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兄弟》(上)的开篇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因为文字的“叛逆”的味道出乎我的意料,看过几页后不禁宛尔,这才是我认识的余华。对那个时代,我们能说些什么呢,诅咒还是忘却,或者讨伐?可那毕竟是历史啊,真实的历史,我们的憎恨无处发泄(我想作者也是)所以就勇敢的真实的摆出来吧!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曾经就是这样的,然而我们走过来了,而且今天变好了!也许我想的不是作者本意,因为我们不是同一代人,我没有经历过那个疯狂扭曲的时代,一切只是基于文字影象资料的想象。作者从那个时代走来,深味其中一切错乱和扭曲的悲苦,远比我们这一代人的感受更强烈更激愤。于是“屁股”这一事物开启了小说的情节。其实我对作者这样的选择是这样理解的:现实生活中,屁股永远是被遮挡着的,虽不能说很丑陋但绝对羞于见人、见不得光明的,但是真实的存在、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而生活中、历史上的某些真实也恰恰是这样。
最喜欢小说中宋凡平这个人物,因为他的那种面对世俗、面对苦难的那种从容坦然,因为他对真善美的坚持和乐观,他相信生活总是美好的,有些美好(自由和幸福等)的东西是别人永远都剥夺不了的···总之,我太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生活的认识在他身上都找到了!真的是狂喜!但是,就是一个我这样喜欢或敬仰的一个平凡人(我想这样一个高尚的人应该是被所有正直和热爱生命的人所喜欢的),在我恨得不知道该怎么咒骂的“文革”的风雨中,在那个所有人癫狂变态、人性扭曲霉变、生命的高贵被践踏奴役、真善美被鄙视摧残唾弃蹂躏的人间地狱里,以最恶劣的方式杀死了!而且死后连尸体都得不到起码的尊重!我有时候觉得作者真是铁石心肠,让美好的东西像鲜花一样盛开,却开在龌龊的地方被丑陋的东西欺压,被残忍的蹂躏破坏,像把美丽的花朵随便扯下来撕碎了踩两脚再吐口唾沫!这时候你除了心痛还有什么,那就是从内心到言辞的愤恨!当然还有无奈,还是因为那是真实。是的,就这样摆在面前了
再说小说的两个主人公吧,两个可怜的孩子,两个被虐待的“祖国的花朵”,他们很无辜的承受了除了他们自己别人无法想象的苦难——这是谁该承受的罪责呢,活得多么失败的他们的父辈!李光头、宋钢,两兄弟该是幸运的,有宋凡平那样的父亲,即使是万分不幸的生在那个噩梦般的年代,他们仍然在劈头盖脸的苦难里幸运的活下来,只是他们开始选择不同的方式继续活着。宋钢身上已经有了他父亲的影子,李光头差不多是一个小混混。我不想在他们身上做比较,用对和错、是与非,这不只因为他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家庭和年代,还因为那么小的孩子,能在远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苦难之后活下来,用什么样的方式都不过分;哪怕变成坏人也是迫不得已,孩子最开始都是纯真和善良的啊!而且他们并不是坏人,至少在小说上部里李光头只是一个缺少正常教育的未成年人在厕所里偷看了一次女人的屁股而已!
最后说那位可怜的女人李兰,这个典型的受害者,被压迫的柔弱的妇女。她有两任丈夫,第一任丈夫让她非常的自卑,第二任丈夫让她感到非常的自尊。从不起眼的活着到第一任丈夫不光彩的死去,她开始了痛苦的日子,直到和宋凡平结婚。在之后的一年里,这个女人拥抱了她一生仅有的、在那时绝对奢华的幸福,宋凡平的死带走了她鲜活的灵魂,但继承了丈夫的坚强,这份坚强让她又活了七年,直到李光头的屁股事件让她又回到了从前,还好这时的她毕竟是经历了幸福的她,能够从容安详的死去,带着去找爱人的幸福。这部分他们幸存的全家福该是作者再也不忍心拿去的对美好的慰藉吧!——让我想起《悲惨世界》里冉·阿让坟前的花朵。对她就不多说了吧,因为今天是三八节,而她的幸福那么短暂!
附带的提一下小说里另外一些人吧,陶青、苏妈等是大众化的好人;其实,赵胜利和刘成功、孙伟也算是时代的受害者,但他们变成了丑恶的动物,孙伟只是没有赵、刘两个人幸运,和他的家庭一起更加凄惨的毁灭在自己也曾助力的风雨里——往往是这样,我们憎恨的恶人一旦从作威作福的高处跌落,摔到越加凄惨的境地时,我们也会对他产生同情,不知道这是不是善与恶的另一不同表现。就让赵胜利和刘成功暂时自得意的蝇营狗苟吧,他们活着只是在昭著着丑恶。
不知道在小说的下部里情节是怎样,活着的人怎么继续活着,不过有一点是肯定了,宋钢和李光头只能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虽然可能情谊长存;还有以我对余华作品的认识,结局将是悲剧色彩的。听说下部将在今年四月份出版,一起期待吧!
以上这些算是我的读后感吧,有不同观点的朋友欢迎交流!想说的是,我们年轻人,涉世不深,见地有限,大家不要苛求,言辞不要太激烈了!呵呵···最后,谢谢关注!
最喜欢小说中宋凡平这个人物,因为他的那种面对世俗、面对苦难的那种从容坦然,因为他对真善美的坚持和乐观,他相信生活总是美好的,有些美好(自由和幸福等)的东西是别人永远都剥夺不了的···总之,我太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生活的认识在他身上都找到了!真的是狂喜!但是,就是一个我这样喜欢或敬仰的一个平凡人(我想这样一个高尚的人应该是被所有正直和热爱生命的人所喜欢的),在我恨得不知道该怎么咒骂的“文革”的风雨中,在那个所有人癫狂变态、人性扭曲霉变、生命的高贵被践踏奴役、真善美被鄙视摧残唾弃蹂躏的人间地狱里,以最恶劣的方式杀死了!而且死后连尸体都得不到起码的尊重!我有时候觉得作者真是铁石心肠,让美好的东西像鲜花一样盛开,却开在龌龊的地方被丑陋的东西欺压,被残忍的蹂躏破坏,像把美丽的花朵随便扯下来撕碎了踩两脚再吐口唾沫!这时候你除了心痛还有什么,那就是从内心到言辞的愤恨!当然还有无奈,还是因为那是真实。是的,就这样摆在面前了
再说小说的两个主人公吧,两个可怜的孩子,两个被虐待的“祖国的花朵”,他们很无辜的承受了除了他们自己别人无法想象的苦难——这是谁该承受的罪责呢,活得多么失败的他们的父辈!李光头、宋钢,两兄弟该是幸运的,有宋凡平那样的父亲,即使是万分不幸的生在那个噩梦般的年代,他们仍然在劈头盖脸的苦难里幸运的活下来,只是他们开始选择不同的方式继续活着。宋钢身上已经有了他父亲的影子,李光头差不多是一个小混混。我不想在他们身上做比较,用对和错、是与非,这不只因为他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家庭和年代,还因为那么小的孩子,能在远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苦难之后活下来,用什么样的方式都不过分;哪怕变成坏人也是迫不得已,孩子最开始都是纯真和善良的啊!而且他们并不是坏人,至少在小说上部里李光头只是一个缺少正常教育的未成年人在厕所里偷看了一次女人的屁股而已!
最后说那位可怜的女人李兰,这个典型的受害者,被压迫的柔弱的妇女。她有两任丈夫,第一任丈夫让她非常的自卑,第二任丈夫让她感到非常的自尊。从不起眼的活着到第一任丈夫不光彩的死去,她开始了痛苦的日子,直到和宋凡平结婚。在之后的一年里,这个女人拥抱了她一生仅有的、在那时绝对奢华的幸福,宋凡平的死带走了她鲜活的灵魂,但继承了丈夫的坚强,这份坚强让她又活了七年,直到李光头的屁股事件让她又回到了从前,还好这时的她毕竟是经历了幸福的她,能够从容安详的死去,带着去找爱人的幸福。这部分他们幸存的全家福该是作者再也不忍心拿去的对美好的慰藉吧!——让我想起《悲惨世界》里冉·阿让坟前的花朵。对她就不多说了吧,因为今天是三八节,而她的幸福那么短暂!
附带的提一下小说里另外一些人吧,陶青、苏妈等是大众化的好人;其实,赵胜利和刘成功、孙伟也算是时代的受害者,但他们变成了丑恶的动物,孙伟只是没有赵、刘两个人幸运,和他的家庭一起更加凄惨的毁灭在自己也曾助力的风雨里——往往是这样,我们憎恨的恶人一旦从作威作福的高处跌落,摔到越加凄惨的境地时,我们也会对他产生同情,不知道这是不是善与恶的另一不同表现。就让赵胜利和刘成功暂时自得意的蝇营狗苟吧,他们活着只是在昭著着丑恶。
不知道在小说的下部里情节是怎样,活着的人怎么继续活着,不过有一点是肯定了,宋钢和李光头只能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虽然可能情谊长存;还有以我对余华作品的认识,结局将是悲剧色彩的。听说下部将在今年四月份出版,一起期待吧!
以上这些算是我的读后感吧,有不同观点的朋友欢迎交流!想说的是,我们年轻人,涉世不深,见地有限,大家不要苛求,言辞不要太激烈了!呵呵···最后,谢谢关注!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65105.html?si=1
展开全部
《兄弟》是作家余华的新作,分上下两部,上部已经出现在读者的手中了,下部计划在今年初推出。
小说讲的是两个异父异母兄弟的从文革初期到20当今时代的生死离合的故事。上部从文革初期开始,重点讲述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当中李光头宋刚两兄弟和他们共同的爸爸妈妈宋凡平李兰一家的非凡遭遇,他们的爸爸由于是地主出身而被生生折磨死,妈妈在失去至爱的悲痛中郁郁而死,作者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以异常冷静的笔调再现那个时代的荒谬和残忍,对特殊时代下人性的刻画十分深刻,读来令人触目惊心,对亲情的描写也好非常感人。下半部讲的是失去父母的两兄弟的经历,李光头成为了大富翁,而宋刚则失去了生命。
《兄弟》的故事从“乱世”开始,一直延伸到当代,期间总共经历了40年,但是中国这40年的历史却相当于西方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400年的历史(余华语)。《兄弟》上部在读者的热切期待中面世,却因为反响一般而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是我认为毕竟作品的下部还没有出场,一直以来余华是我们最为期待和最为信任的作家,到时候说不定他能够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小说讲的是两个异父异母兄弟的从文革初期到20当今时代的生死离合的故事。上部从文革初期开始,重点讲述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当中李光头宋刚两兄弟和他们共同的爸爸妈妈宋凡平李兰一家的非凡遭遇,他们的爸爸由于是地主出身而被生生折磨死,妈妈在失去至爱的悲痛中郁郁而死,作者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以异常冷静的笔调再现那个时代的荒谬和残忍,对特殊时代下人性的刻画十分深刻,读来令人触目惊心,对亲情的描写也好非常感人。下半部讲的是失去父母的两兄弟的经历,李光头成为了大富翁,而宋刚则失去了生命。
《兄弟》的故事从“乱世”开始,一直延伸到当代,期间总共经历了40年,但是中国这40年的历史却相当于西方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400年的历史(余华语)。《兄弟》上部在读者的热切期待中面世,却因为反响一般而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是我认为毕竟作品的下部还没有出场,一直以来余华是我们最为期待和最为信任的作家,到时候说不定他能够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看过余华的兄弟,看似粗俗,但着实反应了一部分社会的黑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觉得兄弟不好看。所以看了上就不想看下了。
活着没看过。不过看梗概应该不错吧。
活着没看过。不过看梗概应该不错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一个字: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