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的中药处方!

就这个‘1... 就这个‘1 展开
 我来答
赵5544
推荐于2017-11-24 · 超过1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7.3万
展开全部
  当归四逆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桂枝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3g)通草二两(6g) 大枣(擘)二十五枚(8枚)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合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本方配伍特点是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鉴别】《伤寒论》中以“四逆”命名的方剂有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因此,三方用药、功用全然不同,正如周扬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

  阳和汤

  【方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一两(30g)鹿角胶三钱(9g)肉桂一钱(3g)炮姜炭五分(2g) 麻黄五分(2g)白芥子二钱(6g)生甘草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配伍意义】阴疽一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而成。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为法。方中重用熟地黄温补营血,填精补髓;鹿角胶温肾阳,益精血。二药合用,温阳补血,共为君药。肉桂、姜炭药性辛热,均入血分,温阳散寒,温通血脉,为臣药。白芥子辛温,可达皮里膜外,温化寒痰,通络散结;配用少量麻黄,辛温达卫,宣通毛窍,开肌腠,散寒凝,为佐药。方中鹿角胶、熟地黄得姜、桂、芥、麻之宣通,则补而不滞;麻、芥、姜、桂得熟地黄、鹿角胶之滋补,则温散而不伤正。生甘草为使,解毒而调诸药。本方温阳与补血并用,祛痰与通络相伍,可使阳虚得补,营血得充,寒凝痰滞得除,治疗阴疽犹如仲春温暖和煦之气,普照大地,驱散阴霾,阳气布达和畅,故以“阳和汤”名之。
登笑容舒璞
2019-08-08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29%
帮助的人:656万
展开全部
你只以自己猜病、什么寒、热、火、毒的。纯属对中医药不懂。最简单来讲:是咋样痛,如半边脸痛吗?吃冷热食物痛吗?你连最基本症状都没讲清楚,又从何处方呢。请将临床症状请出来就好处方,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有兴趣可联系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