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唱着歌儿一路走来
1952年是我生命的那一端。我记事儿是在什么时候?总该有两三岁了吧?依稀记得我学会的第一支歌就是那首——“太阳出来喽,喜洋洋喽郎喽。挑起扁担郎郎吹、哐吹,上山岗喽郎喽”。——大家都在哼唱,不经意间我就学会了。这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一支歌。当时还在建国初期,全国的气氛很有点欣欣向荣的意味。但是,气氛代替不了实际问题,特别是我的家乡天津市,虽有历史留下来的外国租借地的繁华,却也有大批的城市贫民在生存线上挣扎,我家就是在那一阶段被“疏散”到青海省互助县的。母亲及时意识到这一抉择的错误,不到一年,我们“倒流”回来。另外,我会唱“妇女自由歌”,就是那阶段跟母亲学的,她也是刚学会,总在哼唱,也正是这支歌,让她和父亲离了婚。
快要上学的时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支歌,一是“社会主义好”,广播喇叭天天高音播放,伴随着这支歌的是我现在已经理解的全国性“洗脑”,也就是渗透到城市、农村各家各户的没完没了的开会,这样做的结果是:人们在公众场合说话非常地讲究分寸,每时每刻都在自我监督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同时也在监督着别人。当时人们的警惕性也非常高,谁是反革命?谁是特务?大家都在审视着、听着。一人说错了话,会招来一群人的批评。——第二支歌:“说干就干,说办就办,中国人民个个都是英雄汉,中国人民个个都是英雄汉。炼钢铁来造机器,发明创造不怕难。快马加鞭超过英国,胜利一定属于咱”!——这就是所谓大跃进了,不赘。
上学了,在庄严肃穆的风琴声伴奏下,我学会了学生时代的第一支歌:“你绣一座山我画一棵松,送到北京城献给领袖毛泽东。毛泽东,万岁万万岁,万岁万万岁毛泽东”。——那种神圣、敬畏的感觉,是此生唯一的体验。现在回忆起来,那时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恐怕已经到了让他昔日同袍干瞪眼的程度了。韩美林说:“如果让大家对我山呼万岁,我会觉得不好意思”,为了这句话,他倒了霉。
到现在对一支歌我是只会哼不会唱,大概是广东音乐,没有唱词:“55 061 55 06 121 654 5—, 56 12 52 01 665 456 5—。 11 06 56 12 5612 5165 4— 032, 55 061 55 03......”——这是一段曲谱,所以不厌其烦地写下它,是因为印象太深刻了。——时间大约在1962年夏日,骄阳似火,开洼野地里,走着两个只穿短裤没穿上衣的少年,脊背上晒爆了皮,脖子上各自搭着一条毛巾,手里拎着篮子,他们是去挖野菜,耳边响着高音喇叭播放着的这支曲子。——这一镜头至今印在我的脑际,我是两少年之一。每每听到上面的这支曲子,往日的镜头总是忠实地出现。那年月,唉,人们的思维功能怕是只想着一件事,——吃。——记得放学的路上,饿得发慌,跳下公路,到路边的韭菜地里薅了两把韭菜,边走边吃,我天,空肚子吃辣韭菜,好不难受也!——提起吃韭菜,又想起曾唱过的一首歌:“青青的山,蓝蓝的天,青青山上野花鲜。青山下,绿一片,麦浪滚滚望不到边。看一眼,走半天,再走还是社里的田”。
“我们走在大路上”,——唱这支歌的时候大约是搞四清时。这时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姥爷上吊死了。解放初定成份,他是富农。成立公社时,老头一心一意依靠社里,把全部财产都交给社里,花钱就去要。他交了多少?干部们并不清楚。到了后来,社里靠不住,还得靠儿子,可恰恰这时——他私自藏起的一笔钱赶上老版换新版,等他听到消息为时已晚。其实也未必真就不能换了,老头沉不住气,觉着愧对儿子,一怒之下,上了吊。那时,学校驻进了四清工作组,记得该组一位领导曾嘱我多看社论,因为我上学时作文好。到了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时候,文革尚未发动,但如今回忆起来,那时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文革爆发。该唱什么歌了?——语录歌!回想起来,那也是一景,那其间洋溢着的战斗气氛,当今歌星粉丝无法想象。伴随着如潮的语录歌的是无度的揪斗,那时人们的心态,麻木、扭曲,毫无慈悲、恻隐可言。我的一个同学曾在一军统特务背后使了一个绊子,倒身后脑袋磕在铁块上当场见血;我的一位好友,因在墙上乱写乱画被打成现刑反革命,被斗被打;我大舅是富农,被斗时脖子上吊着一摞砖,吊砖的铁丝扣恰好在脖子上,并且是天天如此,受不了,也上吊死了。
出中学校门前印象最深的一首歌是“满怀激情迎九大”。彼时无知,如今回忆:九大,唉,真是新中国的恶梦!
参加工作了,1969年冬,燕山山脉的山沟里。不知何故,那时电台总在播放“大路歌”,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镜头——一群十七八的小青年,从四五十人住的草棚子里钻出来,每人手里拎着一只大粗碗,踏着雪,去食堂,听着、唱着“大路歌”。——这是刚进厂的集训时期。进了车间,分了师傅,我那师傅是天津歌舞团出来的,教我们大家唱:“进了三条石,活受地狱罪,吃的猪狗饭,受的牛马累。鞭抽棍棒打,腰断筋骨碎......”。——这就是我的所谓进入社会。感恩地说,我从此成了赖以为生的大国营工人;悲观地说,它牢狱般地拘禁了我的一生。
“大姑娘美来那个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了那青纱帐”,——这支歌我并不敢唱,而所以记它是因为它给我的刺激太强烈。是啊,到了这样的歌都在电视台上放声高唱的时候,是的,沧海早已变成了桑田......
1952年是我生命的那一端。我记事儿是在什么时候?总该有两三岁了吧?依稀记得我学会的第一支歌就是那首——“太阳出来喽,喜洋洋喽郎喽。挑起扁担郎郎吹、哐吹,上山岗喽郎喽”。——大家都在哼唱,不经意间我就学会了。这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一支歌。当时还在建国初期,全国的气氛很有点欣欣向荣的意味。但是,气氛代替不了实际问题,特别是我的家乡天津市,虽有历史留下来的外国租借地的繁华,却也有大批的城市贫民在生存线上挣扎,我家就是在那一阶段被“疏散”到青海省互助县的。母亲及时意识到这一抉择的错误,不到一年,我们“倒流”回来。另外,我会唱“妇女自由歌”,就是那阶段跟母亲学的,她也是刚学会,总在哼唱,也正是这支歌,让她和父亲离了婚。
快要上学的时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支歌,一是“社会主义好”,广播喇叭天天高音播放,伴随着这支歌的是我现在已经理解的全国性“洗脑”,也就是渗透到城市、农村各家各户的没完没了的开会,这样做的结果是:人们在公众场合说话非常地讲究分寸,每时每刻都在自我监督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同时也在监督着别人。当时人们的警惕性也非常高,谁是反革命?谁是特务?大家都在审视着、听着。一人说错了话,会招来一群人的批评。——第二支歌:“说干就干,说办就办,中国人民个个都是英雄汉,中国人民个个都是英雄汉。炼钢铁来造机器,发明创造不怕难。快马加鞭超过英国,胜利一定属于咱”!——这就是所谓大跃进了,不赘。
上学了,在庄严肃穆的风琴声伴奏下,我学会了学生时代的第一支歌:“你绣一座山我画一棵松,送到北京城献给领袖毛泽东。毛泽东,万岁万万岁,万岁万万岁毛泽东”。——那种神圣、敬畏的感觉,是此生唯一的体验。现在回忆起来,那时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恐怕已经到了让他昔日同袍干瞪眼的程度了。韩美林说:“如果让大家对我山呼万岁,我会觉得不好意思”,为了这句话,他倒了霉。
到现在对一支歌我是只会哼不会唱,大概是广东音乐,没有唱词:“55 061 55 06 121 654 5—, 56 12 52 01 665 456 5—。 11 06 56 12 5612 5165 4— 032, 55 061 55 03......”——这是一段曲谱,所以不厌其烦地写下它,是因为印象太深刻了。——时间大约在1962年夏日,骄阳似火,开洼野地里,走着两个只穿短裤没穿上衣的少年,脊背上晒爆了皮,脖子上各自搭着一条毛巾,手里拎着篮子,他们是去挖野菜,耳边响着高音喇叭播放着的这支曲子。——这一镜头至今印在我的脑际,我是两少年之一。每每听到上面的这支曲子,往日的镜头总是忠实地出现。那年月,唉,人们的思维功能怕是只想着一件事,——吃。——记得放学的路上,饿得发慌,跳下公路,到路边的韭菜地里薅了两把韭菜,边走边吃,我天,空肚子吃辣韭菜,好不难受也!——提起吃韭菜,又想起曾唱过的一首歌:“青青的山,蓝蓝的天,青青山上野花鲜。青山下,绿一片,麦浪滚滚望不到边。看一眼,走半天,再走还是社里的田”。
“我们走在大路上”,——唱这支歌的时候大约是搞四清时。这时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姥爷上吊死了。解放初定成份,他是富农。成立公社时,老头一心一意依靠社里,把全部财产都交给社里,花钱就去要。他交了多少?干部们并不清楚。到了后来,社里靠不住,还得靠儿子,可恰恰这时——他私自藏起的一笔钱赶上老版换新版,等他听到消息为时已晚。其实也未必真就不能换了,老头沉不住气,觉着愧对儿子,一怒之下,上了吊。那时,学校驻进了四清工作组,记得该组一位领导曾嘱我多看社论,因为我上学时作文好。到了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时候,文革尚未发动,但如今回忆起来,那时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文革爆发。该唱什么歌了?——语录歌!回想起来,那也是一景,那其间洋溢着的战斗气氛,当今歌星粉丝无法想象。伴随着如潮的语录歌的是无度的揪斗,那时人们的心态,麻木、扭曲,毫无慈悲、恻隐可言。我的一个同学曾在一军统特务背后使了一个绊子,倒身后脑袋磕在铁块上当场见血;我的一位好友,因在墙上乱写乱画被打成现刑反革命,被斗被打;我大舅是富农,被斗时脖子上吊着一摞砖,吊砖的铁丝扣恰好在脖子上,并且是天天如此,受不了,也上吊死了。
出中学校门前印象最深的一首歌是“满怀激情迎九大”。彼时无知,如今回忆:九大,唉,真是新中国的恶梦!
参加工作了,1969年冬,燕山山脉的山沟里。不知何故,那时电台总在播放“大路歌”,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镜头——一群十七八的小青年,从四五十人住的草棚子里钻出来,每人手里拎着一只大粗碗,踏着雪,去食堂,听着、唱着“大路歌”。——这是刚进厂的集训时期。进了车间,分了师傅,我那师傅是天津歌舞团出来的,教我们大家唱:“进了三条石,活受地狱罪,吃的猪狗饭,受的牛马累。鞭抽棍棒打,腰断筋骨碎......”。——这就是我的所谓进入社会。感恩地说,我从此成了赖以为生的大国营工人;悲观地说,它牢狱般地拘禁了我的一生。
“大姑娘美来那个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了那青纱帐”,——这支歌我并不敢唱,而所以记它是因为它给我的刺激太强烈。是啊,到了这样的歌都在电视台上放声高唱的时候,是的,沧海早已变成了桑田......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