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古文翻译!!

即以江西为文者论之:欧阳文忠公、王文公、曾南丰①非其人乎?执笔诸君亦尝取其书而读之,凡己之所为,合于此三君否也?苟不合,则己之谬可知也,而曾不出此,何也?盖三君之文,非止... 即以江西为文者论之:欧阳文忠公、王文公、曾南丰①非其人乎?执笔诸君亦尝取其书而读之,凡己之所为,合于此三君否也?苟不合,则己之谬可知也,而曾不出此,何也?盖三君之文,非止发于天资而已也。其通今博古,养德制行,所从来者远矣,宜乎乐为寡陋而为能者不知思也。如此而欲以文自命,则亦惜乎秀气之委②者矣。悲夫,岂独学者之咎哉!岂独学者之咎哉!

(打酱油者勿扰,谢谢!)
苟不合,则己之谬可知也,而曾不出此,中“曾”是什么意思?
展开
 我来答
果子糖纸uX
2011-08-08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838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8455万
展开全部
就以江西之地的作家来说: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不是这人吗?笔者看官也曾经拿他的文章来读,凡是自己所写的,是否合乎这三位文豪的标准?如果不合乎,那么自己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了,而没有曾经超过他们三位的,这是为什么呢?大概这三位文豪的文章,并非只是源自天赋的文采而已。他们了解时政博览历史,修养道德节制行为,(众人)遵从他们文章的套路已经很久了,导致大家都愿意做才疏学浅见识肤浅的人,而本来有能力(独立思考)的人也不愿独立思考了。像这样希望用文章来象征自己,那么就可惜了(那些)被天地之间灵气所附着的人了。悲哀啊!这难道仅仅是学习的人的过错吗?这难道仅仅是学习的人的过错吗?
占见卉T
2011-08-08 · TA获得超过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073
采纳率:58%
帮助的人:5645万
展开全部
就用江西的学者为例子: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不就是么?在座的各位都曾读过他们的书,你们写的东西,跟他们的主张符合么?如果不,那你们的错误就出来了。
剩下的没心情,不搞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紫墨玉寒
2011-08-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6万
展开全部
就拿江西此地的文人来说: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难道不是这样的人么?作为文人墨客的诸位也曾经拿着他们的书读过,想想自己所写的东西,是不是符合这三位的文章的标准。如果不符合,那么自己的过失就可以明了了。然而又没有人能超越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三位的文章,不只是天赋的外在表现使然。他们博古通今,修养品德节制操行,跟随着他们学习和模仿他们的人也很久了,他们有能力的也放弃了思考心甘情愿地成为孤陋寡闻的人。像这样的人还想着用文章来表证自己,那么也只能惋惜他们自身承载的天地的灵气了。悲哀啊,难道仅仅是学习的人的过错么?难道仅仅是学习的人的过错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临风待远行2
高粉答主

2020-05-02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8.8万
采纳率:3%
帮助的人:5591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32d106a7d
2011-08-08 · TA获得超过5.8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18万
展开全部
偶不知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