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耐压值是什么意思?和工作电压有什么不同?
设备或是元器件的额定电压就是正常运行的工作电压,但正常运行的工作电压在系统上电压是有波动的,就提出一个最高工作电压概念,最高工作电压可达1.1~1.15倍的额定电压,在最高工作电压下电容器或设备是不会损坏的,也就是俗称的耐压值。
不同点:
1、大小不同
击穿电压肯高于最高工作电压,达到这个值,运行中的设备电容就会击穿损坏而不能使用。额定电压值是保障电容长期稳定工作的标准电压,使用中电容两端施加电压不能超过这个值。最好是与这个值相等。
2、使用方式不同
耐压值一般只有测试时才会达到,用于测试电容质量。耐压值是电容不被击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超过这个电压电容就会爆。即使在测试时,耐压值也是保持一个很短的时间。如果长时间进行耐压测试,就会损坏电容。
扩展资料:
固定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1、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通过判断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
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当电容器爆炸着火时,就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和干式灭火器灭火。当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时,应向调度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再拉开电容器的断路器。进行放电,先进行外部检查,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现象等,并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检查电容器组接线是否完整、牢固,是否有缺相现象,如未发现故障现象,可换好保险后投入。
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而分路保险未断,应先对电容器放电三分钟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母线电压波动所致。经检查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需按制度办事,对电容器逐渐进行试验。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投。处理故障电容器时的安全事项。由于电容器的两极具有剩留残余电荷的特点。
所以,首先应设法将其电荷放尽,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处理故障电容器时,首先应拉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及其上下隔离开关,如采用熔断器保护,则应先取下熔丝管。此时,电容器组虽已经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但仍会有部分残余电荷,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放电。放电时,要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
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同时,还应注意,电容器如果有内部断线、熔丝熔断或引线接触不良时,其两极间还可能会有残余电荷,而在自动放电或人工放电时,这些残余电荷是不会被放掉的。故运行或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还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用短路线短接故障电容器的两极以使其放电。另外,对采用串联接线方式的电容器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容器
2024-07-18 广告
电容电极之间能够承受的瞬时电压的最大值,注意是瞬时值。
区别:
1、性质不同:电解电容器的内部有储存电荷的电解质材料,分正、负极性,类似于电池,不可接反。电气设备工作时,其两端的实际电压为工作电压。
2、特点不同: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需要落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这一范围往往与电气设备的灵敏程度相关。接反。电解电容器正极为粘有氧化膜的金属基板,负极通过金属极板与电解质(固体和非固体)相连接。
3、电容不同:Y1电容耐压值是4000VAC,Y2电容额耐压值是1800-2600VAC。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加载至电容器终端的直流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工作电压,否则将导致漏电流迅速增加,并因此损坏电容器,甚至导致短路及明火,为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建议以70-80%的额定电压使用电容器。
2、加载至电容器的纹波电流必须在允许范围内,如超载,将致使电容器过热及性能受损,机器损坏甚至导致明火,请注意纹波电压和直流工作电压峰值的总和不得超过额定直流电压。
3、电容器必须在其工作温度允许范围内使用,室温工作条件可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解电容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作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