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1、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
2、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
4、火药武器的发明: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扩展资料:
火药的历史沿革: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火药的发明是副产品。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
唐初的名医兼道士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
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唐朝中期著名道士清虚子,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碳起燃烧作用的。
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是中国人民对于世界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杰出贡献之一,也是四大发明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个。
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是我国古代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我国最早关于使用指南针的传说是4000多年前的黄帝。据说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打仗时,由于发生大雾,黄、炎部的士兵们认不清方向,吃了败仗。后来,黄帝造出了一种指南车,能在雾中认清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所率的部落,成为中原地区的统治者。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也就从此而来。
指南针发明后很快就被应用于航海。我国人民首创这种仪器导航方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并不排斥天文导航,二者可配合使用,这更能促进航海天文事业的进步。
中国使用指南针导航不久,指南针就被阿拉伯海船采用,并经由阿拉伯人把这一伟大发明传到欧洲。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磁针从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1180年是我国南宋孝宗淳熙七年。中国人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比欧洲人至少早80年。
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人们把指南针镶在常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针。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
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最优良的指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
可以这么说,近代航海事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可以说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项发明,它在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有重大影响。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日常生活在没有卫星之前,都得需要指南针出门。
指南针对新航路开辟有影响,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指南针:推动了航海技术与人们的探索精神,方向的确认使人们大胆地向未知的陆地海洋前进,促使地理大发现与环球航行的出现,使世界连为一体。
在中国古代辉煌的技术成就中,对世界科技发展和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上面提到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 据考古发现,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有了纸,不过这时的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很低,质量也差,还不能用于书写。到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除了用麻作原料之外,还采用树皮等一些含纤维的东西。并采用石灰碱液蒸煮的加工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在全国推广。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印刷术 我国造纸发明以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术也随之产生。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之际,出现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术一般用木材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给字板涂上墨,印在纸上。由于节工省时。很快盛行起来。宋代雕版印刷达到鼎盛时期,宋太祖开宝四年 (971年)于成都板印《大藏经》,共印5048卷,雕版达13万块,用了12年的时间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规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1041--1048年间,雕刻工毕?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即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用这些活字排版,既节省费用,又大大缩短了时间,十分经济方便。活字印刷的出现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将胶泥活字改为木活字,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此后还出现了锡、铜、铅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活字。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火药 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公元8~9世纪,炼丹家已经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样,在唐代就发明了以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宋元时期,各种药物成分有了较合理的定量配比,并且先在军事上得到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炮、火枪、火箭、地雷、炸弹等火药武器。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铜火镜,制造于元年顺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铜炮,由于靠火药作为推动力,其威力较大,称它为“铜将军”。火药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持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
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是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别光滑的地盘上,用以指南,称为司南。到宋代后期,人们又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后,也会产生磁性。于是又出现了以此为原料的指南针。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又开始使用了以此为原料水浮式指南针在阴雨天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罗盘指南针指引航向。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及应用技术先后传到阿拉伯地区,并很快传到了欧洲。
造纸、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生过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西方一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近代实验科学家的始祖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也曾说过:“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火药、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变化是这么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昨和影响。”由此可见,四大发明对推动世界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十分辉煌,其中很多技术水平部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但是,这些实用性很强的技术,都是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新技术一旦被统治者看中,便能得到重视,并尽快提高和完善以至推广使用。反之,对统治者利益相关不大的技术发明则要遭到阻止和扼杀。就这一点来讲,中国古代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和中国近代技术又远远落后于世界,都与封建统治者利益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总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这些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万事万物的原有状态,其波及范围不限于某一局部地区,而是整个世界;其影响所及不是一时一世,而是持续千百年之久。
四大发明给我们带来什么?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自然不能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的进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许人类社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可不是中国人的自吹自擂,因为世界史学界一致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欧洲之后,给欧洲人的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类的整个进程。对此,马克思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他少说了一项。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产生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宣扬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
一个是火药,火药是我们发明的。火药给我们带来什么东西呢?带来了我们的礼花,带来了我们的鞭炮。到今天为止火药在我们的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之后,欧洲人利用火药技术制造了大炮,这就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和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甲午战争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进北京,用中国的火药烧了中国的圆明园。帝国腐朽了,文明衰落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发明了火药,却没有用自己的火药制造出强大威力的洋枪洋炮,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抗洋人的进攻,任凭他们的铁蹄践踏中国的国土,我们不得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指南针,我们的郑和用指南针七下西洋,开拓了中华民族文化进军世界的先河。他们是传教士,中国人历来是善良的,我们下西洋不是为了掠夺,不是为了抢劫。但是我们的发明一旦被他们所使用,他们就造出了新的、更加灵巧的指南针,闯入我们的领海,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把大批的鸦片潜入到我们的民族之中,使我们的民族成为“东亚病夫”。
我们的印刷术,印刷术和造纸术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传到了欧洲以后,几百年以后才造福于社会,中华民族熊熊的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纪,他们确实是受益匪浅的。他们的科技发达了,文艺复兴了,但是今天我们的造纸术又如何呢?我们的印刷术又如何呢?我们公司有一位对印刷比较精通的副总经理,他每天设计我们公司的产品,我国最好的印刷机叫“海德宝”,是我们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但是现在最好的印刷机是“海德宝”,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的,最好的纸张是人家的,便宜、质量好。要什么纸?要二八铜版。要什么的?要进口的。纸张是我们发明的,但最好的机器都在人家手里,我们需要花多少钱?甚至现在连最好的油墨也是进口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四大发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确实给中华民族带来永久的载入史册的荣耀,除此以外今天真正由此得到实惠的又是谁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我们有了很多原始性的创新,也往往因为不能精益求精,发展迟缓,错过了时机,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大规模的产业化失之交臂。比如说中国人早就发明了阴阳八卦,但是没有由此引申发明出二进制技术法,计算机是由外国人发明的。郑和提出的“冷不自生”,这可谓是前无古人创造性的见解,非常了不起。但是由此导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却在1800年之后,由一个德国人正式提出来的。从冷的物体传入热的物体,不能无偿发生,我们没有得到规律性的经验。
四大发明也是在古代很多的发明中提取的,和许多发明相比,这四个发明给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造纸法 造纸法——从“龙骨”的故事开始
竹简和木简
帛书和帛画
丝棉纸——赫蹄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蔡伦对造纸法的贡献
造纸业逐步发展起来了
传遍了世界各国
印刷术 印刷术
拓碑和印章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彩色套印的发明和发展
毕升发明活字版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对亚洲和欧洲的影响
指南针 指南针——从“吸铁石”说起
最早的“指南针”
指南鱼和指南龟
沈括的四种方法
海船有了“眼睛”
再来讲讲指南车
火药 火药——着“火”的“药”
炼丹术和火药
用火药制造燃烧性武器
有了爆炸性的火药武器
近代枪炮的老祖宗
开始制造金属火器
原始飞弹和两级火箭
传到了国外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里有一段与李约瑟类似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这段语录印在现在的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里,教育现在的中学生们,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充分认识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对世界历史进步的贡献。
对于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看法,不是唯一来自李约瑟;但是,李约瑟把“四大发明”升华成为一种学术观点,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约瑟写出的煌煌巨著《中国古代科技史》,提到了许多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比如,分析了宋代苏颂的水运象仪,认为里面采用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纵擒机构,是一种了不起的发明创造,比欧洲近代机械钟表的自动纵擒机构早几百年。但是,李约瑟并没有把苏颂的这个自动纵擒机构认为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而只是客观地分析了苏颂水运象仪先进的技术思想和机械结构。因为苏颂的机械,没有对国外的钟表机械发展起过直接启发和领路的作用,也没有将这种木头做的天文仪器作为商品输出到其它国家;只是中国人的内部发明创造,在中国本土也没有推广普及。李约瑟在论述古代中国的采矿技术时,特别赞扬了四川自贡的盐井凿井技术,和盐卤水的抽汲技术,以及就地取材的巧妙方法。李约瑟巨著里所论述的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如果要用数字来统计究竟有多少项的话,那是远远超过了一些国人的“新四大发明”、“新新四大发明”;但是李约瑟对古代中国只提到了四大发明。余秋雨先生和另一些学者认为不能在外国人的排名认定之后,我们才来肯定自己;笔者以为这里有一个对古代科技成就界定的标尺问题——是在中华文明内部来评判,还是在世界范围来评判。
李约瑟总结出的古代中国四大发明,是从中国科技对世界的贡献这一角度来认定。可以比较,纸的发明和普及应用,是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纸前时代各个民族记录文字的形形色色载体材料,甚至用纸来写字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程度的积累和传承交流。火药、罗盘针、印刷术的发明,如上文所引述,马克思已作了精辟的分析。相反,某教授提出的“被中香炉——万向支架”发明,并没有走出中国的国门对其它民族产生影响,促进其它文明的发展,在中国的本土也没有象四大发明那样形成当时的先进生产力。笔者以为,把这个被中香炉说是我们祖先的发明创造,完全可以;可是,要说成是一种“大发明”则不合适,更不能提升到“世界级”的高度去自我陶醉。
中华文明对于周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汉字文化圈”。象余秋雨先生提出的历法、中医药学,在在汉字文化圈里有巨大的影响;但是,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天文历法、中医药并没有影响到全人类。甚至,李约瑟还不无遗憾地说过,如果是中国的古天文学和历法先期走向了世界,那么现在对天空的星座分布和命名,就是根据中国的方式,而不是希腊的方式。
2.对“李约瑟疑难”的看法
李约瑟在其学术活动里,非常崇敬中华文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皈依中华文明”。但是,李约瑟并没有盲目崇拜,他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疑难”——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国和印度这些古代科技发达的东方国家。
对于李约瑟疑难,中外有不少学者在探讨与解读解答,包括杨振宁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有学者不赞同李约瑟疑难的提法,也有学者不以为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笔者以为,可以把李约瑟疑难改换成另一种发问的形式——为什么在中华农耕文明里,未能自发地生长出工业文明。
笔者以为,中国未能自发地生长出工业文明,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古代的那些发明创造都未能继续发展为社会生产力,往往只停留在单件制造的阶段,如苏颂的水运象仪;或者只表现为一种精巧的、精美的休闲之品,如被中香炉。这是表层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农耕文明里,一直缺乏商业文明的养分,中国历朝历代的基本国策都是重农抑商。甚至郑和下西洋那样具有雄厚物质力量和先进造船技术、先进航海技术的宏大举动,也没有发展海外贸易的国家意识;中国明清还两度禁海。而达?伽马、哥伦布航海就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殖民。欧洲的工业文明,是从商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大量流通,才能把产品升级为大量生产的商品,才能由商业利润的刺激而扩大生产规模,刺激改进技术和发明创造。当然也要看到,欧洲的商业文明曾有过奴隶贸易、鸦片贸易那种罪恶的血腥商业。这里说的是经济基础方面的事情。
中华农耕文明里未能自发地生长出工业文明,还有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余秋雨先生作了认真的努力研究并提出了他的看法,笔者从余先生的论著里获取了宝贵的学术营养。
3.以海为鉴,可以论强弱
笔者追踪余秋雨先生关于“四大发明”的电视节目,香港凤凰台的《秋雨时分》,觉得《秋雨时分》里对古代四大发明的论断,与那篇东方网文的基调完全不同。
余先生在这次关于四大发明的《秋雨时分》节目里,特别希望中国人仔细去观察并考虑,组成现代社会的一些基本元素,哪一些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余秋雨先生多次指出,单是法国的一个里昂市,在19世纪就有十几项世界性的发明,从纺织机械到电影技术,这些发明创造惠及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并且指出,四大发明毕竟只是古代的技术成果,如果总是说自己幼年时代的聪明和强壮,而后来却一蹶不振,听起来会让人听不下去。
笔者完全赞同余先生的上述观点。并且,基于余先生对于中外文明的两个角度比较——①中华文明与世界其它古老文明的比较,②中华文明与近代欧美文明比较——余先生是第一个自觉地对中外文明作系统而冷静、客观、理智对比的中国人——笔者对余先生所实践的比较文明,提出一个补充看法——以海为鉴,可以论强弱——模仿古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见兴亡”的论事思维方法,但是超越古人只在中华内部看事的视角,把中国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讨论国势的强弱和国运的升沉。
文章的末尾,笔者还要说一点遗憾。本文引用的马克思对火药、罗盘针、印刷术的语录,是印在高中的历史教科书里,作为中学基础教育阶段,要求广大中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应试教育里,学生普遍被学校分成了“理科班生”和“文科班生”。理科班生的历史课,老师并不认真教,学生也懒得学。笔者拿到的那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学生学完了那门课后,书还是崭新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严重偏畸,这对中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扬光大,非常不利。
参考资料: http://think.szonline.net/Channel/content/2007/200702/20070219/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