治,敢于奋起为自己生存权利而斗争的英雄气概。陈涉起义因种种原因经过六个月就失败了,陈涉本人也被叛徒杀害。但在陈涉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各路起义军迅速席卷全国,终于推翻了秦王朝。起义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课文所节选的是由策划起义到陈涉称王一段史实。
【注评】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胜是阳城人。“……者,……也”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判断句句式。阳城: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告成镇。字:表字。古人除了姓名,有的还有字、号。 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 吴广是阳夏人。阳夏: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交代两位起义领袖的籍贯,名字。传记写法,一般都由籍贯、名字起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chuò)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少时:年轻的时候。尝:副词,曾经。与人佣耕;和别人一起被雇用给人种地。辍:停止。之;动词,来到。垄上:田埂上。怅恨:烦恼多恨。久之:很长时间。这里作“怅恨”的补语。苟:连词,假使,如果。无相忘:大家互相不要忘记。○展示陈胜胸怀大志,并为下文伏笔。(《陈涉世家》所载故人尝与佣耕者见陈胜一节,课文未录。) 佣者笑而应(yìng)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hónghú)之志哉!” 佣者:指和陈涉一起受雇佣的人。笑而应:边笑边回答。“而”字连接“笑”和“应”两个动作。若:代词,你。指陈胜。为:动词,是。何富贵也:哪里来的富贵呀!何:疑问代词。也:句末语气词。太息:叹息。嗟乎;唉。古汉语中常用感叹词。燕雀:燕子和麻雀。安知:怎么能知道。安:用作表疑问的副词。鸿鹄:天鹅。志:志向。○通过对话,揭示陈涉胸有大志。
介绍陈涉早年的片断经历,表现出他是胸怀大志的人物。
二世元年七月,发阊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二世:秦始皇在沙丘病死后,赵高等谋杀公子扶苏,立胡亥为皇帝,称为秦二世。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发:征发。闻左:指住在里巷左边的贫苦人。秦时,富人住闾右,穷人住闾左。谪戌:征发去守卫边塞。渔阳:古郡名,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九百人:九百名(贫苦人)。屯:驻扎。大泽乡:古地名,即今安徽省宿县南蕲县集西的小刘村。后人曾在这里为陈胜、吴广建立祠庙。皆次当行:都编在这一行列。皆:副词,都。次:动词,按顺序排列。为屯长:担任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会:副词,表示恰好遇上某一时间、机会或事情。可译为“正遇上”。天大雨:天下大雨。道:路。度:推测,估计。已:已经。失期:不能按期到达(渔阳)。法皆斩:法律规定(不能按期到达)就要斩首。○当时刑罚的残酷于此可见。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乃:副词,用在谓语之前,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相因,或时间上的紧相衔接。可译为“(于是)就”。谋:商量。今:今天。亡:逃跑。亦死:也是死。指逃跑后被捉住即被处死。举大计:举大事。指起义。等死:同样是死。死国:为国家而死,这里是指为夺取政权而死。可乎:好不好呢? ○这正是起义的意义所在。这_“谋“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shu6)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天下:天下人。苦秦久矣:受秦朝的痛苦已经很久了。吾:我。闻:听说。二世少子也: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当立:不应当做皇帝。古代习惯将王位传给长子。当立者:应当做皇帝的。乃:动词,是。公子扶苏:秦始皇的大儿子,被派往北部边塞监军。秦始皇死前,给他诏书让他赶回咸阳办理丧事。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伪造了秦始皇的诏书,逼扶苏自杀。以数谏故:因为多次规劝秦始皇的原故。数: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多。可译为“多次”“屡次”。上:皇帝,指秦始皇。使;派遣。外:都城以外。这里指边塞。将兵:统率军队。今:今天,现在。或:有人。闻:听说。“闻”后承前省略宾语“其”(代扶苏)。多闻其贤:大都知道他贤良。多:副词,大都,大多。未知其死:不一定知道他死了。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宜多应(yìng)者。”吴广以为然。 项燕:战国末年楚国的名将,项羽的祖父。公元前223年,与燕将王翦作战,战败身死。为:动词,做。数有功:多次立功。爱:爱护,关心。楚人:楚国人。怜之:怜措他。之:代词作宾语,代项燕。或;有人。以为死:以为他死了。“以为”后面承前省略宾语“其”。以为亡:以为他逃了。诚:副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中,表示所修饰的成分是一个假定的事实。可译为“如果确实”。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吾众:我们这些人。诈: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是为了欺骗而假装的。可译为“假装”“伪”。自称:自己声称。为天下倡:向天下发出号召。为:介词,表示在动作行为发出的同时所旁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宜:副词,表示“应当”。语气比“应”婉转些。多应者:有很多人响应。“应者”是助词“者”与动词“应”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者”字短语,用来指称响应的人。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陈胜所说),有道理。 ○二人谋划的核心是舆论准备,他们首先找到具有广泛号召力的旗号。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乃:副词,用在谓语之前,表示在某种情况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另外的情况。行卜:卜,占卜,一种向上天鬼神问吉凶的迷信作法,近似于后来的算卦。行卜即去找占卜的人问吉凶。卜者:占卜的人。动词“卜”与助词“者”结合而成的“者”字短语,表示占卜的人。其:他们的。指意:心意。足下: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这里的意思是“你们的”。事皆成:所策划的事情都能成功。有功:意思是可以建立功业。然:连词,用来连接分句与分句或者段落与段落。往往位于后一分句或段落之首,表示转折。可理解为“虽然如此,可是……”,译文可只译出“可是”。卜之鬼乎:(你们)卜问过鬼神吗?”之:代词,用在动词后、名词前,作用等同于“之手”。可根据文义译出“之”所代的对象,并加上适当的词语如“在”“到”等。乎: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 ○占卜也是制造舆论。卜者也代为出谋划策。 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喜:高兴。因受卜者启发而高兴。念鬼:思考算卦人要他们卜问鬼神的用意。念:动词,想。此:代词。代卜者所说“卜之鬼乎”的话。威众:在众人中树立威信。耳:语气词。乃:副词,便。丹书帛:用朱砂把字写在丝绸上。丹:朱砂。陈胜王:陈胜称王。王:动词,称王。置:放在。人:别人。罾:一种鱼网。这里是用网打鱼的意思。所罾:是助词“所”与动词罾”相结合组成的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烹食:烧了吃。得:得到。这罩是“发现”的意思。固以怪之矣:感到很奇怪。固:副词,用在谓语之前,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者表示客观情况的确凿无疑。这里可译为“确实”。怪:以为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之:代词,用在动词后面,作为代词的作用在这里趋于虚化,往往用来表示动作的持续,或者表示对这一动作行为的强调。 ○在卜者启发下,制造出足以威众的灵异。 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间令:暗中派遣。间:形容词,悄悄地,秘密地。之:到。次所旁丛祠中:驻地旁边杂草丛生的祠庙里。次:驻扎。篝火:用竹笼罩着火。现在把“营火”“燎火”也称为篝火。狐鸣:这里是指学着狐狸叫。大楚兴:大楚兴盛。旦日:到了天亮。旦:天亮。往往:副词,处处,这里是表示动作的普遍发生。语:谈论(这件事)。指目:指指划划地看着。○再制造一个类似的灵异,以加强威众的效果。
面对机遇,陈胜、吴广密谋起义,并做了周密的舆论准备。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ì)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广:吴广。素:平时。多为用者:有许多愿意为他出力的人。“为用者”是助词“者”与短语“为用”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者”字短语,在句中充当宾语。短语“为用”中间承前省略代词“其”。将尉:押送戍边人的军官。醉:酒喝醉了。广:吴广。故:副词,故意。数言:多次说,欲:助动词,想要,打算。亡:逃跑。忿恚尉:激将尉发怒。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令:动词,使,让。辱:使受耻辱。之:代词,以:连词,连接前后两句,所连接的后一句是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来”。激怒其众:激怒群众。其:代词,代吴广。尉:将尉。果:副词,果真。笞:用鞭、、杖或竹板子打人。剑提:将剑拔出。这是一个以剑相威胁的姿势。广:吴广。起:奋起。夺而杀尉:夺过剑来,杀掉将尉。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动作。“夺”后承前省略“剑”。佐之:协助他。之:代词,代吴广。并杀两尉:把两个将尉都杀了。并:副词,表示一个动作同时涉及两个以上的对象。可译为“都”。○为起义设计一个导火线,并成功地实施。 召令徒属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日:“敬受命。” 召:召集。令:号令,号召。徒属:同行的人和部下士兵。公等:各位。公:对人的敬称。当:副词,用于动词前表示应该怎么样,或就要怎么样。借第令:连词词组,即使,假使。毋斩:不被杀头。戍死者:因守卫边塞而死掉。固:副词,用于谓语之前,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者表示客观情况的确凿无疑。可译为“必然”“肯定”等。且:连词,连接分句与分句,表示意思上的更进一层。可译为“而且”、“况且”。不死即已:不死则已。举大名:留下大名声。举:立。耳;句末语气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由血统决定的吗? ○就事论理,识见不凡,是出色的动员令。敬受命:愿意听从命令。果然将群众动员起来了。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从民欲也:以符合民众的心愿。从:顺应。也: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判断。袒右:袒露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称大楚:号称“大楚”。为坛而盟:建筑台坛,结盟宣誓。而:连词,连接“为坛”和“盟”两个动作,表示一种顺承关系。祭以尉首:用将尉的头作祭品。祭:祭祀。都尉:官名,比将军略低的武官。○迅速组成起义军队。
具体记叙发动起义的情景。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p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xùn)蕲以东。攻蛭(zhì)、酂(cuó)、苦、柘(zhé)、谯(qiáo),皆下之。 攻:攻打:大泽乡:驻扎地,第一个目标。收:占领。蕲: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宿县南。下:被攻占。符离: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宿县东北。葛婴:陈胜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奉命到蕲以东发动群众,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将兵:带领军队。徇:一方面通过宣传争取群众;一方面攻占土地。蕲以东:蕲县以东各地。蛭: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宿县南。酂: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西酂乡。苦: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东。柘: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县北。谯: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毫县。皆下之:都被攻下了。○初战节节胜利。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 行收兵:边行军边扩大队伍。比至陈:到了陈县。比:介词,表示到达的时间或处所。“比至”连用,可译为“等到到了……”。陈: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车六七百乘:战车六七百辆。骑千馀:骑兵千馀人。卒数万人:士兵好几万。 ○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人据陈。 攻陈:攻打陈县。守令:郡守和县令。因为陈县同时又是砀(chàng)郡治所,所以有守有令。守丞:郡守的属官。与战:跟(陈胜的军队)交战。谯门:城楼下面的门。弗胜:(守丞)不能取胜。乃:副词,便。入据陈:占领陈县。入:进入。据:占领。○占领陈县这一要地,它成了起义军的根据地。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数日:过了几天。号令:下令。召:召集。三老:古代乡一级掌管教育和风俗习惯的小官吏。豪杰;指当地知名人士。与皆来会计事:一起同来聚会计议大事。“与”通“举”,全部。身:亲自。披坚执锐:披着铠甲,拿着兵器。比喻亲自投身战斗,冲锋陷阵。伐:讨伐。无道:不行道义。诛:讨伐。暴秦:残暴的秦王朝。复:副词,重新。立:建立。社稷:古代帝王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是国家的象征。功宜为王:功绩巨大,应该称王。乃:副词,于是就。号为张楚:国号张楚。有张大楚国的意思。○不失时机地立国称王。于是宣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建立。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zhǎng)吏,杀之以应(yìng)陈涉。 当此时:在这时候。当:介词。诸:指示词,各。郡:当时比县大一级的行政单位。苦:痛恨。秦吏:秦朝官吏。刑:惩治。长吏:长官。之:代词。以:连词。应:动词,响应。
记叙起义旗开得胜,力量迅速壮大,不久即建立张楚政权。起义获得全国普通响应。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用给人家种地,有一次停止耕作,来到田埂上,烦恼忿恨了很长时间,说:“如果富贵了,大家互相不要忘记。”一起受雇佣的人笑着说:“你是被雇来给人家种地的人,哪里来的富贵呀?”陈胜叹息说:“唉!燕子麻雀怎么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征发居住在里巷左边的九百名贫苦人到渔阳去守卫边塞,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在这一行列,担任屯长。‘正遇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不能按期到达渔阳。法律规定,不能按期到达就要斩首。陈胜、吴广便商量说:“如今逃跑也是死,举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夺取天下而死好不好?”陈胜说:“天下人受秦朝的痛苦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做皇帝,应当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规劝秦始皇,秦始皇就派他到边塞统率军队。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将他杀了。百姓大都知道他贤良,但不一定知道他死了。项燕做楚国的将领,多次立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怜惜他。有人以为他死了,有人以为他逃了。今天如果真能用我们这些人借用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必然会有很多人响应。”吴广以为有道理。于是就去找人算卦,算卦的人知道他们的心意,对他们说:“你们的事情能够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问过鬼神吗?”陈胜、吴广心里高兴,思考算卦人要他们卜问鬼神的用意,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先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罢了。”他们就用朱砂在一块丝绸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用网打上来的鱼的肚子里。士兵把鱼买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的字,感到很奇异。陈胜又悄悄让吴广到驻地旁边杂草丛生的祠庙里,夜间点起篝火,学着狐狸的声音,呼叫:“大楚兴,陈胜王。”士兵们在夜间听到这种声音,都感到惊异惶恐,到了天明,士兵们互相议论,都指指划划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爱护、体贴别人,士兵中很多人愿意为他出力。将尉喝醉了酒,吴广多次扬言要逃跑,故意激起将尉的愤怒,让他侮辱自己,借以激怒群众。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将尉将剑拔出,吴广奋起夺过剑来;杀了将尉。陈胜协助他,把两个将尉都杀掉了。然后把同行的人和部下士兵召集起来,号召他们说:“各位在这里遇上大雨,延误了期限,延误了期限就要斩首。即使不被斩,守卫边塞也要死掉十之六七。壮士不死则已,死就要留下大的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是由血统决定的吗!”大家都说:“愿意听从命令。”于是就打出公子扶苏和项燕的旗号,以符合民众的心愿。大家袒露右臂作为标记,号称大楚。建筑坛台,用将尉的头作祭品,结盟宣誓。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打大泽乡,攻下后又进攻蕲县。蕲县被占领,就派符离人葛婴向蕲县以东进军,铚、掷、苦、柘、谯等县都被占领。边进军边扩大队伍。等到到了陈县,已经发展到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千馀人,士兵好几万人。围攻陈县,县城里的郡守、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在城楼下迎战,守丞不能取胜,兵败身死,大军进入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和豪杰一起聚会计议大事。三老豪杰们都说:“将军亲自披铠甲,执兵器,冲锋陷阵,讨伐无道,诛灭暴秦,重建楚国的社稷,劳苦功高,应该称王。”于是陈胜就立为王,国号张楚。
这时候,各郡县痛恨秦朝官吏的人,都把官吏抓起来杀掉,以响应陈胜。
【简析】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不是偶然的。当时徭役繁重,赋税无度,刑罚残酷,全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二世元年七月大泽乡九百人走投无路的命运,正是全国劳苦大众处境的缩影。这也是大泽乡的星星之火能点燃全国范围农民起义燎原烈火的原因。由于当时秦王朝的力量还很强大,加之陈胜本人不善于团结内部和贪图王侯生活,脱离了群众,所以这支起义军经过短短六个月就失败了。陈胜本人也被叛徒杀害。但是大泽乡起义所表现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甘忍受黑暗统治,敢于用革命的手段达到推翻和改造这种统治的目的,这种大无畏英雄气概永留史册。在陈胜,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各路起义军迅速席卷全国,终于灭亡了秦王朝,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一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本文生动地记录了由大泽乡起义到张楚政权建立这一段历史进程,再现了陈胜、吴广两位起义领袖的英雄本色。陈胜有很高的阶级觉悟,并且决心干一番大事业。这表现在佣耕时与同伴的对话中,表现在并杀两尉之后面对徒属所作的讲演中,特别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是对奴隶制世袭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正是由于他站得高、看得远,他的话很有鼓动性,能收到徒属皆日“敬受命”的效果。作为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都能审时度势、机智果断,为起义作出周密的谋划和部署。当九百人在大泽乡遇雨失期,面临必死处境时,陈胜和吴广当机立断,密谋起义,决心在走投无路之中率众闯出一条生路来,说明他们对起义的时机把握得很好。二人密谋中,陈胜对时局作了精辟的分析,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决定起义打出公子扶苏和项燕的旗号。正是这种策略才造成起义一呼百应,迅速遍及全国的大好局面。他们在卜者启发下,精心策划的丹书鱼腹和篝火狐鸣两件“灵异”,骗过了众人的耳目。他们合演的杀将尉双簧戏,成功地点燃了起义的导火线,这些都能说明他们善于谋划。攻下蕲县这第一个县城后,他们及时派葛婴带领人马到蕲县以东开辟新战场,以便迅速打开局面。在攻下第一个郡治所在地陈县后,不失时机地立国称王,建立起农民政权。这些都说明陈胜和吴广在起义初期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成功地担当了领袖的责任。陈胜在战斗中披坚执锐、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些都是领袖人物不可或缺的素质,在陈胜、吴广身上明显地体现出来。两个将尉在大泽乡事变中并没有过失,他们和吴广的一场冲突是起义领袖预谋的,但最终仍不免一死。这是因为他们是秦王朝势力的代表人物,在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面前,充当了起义军的对立面,因此难逃充当牺牲品的命运。
上述人物性格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件或细节的记叙表现出来的,不难看出,《史记》在为一个个历史人物立传时,不仅记录其生平大端,而且注意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示与人物活动相关的背景、环境,从而再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这正是《史记》文学性的主要体现。与此相应的是《史记》的语言也是文学的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
陈胜、吴广在密谋起义之时曾找人算卦,后来又在卜者暗示下演出了丹书和狐鸣两出骗局。这种为推翻一个政权而造舆论的骗术,在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关头屡见不鲜。当广大群众畏天命的意识很浓厚的时候,举事者想要“威众”,以种种骗术把自己打扮成受命于天的超人是最取巧、最见效的手法。问题在于作为起义领袖,陈胜、吴广自己并不迷信天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他们的真实思想。《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更是不信这一套,在记叙陈胜、吴广行卜时,作者特意点破“卜者知其指意”,既“知其指意”,则“足下事皆成,有功”云云,还有几分可信?至于“卜之鬼乎”,分明是在参与密谋。《陈涉世家》在行文中使此类骗术昭然若揭。《高祖本纪》中对刘邦制造的斩蛇之类的神话也持保留态度。这都说明司马迁的历史观是进步的。
见《圯上老人》。
【解题】
《史记》体例,“世家”是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和辅汉功臣事迹的传记。《陈涉世家》即陈涉的传记。陈涉既非诸侯,也非辅汉功臣,而被列入世家,可见司马迁对传主功绩的推崇。陈涉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全国农民大起义的领袖。在秦末徭役繁重,赋税无度,刑罚残酷,民不聊生的形势下,他和吴广一起,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点燃了农民起义的燎原烈火,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甘忍受黑暗统治,敢于奋起为自己生存权利而斗争的英雄气概。陈涉起义因种种原因经过六个月就失败了,陈涉本人也被叛徒杀害。但在陈涉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各路起义军迅速席卷全国,终于推翻了秦王朝。起义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课文所节选的是由策划起义到陈涉称王一段史实。
【注评】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胜是阳城人。“……者,……也”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判断句句式。阳城: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告成镇。字:表字。古人除了姓名,有的还有字、号。 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 吴广是阳夏人。阳夏: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交代两位起义领袖的籍贯,名字。传记写法,一般都由籍贯、名字起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chuò)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少时:年轻的时候。尝:副词,曾经。与人佣耕;和别人一起被雇用给人种地。辍:停止。之;动词,来到。垄上:田埂上。怅恨:烦恼多恨。久之:很长时间。这里作“怅恨”的补语。苟:连词,假使,如果。无相忘:大家互相不要忘记。○展示陈胜胸怀大志,并为下文伏笔。(《陈涉世家》所载故人尝与佣耕者见陈胜一节,课文未录。) 佣者笑而应(yìng)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hónghú)之志哉!” 佣者:指和陈涉一起受雇佣的人。笑而应:边笑边回答。“而”字连接“笑”和“应”两个动作。若:代词,你。指陈胜。为:动词,是。何富贵也:哪里来的富贵呀!何:疑问代词。也:句末语气词。太息:叹息。嗟乎;唉。古汉语中常用感叹词。燕雀:燕子和麻雀。安知:怎么能知道。安:用作表疑问的副词。鸿鹄:天鹅。志:志向。○通过对话,揭示陈涉胸有大志。
介绍陈涉早年的片断经历,表现出他是胸怀大志的人物。
二世元年七月,发阊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二世:秦始皇在沙丘病死后,赵高等谋杀公子扶苏,立胡亥为皇帝,称为秦二世。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发:征发。闻左:指住在里巷左边的贫苦人。秦时,富人住闾右,穷人住闾左。谪戌:征发去守卫边塞。渔阳:古郡名,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九百人:九百名(贫苦人)。屯:驻扎。大泽乡:古地名,即今安徽省宿县南蕲县集西的小刘村。后人曾在这里为陈胜、吴广建立祠庙。皆次当行:都编在这一行列。皆:副词,都。次:动词,按顺序排列。为屯长:担任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会:副词,表示恰好遇上某一时间、机会或事情。可译为“正遇上”。天大雨:天下大雨。道:路。度:推测,估计。已:已经。失期:不能按期到达(渔阳)。法皆斩:法律规定(不能按期到达)就要斩首。○当时刑罚的残酷于此可见。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乃:副词,用在谓语之前,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相因,或时间上的紧相衔接。可译为“(于是)就”。谋:商量。今:今天。亡:逃跑。亦死:也是死。指逃跑后被捉住即被处死。举大计:举大事。指起义。等死:同样是死。死国:为国家而死,这里是指为夺取政权而死。可乎:好不好呢? ○这正是起义的意义所在。这_“谋“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shu6)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天下:天下人。苦秦久矣:受秦朝的痛苦已经很久了。吾:我。闻:听说。二世少子也: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当立:不应当做皇帝。古代习惯将王位传给长子。当立者:应当做皇帝的。乃:动词,是。公子扶苏:秦始皇的大儿子,被派往北部边塞监军。秦始皇死前,给他诏书让他赶回咸阳办理丧事。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伪造了秦始皇的诏书,逼扶苏自杀。以数谏故:因为多次规劝秦始皇的原故。数: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多。可译为“多次”“屡次”。上:皇帝,指秦始皇。使;派遣。外:都城以外。这里指边塞。将兵:统率军队。今:今天,现在。或:有人。闻:听说。“闻”后承前省略宾语“其”(代扶苏)。多闻其贤:大都知道他贤良。多:副词,大都,大多。未知其死:不一定知道他死了。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宜多应(yìng)者。”吴广以为然。 项燕:战国末年楚国的名将,项羽的祖父。公元前223年,与燕将王翦作战,战败身死。为:动词,做。数有功:多次立功。爱:爱护,关心。楚人:楚国人。怜之:怜措他。之:代词作宾语,代项燕。或;有人。以为死:以为他死了。“以为”后面承前省略宾语“其”。以为亡:以为他逃了。诚:副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中,表示所修饰的成分是一个假定的事实。可译为“如果确实”。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吾众:我们这些人。诈: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是为了欺骗而假装的。可译为“假装”“伪”。自称:自己声称。为天下倡:向天下发出号召。为:介词,表示在动作行为发出的同时所旁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宜:副词,表示“应当”。语气比“应”婉转些。多应者:有很多人响应。“应者”是助词“者”与动词“应”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者”字短语,用来指称响应的人。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陈胜所说),有道理。 ○二人谋划的核心是舆论准备,他们首先找到具有广泛号召力的旗号。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乃:副词,用在谓语之前,表示在某种情况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另外的情况。行卜:卜,占卜,一种向上天鬼神问吉凶的迷信作法,近似于后来的算卦。行卜即去找占卜的人问吉凶。卜者:占卜的人。动词“卜”与助词“者”结合而成的“者”字短语,表示占卜的人。其:他们的。指意:心意。足下: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这里的意思是“你们的”。事皆成:所策划的事情都能成功。有功:意思是可以建立功业。然:连词,用来连接分句与分句或者段落与段落。往往位于后一分句或段落之首,表示转折。可理解为“虽然如此,可是……”,译文可只译出“可是”。卜之鬼乎:(你们)卜问过鬼神吗?”之:代词,用在动词后、名词前,作用等同于“之手”。可根据文义译出“之”所代的对象,并加上适当的词语如“在”“到”等。乎: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 ○占卜也是制造舆论。卜者也代为出谋划策。 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喜:高兴。因受卜者启发而高兴。念鬼:思考算卦人要他们卜问鬼神的用意。念:动词,想。此:代词。代卜者所说“卜之鬼乎”的话。威众:在众人中树立威信。耳:语气词。乃:副词,便。丹书帛:用朱砂把字写在丝绸上。丹:朱砂。陈胜王:陈胜称王。王:动词,称王。置:放在。人:别人。罾:一种鱼网。这里是用网打鱼的意思。所罾:是助词“所”与动词罾”相结合组成的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烹食:烧了吃。得:得到。这罩是“发现”的意思。固以怪之矣:感到很奇怪。固:副词,用在谓语之前,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者表示客观情况的确凿无疑。这里可译为“确实”。怪:以为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之:代词,用在动词后面,作为代词的作用在这里趋于虚化,往往用来表示动作的持续,或者表示对这一动作行为的强调。 ○在卜者启发下,制造出足以威众的灵异。 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间令:暗中派遣。间:形容词,悄悄地,秘密地。之:到。次所旁丛祠中:驻地旁边杂草丛生的祠庙里。次:驻扎。篝火:用竹笼罩着火。现在把“营火”“燎火”也称为篝火。狐鸣:这里是指学着狐狸叫。大楚兴:大楚兴盛。旦日:到了天亮。旦:天亮。往往:副词,处处,这里是表示动作的普遍发生。语:谈论(这件事)。指目:指指划划地看着。○再制造一个类似的灵异,以加强威众的效果。
面对机遇,陈胜、吴广密谋起义,并做了周密的舆论准备。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ì)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广:吴广。素:平时。多为用者:有许多愿意为他出力的人。“为用者”是助词“者”与短语“为用”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者”字短语,在句中充当宾语。短语“为用”中间承前省略代词“其”。将尉:押送戍边人的军官。醉:酒喝醉了。广:吴广。故:副词,故意。数言:多次说,欲:助动词,想要,打算。亡:逃跑。忿恚尉:激将尉发怒。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令:动词,使,让。辱:使受耻辱。之:代词,以:连词,连接前后两句,所连接的后一句是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来”。激怒其众:激怒群众。其:代词,代吴广。尉:将尉。果:副词,果真。笞:用鞭、、杖或竹板子打人。剑提:将剑拔出。这是一个以剑相威胁的姿势。广:吴广。起:奋起。夺而杀尉:夺过剑来,杀掉将尉。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动作。“夺”后承前省略“剑”。佐之:协助他。之:代词,代吴广。并杀两尉:把两个将尉都杀了。并:副词,表示一个动作同时涉及两个以上的对象。可译为“都”。○为起义设计一个导火线,并成功地实施。 召令徒属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日:“敬受命。” 召:召集。令:号令,号召。徒属:同行的人和部下士兵。公等:各位。公:对人的敬称。当:副词,用于动词前表示应该怎么样,或就要怎么样。借第令:连词词组,即使,假使。毋斩:不被杀头。戍死者:因守卫边塞而死掉。固:副词,用于谓语之前,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者表示客观情况的确凿无疑。可译为“必然”“肯定”等。且:连词,连接分句与分句,表示意思上的更进一层。可译为“而且”、“况且”。不死即已:不死则已。举大名:留下大名声。举:立。耳;句末语气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由血统决定的吗? ○就事论理,识见不凡,是出色的动员令。敬受命:愿意听从命令。果然将群众动员起来了。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从民欲也:以符合民众的心愿。从:顺应。也: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判断。袒右:袒露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称大楚:号称“大楚”。为坛而盟:建筑台坛,结盟宣誓。而:连词,连接“为坛”和“盟”两个动作,表示一种顺承关系。祭以尉首:用将尉的头作祭品。祭:祭祀。都尉:官名,比将军略低的武官。○迅速组成起义军队。
具体记叙发动起义的情景。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p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xùn)蕲以东。攻蛭(zhì)、酂(cuó)、苦、柘(zhé)、谯(qiáo),皆下之。 攻:攻打:大泽乡:驻扎地,第一个目标。收:占领。蕲: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宿县南。下:被攻占。符离: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宿县东北。葛婴:陈胜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奉命到蕲以东发动群众,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将兵:带领军队。徇:一方面通过宣传争取群众;一方面攻占土地。蕲以东:蕲县以东各地。蛭: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宿县南。酂: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西酂乡。苦: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东。柘: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县北。谯: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毫县。皆下之:都被攻下了。○初战节节胜利。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 行收兵:边行军边扩大队伍。比至陈:到了陈县。比:介词,表示到达的时间或处所。“比至”连用,可译为“等到到了……”。陈: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车六七百乘:战车六七百辆。骑千馀:骑兵千馀人。卒数万人:士兵好几万。 ○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人据陈。 攻陈:攻打陈县。守令:郡守和县令。因为陈县同时又是砀(chàng)郡治所,所以有守有令。守丞:郡守的属官。与战:跟(陈胜的军队)交战。谯门:城楼下面的门。弗胜:(守丞)不能取胜。乃:副词,便。入据陈:占领陈县。入:进入。据:占领。○占领陈县这一要地,它成了起义军的根据地。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数日:过了几天。号令:下令。召:召集。三老:古代乡一级掌管教育和风俗习惯的小官吏。豪杰;指当地知名人士。与皆来会计事:一起同来聚会计议大事。“与”通“举”,全部。身:亲自。披坚执锐:披着铠甲,拿着兵器。比喻亲自投身战斗,冲锋陷阵。伐:讨伐。无道:不行道义。诛:讨伐。暴秦:残暴的秦王朝。复:副词,重新。立:建立。社稷:古代帝王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是国家的象征。功宜为王:功绩巨大,应该称王。乃:副词,于是就。号为张楚:国号张楚。有张大楚国的意思。○不失时机地立国称王。于是宣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建立。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zhǎng)吏,杀之以应(yìng)陈涉。 当此时:在这时候。当:介词。诸:指示词,各。郡:当时比县大一级的行政单位。苦:痛恨。秦吏:秦朝官吏。刑:惩治。长吏:长官。之:代词。以:连词。应:动词,响应。
记叙起义旗开得胜,力量迅速壮大,不久即建立张楚政权。起义获得全国普通响应。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用给人家种地,有一次停止耕作,来到田埂上,烦恼忿恨了很长时间,说:“如果富贵了,大家互相不要忘记。”一起受雇佣的人笑着说:“你是被雇来给人家种地的人,哪里来的富贵呀?”陈胜叹息说:“唉!燕子麻雀怎么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征发居住在里巷左边的九百名贫苦人到渔阳去守卫边塞,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在这一行列,担任屯长。‘正遇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不能按期到达渔阳。法律规定,不能按期到达就要斩首。陈胜、吴广便商量说:“如今逃跑也是死,举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夺取天下而死好不好?”陈胜说:“天下人受秦朝的痛苦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做皇帝,应当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规劝秦始皇,秦始皇就派他到边塞统率军队。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将他杀了。百姓大都知道他贤良,但不一定知道他死了。项燕做楚国的将领,多次立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怜惜他。有人以为他死了,有人以为他逃了。今天如果真能用我们这些人借用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必然会有很多人响应。”吴广以为有道理。于是就去找人算卦,算卦的人知道他们的心意,对他们说:“你们的事情能够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问过鬼神吗?”陈胜、吴广心里高兴,思考算卦人要他们卜问鬼神的用意,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先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罢了。”他们就用朱砂在一块丝绸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用网打上来的鱼的肚子里。士兵把鱼买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的字,感到很奇异。陈胜又悄悄让吴广到驻地旁边杂草丛生的祠庙里,夜间点起篝火,学着狐狸的声音,呼叫:“大楚兴,陈胜王。”士兵们在夜间听到这种声音,都感到惊异惶恐,到了天明,士兵们互相议论,都指指划划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爱护、体贴别人,士兵中很多人愿意为他出力。将尉喝醉了酒,吴广多次扬言要逃跑,故意激起将尉的愤怒,让他侮辱自己,借以激怒群众。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将尉将剑拔出,吴广奋起夺过剑来;杀了将尉。陈胜协助他,把两个将尉都杀掉了。然后把同行的人和部下士兵召集起来,号召他们说:“各位在这里遇上大雨,延误了期限,延误了期限就要斩首。即使不被斩,守卫边塞也要死掉十之六七。壮士不死则已,死就要留下大的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是由血统决定的吗!”大家都说:“愿意听从命令。”于是就打出公子扶苏和项燕的旗号,以符合民众的心愿。大家袒露右臂作为标记,号称大楚。建筑坛台,用将尉的头作祭品,结盟宣誓。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打大泽乡,攻下后又进攻蕲县。蕲县被占领,就派符离人葛婴向蕲县以东进军,铚、掷、苦、柘、谯等县都被占领。边进军边扩大队伍。等到到了陈县,已经发展到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千馀人,士兵好几万人。围攻陈县,县城里的郡守、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在城楼下迎战,守丞不能取胜,兵败身死,大军进入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和豪杰一起聚会计议大事。三老豪杰们都说:“将军亲自披铠甲,执兵器,冲锋陷阵,讨伐无道,诛灭暴秦,重建楚国的社稷,劳苦功高,应该称王。”于是陈胜就立为王,国号张楚。
这时候,各郡县痛恨秦朝官吏的人,都把官吏抓起来杀掉,以响应陈胜。
【简析】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不是偶然的。当时徭役繁重,赋税无度,刑罚残酷,全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二世元年七月大泽乡九百人走投无路的命运,正是全国劳苦大众处境的缩影。这也是大泽乡的星星之火能点燃全国范围农民起义燎原烈火的原因。由于当时秦王朝的力量还很强大,加之陈胜本人不善于团结内部和贪图王侯生活,脱离了群众,所以这支起义军经过短短六个月就失败了。陈胜本人也被叛徒杀害。但是大泽乡起义所表现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甘忍受黑暗统治,敢于用革命的手段达到推翻和改造这种统治的目的,这种大无畏英雄气概永留史册。在陈胜,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各路起义军迅速席卷全国,终于灭亡了秦王朝,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一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本文生动地记录了由大泽乡起义到张楚政权建立这一段历史进程,再现了陈胜、吴广两位起义领袖的英雄本色。陈胜有很高的阶级觉悟,并且决心干一番大事业。这表现在佣耕时与同伴的对话中,表现在并杀两尉之后面对徒属所作的讲演中,特别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是对奴隶制世袭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正是由于他站得高、看得远,他的话很有鼓动性,能收到徒属皆日“敬受命”的效果。作为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都能审时度势、机智果断,为起义作出周密的谋划和部署。当九百人在大泽乡遇雨失期,面临必死处境时,陈胜和吴广当机立断,密谋起义,决心在走投无路之中率众闯出一条生路来,说明他们对起义的时机把握得很好。二人密谋中,陈胜对时局作了精辟的分析,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决定起义打出公子扶苏和项燕的旗号。正是这种策略才造成起义一呼百应,迅速遍及全国的大好局面。他们在卜者启发下,精心策划的丹书鱼腹和篝火狐鸣两件“灵异”,骗过了众人的耳目。他们合演的杀将尉双簧戏,成功地点燃了起义的导火线,这些都能说明他们善于谋划。攻下蕲县这第一个县城后,他们及时派葛婴带领人马到蕲县以东开辟新战场,以便迅速打开局面。在攻下第一个郡治所在地陈县后,不失时机地立国称王,建立起农民政权。这些都说明陈胜和吴广在起义初期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成功地担当了领袖的责任。陈胜在战斗中披坚执锐、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些都是领袖人物不可或缺的素质,在陈胜、吴广身上明显地体现出来。两个将尉在大泽乡事变中并没有过失,他们和吴广的一场冲突是起义领袖预谋的,但最终仍不免一死。这是因为他们是秦王朝势力的代表人物,在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面前,充当了起义军的对立面,因此难逃充当牺牲品的命运。
上述人物性格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件或细节的记叙表现出来的,不难看出,《史记》在为一个个历史人物立传时,不仅记录其生平大端,而且注意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示与人物活动相关的背景、环境,从而再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这正是《史记》文学性的主要体现。与此相应的是《史记》的语言也是文学的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
陈胜、吴广在密谋起义之时曾找人算卦,后来又在卜者暗示下演出了丹书和狐鸣两出骗局。这种为推翻一个政权而造舆论的骗术,在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关头屡见不鲜。当广大群众畏天命的意识很浓厚的时候,举事者想要“威众”,以种种骗术把自己打扮成受命于天的超人是最取巧、最见效的手法。问题在于作为起义领袖,陈胜、吴广自己并不迷信天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他们的真实思想。《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更是不信这一套,在记叙陈胜、吴广行卜时,作者特意点破“卜者知其指意”,既“知其指意”,则“足下事皆成,有功”云云,还有几分可信?至于“卜之鬼乎”,分明是在参与密谋。《陈涉世家》在行文中使此类骗术昭然若揭。《高祖本纪》中对刘邦制造的斩蛇之类的神话也持保留态度。这都说明司马迁的历史观是进步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陈涉世家》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本词条介绍的是《陈涉世家》中的选段,该选段被选为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关于《史记》中本篇的全部内容,请参阅词条“史记·陈涉世家”。
课文注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加粗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理解性默写重点语句翻译
阅读理解(仅供参考)
背景
关于《陈涉世家》
主旨
课文注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加粗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理解性默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 (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首事反秦,功大,同时又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而入“世家”。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节选的这一部分记述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陈涉正是怀着这种“鸿鹄之志”带领农民揭竿而起,揭开了反抗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 本文选录人教语文课本,九年级上21课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他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之后,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早在20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对以后编写《史记》有很大帮助。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司马迁就开始撰写《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当时叫腐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得以完成。司马迁被称为“史圣”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之后,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早在20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对以后编写《史记》有很大帮助。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司马迁就开始撰写《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当时叫腐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得以完成。司马迁被称为“史圣”编辑本段成语
1篝火狐鸣 2伙涉为王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4苟富贵,无相忘 5披坚执锐 6揭竿而起 7伐无道,诛暴秦编辑本段原 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编辑本段译 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胜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戍边的队伍里,担任了屯长(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照秦朝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失败)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继位当皇帝,应当继位当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屡次劝诫(秦始皇)的缘故,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秦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扮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 向天下倡导(反秦),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说的对。于是二人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能建立功业.但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过一下吧。"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算卦的人要他们)卜鬼的用意,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先威服众人罢了。"于是找人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陈胜王"(意为"陈胜要称王"), 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士兵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 本来就诧怪这事了。陈胜又暗中指使吴广到军队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晚上提着竹笼,像狐狸嚎叫一样叫喊道:"大楚要复兴,陈胜要称王”。士兵们夜里都惊慌。第二天,士兵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用眼睛示意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都尉发怒,让都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用竹板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说:“各位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十分之六七的人也得死去。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了,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手下的人都说:“愿意听从命令!”(他们)就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筑了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酇、苦、柘、谯,都攻打下来。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战马一千多匹, 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 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二世,诛灭暴虐的秦朝,从新建立楚国,论功应当称王。”陈胜就自立为王,定国号为“张楚”。在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农民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想要见陈胜。”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胜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多啊!陈涉大王的宫殿深广气派啊!”楚地人把“多”叫做“伙”,所以天下流传“伙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胜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各位陈王的老朋友都自己离开了,从此再没有亲近陈王的人了。(注:这里,有二个有争议的地方。原文中第三段“弗胜”并未说明究竟是谁未胜,但通常理解为:起义军未胜。原文第三段中的“守丞死”也未说明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可理解为被人杀死的。但由于不同版本,也有其他的翻译方式。因此,这里翻译的比较模糊。)编辑本段注释
课文注音
夏(jiǎ) 辍(chuò) 垄(lǒng) 怅恨(chàng) 鸿鹄(hóng hú) 闾(lǘ) 发闾左(“适”通“谪”) 戍(shù)渔阳 当行(dāng háng) 屯(tún) 度(duó) 以数谏(shuò jiàn) 上使外将兵(jiàng) 行卜(bǔ) 帛(bo) 陈胜王(wàng) 罾(zēng) 鱼腹(fù) 间令(jiàn) 祠(cí) 篝火(gōu) 忿(fèn) 恚(huì)尉 笞(chī) 毋(wú) 藉第令(jiè) 宁有种乎(nìng) 袒 (tǎn) 为坛而盟(wéi) 蕲(qí) 铚(zhì) 酂(cuó) 柘(zhè) 谯(qiáo) 身被(pī) 会(huì) 六七百乘(shèng) 骑(jì) 稷(jì) 长(zhǎng)
重点词语在下面,望采纳,谢谢!
课文注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加粗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理解性默写重点语句翻译
阅读理解(仅供参考)
背景
关于《陈涉世家》
主旨
课文注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加粗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理解性默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 (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首事反秦,功大,同时又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而入“世家”。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节选的这一部分记述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陈涉正是怀着这种“鸿鹄之志”带领农民揭竿而起,揭开了反抗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 本文选录人教语文课本,九年级上21课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他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之后,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早在20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对以后编写《史记》有很大帮助。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司马迁就开始撰写《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当时叫腐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得以完成。司马迁被称为“史圣”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之后,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早在20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对以后编写《史记》有很大帮助。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司马迁就开始撰写《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当时叫腐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得以完成。司马迁被称为“史圣”编辑本段成语
1篝火狐鸣 2伙涉为王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4苟富贵,无相忘 5披坚执锐 6揭竿而起 7伐无道,诛暴秦编辑本段原 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编辑本段译 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胜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戍边的队伍里,担任了屯长(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照秦朝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失败)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继位当皇帝,应当继位当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屡次劝诫(秦始皇)的缘故,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秦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扮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 向天下倡导(反秦),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说的对。于是二人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能建立功业.但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过一下吧。"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算卦的人要他们)卜鬼的用意,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先威服众人罢了。"于是找人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陈胜王"(意为"陈胜要称王"), 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士兵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 本来就诧怪这事了。陈胜又暗中指使吴广到军队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晚上提着竹笼,像狐狸嚎叫一样叫喊道:"大楚要复兴,陈胜要称王”。士兵们夜里都惊慌。第二天,士兵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用眼睛示意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都尉发怒,让都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用竹板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说:“各位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十分之六七的人也得死去。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了,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手下的人都说:“愿意听从命令!”(他们)就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筑了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酇、苦、柘、谯,都攻打下来。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战马一千多匹, 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 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二世,诛灭暴虐的秦朝,从新建立楚国,论功应当称王。”陈胜就自立为王,定国号为“张楚”。在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农民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想要见陈胜。”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胜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多啊!陈涉大王的宫殿深广气派啊!”楚地人把“多”叫做“伙”,所以天下流传“伙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胜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各位陈王的老朋友都自己离开了,从此再没有亲近陈王的人了。(注:这里,有二个有争议的地方。原文中第三段“弗胜”并未说明究竟是谁未胜,但通常理解为:起义军未胜。原文第三段中的“守丞死”也未说明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可理解为被人杀死的。但由于不同版本,也有其他的翻译方式。因此,这里翻译的比较模糊。)编辑本段注释
课文注音
夏(jiǎ) 辍(chuò) 垄(lǒng) 怅恨(chàng) 鸿鹄(hóng hú) 闾(lǘ) 发闾左(“适”通“谪”) 戍(shù)渔阳 当行(dāng háng) 屯(tún) 度(duó) 以数谏(shuò jiàn) 上使外将兵(jiàng) 行卜(bǔ) 帛(bo) 陈胜王(wàng) 罾(zēng) 鱼腹(fù) 间令(jiàn) 祠(cí) 篝火(gōu) 忿(fèn) 恚(huì)尉 笞(chī) 毋(wú) 藉第令(jiè) 宁有种乎(nìng) 袒 (tǎn) 为坛而盟(wéi) 蕲(qí) 铚(zhì) 酂(cuó) 柘(zhè) 谯(qiáo) 身被(pī) 会(huì) 六七百乘(shèng) 骑(jì) 稷(jì) 长(zhǎng)
重点词语在下面,望采纳,谢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通假字
【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强迫去守边。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用意。
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一样,同样。 今义:等候,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到处。 今义:常常,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拥戴,爱戴。 今义:怜惜,怜悯。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籍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逃走。 今义:死亡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私自,偷着 。 今义:间隙。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 今义:身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如果,果真。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集会,聚会,见面等。 【会计】 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 【篝火】 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有的人 。 今义:或者,也许 。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 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今义:三位老人。 【豪杰】 古义:这里指当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尝与人佣耕】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事物的味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古义:怎么,哪里。 今义:安全,平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古意:编次 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强迫去守边。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用意。
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一样,同样。 今义:等候,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到处。 今义:常常,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拥戴,爱戴。 今义:怜惜,怜悯。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籍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逃走。 今义:死亡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私自,偷着 。 今义:间隙。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 今义:身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如果,果真。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集会,聚会,见面等。 【会计】 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 【篝火】 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有的人 。 今义:或者,也许 。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 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今义:三位老人。 【豪杰】 古义:这里指当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尝与人佣耕】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事物的味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古义:怎么,哪里。 今义:安全,平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古意:编次 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