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六年级数学组吴立新执笔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2月23日是周五,我们统一下发了”我心目中的数学研究性学习”问卷调查,内容分为客观选项题和主观问答题,其中既有对研究性学习本身和老师操作方面的评价,也有对自己意愿和评价方式本身的评价,还有学生和家长对对研究性学习课题和老师方面的有关问答题.12月26日(周一)六年级共回收问卷311份,占年级总人数的92.8%,其中有效问卷273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87.8%。几年来,我们在研究性学习方面似乎给孩子准备了很多,孩子的感受又如何呢?
二.关于各项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关于1,2,7,8项对研究性学习本身的评价(见下表)
调查的问题
问题选项
选项人数
所占百分比
1.我对研究性学习的感觉
①喜欢
195
71.4
②一般
72
26.3
③不喜欢
6
2.3
2.我参与数学研究性
学习活动
①乐意
190
69.6
②一般
75
27.5
③不乐意
8
2.9
7.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与结果,我更看重
①探究过程
139
50.9
②研究结果
36
13.2
③都看重
111
40.7
8.研究性学习对我的
数学学习是否有用
①有用
221
81.0
②一般
38
13.9
③没用
14
5.1
从统计中可看出,有70%的同学喜欢或乐意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有超过80%的同学认为研究性学习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有用。这说明研究性学习活动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活动效果都已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同,这对孩子将来进一步参加研究性学习必将起到好的促进作用。从表中还可看出,孩子对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有比较理性的认识,他们更看重的是探究的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研究性活动过程本身对孩子所具有的吸引力。
(二).关于3,4,9,10项对老师操作的评价(见下表)
调查的问题
问题选项
选项人数
所占百分比
3.老师每次设计研究性
实践活动
①用心
217
79.5
②一般
55
20.1
③不用心
1
0.4
4.研究性实践活动的
设计是否有趣
①有趣
175
64.1
②一般
84
30.8
③没趣
14
5.1
9.老师对我的研究性
学习是否指导
①指导
196
71.8
②一般
61
22.3
③没指导
16
5.9
10. 老师对我的研究
性报告是否批阅
①批阅
262
96.0
②有时批阅
11
4.0
③没批阅
0
0
从对老师的操作评价来看,近80%的同学认为老师每次都很用心地设计了研究性学习作业;近72%的同学反映老师对他们的研究性作业进行了指导;有超过96%的同学回答老师对他们的研究报告有批阅,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数学老师在常规工作之外对待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设计到指导和批阅的全过程都是很认真的,为此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所以也得到了大多数孩子肯定。我们还要注意到,有30%的孩子并没有认为研究性学习有趣而是感觉一般,这说明我们今后在设计研究性实践活动方面仍要多从孩子方面考虑,尽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实际,尽量有更强的活动性和趣味性。
(三).关于5,6项对学生意愿的评价(见下表)
调查的问题
问题选项
选项人数
所占百分比
5.在研究性学习活动
中,当我遇到困难时
①努力克服
109
39.9
②寻求帮助
161
59.0
③放弃
3
1.1
6.在研究性学习活动
中,我希望家长
①一起参与
102
37.4
②部分参与
121
44.3
③不参与
50
18.3
从统计数据看,有81.7%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希望有家长参与或部分参与;在遇到困难时,有近60%的同学选择寻求帮助,有近40%的学生选择努力克服。对小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身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挑战性,孩子遇到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大多数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帮助也是合情合理的。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指导,或是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多为孩子提供一些帮助。对于有近40%的学生遇到困难选择努力克服,我们感到由衷地欣慰。
(四).关于11,12项对评价方式的评价(见下表)
调查的问题
问题选项
选项人数
所占百分比
11.我喜欢的研究性
学习评价方式
①打等第
109
39.9
②打分数
37
13.6
③写评语
165
60.4
12.我同意将研究性
学习的成绩记入
①学生手册
108
39.6
②数学平时成绩
130
47.6
③不记入
62
22.7
从上表可看出,有近40%的学生同意老师对研究性作业打等第;有近60%的同学希望老师对自己的研究性报告写评语,只有极少的孩子倾向打分数。这说明孩子更希望从评语中看到老师对他们的作业优缺点进行评价,他们更希望从评语中得到老师对他的指导和鼓励。此外有近87.2%的学生已经同意将研究性作业成绩纳入到学生手册或平时成绩记载,同意的人数比以前显著增加,一方面说明学生已经很看重自己的研究性劳动成果,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引导已得到了孩子的认同,深入到他们的心灵。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2月23日是周五,我们统一下发了”我心目中的数学研究性学习”问卷调查,内容分为客观选项题和主观问答题,其中既有对研究性学习本身和老师操作方面的评价,也有对自己意愿和评价方式本身的评价,还有学生和家长对对研究性学习课题和老师方面的有关问答题.12月26日(周一)六年级共回收问卷311份,占年级总人数的92.8%,其中有效问卷273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87.8%。几年来,我们在研究性学习方面似乎给孩子准备了很多,孩子的感受又如何呢?
二.关于各项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关于1,2,7,8项对研究性学习本身的评价(见下表)
调查的问题
问题选项
选项人数
所占百分比
1.我对研究性学习的感觉
①喜欢
195
71.4
②一般
72
26.3
③不喜欢
6
2.3
2.我参与数学研究性
学习活动
①乐意
190
69.6
②一般
75
27.5
③不乐意
8
2.9
7.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与结果,我更看重
①探究过程
139
50.9
②研究结果
36
13.2
③都看重
111
40.7
8.研究性学习对我的
数学学习是否有用
①有用
221
81.0
②一般
38
13.9
③没用
14
5.1
从统计中可看出,有70%的同学喜欢或乐意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有超过80%的同学认为研究性学习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有用。这说明研究性学习活动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活动效果都已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同,这对孩子将来进一步参加研究性学习必将起到好的促进作用。从表中还可看出,孩子对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有比较理性的认识,他们更看重的是探究的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研究性活动过程本身对孩子所具有的吸引力。
(二).关于3,4,9,10项对老师操作的评价(见下表)
调查的问题
问题选项
选项人数
所占百分比
3.老师每次设计研究性
实践活动
①用心
217
79.5
②一般
55
20.1
③不用心
1
0.4
4.研究性实践活动的
设计是否有趣
①有趣
175
64.1
②一般
84
30.8
③没趣
14
5.1
9.老师对我的研究性
学习是否指导
①指导
196
71.8
②一般
61
22.3
③没指导
16
5.9
10. 老师对我的研究
性报告是否批阅
①批阅
262
96.0
②有时批阅
11
4.0
③没批阅
0
0
从对老师的操作评价来看,近80%的同学认为老师每次都很用心地设计了研究性学习作业;近72%的同学反映老师对他们的研究性作业进行了指导;有超过96%的同学回答老师对他们的研究报告有批阅,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数学老师在常规工作之外对待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设计到指导和批阅的全过程都是很认真的,为此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所以也得到了大多数孩子肯定。我们还要注意到,有30%的孩子并没有认为研究性学习有趣而是感觉一般,这说明我们今后在设计研究性实践活动方面仍要多从孩子方面考虑,尽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实际,尽量有更强的活动性和趣味性。
(三).关于5,6项对学生意愿的评价(见下表)
调查的问题
问题选项
选项人数
所占百分比
5.在研究性学习活动
中,当我遇到困难时
①努力克服
109
39.9
②寻求帮助
161
59.0
③放弃
3
1.1
6.在研究性学习活动
中,我希望家长
①一起参与
102
37.4
②部分参与
121
44.3
③不参与
50
18.3
从统计数据看,有81.7%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希望有家长参与或部分参与;在遇到困难时,有近60%的同学选择寻求帮助,有近40%的学生选择努力克服。对小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身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挑战性,孩子遇到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大多数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帮助也是合情合理的。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指导,或是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多为孩子提供一些帮助。对于有近40%的学生遇到困难选择努力克服,我们感到由衷地欣慰。
(四).关于11,12项对评价方式的评价(见下表)
调查的问题
问题选项
选项人数
所占百分比
11.我喜欢的研究性
学习评价方式
①打等第
109
39.9
②打分数
37
13.6
③写评语
165
60.4
12.我同意将研究性
学习的成绩记入
①学生手册
108
39.6
②数学平时成绩
130
47.6
③不记入
62
22.7
从上表可看出,有近40%的学生同意老师对研究性作业打等第;有近60%的同学希望老师对自己的研究性报告写评语,只有极少的孩子倾向打分数。这说明孩子更希望从评语中看到老师对他们的作业优缺点进行评价,他们更希望从评语中得到老师对他的指导和鼓励。此外有近87.2%的学生已经同意将研究性作业成绩纳入到学生手册或平时成绩记载,同意的人数比以前显著增加,一方面说明学生已经很看重自己的研究性劳动成果,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引导已得到了孩子的认同,深入到他们的心灵。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