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宫是什么官职?
尚宫是中国古代的女官职称,隋朝之后各代多有设置。后朝鲜半岛各国仿照中原王朝官制也启用此宫廷女官名,对尚宫最早的记载起源于隋朝,到唐朝完善。
中国
尚宫制起源于中国隋朝,唐朝完善,设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六局和下属二十四司。而尚宫,是六局中尚宫局的负责人。
朝鲜
提调尚宫:各殿均有提调尚宫,掌管殿内其他一切尚宫的任免升降,一般以大殿提调尚宫最为尊贵
副提调尚宫:掌管宫中贵重物品与钱财出纳,五品。
至密尚宫:又称待令尚宫(大殿至密尚宫六品,东宫殿至密尚宫从六品,其他殿阁至密尚宫七品)
最高尚宫:部门总管,从五品。
保姆尚宫:负责养育东殿王子及公主翁主。
侍女尚宫:负责管理书籍、朗读及誊写文章、大小宴会侍侧等。
监察尚宫:负责监督及管理所有宫女的升级与赏罚。
训育尚宫:负责训育宫女。
特别尚宫:又称承恩尚宫,是受到朝鲜王恩宠的尚宫。
气味尚宫:负责检查食物好坏。
出纳尚宫:掌管厨房各种食材进货保藏。
扩展资料:
尚宫,中国古代女官名,隋、唐、宋、明均有设置。
中国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尚宫有柴氏、贺娄氏、宋若昭等,均为唐朝人;又有一说指宋若昭之大姊宋若莘与四妹宋若宪亦曾任尚宫。
尚宫虽然是高品位的女官,有些拥有权势,甚至对朝政具有影响力,如唐中宗时的尚宫柴氏和贺娄氏就曾干政。但她们也只是皇室的仆役,即使在品位较自己低的皇族(如低级妃嫔、无封爵或官位低的宗室)面前仍必须谦卑。
《旧唐书》就记载唐高祖李渊之子、舒王李元名的保傅曾经对李元名说尚宫品秩高,他应该去拜见她,李元名却说尚宫只是二哥(唐太宗)的家婢,不需要对她行拜礼。
隋朝开皇二年,设六局六司六典,协助皇后掌管宫中诸事,尚宫设三人,从九品,管司令、典综。
隋炀帝时,增设女官,尚宫设二人,从六品,管司言、司簿、司正、司闱。
唐朝设尚宫局,其有尚宫二人,正五品,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凡六尚事物出纳文籍,皆涖其印署。洪武年间,设六局一司,尚宫二人,正六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尚宫
尚宫是中国古代女官名,隋朝之后各代多有设置。
1、尚宫制起源于中国隋朝,唐朝完善,设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六局和下属二十四司。而尚宫,是六局中尚宫局的负责人。
2、尚宫虽然是高品位的女官,有些拥有权势,甚至对朝政具有影响力,如唐中宗时的尚宫柴氏和贺娄氏就曾干政。尚宫也只是皇室的仆役,即使在品位较自己低的皇族面前仍必须谦卑。
3、后朝鲜半岛各国,仿照中原王朝官制,也启用此宫廷女官名,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中就有尚宫女官的人设。
扩展资料:
1、唐中宗时的尚宫柴氏和贺娄氏就曾干政。但她们也只是皇室的仆役,即使在品位较自己低的皇族妃嫔和无封爵或官位低的宗室面前,仍必须谦卑。
2、《旧唐书》就记载唐高祖李渊之子、舒王李元名的保傅曾经对李元名说尚宫品秩高,他应该去拜见她,李元名却说尚宫只是二哥(唐太宗)的家婢,不需要对她行拜礼。
3、尚宫虽然是朝鲜宫廷官阶最高的宫女,而宫女中还有“内人”一职,负责照顾王族起居饮食。小宫女入宫后,先要接受基本教育,15年后就可以取得尚宫的头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尚宫
女官介绍
女官,即「宫中女官」的简称,指的是在宫中担任官职的女人。 王宫内有不同的正殿偏殿〔如大殿、太后殿、中殿、东殿等〕,内有不同的部门,如针房、绣房、御膳房、退膳间、洗踏房、洗水间、生果房等,由王上以致小王子小公主的日常起居饮食,都得靠宫女打理照顾,所以宫女的需求量很大。 王宫每年会从民间招收女孩入宫,中人、白丁、士大夫女儿均可报名。入宫后从小宫女做起,以后可晋升为内人、上馔内人、尚宫,或最高尚宫等职级。〔尚宫的职务〕 女孩入宫当小宫女的年龄,由四、五岁至十多岁不等。一般来说,入宫年龄越小,接受宫廷教养培训的时间越长,由于自幼熟习宫廷礼仪,长大后大多被派往大殿,担任王上身边的「至密尚宫」。 若是十岁以后才入宫,多派往御膳房、退膳间、洗踏房、洗水间、生果房等地方,因为这些部门较侧重教授有关职务的技术。如御膳房学做料理、针绣房学做针线等。 每个入宫的孩子会归一个内人或尚宫管教,担任老师兼母亲的角色。大家在同一个房间生活。 小宫女在宫内学习礼仪及技术后,大约八至十年后可参加「内人试」,合格后正式成为内人,属九品官阶。 内人再经过十多廿年历练后,可以参加尚宫考试。通过考试,会获赐予牒纸与假髻,属正五品官阶。以后有机会晋陛至最高尚宫、提调尚宫的话,官阶会更高。 其实,王宫内所有妃嫔及宫女,均属内命妇;内命妇之首为王后。一朝为宫女,终身是王上的女人。一旦举行内人试〔内人礼〕,即意味着婚礼,宫女正式成为王上的女人,一生不能婚嫁。 作为宫女,要离开王宫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年老体衰或疾病缠身,再不就是服侍的主子病逝,守丧三年后才可回家。离开王宫后也不能婚嫁,或作妾。 既然宫女不能像一般百姓般,为人贤妻良母,唯一的前途,似乎是努力迈向成为尚宫的漫漫长路。
李氏朝鲜尚宫的职务
官职简介
提调尚宫:宫女的最高位,主管内殿大小事务,权力最大。各宫殿均有提调尚宫,通常以大殿的地位最高。 副提调尚宫:掌管宫中贵重物品与钱财出纳。 至密尚宫:又称待令尚宫,在大殿,王妃殿、王大妃殿或东宫殿等地方,贴身等候御令,负责王室寝殿的起居生活。 最高尚宫:部门总管。 保姆尚宫:负责养育东殿王子及公主翁主。 侍女尚宫:负责管理书籍、朗读及誊写文章、大小宴会侍侧等。 监察尚宫:负责监督及管理所有宫女的升级与赏罚。 训育尚宫:负责训育新进宫女。 特别尚宫:又称承恩尚宫,是受到朝鲜王恩宠的尚宫。 气味尚宫:负责检查食物好坏。 出纳尚宫:掌管厨房各种食材进货保藏。
李氏朝鲜尚宫职位的分辨
李氏朝鲜尚宫职位高低的分辨,可以通过衣物颜色的深浅和假髻上的发饰。一般衣物颜色越深,职位越高。假髻上有发饰的职位较高,没有的则较低。
女官官名
1.中国古代
简介
尚宫,中国古代女官名,隋、唐、宋、明均有设置。
中国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尚宫有柴氏、贺娄氏、宋若昭等,均为唐朝人;又有一说指宋若昭之大姊宋若莘与四妹宋若宪亦曾任尚宫。
尚宫虽然是高品位的女官,有些拥有权势,甚至对朝政具有影响力,如唐中宗时的尚宫柴氏和贺娄氏就曾干政。但她们也只是皇室的仆役,即使在品位较自己低的皇族(如低级妃嫔、无封爵或官位低的宗室)面前仍必须谦卑。《旧唐书》就记载唐高祖李渊之子、舒王李元名的保傅曾经对李元名说尚宫品秩高,他应该去拜见她,李元名却说尚宫只是二哥(唐太宗)的家婢,不需要对她行拜礼。
官制
隋朝开皇二年,设六局六司六典,协助皇后掌管宫中诸事,尚宫设三人,从九品,管司令、典综。
隋炀帝时,增设女官,尚宫设二人,从六品,管司言、司簿、司正、司闱。
唐朝设尚宫局,其有尚宫二人,正五品,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凡六尚事物出纳文籍,皆涖其印署。
洪武年间,设六局一司,尚宫二人,正六品。
2.朝鲜官名
提调尚宫:宫女的最高位,主管内殿大小事务,权力最大。
副提调尚宫:掌管宫中贵重物品与钱财出纳。
至密尚宫:又称待令尚宫。
最高尚宫:部门总管。
保姆尚宫:负责养育东殿王子及公主翁主。
侍女尚宫:负责管理书籍、朗读及誊写文章、大小宴会侍侧等。
监察尚宫:负责监督及管理所有宫女的升级与赏罚。
训育尚宫:负责训育新进宫女。
特别尚宫:又称承恩尚宫,是受到朝鲜王恩宠的尚宫。
气味尚宫:负责检查食物好坏。
出纳尚宫:掌管厨房各种食材进货保藏。
另李氏朝鲜尚宫职位完全借鉴了当时中国的六局二十四司。
详细内容参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975RFJvdP4SF8CKpt2dGtkL3c8eyJSJ4QdPKm-z4gculXnGvUx-fxLkUCGCazSPsS66o41DlCMsqYh4zXhKTK
1、官名。隋文帝所设内廷女官“六尚”之一。管理宫廷事务的。员额三人,约当从九品,掌导引皇后及赏赐等事;辖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辖琮玺器玩。炀帝建尚宫局时为主官,从五品,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閤管钥。四司各二人,从六品。下有典、从七品,掌、从九品。女使若干人。唐承隋制而小有更改,尚宫二人为正五品,四司改称司记、司言、司簿(以上各二人)、司闱六人,正六品。以下典记、掌记等,分别为正七品、正八品。五代北宋仍有尚宫、司言等名。金与明初均依唐制。明永乐后,职尽移于宦官。明史·职官志三》:“女官。六局。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印署之。若徵办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领司四:司记,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掌宫内诸司簿书,出入录目,番署加印,然后授行。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司言,司言二人,典方二人,掌言二人,女史四人,掌宣传启奏。凡令节外命妇朝贺中宫,司言传旨。司簿,司簿二人,典簿二人,掌簿二人,女史六人,掌宫人名籍及廪赐之事。司闱,司闱六人,典闱六人,掌闱六人,女史四人,掌宫闱管键之事。”参见“六局二十四司。”参阅《隋书·后妃传序》《新唐书·百官志二》。 2、宫廷女官名,尚宫局的负责人。《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自贞元七年已后,宫中记注簿籍,若莘掌其事。穆宗复令若昭代司其职,拜尚宫。”《明史·后妃传》:“又命工部制红牌,镌戒谕后妃以下至嫔御女史,巨细衣食之费,金银币帛、器用百物之供,皆自尚宫取旨,牒内使监覆奏,移部臣取给焉。若尚宫不及奏,内使监不覆奏,而辄领部者,论死。”
尚宫,属正五品官阶
具体上http://baike.baidu.com/view/76112.htm#2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