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式是如何夺取曹魏政权的 能不能详细点?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司马懿列阵,经过曹爽门前,曹爽部将严世登楼,引弩欲射,孙谦拉着他的胳膊阻止他说:“事未可知”(《晋书·宣帝纪》)。一连阻止三次。大司农桓范用计出城去投曹爽,蒋济对司马懿说:“智囊往矣。”司马懿却说:“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管领曹爽军营,对他说:“君为周勃矣”(《晋书·宣帝纪》)。召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统摄曹羲军营。司马懿自己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先帝诏陛下、秦王及臣升于御床,握臣臂曰‘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群官耍职,皆置所亲;宿卫旧人,并见斥黜。根据盘牙,纵恣日甚。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伺候神器。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便为寄坐,岂得久安?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前言。昔赵高极意,秦是以亡;吕霍早断,汉祚永延。此乃陛下之殷鉴,臣授命之秋也。公卿群臣皆以爽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皇太后,皇太后敕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各以本官侯就第,若稽留车驾,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诣洛水浮桥,伺察非常”(《晋书·宣帝纪》)。
曹爽扣住奏章,不让皇帝知道,把皇帝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树木建成鹿角,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曹爽优预寡断,果然疑惑,不从其计。反而夜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见司马懿,探听动静。司马懿乘机数说曹爽的过失,说他该早自归来服罪。接着又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对他说,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罢了,并以洛水为誓。
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援引古今,百般劝谏,从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黎明。劝到最后,曹爽投刀于地,说:“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晋书·宣帝纪》)。桓范哭着说:“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豚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五》)!
曹爽把司马懿的奏章给皇帝看,请皇帝下诏免去自己官职,随皇帝进入京城。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司马懿在曹爽府宅四角修造高楼,让人在楼上密切监视着。一次,曹爽刚拿着弹弓到后园中,楼上人就喊:“故大将军东南行”(《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五》)!曹爽愁闷,不知所措。
不久,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从此曹魏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司马懿的手中,为司马氏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础。
同年二月,皇帝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增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为其封邑,前后其计八县,食邑二万户,特许奏事不名。司马懿固辞丞相之职不受。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又固辞九锡。
嘉平二年(250年)春,魏帝命司马懿在洛阳立庙。司马懿久病,不任朝请,每遇大事,天子亲自到他府中去征询意见。兖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驻在寿春)见皇帝孱弱,强臣专权,谋立楚王曹彪。未发,令狐愚死。
嘉平三年(251年)春正月,王凌借口吴人塞涂水,请求出兵征讨。司马懿知其阴谋,不令兴兵。并于四月亲率中军讨伐王凌。司马懿故计重施,他先下赦书赦免凌罪,又写信安慰他,但不久大军突至。王凌自知势穷,便独自乘船迎接,派属官王或请罪,送上印绶、节钺。
司马懿军到武丘,王凌在水边面缚等侍,说:“凌若有罪,公当折简召凌,何苦自来邪!”司马懿说:“以君非折简之客故耳”(《晋书·宣帝纪》)。说罢,命将领率六百人马想把王凌解送洛阳。王凌向司马懿要棺材上的钉子,想试探一下,看司马懿想不想杀自己,司马懿命手下人找来送给他。后来,王凌途经贾逵庙,曾大呼:“贾梁道!王凌是大魏之忠臣,惟尔有神知之”(《晋书·宣帝纪》)。五月,王凌到项城,绝望,服毒而死。
司马懿进军寿春,参与王凌之谋的人都出来自首。司马懿推知其事,凡牵连在内的一律诛灭三族。他还派人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在附近的市上,剖棺暴尸三天,然后,烧掉他们的印绶、官服,把他们裸埋土中。司马懿把楚王曹彪也杀了。并且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
魏帝策命司马懿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孙及兄子各一人为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封侯者十九人。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
司马懿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管领曹爽军营,对他说:“君为周勃矣”(《晋书·宣帝纪》)。召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统摄曹羲军营。司马懿自己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先帝诏陛下、秦王及臣升于御床,握臣臂曰‘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群官耍职,皆置所亲;宿卫旧人,并见斥黜。根据盘牙,纵恣日甚。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伺候神器。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便为寄坐,岂得久安?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前言。昔赵高极意,秦是以亡;吕霍早断,汉祚永延。此乃陛下之殷鉴,臣授命之秋也。公卿群臣皆以爽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皇太后,皇太后敕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各以本官侯就第,若稽留车驾,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诣洛水浮桥,伺察非常”(《晋书·宣帝纪》)。
曹爽扣住奏章,不让皇帝知道,把皇帝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树木建成鹿角,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曹爽优预寡断,果然疑惑,不从其计。反而夜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见司马懿,探听动静。司马懿乘机数说曹爽的过失,说他该早自归来服罪。接着又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对他说,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罢了,并以洛水为誓。
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援引古今,百般劝谏,从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黎明。劝到最后,曹爽投刀于地,说:“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晋书·宣帝纪》)。桓范哭着说:“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豚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五》)!
曹爽把司马懿的奏章给皇帝看,请皇帝下诏免去自己官职,随皇帝进入京城。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司马懿在曹爽府宅四角修造高楼,让人在楼上密切监视着。一次,曹爽刚拿着弹弓到后园中,楼上人就喊:“故大将军东南行”(《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五》)!曹爽愁闷,不知所措。
不久,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从此曹魏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司马懿的手中,为司马氏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础。
同年二月,皇帝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增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为其封邑,前后其计八县,食邑二万户,特许奏事不名。司马懿固辞丞相之职不受。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又固辞九锡。
嘉平二年(250年)春,魏帝命司马懿在洛阳立庙。司马懿久病,不任朝请,每遇大事,天子亲自到他府中去征询意见。兖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驻在寿春)见皇帝孱弱,强臣专权,谋立楚王曹彪。未发,令狐愚死。
嘉平三年(251年)春正月,王凌借口吴人塞涂水,请求出兵征讨。司马懿知其阴谋,不令兴兵。并于四月亲率中军讨伐王凌。司马懿故计重施,他先下赦书赦免凌罪,又写信安慰他,但不久大军突至。王凌自知势穷,便独自乘船迎接,派属官王或请罪,送上印绶、节钺。
司马懿军到武丘,王凌在水边面缚等侍,说:“凌若有罪,公当折简召凌,何苦自来邪!”司马懿说:“以君非折简之客故耳”(《晋书·宣帝纪》)。说罢,命将领率六百人马想把王凌解送洛阳。王凌向司马懿要棺材上的钉子,想试探一下,看司马懿想不想杀自己,司马懿命手下人找来送给他。后来,王凌途经贾逵庙,曾大呼:“贾梁道!王凌是大魏之忠臣,惟尔有神知之”(《晋书·宣帝纪》)。五月,王凌到项城,绝望,服毒而死。
司马懿进军寿春,参与王凌之谋的人都出来自首。司马懿推知其事,凡牵连在内的一律诛灭三族。他还派人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在附近的市上,剖棺暴尸三天,然后,烧掉他们的印绶、官服,把他们裸埋土中。司马懿把楚王曹彪也杀了。并且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
魏帝策命司马懿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孙及兄子各一人为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封侯者十九人。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
2014-02-16
展开全部
诛曹爽
司马懿平定曹爽乱政是挽救曹魏政权,信守托孤承诺,维护曹芳的皇位,不是单纯为了个人集团的权力。首先他放弃权力回家养病的时候,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在朝中都是中级官员,司马氏集团还是弱小的。此时谈不上要建立司马氏专权,嘉平之变后司马师兄弟也没有掌权担任要职。实际上直到司马懿集团的主要成员开始受到曹爽的排挤打击的时候,司马懿依然是容让,就象他对孙礼说的,要“忍不可忍”。最初曹爽还只是专权,剥夺众多豪强贵族的政治地位,剥夺他们的祭祀荣誉。固执发动对蜀国的战争等,这些乱政司马懿都没有能阻止,表明曹爽已经不尊重司马懿了,并且后来准备要篡位。曹爽要篡位也是明显的,他的衣食和仪式排场几乎和皇帝相同,皇宫御用尚方器物充斥其家,自行从宫中取曹睿的才人到自己府中,甚至到了伪造诏书,把皇宫的才人五十七人送到邺城,擅自取用太乐乐器,武库禁兵。后来还把郭太后迁居冷宫囚禁,派遣亲信监视小皇帝,这时唯一对他篡位构成威胁的就只有司马懿了,他一面派亲信去察看司马懿的动向,一面排挤打击司马懿的亲属、亲信,都是为了篡位做准备,郭太后、刘放、孙资等过去有权势的,都相继被他废黜了,司马懿因为早早就回家养病了,所以他受到打击是最晚。曹爽最后只有把司马懿集团也瓦解了,称帝篡位才能开始,孙礼、卢毓等相继被排挤,矛头甚至指向司马懿的亲戚杜恕,这是在正始九年底,后来卢毓审理曹爽党徒,了解到他们谋反篡位准备在三个月内行动,曹爽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软弱、窝囊的废物,他指挥军队伐蜀,专权打击孙礼,也是野心勃勃、专横跋扈的权贵。司马懿所以还有赦免他的念头,不是因为曹爽没有要篡位的阴谋证据,主要是不愿承担杀托孤大臣专权的名声,也了解曹爽的实际是志大才疏,看到曹爽建立的小集团与各主要派系都有矛盾,也没有百姓拥护他,不会有威胁,而且曹爽的篡位计划也没有能实际执行,他也还没有废帝自立,在嘉平之变的时候,曹爽也没有挑起内战,总算是和平解决了矛盾。司马懿也曾经发誓不追究曹爽,这样才表示要赦免他,给他送去粮食。可是从祭祀名单就可以看出,曹爽专权期间得罪的人太多,最终朝议依然处死了他。不要以为司马懿废黜曹爽只是他个人要夺权,只是司马氏和曹氏争权这么简单。参与废黜曹爽的有司马懿集团和大多数派系,郭太后、蒋济、高柔等都是各大派系的代表,朝议也是各派系共同参加,曹操担任丞相、魏公的权势比司马懿这时要大得多,依然要受到朝议的制约,他要恢复肉刑,但是朝议多数人反对,曹操也只能暂时放弃。司马懿更是不能不接受朝议,曹爽打击、压迫其它派系,最终被他们要求处死,《三国志》曹爽传中,详细记载了曹爽乱政,准备篡位,以及朝议将他处死的经过。
司马懿平定曹爽乱政是挽救曹魏政权,信守托孤承诺,维护曹芳的皇位,不是单纯为了个人集团的权力。首先他放弃权力回家养病的时候,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在朝中都是中级官员,司马氏集团还是弱小的。此时谈不上要建立司马氏专权,嘉平之变后司马师兄弟也没有掌权担任要职。实际上直到司马懿集团的主要成员开始受到曹爽的排挤打击的时候,司马懿依然是容让,就象他对孙礼说的,要“忍不可忍”。最初曹爽还只是专权,剥夺众多豪强贵族的政治地位,剥夺他们的祭祀荣誉。固执发动对蜀国的战争等,这些乱政司马懿都没有能阻止,表明曹爽已经不尊重司马懿了,并且后来准备要篡位。曹爽要篡位也是明显的,他的衣食和仪式排场几乎和皇帝相同,皇宫御用尚方器物充斥其家,自行从宫中取曹睿的才人到自己府中,甚至到了伪造诏书,把皇宫的才人五十七人送到邺城,擅自取用太乐乐器,武库禁兵。后来还把郭太后迁居冷宫囚禁,派遣亲信监视小皇帝,这时唯一对他篡位构成威胁的就只有司马懿了,他一面派亲信去察看司马懿的动向,一面排挤打击司马懿的亲属、亲信,都是为了篡位做准备,郭太后、刘放、孙资等过去有权势的,都相继被他废黜了,司马懿因为早早就回家养病了,所以他受到打击是最晚。曹爽最后只有把司马懿集团也瓦解了,称帝篡位才能开始,孙礼、卢毓等相继被排挤,矛头甚至指向司马懿的亲戚杜恕,这是在正始九年底,后来卢毓审理曹爽党徒,了解到他们谋反篡位准备在三个月内行动,曹爽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软弱、窝囊的废物,他指挥军队伐蜀,专权打击孙礼,也是野心勃勃、专横跋扈的权贵。司马懿所以还有赦免他的念头,不是因为曹爽没有要篡位的阴谋证据,主要是不愿承担杀托孤大臣专权的名声,也了解曹爽的实际是志大才疏,看到曹爽建立的小集团与各主要派系都有矛盾,也没有百姓拥护他,不会有威胁,而且曹爽的篡位计划也没有能实际执行,他也还没有废帝自立,在嘉平之变的时候,曹爽也没有挑起内战,总算是和平解决了矛盾。司马懿也曾经发誓不追究曹爽,这样才表示要赦免他,给他送去粮食。可是从祭祀名单就可以看出,曹爽专权期间得罪的人太多,最终朝议依然处死了他。不要以为司马懿废黜曹爽只是他个人要夺权,只是司马氏和曹氏争权这么简单。参与废黜曹爽的有司马懿集团和大多数派系,郭太后、蒋济、高柔等都是各大派系的代表,朝议也是各派系共同参加,曹操担任丞相、魏公的权势比司马懿这时要大得多,依然要受到朝议的制约,他要恢复肉刑,但是朝议多数人反对,曹操也只能暂时放弃。司马懿更是不能不接受朝议,曹爽打击、压迫其它派系,最终被他们要求处死,《三国志》曹爽传中,详细记载了曹爽乱政,准备篡位,以及朝议将他处死的经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