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民间具有丰富多样的特色和习俗,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特点:
1. 节庆活动:民国时期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人们会进行祭祀、赏花、放鞭炮、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
2. 社交礼仪:民国时期社交礼仪较为繁琐,注重尊重和谦虚。比如在拜访他人时,要注意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如行鞠躬礼、起立迎接等。
3. 婚嫁习俗:民国时期的婚嫁习俗十分繁复,包括聘礼、婚车队伍、婚宴等。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如新娘过门、拜堂等。
4. 服饰风格:民国时期的服饰风格多样,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出现了改良旗袍、西装等新式服饰。同时,传统的汉服依然流行,如长衫、对襟等。
5. 饮食文化:民国时期的饮食文化融合了中西方的特点。人们开始接触西方烹饪方法和食材,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中式菜肴。在餐桌上,使用刀叉、用餐礼仪也开始流行。
6. 文化娱乐:民国时期的民间娱乐形式丰富多样,如戏曲表演、电影院、茶馆、摩天轮等。人们热衷于观看戏剧演出、听曲艺、打牌、聚会等。
这些只是民国时期民间特色和习俗的一些例子,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域和社会阶层而有所不同。
1、男子剪辫。民国时期汉族社会生活风俗革故鼎新最直接、最迅速的外在反映,便是服饰式样的更新。而这种更新的主要标志就是男子剪辫、女子放足、男服易式和女服趋新。进入到民 国,原由满族统治者强加于汉族社会的男子剃发留辫风俗,随着清朝统治的灭亡和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也就难以持续下去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认为,衣冠发式是 “民族之徽识”,“常与民族精神相维系,望之而民族观念油然而生”。
2、男服易式。发式与衣冠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民初剪辫活动的展开,社会上又出现了“易服热”。清朝的官、民服饰,因为体现着封建礼法的等级观念,所以与辫子一样为民众厌恶;而满服的“孔雀 翎,马蹄袖,衣冠巾,直禽兽”更是早已遭到汉人的鄙弃。革命后,那些象征着封建特权及民族压迫的衣冠饰物,多被弃如敝屣,剪辫易服,使以往服装上那种古板、单调、等级森严的局面,被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景象所取代。
3、妇女放足。如果说人们的社会政治心理的变迁与民国后人们逐步除去留辫的恶习有关的话,那么,民国后妇女逐渐摆脱缠足等恶习,则更多的是与人们的社会道德心理及现代 生活观念(包括审美意识)的变迁有关。民国政府成立后,几次三番下令禁止缠足,认为“缠足一事,残毁肢体,阻阏血脉,害虽加于一人,病实施于己姓”。
4、女服趋时。至于民国时期的女式服装,则经历了一个实质西化,表面还以中式为主的过程。民国初年,妇女服装一般仍保持着上衣下裙的形制,与清代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有一些青年妇女受日本女装的影响,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和黑色长裙,以为唯 此才当得起文明、新潮。其后,女子服装渐呈西化趋势。一改过去胸、肩、腰、臀完全呈平直状态的传统服装造型,将衣服裁制得长度减短,腰身收紧,袖口缩小, 比较注意“曲线美”了。
1. 社会风气:民国时期社会风气多样,包括尊重传统价值观念、重视家庭观念、注重礼仪和尊卑有序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思潮和思想,如女权主义、新文化运动等。
2. 传统节日:民国时期继承了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赏月、放鞭炮、包粽子等。
3. 婚丧嫁娶习俗:民国时期的婚丧嫁娶习俗多样,根据地域和民族的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婚礼上会有丰富的仪式和习俗,如娶亲、嫁娘、拜堂、敬茶等;而丧礼上则会有安灵、守灵、送葬等仪式。
4. 服饰文化:民国时期的服饰多样,既有传统的汉服、旗袍等,也有西式服装的影响。人们在不同场合穿着不同的服饰,体现了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差异。
5. 饮食习惯:民国时期的饮食习惯也有所变化,除了传统的中餐,西式餐饮也逐渐流行。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外来食品和调味品,丰富了饮食的种类和口味。
6. 习俗活动:民国时期人们还会举行一些特殊的习俗活动,如庙会、逛花市、放风筝、赏月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是社交和娱乐的重要方式。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民间特色和习俗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文化传承,也有新思潮的涌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和变革。
1. 婚礼习俗:在民国时期,婚礼一般都是由媒婆牵线搭桥,而且订婚和结婚一般是分开进行的。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着红色的旗袍或对襟褂,同时还要佩戴凤冠和珠子,新郎则要穿着黑色的长衫或礼服,头上戴着翎子或者是毛帽。婚礼上的酒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是要准备很多的菜肴和酒水,以示隆重。
2. 祭祀仪式:在民国时期,祭祀活动是非常盛行的,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都有自己的祭祀仪式。例如,清明节时,人们会去扫墓祭祖,向先祖表达敬意和怀念之情。此外,还有一些宗教节日,如佛教的灵山朝拜、道教的玄天上帝诞辰等,都有自己的特色祭祀仪式。
3. 节日习俗:民国时期的节日习俗也十分丰富多彩,例如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谜语等;端午节时,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时,人们会吃月饼、赏月等。这些节日习俗都是民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社交娱乐:在民国时期,社交娱乐也十分盛行,例如打牌、下棋、唱戏、看电影、听广播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此外,民国时期还有一些特色的娱乐活动,如京剧、豫剧、越剧等地方戏曲,以及民间艺人表演的杂耍、相声、评书等。
总之,民国时期的民间习俗非常丰富多彩,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活力。这些习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