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名词解释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
导致压疮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昏迷、瘫痪或者致残而长期卧床的患者,其体位固定不变导致局部血管、神经受压迫、血流受阻、组织营养不良坏死而导致。
压疮的意思:身体部位因为长期受到压迫,使血液循环障碍,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引起的软组织的溃疡坏死。
1、压疮的读音:yā chuāng。
2、疮
拼音: chuāng。
部首:疒;笔画:9;繁体:疮;五笔:UWBV。
释义: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的病;外伤。
3、压疮病人多发生在病情危重年老体弱,营养状况不良,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褥床或者坐轮椅不能自动活动了病人。
扩展资料
病因:
1、压力因素
垂直压力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特别在身体骨头粗隆凸出处。
剪力与体位关系密切。
2、营养状况
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骨隆突处皮肤要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隆突处对皮肤的挤压力,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
3、皮肤抵抗力降低
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压疮。
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也叫褥疮。
发病原理:由于血管受压迫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伤口处无法获得有效的血液与氧气供给;进而使伤口无法愈合,伤口溃烂面越来越大引起死亡。
常见发病人群:长期卧床不动的中、老年人。
扩展资料:
压疮问题集中发生在各级医疗系统中。我国医院发生率为2.5%~8.8%,部分地区高达11.6%。住院老人发生率为10%~25%。脊髓损伤病人的发生率在25%~85%,且8%威胁到生命。手术患者发生率为4.7%~6.6%。
欧美发达地方压疮的医院发生率高达9.2%~15%。
我国目前年均住院人数2.5亿人次*5%发病率=1250万。
(其中不包括卧床在家人群,具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长期卧病在床人群高达4000万,面临压疮风险人数达2000万。)
多发生在骨隆突部位,由于受压引起,深浅不一,通常存在坏死组织,边缘硬而干燥,疼痛不明显,分布于溃疡床的肉芽组织常呈灰白色,继发感染时有恶臭或脓性分泌物流出。
病人往往伴有营养不良,可发生于任何的压力源,可以在数小时内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疮
2016-10-29
第一期--红班期;局部血液供应不足,组织缺氧、小动脉反应性扩张,受压部位表现为局部瘀血, 皮肤呈现红斑,但此期皮肤并未破溃。
第二期--水疱期;表皮水疱形成或脱落,真皮及皮下组织肿胀,绀色加深,硬结明显。
第三期--溃疡期;局限于皮肤全层坏死,因溃疡基底部缺乏血液供应,呈苍白色,肉芽水肿,流水不止。应该及时使用菩旭堂生肌膏等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